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波聲拍枕長淮曉如何寫景,蘇軾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朗讀

不善挽留2023-01-25 08:30歷史27

大家好,關于波聲拍枕長淮曉如何寫景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蘇軾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朗讀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很喜歡東坡,對他的詞有些理解不到位。求蘇軾《虞美人》(歸心正似三春草)全詞的解釋及寫作背景。謝謝!

“懷歸”是蘇軾詩詞中相當醒目的主題之一。其詞中的“懷歸”意蘊,實際包含著三個層面的思想內涵:其中既寄寓著他繾綣的思鄉情懷,又表現了他對朝廷的眷戀和對歸隱江湖與渴望自由的心靈向往,更濃縮著詞人對人生目的與精神家園的哲理性思考。通過對蘇詞“懷歸”意蘊的剖析,便能從一個側面透視其串富復雜的感情世界與靈活灑脫的人生態度。

歸心正似三春草(柳)。 試著萊衣小。 橘懷幾日向翁開。 懷祖已嗔文度、 不歸來。

禪心已斷人間愛。 只有平交在。 笑論瓜葛一枰同。 看取靈光新賦、 有家風。

這個解起來真是很難,此文大量用典,也有說不是蘇軾所作,鄙人才疏學淺也不敢妄自解讀,只怕誤人誤己。

解個大概吧,上半闕第一句用典是《慈母吟》。第二句是二十四孝里的老萊,第三句是陸績懷橘,第四句是《世說新語》的王藍田喜愛兒子王文度。

意思就是我特別想回家,去伺候父母,逗他們開心,給他們剝橘子。老爸已經再埋怨我問什么不回家了。

下半闕的典不似上半闕那么明白,能解的只有靈光新賦可能源自《魯靈光殿賦》。大致意思是說,我參禪已經斷絕了人間的情愛,于我來說世人都是平素之交了。不管是非恩怨對我來說都一樣,笑一笑就過去了。只是看到自己新做的文章還有些祖上的遺風。

再深就不說了,本來就是個自己理解的事。

蘇軾的《虞美人》是怎樣寫景抒情的?

虞美人

蘇軾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

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

誰教風鑒塵埃?

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蘇軾詞作鑒賞

此詞為元豐七年(1084)十一月作者至高郵與秦觀相會后,于淮上飲別之詞。詞中反映了蘇、秦兩人的深摯情誼。

起二句,寫淮上飲別后的情景。秦觀厚意拳拳,自高郵相送,溯運河而上,經寶應至山陽,止于淮上,途程二百余里。臨流帳飲,惜別依依。詞人歸臥船中,只聽到淮水波聲,如拍枕畔,不知不覺又天亮了。著一“曉”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寧貼。“隙月”,指船篷罅隙中所見之月。據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偘浮份d,蘇軾于冬至日抵山陽,十二月一日抵泗州。與秦觀別時當十一月底,所見之月是天亮前從東方升起不久的殘月,故“窺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盁o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二語為集中名句。汴水一支自開封向東南流,經應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宿州,于泗州入淮。蘇軾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后溯汴水西行入應天府。

流水無情,隨著故人東去,而自己卻載滿一船離愁別恨,獨向西行?!盁o情流水多情客”(《泛金船》),類似的意思,蘇詞中也有,而本詞之佳,全“載一船離恨”一語。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蘇軾是詞,則把愁恨物質化了,可以載船中,逆流而去。這個妙喻被后人競相摹擬。李清照《武陵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聲名竟出蘇詞之上。

“西州”,龍榆生《東坡樂府箋》引傅注以為揚州,其實詞中只是泛指西邊的州郡,即東坡此行的目的地。

過片二句,追憶當年兩人同游的情景。元豐二年,東坡自徐州徙知湖州,與秦觀偕行,過無錫,游惠山,唱和甚樂。復會于松江,至吳興,泊西觀音院,遍游諸寺。詞云“竹溪花浦曾同醉”,當指此時情事。“酒味”,指當日的歡聚:“淚”,謂別后的悲辛。元豐二年端午后,秦觀別東坡,赴會稽。七月,東坡因烏臺詩案下詔獄,秦觀聞訊,急渡江至吳興尋問消息。以后幾年間,蘇軾居黃州貶所,與秦觀不復相見?!熬莆抖嘤跍I”,當有感而發。末兩句故作反語,足見真情。“風鑒”,指以風貌品評人物。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四:“風鑒一事,乃昔賢甄識人物拔擢賢才之所急。”東坡對秦觀的賞拔,可謂不遺余力。熙寧七年(1074年),東坡得讀秦觀詩詞,大為驚嘆,遂結神交。三年后兩人相見,過從甚歡。后屢次向王安石推薦秦觀。

