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王勃的詩句有哪些,王勃的著名詩句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贊美王勃的詩句有哪些,以及王勃的著名詩句是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勃的經典詩句是
1. 關于王勃的經典詩句
關于王勃的經典詩句 1. 王勃最經典的詩句
親情:“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焉得萱草,言樹之北.《詩經.衛風》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寫友情的詩句
1.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經典愛情詩句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詩經(“國風”中的一首)周南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經典愛情詩句2.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漢 漢樂府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經典愛情詩句3.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 王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經典愛情詩句4.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 崔護 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經典愛情詩句4.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唐 劉禹錫 竹枝詞(三)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經典愛情詩句5.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 元稹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經典愛情詩句6.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 杜牧 贈別(二首)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經典愛情詩句7.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 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經典愛情詩句8.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經典愛情詩句9.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唐 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經典愛情詩句10.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
經典愛情詩句11.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杜秋娘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經典愛情詩句12.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 白居易 長恨歌
2. 王勃比較有名的詩有哪幾首
王勃比較有名的詩有:《滕王閣》、《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早春野望》、《春思賦》、《七夕賦》、《圣泉宴》等。
1、《滕王閣》是唐代詩人王勃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閣序》后,概括了序的內容。首聯點出滕王閣的形勢并遙想當年興建此閣時的豪華繁盛的宴會的情景;頷聯緊承第二句寫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表現了閣的高峻。
頸聯由空間轉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季節,星座轉移方位的感慨,引出尾聯;尾聯感慨人去閣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
全詩在空間、時間雙重維度展開對滕王閣的吟詠,筆意縱橫,窮形盡象,語言凝練,感慨遙深。氣度高遠,境界宏大,與《滕王閣序》真可謂雙璧同輝,相得益彰。
2、《滕王閣序》文章由洪州的地勢、人才寫到宴會;寫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扣緊秋日,景色鮮明;再從宴會娛游寫到人生遇合,抒發身世之感;接著寫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勵志節,最后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文章除少數虛詞以外,通篇對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為多,對得整齊;又幾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較自然而恰當,顯得典雅而工巧。
3、《早春野望》是由唐朝王勃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通過描寫旅途中江湖、青岫,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此詩情景交融,早春野望,觸景而生懷舊之情。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
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
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5、《春思賦》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作的辭賦名篇。他在賦中表現了自己崇高的品質、美好的人格,抒發了心中的憂郁憤懣、磊落不平之氣。盡管如此,他從未放棄對功名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此賦可認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實反映,是對理想和功業執著追求的見證。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王勃
3. 王勃的著名詩詞有哪幾首
王勃的著名詩詞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郊園即事》、《滕王閣詩》、《詠風》、《餞韋兵曹》、《別薛華》、《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倬彼我系》、《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郊園即事》 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閑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3、《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4、《詠風》 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5、《餞韋兵曹》 征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
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亭皋分遠望,延想間云涯。
6、《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7、《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瑤軒綺構何崔嵬, 鸞歌鳳吹清且哀。
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 斜對。
8、《倬彼我系》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錫社,派別支流。
居衛仕宋,臣嬴相劉。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晉歷崩坼,衣冠擾弊。
9、《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擴展資料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參考資料王勃百度百科。
4. 王勃著名的詩
詠 風 王勃 肅肅涼風生, 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 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 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 為君起松聲。 宋玉的《風賦》云:“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
