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伶寫過多少詩,劉伶七句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劉伶寫過多少詩,以及劉伶七句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劉伶詩文代表作
酒德頌
劉伶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為一朝,萬朝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暮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木盍ke)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余?
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攮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于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
奮髯箕踞[注],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三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史上劉伶、李白都被稱為酒仙。
劉伶(生卒年不詳),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魏晉時期名士,劉伶嗜酒,酒風豪邁,被稱為“醉侯”,好老莊之學,與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稱為“竹林七賢”,也是“竹林七賢”中社會地位最低的一位。
作為竹林七賢中的一員,嗜酒如命、曾發出“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的豪言。
劉伶曾任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竭力提倡無為而治,因無所作為而罷官。泰始二年(266年)朝廷請劉伶再次入朝為官,劉伶不愿繼續做官而拒絕,最后壽終正寢。
劉伶現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詩》。其作品生動的反映了魏晉名士崇尚玄虛、消極頹廢的精神面貌,也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蔑視及對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劉伶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劉伶本人是千么年代的
劉伶本人是魏晉時期詩人。
劉伶(約221年-300年),字伯倫,沛國(今安徽宿州)人,魏晉時期詩人。
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蔑視傳統“禮法”,是竹林七賢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
魏正始年間,劉伶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他們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于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劉伶今唯存《酒德頌》文一篇,《北芒客舍》詩一首。
晉代詩人劉伶都寫過什么詩?介紹一下
酒德頌
--------------------------------------------------------------------------------
劉伶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為一朝,萬朝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暮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木盍ke)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余?
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攮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于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注],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三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注]:本作(足+其)踞,通。
劉伶描寫“黃河”的詩句有哪些?
劉伶
劉伶,西晉沛國(今安徽宿縣)人,字伯倫。 “竹林七賢”之一。曾為建威參軍 。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 禮法”表示蔑視。
描寫黃河的句子有: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6、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7、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1480】劉伶:隨身帶酒,詩詞中也不落下
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漢末三國時期賢才俊彥輩出,他們走向了不同路口,有的踏入仕途,有的投身戎馬,也有些選擇了隱逸生活。 本篇就來看看劉伶在詩詞中是什么形象,共計 10首詩詞。
《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宋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劉伶十分喜好飲酒,出行時都要帶著一壺酒,也不顧妻子的勸阻,隨時隨地可能醉倒】
《 將進酒·城下路 》宋 賀鑄
城下路,凄風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流水今人家。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開函關,掩函關,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閑?
六國擾,三秦掃,初謂商山遺四老。馳單車,致緘書,裂荷焚芰接武曳長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鄉安穩處。生忘形,死忘名。誰論二豪初不數劉伶?
【劉伶曾言“天生劉伶,以酒為名”,即便借酒避世,也表現得比阮籍、嵇康等人更為夸張】
《 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賢 》宋 蘇軾
徐邈能中酒圣賢,劉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為誰連。
無可奈何新白發,不如歸去舊青山,恨無人借買山錢。
【徐邈同樣嗜好飲酒,在曹操要求禁酒期間仍酩酊大醉。而劉伶醉倒后放浪形骸,宣稱自己以天地為屋宇】
《 劉伶墓 》宋 林景熙
碧落當年墮酒星,醉中萬事一浮萍。亦知人世無窮事,一醉松根不肯醒。
【“劉伶病酒”這個典故屢屢在詩詞中被引用,一醉不醒吶】
《 過劉伶宅 》明 曾棨
舊宅無人住,荒墟有路歧。一生渾是醉,萬古復何悲。
白首銜杯處,青山荷鍤時。最憐獨醒者,高冢亦累累。
【劉伶被列為“竹林七賢”之一,往往是隱逸者自認能看清世間污濁】
《 詠劉伶 》宋 龔況
逃名以酒轉名高,醉里張髯罵二豪。日月已為吾戶牖,何妨東海作醇醪。
【以天地為廬,以東海為醇醪,別樣豪情】
《 題劉伶像 》明 黃仲昭
百年縱酒樂天真,荷插青山處處春。莫怪先生終日醉,乾坤誰是獨醒人。
【佯狂避世者有,終日醉酒者也有,只是不愿取媚那世道】
《 劉伶謝安陶潛王羲之像 · 其一 》明 張羽
鹿車載酒竹間期,不記山妻泣諫時。已識形骸為外物,何須荷鍤鎮相隨。
【劉伶出行時不僅帶著酒,還讓人帶著荷鍤隨行,以便于隨時掩埋自己】
?
《 劉伶墓 》元 仇遠
鳳浦鴛湖西有墳,此塋寂寞海邊村。落花紅雨鬼仙句,淡月黃昏酒圣魂。
有鍤已隨棺槨化,無碑空信艾芻言。螟蛉蜾蠃今何在,起為先生酹一尊。
【對于劉伶來說這可能是最好的祭奠了】
《 劉伶墓 》清 夏子重
一鍤隨身計亦良,佳城偏自占江鄉。招魂陰笑騷人俗,慟哭明知我輩狂。
典午衣冠何意間,良辰吟詠幾時忙。即今古道尋碑碣,宿草猶疑帶酒香。
【劉伶還作有《酒德頌》,那些芬芳不只是酒,也是對于劉伶的敬重】
關于劉伶的詩詞,未完待續。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