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送友人首聯用哪些詞語,送友人首聯用哪些詞語表示

許我三千筆墨2023-01-22 13:50詩詞36

很多朋友對于送友人首聯用哪些詞語和送友人首聯用哪些詞語表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送友人》題目答案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橫:橫陳,橫對。郭:外城。白水:明凈的水,潘岳詩有“白水過庭激”句。繞:環繞。○首聯用對仗句交待送別的地點及自然環境,充滿著詩情畫意。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一:副詞,表示動作剛一發生,隨即會產生某種結果。為別:分別,送別。孤蓬:孤獨的蓬草,比喻孤身遠征的友人;蓬草易隨風飛轉,脫離根本,古人常以轉蓬喻飄泊流浪。萬里:極言其遠。征:遠行。呼應題目中“送”字。依依不舍,對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為關切、似有千言萬語。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飄浮的云朵如游子的心緒,落日的余輝似故人的戀情?!鹩靡宦撁~語含蓄表達了此時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維。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自:介詞,常與賓語組成介賓短語,表示與動作有關的時間、處所等的起點。茲:代詞,近指,義為“這”“此”?,F在。去:離開,離去。蕭蕭:象聲詞,馬鳴聲;《詩·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人;《左傳·襄公十八年》“有班馬之聲?!倍蓬A注:“夜遁馬不相見故鳴。班,別也?!薄鹗謸]目送,馬亦有情,人何以堪!

《送友人》古詩鑒賞附答案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練習題:

(1)首聯寫景有特色,請結合詩句進行賞析。

(2)首聯“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首聯寫送別之景,其中“橫”與“繞”寫得極妙,試分析。

(4)如何用頷聯寫送別之事。

(5)頸聯情景交融,試分析。

(6)頸聯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7)尾句“班馬鳴”的作用?

(8)這首詩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9)頸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寫出了詩人怎樣的心境?(2分)

(10)尾聯“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試作賞析。(3分)

(11)首聯用什么詞語勾勒出怎樣的送別環境?

(12)頸聯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3) 說說“青山橫北郭,山水繞東城”中“青”、“白”、橫“、“繞”四字的表達效果。

(14) 怎樣理解“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中“孤蓬”這一意象?

(1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1) “青山”“白水”從色彩角度寫景;動靜結合,“橫”寫出了山的靜態,“繞”寫出了水流的動態

(2)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描繪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點出送別地點,烘托了作者的送別之情。

(3)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巒橫臥于城北,潔白的河水從城東緩緩繞過。“橫”字寫青山的靜,“繞”字寫白水的動,用詞準確而傳神。

(4)其中“別”照應詩題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應詩題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來限制,準確而生動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單無依,行跡無定。

(5)“浮云”“落日”之景與“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6)頸聯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7)猶作離別之聲,襯托了離情別緒。

(8)李白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意思對即可)

(9)“浮云”象征友人行蹤不定,“落日”則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2分)

(10)詩人和友人在馬上揮手告別,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很好地渲染了傷離別之情。(3分)

(1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間,色彩明麗;“橫”字勾勒出青山的靜態,“繞”描畫出白水的動態,描摹出一幅青山秀麗的.送別圖景。

(12)頸聯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13)“青”“白”相間,色彩明麗?!皺M”字勾勒青山的靜姿,“繞”字描繪白水的動態,這些詞形象的描摹出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

(14)“孤蓬”比喻“遠行的友人,形象的寫出了此地一別后友人就要像篷草那樣萬里漂泊的命運,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

(15)詩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表達了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六年級送友人古詩賞析

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注:“蕭蕭班馬”出自《詩經》。

1、解釋加點詞語

(1)孤蓬萬里征 征( ) 蓬(

(2)揮手自茲去 去( )

(3)蕭蕭班馬鳴 班馬(

(4)青山橫北郭 郭( )

(5)此地一為別 為別(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填空:

(1)《送友人》的作者是 朝詩人 ,人稱“ ”。他的詩歌具有 的特點。

(2)《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 ”

4、對《送友人》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開頭兩句交代送別的地點、環境。

B、三四句以“孤蓬”比喻遠行的朋友路途孤單。

C、五六句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對友人的依戀之情。

D、最后兩句是寫送君千里終有一別,馬兒迫不及待地想離去,朋友只得分手。

5、 首聯用什么詞語勾勒出怎樣的送別環境?