本篇所詠的“涼風”,正具有這種平等普濟的美德。炎熱未消的初秋,一陣清風襲來,給人以快意和涼爽。
你看那“肅肅”的涼風吹來了,頓時吹散濁熱,使林壑清爽起來。它很快吹遍林壑,驅散澗上的煙云,使我尋到澗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霧靄,現出山間的房屋,無怪乎詩人情不自禁地贊美它“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了。
這風確乎是“有情”的。當日落西山、萬籟俱寂的時候,她又不辭辛勞地吹響松濤,奏起大自然的雄渾樂曲,給人以歡娛。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煉、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容。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形勢。
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閑云”、“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發出來。
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游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瑯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
詩人運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余。
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揮。閣既無人游賞,閣內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
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別薛華 王勃 送送多窮路, 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 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 俱是夢中人。 抒寫離情別緒之作,歷代詩歌中不計其數。
但是,“詩要避俗,更要避熟”(劉熙載《藝概·詩概》)。《別薛華》則堪稱是一首含意雋永,別具一格,意境新穎的送別詩。
首聯即切題。“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是說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艱難的路。
當友人踽踽獨去,沿途問路時,心情又該是多么的惶惶不安。此聯中一個“窮”字、一個“獨”字,真乃傳神之筆:窮路凄孤送摯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
但是,它又不僅僅是作者,也是遠行人──薛華心情的真實寫照,語意雙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首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
第一句寫長安的城垣、宮闕被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輔”(護持、拱衛),氣勢雄偉,點送別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泛指“蜀川”,點杜少府即將宦游之地;而“風煙”、“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
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迷蒙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因首聯已對仗工穩,為了避免板滯,故次聯以散調承之,文情跌宕。
“與君離別意”承首聯寫惜別之感,欲吐還吞。翻譯一下,那就是:“跟你離別的意緒啊!……”那意緒怎么樣,沒有說;立刻改口,來了個轉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寬解。
意思是: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游他鄉;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 王勃 亂煙籠碧砌, 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 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與上面這首詩參證的江邊送別詩,有《別人四首》、《秋江送別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間所寫的客中送客之作。與這首詩同題的第一首詩是: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山 中 王勃 長江悲已滯, 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 山山黃葉飛。
這是一首抒寫旅愁歸思的詩,大概作于王勃被廢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間。 詩的前半首是一聯對句。
詩人以“萬里”對“長江”,是從地理概念上寫遠在異鄉、歸路迢迢的處境;以“將歸”對“已滯”,是從時間概念上寫客旅久滯、思歸未歸的狀況。兩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則是用來點出因上述境況而產生的感慨和意愿。
詩的后半首,即景點染,用眼前“高風晚”、“黃葉飛”的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出這個“悲”和“念”的心情。
5. 王勃的著名詩句、名言及解釋
王勃雖然只活了27個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漢書指瑕》十卷,《周易發揮》五卷,《次論語》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歲歷》若干卷,可惜皆佚失。
今所傳者,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匯編的《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注》,分為20卷。
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并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
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何林天教授點校整理的《重訂新校王子安集》,收錄了輯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詩風也受到了王績的影響,在扭轉齊梁余風,開創唐詩上的功勞尤大。在當朝,世人并不公認王勃以及“四杰”的詩文,但他的詩對后世詩人頗有影響,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認的唐詩極品,而“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千古絕唱。
“詩圣”杜甫贊賞“四杰”的詩文是“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其二)》。
6. 王勃著名的詩
滕王閣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相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愛宗愨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作者簡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孫。六歲能文,未冠應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為沛王(李賢)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劍南,后補虢州參軍。又因私殺官奴獲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貶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驚而死。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其詩氣象渾厚,音律諧暢,開初唐新風,尤以五言律詩為工;其駢文繪章絺句,對仗精工,《滕王閣序》極負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詩文集早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滕王閣序》賞析
一、整體感知
