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有多少首詞,宋徽宗最有名的一首詞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宋徽宗有多少首詞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徽宗最有名的一首詞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宋徽宗趙佶的著名詩詞有哪些?趙佶三首古詞欣賞
;?????趙佶你們知道是誰嗎?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是個多才多藝的皇帝,他繪畫十分擅長,而且書法上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很多人都覺得趙佶的書法過于柔媚輕浮,可能是和他的藝術修養有關系吧。趙佶非常重視和在意藝術,在他那個朝代,畫家的地位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甚至還把畫作當做是科舉考試之一。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宋徽宗趙佶最有名的三首古詞欣賞。
??????宋徽宗趙佶三首古詞欣賞
??????1、《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
??????趙佶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曾經回想起汴梁京城往昔的富貴繁華,遼闊的萬里河山均屬皇家轄統。瓊枝玉闕金碧輝煌的宮殿里,從早到晚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中。想必花圍錦簇的京城啊戰亂后一片凄涼,如今我被擄荒漠仍然做著京城時的美夢。繁華的京都如今在哪里呢?夜晚月照寒窗羌笛中響徹凄婉的《梅花落》曲聲。
??????2、《南歌子·風動槐龍舞》
??????趙佶
??????風動槐龍舞,花深禁漏傳。一桿紅日照花磚。走馬晨暉門里、快行宣。百五開新火,清明尚禁煙。魚符不輕便朝天。醉里歸來疑是、夢游仙。
??????這首《南歌子》寫盡寒食風流及皇家氣象,是趙佶的一首佚詞。這是一首反映后宮嬪妃生活的佳作,寫的高華而有情趣。龍爪槐在風中舞動,宮漏的清響從花叢中傳來。紅日正在升起,召喚美人的命令正在傳達。在這賞花時節,不須核對魚符,都來到帝王身邊。輕歌曼舞,淺醉娛春,恍惚是夢游仙宮一樣。詞筆輕盈,述情蘊藉,可謂宣和鼎盛的實錄。但是君民宴安的局面,不久就被南下金人的屁股打破了。這種缺乏憂患意識的文恬武嬉,是難以持久的。
??????3、《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
??????裁翦冰綃,打疊數重,冷淡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
??????語極淡雅,而情極濃摯。城破國亡,身被俘虜,文明不敵野蠻,不止是趙氏一家一姓之恥辱,更是華夏文明史上絕大之恥辱。徽宗用心全在一己之悲,而以其身份特殊,自然滿蘊邦國之慟,故而尤其動人。
??????詞之上片,借詠杏花而見意。“裁剪”三句,描摹杏花形色,比喻新奇。更以人喻花,謂杏花是靚妝艷女,雖蕊珠宮中仙女,亦自不及。然而愈美好,便愈易凋零,“無情風雨”喻金人之侵掠,“院落凄涼”喻故宮廢圮,“幾番春暮”者,痛苦未有已時也。過片反用燕足系書之典,“故宮何處”暗承“院落凄涼”。“怎不”以下,翻轉折進,寫出徹骨的哀涼與絕望。此詞之佳處,正在寫出絕望,不留余地。
尋覓宋徽宗所作詩詞
宋徽宗所作詩詞:
1、燕山亭
裁翦冰綃,輕疊數重,冷淡燕脂勻注。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愁苦。
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無據。
和夢也、有時不做。
2、小重山
羅綺生香嬌上春。
金蓮開陵海,艷都城。
寶輿回望翠峰青。
東風鼓,吹下半天星。
萬井賀升平。
行歌花滿路,月隨人。
龍樓一點玉燈明。
簫韶遠,高宴在蓬瀛。
3、念奴嬌
雅懷素態,向閑中、天與風流標格。
綠鎖窗前湘簟展,終日風清人寂。
玉子聲乾,紋楸色凈,星點連還直。
跳九日月,算應局上銷得。
全似落浦斜暉,寒鴉游鷺,亂點沙汀磧。
妙算神機,須信道,國手都無勍敵。
玳席歡余,蕓堂香暖,贏取專良夕。
桃源歸路,爛柯應笑凡客。
4、金蓮繞鳳樓
絳燭朱籠相隨映。
馳繡轂、塵清香襯。
萬金光射龍軒瑩。
繞端門、瑞雷輕振。
元宵為開圣。
景嚴敷坐、觀燈錫慶。
帝家華英乘春興。
搴珠簾、望堯瞻舜。
5、醉落魄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
行行指月行行說。
愿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
人前不敢分明說。
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人物簡介: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
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都城紹興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東南35里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
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
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采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
并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宋徽宗趙佶的著名詩詞
宋徽宗趙佶的著名詩詞
1、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趙佶《眼兒媚》
2、花落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管,吹徹梅花。趙佶《眼兒媚》
3、行行指月行行說,愿月常圓,休要暫時缺。/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趙佶《醉落魄》
