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白居易游的是哪里的云居寺,白居寺在哪里

一廂情愿2023-01-24 18:20詩詞33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白居易游的是哪里的云居寺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白居寺在哪里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勝地自來無定主,大抵山屬愛山人”出自哪里? 是什么意思?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由善贊大夫貶為江州司馬,此間便超然物外,放蕩山水。 因好友肖佑時任彭州刺史,便入蜀游覽,在彭州游覽時曾登上曲尺山的云居寺, 并留下《游云居土贈穆三十六地主》詩一首。

游云居寺贈穆三十六地主

亂峰深處云居路,共踏花行獨惜春。

勝地本來無定主,大都山屬愛山人。

LZ所問出處原句如上。

大意:風景絕勝之地從來沒有誰是它確定不變的主人,(那些風景絕勝的)山大都屬于喜愛它的人。

望有幫助。

宋朝時的云居寺在哪里

北京云居寺

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稱“云居寺”。應該在遼、金境內。

西安云居寺

云居寺“其臺基于唐,創于宋,屢葺于明“。現存的云居寺殿宇保持著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尤其是臥佛殿內臥佛塑像堪稱明代塑像珍品。

福建連江云居寺

唐代即建寺于此,宋元屢修,清康熙年間(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重建。

南岳衡山云居寺

建于六三一年左右。

汝陽云居寺

云居禪寺始建于漢代永平年間。

望采納

云居寺在哪里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稱“云居寺”,寺院占地面積0.07平方公里,經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20世紀40年代毀于日軍炮火中。

解放后,經過兩次大規模修復。占地面積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中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云居寺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居寺的藝術價值

1、密檐式石塔:房山區云居寺及石經山上的唐代密檐式石塔就屬于這種早期的結構形式。矮小的塔基由兩層石板相疊而成,很不顯眼。

塔身全部是用漢白玉建造,為四角形,并在第一層塔身內設佛龕,佛龕內的雕像具有典型的唐代藝術風格,是唐代石雕藝術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和觀賞價值。從第二層塔身開始,每層用疊澀法砌出塔檐,在塔頂處安置葫蘆形塔剎。

2、北方巨剎:云居寺已經成為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寺院,著名的宗教活動場所,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寺特有的幽靜地理環境,奇特迷人的秀麗風光,蘊涵著濃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是藏經納寶之地、祈福迎祥之所云居。

3、佛祖舍利:云居寺不僅藏有佛教三絕與千年古塔,而且珍藏著令世人矚目的佛祖舍利。舍利(佛教名詞)意為尸體或身骨。

相傳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后結成的珠狀物。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發掘赤色肉舍利兩顆,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內而不是供奉在塔內的舍利,與中國北京八大處的佛牙、陜西西安法門寺的佛指,并稱為“海內三寶”。為千年古剎增添一份祥光瑞氣。

喧喧車騎帝王州,羈病無心逐勝游。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這最后一句是對比還是襯托?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望驛臺

靖安宅里當窗柳,

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

居人思客客思家。

前庭涼夜」白居易

露簟色似玉,風幌影如波。坐愁樹葉落,中庭明月多

早秋獨夜」白居易

井梧涼葉動,鄰杵秋聲發。獨向檐下眠,覺來半床月。

「禁中」白居易

門嚴九重靜,窗幽一室閑。好是修心處,何必在深山

「村雪夜坐」白居易

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

「友人夜訪」白居易

檐間清風簟,松下明月杯。幽意正如此,況乃故人來

「晚望」白居易

江城寒角動,沙洲夕鳥還。獨在高亭上,西南望遠山。

「招東鄰」白居易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能來夜話否,池畔欲秋涼

「山下宿」白居易

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何處水邊碓,夜舂云母聲。

「琴」白居易

置琴曲幾上,慵坐但含情。何煩故揮弄,風弦自有聲

「鶴」白居易

人各有所好,物固無常宜。誰謂爾能舞,不如閑立時。

「禁中秋宿」白居易

風翻朱里幕,雨冷通中枕。耿耿背斜燈,秋床一人寢。

「出關路」白居易

山川函谷路,塵土游子顏。蕭條去國意,秋風生故關。

「秋夕」白居易

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

「微雨夜行」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覺衣裳濕,無點亦無聲。

「江樓聞砧(江州作)」白居易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聞砧。一夕高樓月,萬里故園心。