描寫山水景色的詩句

有關山水風光的詩句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S226;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S226;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楊萬里《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劉禹錫《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原文_翻譯及賞析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別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宋代·蘇軾《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 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別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送別友誼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飲別后歸臥船中,只聽到淮水波聲,如拍枕畔,不知不覺又天亮了。從船篷縫隙中所見之殘月是那幺小。汴水無情,隨著故人東去,而我卻滿載一船離愁別恨,獨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間,你我曾經一同大醉,當日歡聚暢飲時的情誼勝過別后的傷悲。誰讓我偏偏在蕓蕓眾生中發現了你,并與你成為朋友,這才釀成了今日分別這樣一場煩惱。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冬。當時蘇軾與秦觀會面,而后在秦淮河上臨別對飲。此詞便是詞人與秦觀飲別后的有感之作。 賞析

此詞的起二句,寫淮上飲別后的情景。秦觀厚意拳拳,自高郵相送,溯運河而上,經寶應至山陽,止于淮上,途程二百余里。臨流帳飲,惜別依依。詞人歸臥船中,只聽到淮水波聲,如拍枕畔,不知不覺又天亮了。著一“曉”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寧貼?!跋对隆?,指船篷罅隙中所見之月。據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載,蘇軾于冬至日抵山陽,十二月一日抵泗州。與秦觀別時當在十一月底,所見之月是天亮前從東方升起不久的殘月,故“窺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二語為集中名句佳句。汴水一支自開封向東南流,經應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宿州,于泗州入淮。蘇軾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后溯汴水西行入應天府。流水無情,隨著故人東去,而自己卻載滿一船離愁別恨,獨向西行。“無情流水多情客”(《泛金船》),類似的意思,蘇詞中也有,而此詞之佳,全“載一船離恨”一語。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蘇軾是詞,則把愁恨物質化了,可以載船中,逆流而去。這個妙喻被后人競相摹擬。李清照《武陵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聲名竟出蘇詞之上。

“西州”,龍榆生《東坡樂府箋》引傅注以為揚州,其實詞中只是泛指西邊的州郡,即東坡此行的目的地。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軾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拼ゑ樫e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別》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詠史懷古 , 送別地點相送淚沾衣,天涯獨未歸。將軍初得罪,門客復何依?夢去湖山闊,書停隴雁稀。園林幸接近,一為到柴扉。——唐代·岑參《送四鎮薛侍御東歸》

送四鎮薛侍御東歸

相送淚沾衣,天涯獨未歸。

將軍初得罪,門客復何依?

夢去湖山闊,書停隴雁稀。

園林幸接近,一為到柴扉。 送別 , 思鄉愁苦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庇嘤谑潜看蠓蛑L壞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與游者。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讀書之暇,因往云巖諸峰間,求所謂可與游者,而得虛白上人焉。虛白形癯而神清,居眾中不妄言笑。余始識于劍池之上,固心已賢之矣。入其室,無一物,弊簀折鐺,塵埃蕭然。寒不暖,衣一衲,饑不飽,粥一盂,而逍遙徜徉,若有余樂者。間出所為詩,則又紆徐怡愉,無急迫窮苦之態,正與其人類。方春二三月時,云巖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車馬相屬。主者撞鐘集眾,送迎唯謹,虛白方閉戶寂坐如不聞;及余至,則曳敗履起從,指幽導勝于長林絕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賢虛白,為之太息而有感焉。近世之士大夫,趨于途者駢然,議于廬者歡然,莫不惡約而愿盈,迭夸而交詆,使虛白襲冠帶以齒其列,有肯為之者乎?或以虛白佛者也,佛之道貴靜而無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無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無逐逐焉從造請之役者乎?無高屋廣廈以居美女豐食以養者乎?然則虛白之賢不惟過吾徒,又能過其徒矣。余是以樂與之游而不知厭也。今年秋,虛白將東游,來請一言以為贈。余以虛白非有求于世者,豈欲余張之哉?故書所感者如此,一以風乎人,一以省于己,使無或有愧于虛白者而已?!鞔じ邌ⅰ端吞摪咨先诵颉?/p>

送虛白上人序

明代 : 高啟

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庇嘤谑潜看蠓蛑L壞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與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讀書之暇,因往云巖諸峰間,求所謂可與游者,而得虛白上人焉。

虛白形癯而神清,居

展開閱讀全文∨

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風壞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與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讀書之暇,因往云巖諸峰間,求所謂可與游者,而得虛白上人焉。

虛白形癯而神清,居眾中不妄言笑。余始識于劍池之上,固心已賢之矣。入其室,無一物,弊簀折鐺,塵埃蕭然。寒不暖,衣一衲,饑不飽,粥一盂,而逍遙徜徉,若有余樂者。間出所為詩,則又紆徐怡愉,無急迫窮苦之態,正與其人類。