4、《宴山亭北行見杏花》年代:宋作者:趙佶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趙佶《宴山亭》
5、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擁。回眸入抱總合情,痛痛痛。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驚紅涌。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這回風味成顛狂,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趙佶
6、清和節后綠枝稠,寂寞黃梅雨乍收。畏日正長凝碧漢,薰風微度到丹樓。池荷成蓋閑相倚,逕草鋪裀色更柔。永晝搖紈避繁溽,杯盤時欲對清流。趙佶《宋趙佶楷書夏日詩帖》
7、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趙佶《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清代金圣嘆著名詩句詩詞
年代:清朝
金圣嘆簡介:
金采(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嘆,別號鯤鵬散士。一說本姓張,名喟,享年五十三歲(虛五十四歲)。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圣嘆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學批評,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都有評點。
金圣嘆生于1608年三月三日(4月17日),幼年生活優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為人狂放不羈,能文善詩,因歲試作文怪誕而被黜革,后應科試。改稱金人瑞考第一,但絕意仕進,以讀書著述為樂。評注不少古典,奇才也。傳在今河北省阜城縣曾有衣冠冢一座。
順治十七年(1660年),皇帝對金圣嘆的作品加以贊美“此事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他聽說后,隨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隨后蘇州府吳縣調來新縣令任維初對欠稅者用重刑又高價售出公糧于百姓,激起民怨。民眾假借順治駕崩契機,組織反貪游行,后百多名秀才于第三日往孔廟哭廟,發泄不滿,后向巡撫朱國治呈揭帖告發縣令。誰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結,捕18名核心人物,反向朝廷告秀才們抗納兵餉,鳴鐘擊鼓,聚眾倡亂,震驚先帝之靈,要求嚴懲。處“斬立決”(順治十八年七月十三日)(1661年8月7日),法場-江寧-三山街,其中一人為金圣嘆也,后任維初因犯另案被斬,朱國治被吳三桂兵殺并分食其肉,骸骨無存。
金圣嘆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學批評,他的評點很注重思想內容的闡發,往往借題發揮,議論政事,其社會觀和人生觀灼然可見。他斥責“犯上作亂”,釋“水滸”之名為“惡之至,迸之至,不與同中國”,反對“以忠義予之”;然而他又同情民生疾苦,痛恨魚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盜賊的官軍,并意識到“一高俅”之下還有“百高廉”,“千殷直閣”及其狐群狗黨,結成禍國殃民的社會勢力,108人“不得已而盡入于水泊”是“亂自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他認為,“居其邦,不竊議其大夫之得失,惡傷治也”,“非圣人而作書,其書破道,非天子而作書,其書破治,破道與治,是橫議也”;然而又承認天下無道則庶人敢議,“庶人之議皆史也”。他宣揚“忠恕”、“孝悌”之類儒家道德規范;然而又揭露禮教對人性的摧殘,贊美崔鶯鶯、張生的叛逆行為,譏諷冬烘秀才目《西廂》為淫書,而推《西廂》為“天地妙文”。他接受佛教的虛無思想,視人生若夢幻,所謂“天地夢境”,“眾生夢魂”;然而他又直面現實,并孜孜于述作,以為“生死迅疾,人命無常,富貴難求,從吾所好,則不著書其又何以為活也”。可以看出,金圣嘆的思想中是充滿著矛盾的。金圣嘆文學批評的精彩之處在于對作品的藝術分析。他的詩文評比較平常,如強分律詩為二解,套用八股文起承轉合之法說詩,頗為人所詬病。他評《水滸》、《西廂》二書時的藝術見解則獨出手眼,繼李贄、葉晝之后將小說戲曲評點推進到新的高度。
清代金圣嘆著名詩句詩詞
1、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朝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金圣嘆
2、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金圣嘆
3、花生米與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金圣嘆《金圣嘆臨刑前遺言》
4、"消磨傲骨惟長揖,洗落雄心在半酣——金圣嘆《評點西廂記的開首》"
5、有日月而后晝夜成,有晝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歷數定,有歷數而后系統分,有系統而后興亡見。——金圣嘆
6、"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買東西;少老頭,坐躺椅,由冬至夏讀春秋。——金圣嘆"《金圣嘆》
7、殺頭,至痛也,而圣嘆于無意中得之,亦奇。——金圣嘆
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詩詞名言摘抄
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詩詞名言摘抄
1、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劉長卿《別嚴士元》
2、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日誤儒生。——劉長卿《別嚴士元》
3、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劉長卿《彈琴》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7、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見寄》