6、 頸聯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7、畫線句子設喻巧妙,請分析其表達作用。

8、此詩最后一聯描寫“馬鳴”的目的是什么?請作分析?

9、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送”字統領了詩人在整首詩歌中的`情感。

B、“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中的“孤蓬”是比喻。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敝械摹坝巫印薄肮嗜恕币恢赣讶耍恢缸约?。

D、“蕭蕭班馬鳴?!苯柚囫R鳴叫表達離別之情。

10、找出能體現作者送友人的詩句。

(1) (2)

參考答案:

5、 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間,色彩明麗;“橫”字勾勒出青山的靜態,“繞”描畫出白水的動態,描摹出一幅青山秀麗的送別圖景。

6、頸聯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李白《送友人》

送友人

標題: 送友人

作者: 李白

體裁:詩

格律:五言律詩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讀書學道。二十五歲出川遠游,客居魯郡。游長安,求取功名,卻失意東歸。至天寶初,奉詔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讒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亂起,入永王李璘軍幕;及永王為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身陷囹圄,流放夜郎。遇赦東歸,客死當涂令李陽冰所。唐朝另一詩人白居易詩“但是詩人最薄命,就中淪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涼身世的寫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義的詩歌反映現實,描畫山川,抒發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千古的偉大詩人。

年代: 盛唐 內容介紹

原文: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①。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②。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③。

譯文:

蒼山翠嶺橫臥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環繞東城流。此地一為別,你將如蓬草孤獨行萬里。游子的行蹤似天上浮云,落日難留,縱有深深情誼。揮手告別,你我各奔東西。蕭蕭長嗚,馬匹也怨別離。

注釋:

①郭:外城。

②一:助詞,加強語氣。孤蓬:蓬草遇風吹散,飛轉無定,詩人常用來比喻游子。征:征途。

③茲:此,現在。蕭蕭:馬鳴聲。班馬:離群的馬。

寫作背景:作者于岸邊送別友人。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關于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這兩種說法,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并且,都有資料和歷史考證,讓人相信哪種,真是左右為難。

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為謫仙人,薦于唐玄宗,待詔翰林。后漫游江湖間,永王李璘聘為幕僚。璘起兵,事敗,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貴州省)。中途遇赦,至當涂依李陽冰,未幾卒。是唐代著名詩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詞,宋人已有傳說(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證以崔令欽《教坊記》及今所傳敦煌卷子,唐開元間已有詞調。然今傳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難斷定。今仍錄《菩薩蠻》,《憶秦娥》各一首。

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作。但這首詩通過對送別環境的描寫,表達了李白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在青山綠水間,作者與友人并肩而行,情意綿綿。這次一分別,友人就要象蓬草那樣隨風飛轉,萬里飄零,再見不知何日?!案≡朴巫右?,落日故人情”,形容友人行蹤飄忽不定與自己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浮云與落日也都有了人情味。末句“蕭蕭班馬鳴”更增添了別時的惆悵,全詩聲色俱佳,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雖感傷別離,卻不使人灰心、頹廢。

這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動人肺腑。

首聯“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點出告別的地點。詩人已經送友人來到了城外,然而兩人仍然并肩緩轡,不愿分離。只見遠處,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這兩句,“青山”對“白水”,“北郭”對“東城”,首聯即寫成工麗的對偶句,確是別開生面;而且“青”、“白”相間,色彩明麗?!皺M”字勾勒青山的靜姿,“繞”字描畫白水的動態。詩筆揮灑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