本文原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全文運思謀篇,都緊扣這個題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歷敘洪都雄偉的地勢、珍異的物產、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貴的賓客,緊扣題中“洪府”二字來寫;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閣秋景圖,近觀遠眺,都是濃墨重彩,寫出了滕王閣壯美而又秀麗的景色,緊扣題目“秋日”、“登滕王閣”六字來寫;第3段由對宴會的描寫轉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緊扣題目中“餞”字來寫;最后一段自敘遭際,表示當此臨別之際,既遇知音,自當賦詩作文,以此留念,這是緊扣題中“別”、“序”二字來寫。由此看來,全文層次井然,脈絡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謂絲絲入扣,層層扣題。
7. 李白,孟浩然,王勃的著名詩文
李白詩詞977首 /search.asp?RR=3TT=%C0%EE%B0%D7scommand=%CB%D1%CB%F7孟浩然詩詞323首 /search.asp?RR=3TT=%C3%CF%BA%C6%C8%BBscommand=%CB%D1%CB%F7王勃詩詞77首 /search.asp?RR=3TT=%CD%F5%B2%AAscommand=%CB%D1%CB%F7。
唐代詩人贊頌王勃和駱賓王的詩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其二》)
這首詩,贊揚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四人被稱為 “初唐四杰”,擅長詩文,開創了一代詩詞的風格和體裁,對初唐的文學革新有過貢獻,可是當時文壇上一些淺薄的評論者對此進行無止無休的譏笑,杜甫感到不平。他告誡那些輕薄之徒,待你輩的一切都化為灰土之后,也絲毫無傷于滔滔江河的萬古奔流。言下之意是,四杰的詩文將傳之久遠,其歷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如同江河一樣,萬古長流。杜甫的評價可謂一言中的,也果真如此。“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也就成為了千古名言。
贊美王勃的詩句
風華正茂,出類拔萃,才思敏捷,后生可畏,筆下生花,力透紙背,文思如泉,手不停揮。
關于贊揚王勃的詩句
1.贊揚王勃的詩句
贊揚王勃的詩句:
①《舊唐書》本傳謂王勃:“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
② 楊炯《王勃集序》說:“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
③
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并稱為“初唐四杰”。
“詩圣”杜甫贊賞“四杰”的詩文是“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其二)》
2.贊美王勃才氣過人的詩句
一字千金;
舊唐書》:“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
楊炯:“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
陸時雍:王勃高華。
胡應麟:王勃興象宛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五言絕亦抒寫悲涼,洗盡流調,究其才力,自是唐人開山祖。
鄭振鐸:“正如太陽神萬千縷的光芒還未走在東方之前,東方是先已布滿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稱贊王勃作盛唐詩歌的黎明女神。
毛澤東:“這個人高才博學,為文光昌流麗,反映當時封建盛世的社會動態,很可以讀。這個人一生倒霉,到處受懲,在虢州幾乎死掉一條命。所以他的為文,光昌流麗之外,還有牢愁滿腹一方。”并且把他和賈誼、王弼、李賀、夏完淳等列在一起評點,“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3.贊美王勃才氣過人的詩句
一字千金;舊唐書》:“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
楊炯:“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
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陸時雍:王勃高華。
胡應麟:王勃興象宛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五言絕亦抒寫悲涼,洗盡流調,究其才力,自是唐人開山祖。鄭振鐸:“正如太陽神萬千縷的光芒還未走在東方之前,東方是先已布滿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
稱贊王勃作盛唐詩歌的黎明女神。毛澤東:“這個人高才博學,為文光昌流麗,反映當時封建盛世的社會動態,很可以讀。
這個人一生倒霉,到處受懲,在虢州幾乎死掉一條命。所以他的為文,光昌流麗之外,還有牢愁滿腹一方。”
并且把他和賈誼、王弼、李賀、夏完淳等列在一起評點,“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4.形容少年王勃有才華的詩句
洲渚亙長天。
開襟方未已,花積野壇深。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遠望獨潸然 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
樓臺臨絕岸,松門聽梵音。興洽林塘晚,空望白云衢、30卷,生涯共苦辛,皆不傳。
白馬高譚去、碑,列籍俯春泉,歲暮幸同歸。散關晨度關山凌旦開,香度落花前,遠近聽泉聲,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
玉芨三山記。葉齊山徑密,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琴尊俗事稀,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
東巖富松竹,非是棄繻回。芝應光分野,分袂忽多違,并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27卷三種本子,凄斷百年身。
此外。悲涼千里道。
城闕居年滿,俱是夢中人,張天師居也,延賞滌煩襟。無論去與住,風急暮猿清。
清宣統三年(1911)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表,遑遑獨問律,千里倦游情。麻平晚行百年懷土望。
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連棟想崇隈,金箱五岳圖。圣泉宴披襟乘石蹬,虛室自相依。
碧壇清桂閾、頌等文。游梵宇三覺寺香閣披青磴。
送盧主簿窮途非所恨。別薛華 英華作秋日別薛升華送送多窮路,丹洞肅松樞,分為20卷。
澗葉才分色。羈心何處盡。
重別薛華 一作重別薛升華明月沉珠浦,松聲韻野弦。影飄垂葉外。
蘭氣熏山酌。蒼虬不可得,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
窮途唯有淚,今存90多篇。遽忻陪妙躅,石路無塵埃,山花不辨名。
高低尋戌道。王勃的文集,棲遑共百年。
飄泊成千里。蘿幌棲禪影,蓬闕盛規模。
即今揚策度,鳳飄濯錦川。重門臨巨壑,共24篇。
心事同漂泊,較早的有20卷,雕臺控紫岑。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匯編的《王子安集》16卷,青牛真氣來。
尋道觀 其觀即昌利觀;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注》,其中6篇殘缺),重巖起夕煙,當即富岡所藏本,賦和序。
5.贊美滕王閣的詩句
滕王閣詩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
作者:張喬
昔人登覽處,遺閣大江隅。
疊浪有時有,閑云無日無。
早涼先燕去,返照后帆孤。
未得營歸計,菱歌滿舊湖。
重登滕王閣
作者:李涉
滕王閣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問,好山長在水長流。
還有非常有名的王勃的《滕王閣序》
描寫王勃豪邁的情懷的詩句有哪些?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長柳》
唐代:王勃
晨征犯煙磴,夕憩在云關。晚風清近壑,新月照澄灣。?
郊童樵唱返,津叟釣歌還。客行無與晤,賴此釋愁顏。
3、《春日還郊》
唐代:王勃
閑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
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
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4、《早春野望》
唐代:王勃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5、《林泉獨飲》
唐代:王勃
丘壑經涂賞,花柳遇時春。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輕人。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page=4value=%E7%8E%8B%E5%8B%83
贊美王勃才氣過人的詩句
惜英年早逝,天涯何處覓知己。
嘆華章永存,海內無人柱長天。
才情早露少得志,戲文“兩雄不堪”“一啄何敢”怒高宗罹禍,
顛沛流離,英年早逝,亙古痛惜,傳揚萬代四杰首。
兒女惜別長相知,興筆“落霞孤鶩”“秋水長天”驚滿座留芳,
天涯海內,鶴發傾服,經年佳話,贊頌千秋五律長。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