「宿東林寺」白居易

經窗燈焰短,僧爐火氣深。索落廬山夜,風雪宿東林

「夜雪」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郡中」白居易

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欲知州近遠,階前摘荔枝。

「東樓竹」白居易

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

「春題華陽觀(觀即華陽公主故宅有舊內人存焉)」白居易

帝子吹簫逐鳳凰,空留仙洞號華陽。

落花何處堪惆悵,頭白宮人掃影堂。

「秋雨中贈元九」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城東閑游」白居易

寵辱憂歡不到情,任他朝市自營營。

獨尋秋景城東去,白鹿原頭信馬行。

「華陽觀桃花時招李六拾遺飲」白居易

華陽觀里仙桃發,把酒看花心自知。

爭忍開時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和友人洛中春感」白居易

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寄陸補闕(前年同登科)」白居易

忽憶前年科第后,此時雞鶴暫同群。

秋風惆悵須吹散,雞在中庭鶴在云。

「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白居易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

華陽洞里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

「曲江憶元九」白居易

春來無伴閑游少,行樂三分減二分。

何況今朝杏園里,閑人逢盡不逢君。

「過劉三十二故宅」白居易

不見劉君來近遠,門前兩度滿枝花。

朝來惆悵宣平過,柳巷當頭第一家。

「下邽莊南桃花」白居易

村南無限桃花發,唯我多情獨自來。

日暮風吹紅滿地,無人解惜為誰開。

「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白居易

慈恩春色今朝盡,盡日裴回倚寺門。

惆悵春歸留不得,紫藤花下漸黃昏。

「看惲家牡丹花戲贈李二十」白居易

香勝燒蘭紅勝霞,城中最數令公家。

人人散后君須看,歸到江南無此花。

「盩厔縣北樓望山(自此后詩為畿尉時作)」白居易

一為趨走吏,塵土不開顏。孤負平生眼,今朝始見山。

「別韋蘇州」白居易

百年愁里過,萬感醉中來。惆悵城西別,愁眉兩不開。

「戲題新栽薔薇(時尉盩厔)」白居易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種春。

少府無妻春寂寞,花開將爾當夫人。

「酬王十八、李大見招游山」白居易

自憐幽會心期阻,復愧嘉招書信頻。

王事牽身去不得,滿山松雪屬他人。

「縣南花下醉中留劉五」白居易

百歲幾回同酩酊,一年今日最芳菲。

愿將花贈天臺女,留取劉郎到夜歸。

「宿楊家」白居易

楊氏弟兄俱醉臥,披衣獨起下高齋。

夜深不語中庭立,月照藤花影上階。

「醉中留別楊六兄弟(三月二十日別)」白居易

春初攜手春深散,無日花間不醉狂。

別后何人堪共醉,猶殘十日好風光。

「醉中歸盩厔」白居易

金光門外昆明路,半醉騰騰信馬回。

數日非關王事系,牡丹花盡始歸來。

「游云居寺,贈穆三十六地主」白居易

亂峰深處云居路,共蹋花行獨惜春。

勝地本來無定主,大都山屬愛山人。

「和王十八薔薇澗花時有懷蕭侍御兼見贈」白居易

霄漢風塵俱是系,薔薇花委故山深。

憐君獨向澗中立,一把紅芳三處心。

「再因公事到駱口驛」白居易

今年到時夏云白,去年來時秋樹紅。

兩度見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質夫不至,獨宿仙游寺」白居易

文略也從牽吏役,質夫何故戀囂塵。

始知解愛山中宿,千萬人中無一人。

「酬趙秀才贈新登科諸先輩」白居易

莫羨蓬萊鸞鶴侶,道成羽翼自生身。

君看名在丹臺者,盡是人間修道人。

「過天門街」白居易

雪盡終南又欲春,遙憐翠色對紅塵。

千車萬馬九衢上,回首看山無一人。

「惜玉蕊花,有懷集賢王校書起」白居易

芳意將闌風又吹,白云離葉雪辭枝。

集賢讎校無閑日,落盡瑤花君不知。

「長安送柳大東歸」白居易

白社羈游伴,青門遠別離。浮名相引住,歸路不同歸。

「重到毓村宅有感」白居易

欲入中門淚滿巾,庭花無主兩回春。

軒窗簾幕皆依舊,只是堂前欠一人。

卷436_49 「亂后過流溝寺」白居易

九月徐州新戰后,悲風殺氣滿山河。

唯有流溝山下寺,門前依舊白云多。

卷436_50 「嘆發落」白居易

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發先衰。

隨梳落去何須惜,不落終須變作絲。

卷436_51 「留別吳七正字」白居易

成名共記甲科上,署吏同登蕓閣間。

唯是塵心殊道性,秋蓬常轉水長閑。

卷436_52 「除夜宿洺州」白居易

家寄關西住,身為河北游。蕭條歲除夜,旅泊在洺州。

卷436_53 「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卷436_54 「冬至夜懷湘靈」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卷436_55 「感故張仆射諸妓」白居易