中間兩聯切題,寫離別的深情。頷聯“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此地一別,離人就要象蓬草那樣隨風飛轉,到萬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達了對朋友飄泊生涯的深切關懷。落筆如行云流水,舒暢自然,不拘泥于對仗,別具一格。頸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卻又寫得十分工整,“浮云”對“落日”,“游子意 ”對“故人情”。同時,詩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隨風飄浮,象征著友人行蹤不定,任意東西;遠處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離開大地,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在這山明水秀、紅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別,特別令人留戀而感到難舍難分。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聯兩句,情意更切?!皳]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揮手”,是寫了分離時的動作,那么內心的感覺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這一句出自《詩經·車攻》“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詩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繾綣情誼,可謂鬼斧神工。

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云,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這正是評家深為贊賞的李白送別詩的特色

急求送別友人的詞!??!

薛濤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短幅有無限蘊藉,無數曲折。前兩句寫別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難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凜然生寒,此處不盡寫景暗用蒹葭的詩意,以表達一種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情緒,使詩的內含大為深厚。三句似寬慰的語調,與前兩句隱含的離傷構成了一個曲折,表現出相思發現情意的執著。末句美夢難得,一句之中層層曲折,將難堪之情推向高潮。此詩化用前人一些名篇成語,讀來感受豐富,詩意層層推進,愈轉愈深,兼有委曲含蓄的特點,清空與質實相對立,卻與充實無矛盾,耐人尋味。

關于送別的唐詩有很多,你可以參考:

A 贈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簡析】孟浩然是一位飄逸的隱士。從開頭兩句,就道出了詩人對他的敬仰,結句更贊美他象一座高山,是一個可望而不可企及的典型。

B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于開元二十年(732)前后。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贊嘆!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C 渡荊門送別 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注】荊門:山名,在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

【簡析】詩人正自家鄉四川東下,仗劍遠游,意氣風發,這首詩寫得氣勢奔放和開闊,表現出一種愉快和樂觀的心境。

D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芙蓉樓:據《一統志》載:“芙蓉樓在鎮江府城上西北隅?!毕禃x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清代,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E 賦得暮雨送李曹 作者: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注】楚江:長江三峽以下至濡須口一段,古屬楚國,稱楚江。海門:長江入海處,在今江蘇省海門縣。

【簡析】這首詩的特點是在暮雨中送行,將別淚和雨絲聯系起來,別具一格。

F 留別王維 作者: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簡析】 在京求仕不成, 詩中便充溢著對“當路誰相假”的憤懣,并用“獨尋芳草去”自我解嘲。

G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笆裰荨币蛔鳌笆翊ā?。城闕指京城長安。三秦:今陜西省關中地區,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后,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边@里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后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H 送人東歸 作者: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灑慰離顏。

【注】郢門山:在今河北省江陵縣。

【簡析】這首送別詩的結句千年傳誦,使離情更增色彩。

I 送李端 作者: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簡析】朋友相交于流離患難之中,原本相見恨晚,卻又要分別無期,其悲愴之情遠過一般的離情。

J 餞別王十一南游 作者: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注】汀州:水邊或水中平地。此詩后三句似乎出自梁代柳惲的《江南曲》,詩為:“汀州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復應晚。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難。”

【簡析】這首送別詩,著重寫離情別意。其詩首尾相應,新穎而不落俗套。

K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作者:劉長卿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注】三邊:指幽、并、涼三州邊遠諸郡,泛指邊疆。

【簡析】久歷沙場征戰,年老罷歸,不免有蒼涼之感。“老去戀明時”既是對當朝的溢美,也是對“曾驅十萬師”的依戀;而“日暮欲何之”,則又是對當局婉轉的諷刺。

L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作者: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簡析】這首贈別詩,既凄清纏綿,又慷慨悲歌,別意濃重,勸慰有加,除結句外,余皆“多胸臆語,兼有氣骨”。