方春二三月時,云巖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車馬相屬。主者撞鐘集眾,送迎唯謹,虛白方閉戶寂坐如不聞;及余至,則曳敗履起從,指幽導勝于長林絕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賢虛白,為之太息而有感焉。近世之士大夫,趨于途者駢然,議于廬者歡然,莫不惡約而愿盈,迭夸而交詆,使虛白襲冠帶以齒其列,有肯為之者乎?或以虛白佛者也,佛之道貴靜而無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無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無逐逐焉從造請之役者乎?無高屋廣廈以居美女豐食以養者乎?然則虛白之賢不惟過吾徒,又能過其徒矣。余是以樂與之游而不知厭也。

送別序文

《虞美人》陳與義賞析

 ●虞美人

陳與義

余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抄,道中荷花無復存者。乙卯歲,自瑣闥以病得請奉詞,卜居青墩鎮。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暮霞相映,望之不斷也。以長短句記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籋舟晚,空見殘荷滿。

今年何以報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陳與義詞作鑒賞

小序說“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歲為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這年八月,詞人自禮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歲為紹興五年。這年二月,被召入朝為給事中。六月,詞人借病辭職,以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實際上只領祠祿閑居,卜居青墩,立秋后過了三日便離去?!版i闥”,指宮殿門上鏤刻的連瑣圖,這里代指宮門,因給事中供職處在宮殿中,故云。青墩是一小鎮,在湖州之南,據《一統志》云:“在桐鄉縣北二十五里,與湖州這烏鎮止隔一水。”把小序中的事實考察清楚,這首詞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

此詞的特點是采用賦體。賦、比、興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獨特風格,但詞中多用比興,很少用賦。在一些長調慢詞中因為要講究鋪敘,有時也用賦,但必須與比興結合起來,單純用賦的現象極為少見。

詞的上闋所寫的詞人在乙卯歲從南宋首都臨安回到青墩時沿途所見所感,內容與小序后段完全一致。

從臨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詞人不寫兩岸低垂的綠柳,不寫長滿田地的莊稼,偏偏抓住池塘里的荷花盡情描繪,這除了出于自己的愛好以外,還因為時間是在“立秋后三日”。荷花最富有季節的特征。此刻詞人借病辭職,從臨安出來,船行水上,只見池塘里荷花盛開眼前景色開闊,心胸為之舒暢,大有“無官一身輕”之感?!叭铡笔菍憣?,從臨安到青墩,水路約需三日行程。“秋塘”點季節與時間,用語精煉而又準確。“平度”二字,寫出了舟行的平穩,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暢。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這境界有多美!詞人在臨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煩囂,政務的冗忙,人事的傾軋,使他感到厭倦、煩悶。這一次來到在自然中,一腔煩悶,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頓時煙消云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風雨洗新秋?!薄安》蛞虿 ?,連用二病字,頗耐吟味。使人一時難以解開,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十九云:“紹興五年六月丁巳,給事中陳與義充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與義與趙鼎論事不合,故引疾求去?!彼摵问?,宋史無考。然趙鼎當時為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都督諸路軍馬,集軍政大權于一身。陳與義與他觀點不合,可見是出于政見上的分歧。

詞中自稱“病夫”,其實不過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謂“因病得來游”,表面上象是暗自慶幸,實際上是聊以自嘲,內心藏有難言的痛苦。語言直而委婉,質而見巧,從而刻畫了詞人內心痛苦而外貌曠達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詞人下闋離開眼前,描寫過去。假使按照賦體的寫法,緊承上闋,照直寫去,便覺平鋪起伏,意味淡然。可是這里詞筆略一宕開轉折起伏,回憶起去年出知湖州時,路過此處的情景,意味淡然,現在感覺到峰回路轉,出現另一番境界。“去年”,即小序中所說的甲寅歲。因九月二十一日到任,時值“秋抄”,故詞人恨籋舟已晚,籋舟:謂牽舟,這里指乘船。因為秋末登舟,故途中所見,唯有敗葉殘荷。一個“空”字與前面的“長恨”相呼應,表達了無限悵憾的心情。

從詞情發展上來說,是一跌。但達到了改變詞的平鋪的結果無起伏“今年”二句,詞筆又拉回來寫乙卯歲奔赴青墩的情景,徑承上闋意脈,抒發此時感情。從詞情來說是一揚。在這一跌一揚之中,詞人的種種感情變化,矛盾心理便更加形象地表現出來,沁人心脾。

“今年”一句與上闋“病夫”一句遙相呼應。意義有兩點一是“感謝”皇帝準他病假,讓他奉祠(領受祠祿)卜居青墩。二是反映了詞人受到“一路繁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傾吐了對美好景色的一腔熱愛。然而聯系上闋“病夫”一句來看,其中應準有所寄托。