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卷436_56 「游仙游山」白居易

暗將心地出人間,五六年來人怪閑。

自嫌戀著未全盡,猶愛云泉多在山。

卷436_57 「見尹公亮新詩,偶贈絕句」白居易

袖里新詩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瓊琚。

如何持此將干謁,不及公卿一字書。

卷436_58 「長安閑居」白居易

風竹松煙晝掩關,意中長似在深山。

無人不怪長安住,何獨朝朝暮暮間。

卷436_60 「秘書省中憶舊山」白居易

厭從薄宦校青簡,悔別故山思白云。

猶喜蘭臺非傲吏,歸時應免動移文。

卷436_61 「涼夜有懷(自此后詩并未應舉時作)」白居易

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

卷436_63 「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時年十五)」白居易

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馀。

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

卷436_66 「病中作(時年十八)」白居易

久為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豈堪老。

卷436_69 「長安正月十五日」白居易

喧喧車騎帝王州,羈病無心逐勝游。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

云居寺,一個讓人含淚參觀的寺廟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距市中心70公里。寺院座西向東,環山面水,占地面積70000平方米。這里是由云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中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

云居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由僧人靜琬創建。

至遼圣宗時期(公元983—1011年),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

20世紀40年代,云居寺毀于日軍炮火中。解放后,經過兩次大規模修復。

20世紀50年代末,利用三年時間對石經進行發掘整理,并組織專家對房山石經進行研究。

現在,對于普照羅大眾來說,云居寺不過是一處游玩之處,與普通寺廟并沒有什么不同。然而,對于佛教徒而言,云居寺是一所非常殊勝的寺廟,在參觀時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在我心中,云居寺有三大殊勝之處:

01 房山石經 千年偉業

云居寺的特點是“因經而寺,寺以經貴”,刻經史和建寺史可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

房山石經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經”。這部石經最早是由云居寺的創始人——隋末高僧靜琬開刻的。靜琬的師父是天臺宗的祖師之一南岳慧思?;鬯荚浗虒ё约旱牡茏觽冋f,他們正生活在“末法時代”。

慧思的末法思想可能與北周時期的滅佛運動有關。當時,佛教僧侶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讓皇家深感不安。與此同時,因為大量土地被寺院占有,朝廷的稅收也急劇流失。終于,在574年,周武帝下令,所有佛道僧徒全部還俗,財產統統充公或被摧毀。這道命令直接導致大量僧尼逃向南方,還間接導致了北周的滅亡:以隋代周的楊堅曾是北周武帝手下大將,他從小被一名尼姑養大。

581年,楊堅殺掉了最后一名北周皇室成員,自立為帝,正式建立隋朝。隨著滅佛運動結束,躲在家中的佛教徒重新回到寺院,逃往南方的僧侶也大批返回。但是,仍有許多人擔心,安全只是暫時的——因為武帝滅佛之前的446年也曾發生過另一次滅佛運動——佛教徒們于是紛紛大量印制佛經,以免可能再次出現的宗教迫害讓佛法徹底消滅。

這時,僧人靜琬看中了房山的石頭,他想把佛經刻在這處極為耐久的材料上,以永久保存佛經。

當時,靜琬把包括《華嚴經》在內的當時最為流行的14種佛經刻在石板上,又在山中開鑿洞穴(雷音洞),將石經藏在其中。

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

現發現完整的大小經版共14278塊,計佛經1122部、3572卷,鐫字總量達3500多萬字。

房山石經分兩地保存,有4196塊存放在石經山9個藏經洞內,有10082塊存放在石經地宮中。

房山石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極其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