M 送崔九 作者:裴迪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晨。

【簡析】奉勸朋友隱居就要真下決心,才有可能盡情地領略丘壑林泉之美,不要當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立意獨特新穎,但去難人所難。

更多:

;tn=baidusite

1、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崇敬荊軻古今一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種激越之情。后兩句寓情于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志之作,開風氣之先。

2。、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來作伴,第三聯同情勸慰對方,也用以自慰,雙方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說明懷友之誠相思之切,不重惜別之情而寫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擺脫個人哀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一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間所寫,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間接地表達送走友人后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留連顧望之狀,凄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寒,著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國維L*

3、宋之問

《送別杜審言》

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杜被貶。情真意切,樸實自然,“嗟”同知已離別而惆悵,為故人被貶而傷感受,因宦海無常而慨嘆。江邊垂柳依依惜別,儲蓄寫出人雖不至心意已到。后四句接連用典,慨嘆友人懷才不遇。音韻和諧,對仗勻稱,樸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陳子昂}

《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不落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志,活用典故,充滿奮發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氣壯山河。

《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是何年。

——開頭別宴將盡分手在即,直接進入感情的高潮情懷真摯,二聯寫離情的纏綿,三聯時間已晚離別到來,“何”后會難期,隱隱的哀愁,沒有長吁短嘆,在沉靜中見深摯的情愫,不溫不火,意態從容,氣象雍雅不作哀聲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張說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標志七絕進入盛唐?!笆⑻圃娙宋┰谂d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滄浪詩話。作者謫居岳州,梁知微經此入朝,送客。征帆遠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寫簡淡的秋景。孤——由峰而轉向人,神話傳說使君山縹緲,浮——迷離撲朔之感,三句寫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通體散行風致天然惟在興致。

7、孟浩然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對偶不工極其自然,言淺意深頗有余味。

8、李頎

《送魏萬之京》

朝聞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兌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站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跎。

——把霜擬人化,寫出深秋時節的蕭瑟氣象,寒不可見樹色可見。催,生動有感,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一起。

9、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頭。次句意境開闊,孤——襯心境,即景生情,情蘊景中,令人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含蓄、蘊藉、余味無窮。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向,白云天盡時。

——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讀來卻詞淺情深,含有悠然不盡之意。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不寫餞別,匠心獨運,與他詩不同。把道別作暗場,而寫別后的寂寞之感,悵惘之情,離愁,往往在別后當日的日暮而更濃重、稠密,卻只用掩柴扉來表達。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濃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別,前兩句點明時間、地點、環境、氣氛,寫景色調清新,明朗,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卻不黯然銷魂,相反,倒是輕快而富于情調。三四句是極豐富內涵的一剎那。

11、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寫景兼時令,楊花子規暗含飄零之感,次句寫五溪不著悲痛語而悲痛之意自現,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后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隨風而致。此兩句有三層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滿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見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到別無他法。通過想象把無情月變成知心人,將自己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特點和優點之一。當詩人要表現強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使用這種手法來取得預期效果。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前兩句敘事,后兩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空靈而有余嘆,自然而又情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強的離別,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種深情的體貼,這是充滿詩意的離別,所以如此,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有詩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煙花,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意境優美,文字綺麗。后兩句看似寫景卻包含一個詩意的細節,友人遠去依然目送。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接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首聯交待行蹤,次聯隨和入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詩人開朗喜悅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頸聯寫了遠景和近景,尾聯依戀老鄉卻不說思念,而是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來,懷著深情,更顯出自己思鄉的深情。言有盡而意無窮,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

12、高適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詩作,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涂上豪放健美的色彩,前兩句直寫日落之景,純用白描。