8、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9、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10、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劉長卿《會赦后酬主簿所問》
11、庭種南中樹,年華幾度新。已依初地長,獨發舊園春。映日成華蓋,搖風散錦茵。色空榮落處,香醉往來人。菡萏千燈遍,芳菲一雨均。高柯倘為楫,渡海有良因。——劉長卿《題靈佑上人法華院木蘭花》
12、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13、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14、平蕪萬里無人去,落日千山空鳥飛——劉長卿
15、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16、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別名謫仙怨》
17、年光不可待,空羨向南枝——劉長卿《廨中見桃花南枝已開,北枝未發,因寄杜副端》
清代況周頤著名詩句詩詞摘抄
年代:清朝
況周頤作品:《蕙風詞話》
況周頤簡介:
況周頤(1859~1926)晚清官員、詞人。原名況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玉梅詞隱,晚號蕙風詞隱,人稱況古,況古人,室名蘭云夢樓,西廬等。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寶慶。光緒五年舉人,曾官內閣中書,后入張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詞,凡五十年,尤精于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風詞》、《蕙風詞話》。
況周頤以詞為專業,致力50年,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季四大家。20歲前,詞作主“性靈”,“好為側艷語”,“固無所謂感事”(趙尊岳《蕙風詞史》)。光緒十四年(1888)入京后,與當時詞壇名家同里前輩王鵬運同官,以詞學相請益,得所謂重、拙、大之說,詞格為之一變。稍尚體格,詞情也較沉郁,如〔齊天樂〕《秋雨》等。中日甲午(1894)戰爭時,憤于外敵入侵,寫下一些傷時感事、聲情激越的篇什,如〔唐多令〕《甲午生日感賦》、〔蘇武慢〕《寒夜聞角》、〔水龍吟〕《二月十八日大雪中作》、〔摸魚兒〕《詠蟲》、〔水龍吟〕“聲聲只在街南”等,反映“嘶騎還驕,棲鴉難穩”的現實和“壯懷空付,龍沙萬里”的感慨。有一些作品則是對清室的興衰、君臣的酣嬉、深致憂思,如〔三姝媚〕的“紅樓依然,玉容歌舞”、〔鶯啼序〕的“有恨江山,那能禁淚”等。
辛亥革命后,況周頤與朱孝臧唱和,受朱影響,嚴于守律,于詞益工,但大都是“故國”之思,抒寫封建遺老情緒。如〔傾杯〕《丙辰自壽》,以“老圃寒花”自比;〔水調歌頭〕《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樓為寐叟金婚賀》中,更明顯地表露出“指顧光華復旦,仙仗御香深處,比翼更朝天”的復辟幻想。
況周頤著作,有詞9種,合刊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晚年刪定為《蕙風詞》2卷。又有《秀道人修梅清課》1卷,與張祥齡、王鵬運聯句詞作《和珠玉詞》1卷。又輯有《薇省詞抄》11卷,《粵西詞見》2卷,《詞話叢鈔》10卷。
此外,尚著有《詞學講義》、《玉棲述雅》、《餐櫻廡詞話》、《歷代詞人考略》、《宋人詞話》、《漱玉詞箋》、《選巷叢譚》、《西底叢談》、《蘭云菱夢樓筆記》、《蕙風簃隨筆》、《蕙風簃二筆》、《香東漫筆》、《眉廬叢話》、《餐櫻廡隨筆》等。
清代況周頤著名詩句詩詞摘抄
1、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2、惜起殘紅淚滿衣,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花若再開非故樹,云能暫駐亦哀絲,不成消遣只成悲。——況周頤《減字浣溪沙·聽歌有感》
3、一向溫存愛落暉。傷春心眼與愁宜,畫欄憑損縷金衣。漸冷香如人意改,重尋夢亦昔游非,那能時節更芳菲?——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4、風雨高樓悄四圍,殘燈黏壁淡無輝,篆煙猶裊舊屏幃。已忍寒欺羅袖薄,斷無春逐柳棉歸,坐深愁極一沾衣。——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5、"吾觀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之外,別有動吾心者.——況周頤《蕙風詞話》"
宋徽宗詩詞
宋徽宗(趙佶)詩詞有:
1、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趙佶《眼兒媚》
2、花落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管,吹徹梅花。——趙佶《眼兒媚》
3、行行指月行行說,愿月常圓,休要暫時缺。/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趙佶《醉落魄》
4、芳詞來上,因俯同其韻以賜。寰宇清夷,元宵游豫,為開臨御端門。暖風搖曳,香氣靄輕氛。十萬鉤陳燦錦,鈞臺外、羅綺繽紛。歡聲里,燭龍銜耀,黼藻太平春。靈鰲,擎彩岫,冰輪遠駕,初上祥云。
照萬宇嬉游,一視同仁。更起維垣大第,通宵宴、調燮良臣。從茲慶,都愈賡載,千歲樂昌辰。——趙佶《滿庭芳·寰宇清夷》
5、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擁。回眸入抱總合情,痛痛痛。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驚紅涌。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這回風味成顛狂,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趙佶
6、清和節后綠枝稠,寂寞黃梅雨乍收。畏日正長凝碧漢,薰風微度到丹樓。池荷成蓋閑相倚,逕草鋪裀色更柔。永晝搖紈避繁溽,杯盤時欲對清流。——趙佶《宋趙佶楷書夏日詩帖》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