另外,云居寺中,還有紙經藏22000多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和單刻佛經等。而其中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妙蓮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滴血為墨,書寫而成,共80卷,60萬字,被譽為“舌血真經”,尤為珍貴。

《龍藏》木經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存77000多塊,內容極為豐富,是集佛教傳入中國2000年來譯著之大成??胺Q我國木板經書之最。

看到高僧靜琬開創的千年偉業,不免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堅毅,以及虔誠信佛所產生的驚人力量。

02 佛祖舍利 有緣參拜

藏經洞再次被打開,已經是1956年。

1981年,在雷音洞中發現了兩顆紅色的佛舍利。舍利(佛教名詞)意為尸體或身骨。相傳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后結成的珠狀物。

當時,在石經山雷音洞的拜石下,發現長、寬、深各二尺左右的石穴和一套漢白玉雕成的石函。大石函內是一個青石函,青石函函蓋有靜琬題刻,青色函內是第三層精細的漢白玉函。其內是第四套小銀函,最后是第五套極小的玉函。

就是在小玉函內,發現了釋迦牟尼佛赤色肉舍利兩顆,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據考證,它們來自印度,當年曾被賜予隋文帝楊堅,楊堅又把他們賜給了靜琬,靜琬把它們藏在了剛開鑿出來的雷音洞內。

這兩顆佛舍利與陜西法門寺的佛指舍利,八大處的佛牙舍利并稱為“海內三寶”。

6月,我剛剛有幸參拜八大處的佛牙舍利,此刻沒想到竟在這偏僻之處,得以參拜佛祖舍利,真是三生有幸。

03 千年古塔 寶磚重現

云居寺寺內及周圍山上還有唐、遼、明各代建造的磚、石塔十余座。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北塔了,它現在是云居寺標志建筑物。

北塔高34.2米,磚瓦結構,建于遼代,塔身集樓閣式、覆缽式和金剛寶座三種形式為一體,造型極為特殊,十分少見。在塔的束腰周圍雕有表現遼代樂舞人等,反映出了遼代文化遺風,為研究遼代音樂,舞蹈等文化藝術提供了實物資料。

值得一提到的,是在北塔下部的八面基座上,一共鑲嵌了176塊佛偈語磚,十分引人注目。

仔細看,你會發現,每一塊磚上,都刻有“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的偈語。這首偈語出自《造塔功德經》,講的是佛教中有關緣起的教義。佛教上講“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這些佛偈磚不僅有著十分重要的象征意義,在修復過程中,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1989年,黨和政府撥??钚迯捅彼匏こ虖纳现料逻M展順利,但快修完時遇到了難題。因為距塔座一米處的佛偈磚已脫落和殘缺,為使北塔修舊如舊,需重新鑲嵌佛偈磚。

但是,到哪里去找這百余塊佛偈磚呢?施工人員跑遍了周邊幾十家磚場,但是沒有一家能生產出同等規格、版式和密度的佛偈磚。施工人員被難住了,修塔工程無法進行,只能暫時停工。

為了不耽誤時間,施工人員開始修周邊的圍墻。修墻需要淋灰,施工人員就在距北塔東南約10米處的地方挖了一個淋灰坑,收工前投入石灰,注滿水后待明天使用。

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滿滿一池子水一夜之間全流失了,順著流失的方向出現了凹陷,一直延伸到距北塔基不足2米的唐太極元年小唐塔附近。

施工人員非常驚詫,立即把情況報告給管理處,后經北京市文物局專家來寺進行實地勘測,專家推測塔基下可能有藏寶的洞穴,于是立即動手挖寶。人們挖著挖著奇跡出現了。在太極元年小唐塔附近的塌陷處,發現了尋覓已久的修塔急需的遼代佛偈磚。

經觀察,這些寶磚的文字內容、版式、規格和北塔上鑲嵌的磚一模一樣,并且過數后竟驚奇地發現一共是177塊,北塔八面共需176塊,在補足塔磚后還余1塊。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施工人員像見到了救命草一樣,高興的歡呼雀躍。不久,北塔四周佛偈磚全部鑲齊,北塔修復工程勝利竣工。