13、劉長卿

《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夕陽,青山獨遠歸。

——即景抒情,構思精致,語言精練,樸素秀美。前二句點明時間,后二句寫歸去情景。有一種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畫。鐘聲觸動思緒,歸影勾起歸意,詩人形象隱于詩外,表露寄托詩人不遇而閑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構成一種閑淡的意境。

《餞別王十一南游》

里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借助眼前的景物,通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別緒,手法新穎不落俗套。友人遠去,頻頻揮手,依依惜別,沒有直抒心中所想,借送別處長江兩岸的景物入詩,用一望字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融為一體,讓煙水、青山、飛鳥來烘托自己惆悵的心情,空字不只點出被送友人遠了,同時寫出詩人此時的空虛寂寞之情。五六句寫詩人心隨友人遠去,直到目的地。最后又回到現場,久久不忍歸去,心中充滿無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應。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首句寫氛圍,聲音、情狀、時間、地點,顯得黯然銷魂。二句用兩個自,以流水的無情,反襯人的傷心,三四句用同病相憐來寫依依惜別,通篇基本上直陳其事的賦體,緊扣江邊使寫景與抒情相結合。

14、岑參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既不寫餞行時的歌舞盛宴,也不寫難舍之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說話行事,字里行間激情蕩漾。開篇造成特殊的背景,烘托李副使毅然前行的氣概,珍重的送別之意暗含其中,三四句明寫友人的經歷,激勵其一往無前,五六句化惆悵為豪放,末句直抒胸臆,氣貫長虹。融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并突破了一般送別詩的窠臼,語言口語化,親切灑脫,聲調悠揚流美,奔放明快,韻律自由活潑,節奏跌宕有致。

《武威送劉判官磧西行軍》

火山五月少行人,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首句似即景信口道來,點明季節和所向,寫行程之難,次句寫李判官的過人之勇。馬之快,原之闊,身手矯健。尾句有回旋天地的凌云壯志,不但是賦而且含有比興象征之意,使詩脫卻一般私誼的范疇,升華到更高境界。此詩只就此地與彼地的情景略加夸張和想象,敘述自然比興得體,頗能壯僚友之行色,惜別與祝捷之意也就見于言外,在送別詩中可說獨具一格。

15、賈至

《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這是一首情韻別致的送別詩,詩人先從自己離別洛陽時寫起,懷著被貶的失意離開故鄉,以物候的變化表達時間的變換。深得采薇遺韻。開首兩句灑脫飛動,情景交融,既點明季節地點,又渲染氣氛,給人一種人生飄乎,離合無常之感。三句的世情含意極豐,世事如浮云,更覺離情難遣如流水之悠長。結尾一個空字表達了一種無可奈何而又依依不舍的深情。唐詩中寫遷謫之苦,離別之恨者多,且各盡其妙,此詩以遷謫之人又送遷謫之人,情形倍加難堪,寫得沉郁蒼涼,一結有余不盡。

16、司空曙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此詩開始從上次的分別說起,接寫此次相會,然后寫敘談和惜別,描寫曲折,富有情致。上次別后相見不易,此間相思自在言外,正因如此,才相見如夢,加深了惜別和傷感的心情,前兩聯構成因果關系,翻疑夢,久別初見時悲喜交集的神態盡在其中,各問年,不僅在嘆息年長容衰,也在以實證虛后兩聯寫深夜長談,但太多的話說不完,故詩人避實就虛,只以景象來渲染映襯,孤燈、寒雨、浮煙、濕竹,景象多么凄涼,不僅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境,也象征人事的飄浮不定。既描寫了實景又虛寫了人的心情。結句表面上寫勸酒,實際上總寫傷別。綜觀全詩,中四句極工,寫盡悲喜傷感,不可收拾,末二句卻能輕輕收結,略略沖淡,可見詩人能運筆自如,具有重抹輕挽的筆力。