白敦仁《陳與義年譜》引此二句按曰:“蓋有怨于趙鼎也。”怨趙鼎是一方面,而支持趙鼎的是高宗趙構,詞人表面上是感恩,實質上不可能不懷有對高宗的不滿。古詩常常講究美刺,在詞中雖然不常見,但結合詞人當時遭遇來看,此詞似乎含有一種諷喻,不過比詩更為委婉罷了。

昔人評陳與義詩,常常是“兩句景即兩句情,兩句麗即兩句淡”,“又有一句景對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見方回《桐江集》卷五)。說明他在藝術結構上很講究勻整、對稱,講究情景搭配,濃淡相宜。細審此詞,也很富有這種特色。它的上闋,前兩句著重寫景(或事),后兩句著重抒情。即以后兩句而言,前一句是著重抒情,后一句著重寫景。當然,“一切景悟,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似乎難以截然分開,但大體上也應有所區別。例如“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這句主要是寫濛濛細雨灑向大河的水面情況,當然也應該灑向秋塘上的荷花,灑向詞人的船篷。這景色給人以朦朧之感。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詞人的感情貫注進去,仿佛這細雨也灑向詞人的心田,帶來陣陣清涼。詞的下闋,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結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人與景溶合到一起,表現了舟行時詞人的歡快之情。盛開的荷花,本為無情之物,此刻卻把詞人一直送到青墩,這是用擬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連綿不絕。它給讀者的感覺,宛如李白《早發白帝城》詩所寫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彼煌氖且粋€寫“一路繁花”,一個寫“兩岸猿聲”而已。

此詞節奏明快,格調輕松,并在豪放中透露出微蘊沉郁之感。黃升《花庵詞選》評陳與義詞時說:“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币簿驼f他的詞風非常象蘇軾,如果以此詞和東坡的詞(波聲拍枕長淮曉)相比,我們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0828.html

分享給朋友:

“波聲拍枕長淮曉如何寫景,蘇軾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朗讀” 的相關文章

多少相思蝶戀花(蝶戀花 一生一世)

多少相思蝶戀花(蝶戀花 一生一世)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多少相思蝶戀花,以及蝶戀花 一生一世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蝶戀花》詩詞 蝶戀花 蘇軾 宋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

云在平水韻的哪個韻部(云的平水韻字)

云在平水韻的哪個韻部(云的平水韻字)

大家好,關于云在平水韻的哪個韻部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云的平水韻字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平和云押韻嗎 不押韻。平字是平聲字,屬于平水韻的平聲十二文韻部;韻字是仄聲字,屬于平水韻的去聲十三問韻部,...

王冕哪個朝代(王冕是哪朝代的)

王冕哪個朝代(王冕是哪朝代的)

大家好,關于王冕哪個朝代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王冕是哪朝代的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王冕是哪個朝代的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

辛棄疾活了多少歲(辛棄疾活了幾歲)

辛棄疾活了多少歲(辛棄疾活了幾歲)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辛棄疾活了多少歲,以及辛棄疾活了幾歲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辛棄疾活了多大,寫過什么?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

楊萬里的詩一共有多少(楊萬里共寫了多少詩)

楊萬里的詩一共有多少(楊萬里共寫了多少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楊萬里的詩一共有多少,以及楊萬里共寫了多少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楊萬里一共寫了多少詩?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如何朗讀(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朗讀)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如何朗讀(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朗讀)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如何朗讀,以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朗讀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的作品原文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①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②,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 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余公孫...

李白的詩多少錢一瓶(李白的詩值多少錢)

李白的詩多少錢一瓶(李白的詩值多少錢)

大家好,關于李白的詩多少錢一瓶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李白的詩值多少錢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李白自己寫的詩句值多少錢啊, 無價的如果私自買文物的話,小心被扣住最好是上交給國家 唐代李白的詩值錢嗎?...

穰侯跟武安君哪個大(武安君和武安侯哪個大)

穰侯跟武安君哪個大(武安君和武安侯哪個大)

今天給各位分享穰侯跟武安君哪個大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武安君和武安侯哪個大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歷史上的武安君都有誰? 歷史上的武安君都有:1、白起。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名列武...

詩人林杰是哪個朝代的(林杰是哪一個朝代的)

詩人林杰是哪個朝代的(林杰是哪一個朝代的)

很多朋友對于詩人林杰是哪個朝代的和林杰是哪一個朝代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林杰是哪個朝代的是詩人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林杰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七。《全唐詩》存其詩兩首?!?..

中庸有多少章(中庸有多少章節)

中庸有多少章(中庸有多少章節)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中庸有多少章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中庸有多少章節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中庸共分多少章?分別是什么主題? 第二十一章「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褂业诙徽?。子思承上章,夫子天...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