讀到北塔佛偈磚的故事,我立刻感動得流下熱淚。

北塔佛偈磚的出現,向人們生動地講述著緣起教義中所說的因緣相生之理。這是佛祖的開示,是冥冥之中的指引。遼代高僧深謀遠慮,埋佛偈磚以備來日再修,機緣在急需的時候讓佛偈磚出現,正是“因緣相生寶磚重現,前人積業后人得果”。

總之,不管是云居寺中房山石經的千年偉業、佛祖舍利的有緣參拜,還是千年古塔的寶磚重現,都讓人印象深刻,永生難忘。

對于佛教徒而言,云居寺是藏經納寶之地。它讓你流連忘返,值得你一來再來,接受精神的洗禮。

對于一名普通游客而言,云居寺是祈福迎祥之所。它值得你參觀游玩,會為你帶來許多的精神收獲。

相信,這座歷經千年的“北方巨剎”,是不會讓任何一個有緣走進它的人們失望的。

【無戒365訓練營第214天】

江山原本無定主,大多山屬愛山人。全詩及作者

唐憲宗元十(815)白居易由善贊夫貶江州司馬間便超物外放蕩山水 友肖佑任彭州刺史便入蜀游覽彭州游覽曾登曲尺山云居寺 并留《游云居土贈穆三十六主》詩首

游云居寺贈穆三十六主

亂峰深處云居路共踏花行獨惜春

勝本定主都山屬山

LZ所問處原句

意:風景絕勝沒誰確定變主(些風景絕勝)山都屬于喜

望幫助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0743.html

分享給朋友:

“白居易游的是哪里的云居寺,白居寺在哪里” 的相關文章

欲識愁多少(欲識愁多少包含了哪幾層情感)

欲識愁多少(欲識愁多少包含了哪幾層情感)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欲識愁多少,以及欲識愁多少包含了哪幾層情感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夜入瞿唐峽的尾聯與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何異同? 夜入瞿唐峽的結尾“欲識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與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

白居易有多少老海(白老 白居易)

白居易有多少老海(白老 白居易)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白居易有多少老海,以及白老 白居易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白居易活了多少歲 白居易享年75歲。久為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豈堪老。這是白居易18歲時寫的《病中詩》。在中國詩歌史上,白居易可能...

太平樂詞二首如何念(太平樂詞二首如何念誦)

太平樂詞二首如何念(太平樂詞二首如何念誦)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太平樂詞二首如何念,以及太平樂詞二首如何念誦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泰字的詩句 帶“泰”字的詩句一: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帶“泰”字的詩句二:官穩身應泰,春風信馬行。帶“泰”字的詩句三:道泰時還泰...

形容春的詩有哪些(形容春的詞語和詩句)

形容春的詩有哪些(形容春的詞語和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形容春的詩有哪些,以及形容春的詞語和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春的經典古詩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

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詩)

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李白寫的的詠物詩?。?! 要很短的哦!! 最好是五字四句的??! 最好有兩首!!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觀刈麥多少字(觀刈麥百度漢語)

觀刈麥多少字(觀刈麥百度漢語)

很多朋友對于觀刈麥多少字和觀刈麥百度漢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觀刈麥》白居易(原文+翻譯) 一、原文:《觀刈麥》唐代: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

吟有哪些詩句(有關吟詩的詩句)

吟有哪些詩句(有關吟詩的詩句)

大家好,關于吟有哪些詩句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有關吟詩的詩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吟”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名稱,古詩中帶有“吟”的題目的古詩有哪些? 出山吟 白居易 朝詠游仙詩,暮歌采薇曲....

三游洞有哪些名人的詩詞(三游洞的三位詩人)

三游洞有哪些名人的詩詞(三游洞的三位詩人)

今天給各位分享三游洞有哪些名人的詩詞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三游洞的三位詩人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三峽有關的人物,故事和詩句,故事只求名字,人物也是 三峽有關的詩句 ? ? ?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書報九江...

李?Z詩詞如何(槜李的詩句)

李?Z詩詞如何(槜李的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Z詩詞如何,以及槜李的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帶李字的經典詩句 1. 關于李的經典詩句 關于李的經典詩句 1. “李”字 開頭的詩句 “李”字 開頭的詩句...

古詩知多少(你知道多少古詩)

古詩知多少(你知道多少古詩)

大家好,關于古詩知多少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你知道多少古詩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古詩詞知多少 1、古詩: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