17、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寫的是送行及送行之后情景,前兩句寫送行,交代時間地點,一個愁字語帶雙關,后兩句寫別后的思念,三句不露痕跡地把前句抽象的離愁表達出來。日晚寫時間之久,望字傳出思念之神態,自然地帶出末一句,此句是所望之景,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表達作者的悠悠情思,日晚寒鴉盡,空余江水東,這一切給人以孤獨寂寞空虛的感觸,含有無限深情。這首小詩妙語連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把感情融入景物當中,言有盡而意無窮。

18、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時鐘。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雖是送別詩,卻重在寫景。起句點雨次句點暮切題,暗中還寫了送,并且繪出了一個壓抑的場面,為后文做鋪塹,中間四句構成了一百萬幅富有詩意的畫面,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深和遠又染上一層迷蒙暗淡的色彩,無不染上離愁別緒,形成濃重的壓抑的氛圍,詩人置身其間情動于衷,不能自已。結尾一聯直抒胸臆

19、盧綸

《送李端》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雨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以一個悲字貫穿全篇,首聯寫送別的環境,從衰草落筆,大大加重了離愁別緒,次句雖平直、刻露卻因承上句而無平淡之感,倒為全詩定下了深沉感傷的基調。二聯寫送別的情景,但仍是緊扣悲字,融入濃重的依依難舍的惜別之情。寒云給人以沉重陰冷之感,烘托了悲涼的心境。三聯回憶往事感嘆身世仍扣悲字,感情沉郁,將惜別、感世、傷懷合在一起,形成全詩思想發展的高潮。四聯仍歸到悲字遙望遠方掩面而泣,最后一句寫出了感情上的余波。

21、權德輿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用樸素的語言寫久別重逢后的離別,通篇淡淡著筆,不事雕飾,在平淡中蘊含深永的情味,樸素中自有天然的風韻。前兩句一別一逢十年歲月,引發人事滄桑之感,平淡的敘述而別有情致。此詩不寫久別重逢的感觸,而是再一次分別的情味。三四句是一幅在深山夕照中悄然作別的素描,有一種令人神遠的意境,千峰無語立斜陽,境界寂靜而略帶荒涼,有黯然神傷的意味。前路漫漫四顧蒼芒,忽逢又別,使人想到人生離合,別逢總是那樣偶然、匆匆,難以預料。

22、薛濤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短幅有無限蘊藉,無數曲折。前兩句寫別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難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凜然生寒,此處不盡寫景暗用蒹葭的詩意,以表達一種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情緒,使詩的內含大為深厚。三句似寬慰的語調,與前兩句隱含的離傷構成了一個曲折,表現出相思發現情意的執著。末句美夢難得,一句之中層層曲折,將難堪之情推向高潮。此詩化用前人一些名篇成語,讀來感受豐富,詩意層層推進,愈轉愈深,兼有委曲含蓄的特點,清空與質實相對立,卻與充實無矛盾,耐人尋味。

25、柳宗元

《重別夢得》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西東?;识魅粼S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此詩寫監岐敘別,情深意長,不著一愁字,而表面的平靜中卻蘊藏著深沉的激憤和無限的感慨。首道出了二人共同的宦海經歷和人世滄桑,現在又共同遭難,感到難以再會,而以安慰的口氣與朋友相約,后二句看似平淡卻自然流露出譏諷與無奈。此詩以直抒離情構成真摯感人的意境,寓復雜的情緒和深沉的感慨于樸實無華的藝術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憤而憤意自現,語似質直而意蘊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結。

《別舍弟宗一》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全詩蒼茫勁健,雄渾闊遠,感慨深沉,感情濃烈,抒發了詩人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之情。首聯開篇點題寫惜別之情,三聯是景語也是情語,用比興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末聯說自己處境不好,兄弟又在遠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夢。煙字確實寫出了夢境相思的迷離恍惚之態,顯得情真意濃,十分真切感人。二聯集中表現了詩人長期郁結于心中的憤懣與愁苦。 《滄浪詩話》中說,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

26、元稹

《重贈樂天》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V0W;

——首句提到唱詩,把讀者引進離筵的環境中。首句休遣,次句解釋,筵上唱離歌本已添別恨,何況是自己與友人的贈別之作,不免讓人引起回憶,更加傷感。三句從眼前寫到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別字貫穿上下詩意轉折自然,四句是想象中分別的情景,想象具體入微,詩以景結情,余韻不盡。此詩說到分手和分手的時間便結束,通篇只是口頭語、眼前景,可謂情無奇景不麗,但讀后卻有無窮余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7、韓琮

《暮春泣水送別》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歷來送別多言離愁別恨,而此詩匠心獨運,重寫古今情,不落俗套,別具新意。首句選用暗稀二字以暗渡的色彩,隱襯遠行客失意出京,氣氛沉郁。次句化用,想到李杜深情,以都城的繁華襯離別的惆悵,——契闊離別之情,憂國憂民之情,壯志未酬之情,從中透出,歷代興亡,茫茫百感,一時交集。三四句抒情,行人指遠行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有才之人、有志之人、有為之人跨過這道水,這水流走了他們的大好年華,也流走了大唐五朝的國運。此詩寫得含蓄蘊藉,凝重深沉詩意深廣、韻味悠長。

28、許渾

《謝亭送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這是送別友人后寫的一首詩,首句寫友人乘舟運去,一種匆遽而無奈的情景氣氛。二句寫友人走后的江上景色,以樂景寫哀情,急字透出詩人水流何太急的心理狀態。三四句寫暮色蒼茫暗淡,風雨迷蒙凄清,心情也悵惘空虛,凄暗孤寂。四句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更含蓄更具感染力

29、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九華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同來不是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寫景上很成功,首聯色調明快,筆觸簡捷交代時間、環境、渲染氣氛,三四句展示了兩幅美景點明地點,富有地方特色和季節特色,透出對遠行友人的關切和惜別之情,語言精煉優美,富有韻味。三聯寫行者與送行者不同的心境,行者樂觀開朗,送者空虛無著悵然若失。最后兩句寫只身回京更加寂寞。詩前半部分的景與后半部分的情形成強烈的對比,使用反襯。

30、溫庭筠

《送人東歸》

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尊酒慰離顏。

——首句以哀景寫離情,次句卻出人意料,有浩然遠志氣象格調不凡。頷聯兩句是互文,展示遼闊雄渾的境界,為友人壯行色。頸聯有兩層詩意,一與目送友人消失開際,一想親友望眼欲穿,既寫了對友人今后的關切,也寫了自己的懷念。此詩逢秋而不悲,送別而不傷,無論送與行都不引起更深的愁苦

送友人首聯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動人肺腑。

首聯“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點出告別的地點。詩人已經送友人來到了城外,然而兩人仍然并肩緩轡,不愿分離。只見遠處,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這兩句,“青山”對“白水”,“北郭”對“東城”,首聯即寫成工麗的對偶句,確是別開生面;而且“青”、“白”相間,色彩明麗?!皺M”字勾勒青山的靜姿,“繞”字描畫白水的動態。詩筆揮灑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 中間兩聯切題,寫離別的深情。

頷聯“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此地一別,離人就要象蓬草那樣隨風飛轉,到萬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達了對朋友飄泊生涯的深切關懷。落筆如行云流水,舒暢自然,不拘泥于對仗,別具一格。頸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卻又寫得十分工整,“浮云”對“落日”,“游子意”對 “故人情”。同時,詩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隨風飄浮,象征著友人行蹤不定,任意東西;遠處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離開大地,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在這山明水秀、紅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別,特別令人留戀而感到難舍難分。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聯兩句,情意更切。“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皳]手”,是寫了分離時的動作,那么內心的感覺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 “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這一句出自《詩經·車攻》“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 意。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詩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繾綣情誼,可謂鬼斧神工。 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云,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這正是評家深為贊賞的李白送別詩的特色。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0428.html

分享給朋友:

“送友人首聯用哪些詞語,送友人首聯用哪些詞語表示” 的相關文章

寫山的名詩句有哪些(寫山的詩句都有哪些)

寫山的名詩句有哪些(寫山的詩句都有哪些)

10首關于寫山的詩句 1.描寫山的詩句有哪些(10首)作者朝代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

唐代有哪些古詩(唐代古詩有什么?)

唐代有哪些古詩(唐代古詩有什么?)

唐代的古詩有哪些? 1.鹿 柴( 王 維 )空 山 不 見 人 , 但 聞 人 語 響 。 返 景 入 深 林 , 復 照 青 苔 上 。 2.《竹里館》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3.《送別》作者: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4.《相思》作...

白沙堤在哪里(白沙堤為什么叫白沙堤)

白沙堤在哪里(白沙堤為什么叫白沙堤)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白沙堤在哪里,以及白沙堤為什么叫白沙堤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白沙堤是哪兒? 應該是的,白沙堤在西湖的斷橋殘雪,白堤舊日以白沙鋪地,所以叫白沙堤, 人們以為這條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實際...

有關荷花詩句有哪些(有關荷花的詩句有)

有關荷花詩句有哪些(有關荷花的詩句有)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有關荷花詩句有哪些,以及有關荷花的詩句有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寫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1、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石濤《荷花》 2、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辛棄疾《卜算子(荷花)》 3、綠塘...

絕句二首中寫到哪些鳥(寫出兩句帶有鳥的詩是哪兩句)

絕句二首中寫到哪些鳥(寫出兩句帶有鳥的詩是哪兩句)

很多朋友對于絕句二首中寫到哪些鳥和寫出兩句帶有鳥的詩是哪兩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絕句其二杜甫寫了哪幾種景物? 絕句其二杜甫寫了江、鳥、山、花.這幾種景物。絕句二首·其二唐代: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譯文碧綠的江水把鳥兒...

三十六計上的詩有哪些(三十六計組成一首詩)

三十六計上的詩有哪些(三十六計組成一首詩)

很多朋友對于三十六計上的詩有哪些和三十六計組成一首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三十六計有哪些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分別是: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么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三十六計第二計—圍魏...

蘇軾的詩帶有鳥的詩句有哪些(蘇軾關于鳥的詩詞)

蘇軾的詩帶有鳥的詩句有哪些(蘇軾關于鳥的詩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蘇軾的詩帶有鳥的詩句有哪些,以及蘇軾關于鳥的詩詞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軾寫鳥的詩句 1. 蘇軾關于鳥的詩句 蘇軾關于鳥的詩句 1.關于鳥的好句子+蘇軾的古詩+詞語意思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啤ね蹙S《鳥鳴澗》 春...

含里字的詩句有哪些(含里字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

含里字的詩句有哪些(含里字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含里字的詩句有哪些,以及含里字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帶有里字的詩句 溯洄從之,宛在水中央.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蒹葭】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漢樂府民歌【長歌行】日月之行,...

南北什么成語有哪些(南北什么成語有哪些詞語)

南北什么成語有哪些(南北什么成語有哪些詞語)

今天給各位分享南北什么成語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南北什么成語有哪些詞語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帶南北兩字的成語有哪些 想必大家平時也學習過不少的成語,關于帶南北兩字的成語大家知道有哪些嗎?今天就由我為大家帶來關于帶南北字的成語和相關知識,供大...

初中文言文出自哪個書(初中文言文是)

初中文言文出自哪個書(初中文言文是)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初中文言文出自哪個書,以及初中文言文是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初中文言文大部分選自哪兒 因為不知道您是哪個版本,所以把所有初中文言文都列舉了,請您自己查看總結一下《論語》六則,選自論語的《學而》《為政》《公冶長》《述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