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關于廣筵歌舞散多久的信息

陽光明媚2022-11-05 18:00詩詞70

關于舞姿翩翩的詩句

1. 描寫舞姿的詩句

《舞》——唐·李嶠妙伎游金谷,佳人滿石城。霞衣席上轉,花岫雪前朝。儀鳳諧清曲,回鸞應雅聲。非君一愿重,誰賞素腰輕。

《舞》——唐·張祜荊臺呈妙舞,云雨半羅衣。裊裊腰疑折,褰褰袖欲飛。霧輕紅躑躅,風艷紫薔薇。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

《詠舞》——唐·蕭德言低身鏘玉佩,舉袖拂羅衣。對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飛。

《詠舞》——唐·楊希道(一作楊師道)二八如同雪,三春類早花。分行向燭轉,一種逐風斜。

《詠舞》——唐·虞世南繁弦奏淥水,長袖轉回鸞。一雙俱應節,還似鏡中看。

《詠舞詩》——南北朝·蕭衍腕弱復低舉。身輕由回縱。可謂寫自歡。方與心期共。

語句

.

2. 形容“舞姿”的詩詞有哪些

1、《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宋代: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文:當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勸酒頻舉玉盅,是那么地溫柔美麗和多情,我開懷暢飲喝得酒醉臉通紅。翩翩起舞從月上柳梢的傍晚時分開始,直到樓頂月墜樓外樹梢的深夜,我們盡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盡累到無力再把桃花扇搖動。

自從那次離別后,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相擁。今夜里我舉起銀燈把你細看,還怕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2、《玉樓春·西湖南北煙波闊》

宋代:歐陽修

西湖南北煙波闊。風里絲簧聲韻咽。舞余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一抹。

杯深不覺琉璃滑。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車馬各西東,惆悵畫橋風與月。

譯文:西湖闊,煙波浩渺波連波,東西南北望,不見岸堤坡。絲竹篁管聲悲咽,隨風蕩湖面。綠裙羅帶伴嬌飛,舞罷雙雙垂。尊前美酒入紅唇,染就香腮紅云。

貪看歌舞人入迷,酒盈金杯,不知滑欲墜,歡樂極時宜生悲,想起日后各南北。面對美景與歌舞,不禁惆悵盈腹肺。

3、《玉樓春·紅綃學舞腰肢軟》

宋代:晏幾道

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織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淺。

露桃宮里隨歌管。一曲霓裳紅日晚。歸來雙袖酒成痕,小字香箋無意展。

譯文:一個嬌俏的歌舞女學舞,學得腰肢酸軟;隨后又織紡舞衣,按照皇宮里的模式來漂染。舞衣上的圖案織成云外飛翔的一行斜雁,染出的顏色如同江南春水一般碧淺。

在歌舞殿里,她伴隨著歌聲和音樂翩翩起舞;一場《霓裳羽衣曲》歌舞結束,早已是紅日西沉。歸來后,濺落在雙袖上的酒都凝成了污漬;疲憊中,已沒有心思再去展開寫在香箋上的蜜語情言。

4、《憶江南詞三首》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江南的回憶,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游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枕臥其上,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

什么時候能夠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5、《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3. 形容舞姿的詩詞

1、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

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2、水龍吟 呂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

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

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

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3、采蓮舞 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

爭似人間,一曲采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

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

卻駕彩鸞,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

4、薛能《柘枝詞》 樓臺新邸第, 歌舞小嬋娟。 急破催搖曳, 羅衫半脫肩。

5、顧況《王郎中妓席五詠·舞》 汗?新裝畫不成, 絲催急節舞衣輕。 落花繞樹疑無影, 回雪從風暗有情。

6、李白《高句驪》 金花折風帽, 白馬小遲回。 翩翩舞廣袖, 似鳥海東來。

7、李群玉《綠腰》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

翩如蘭苕翠,宛如游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苕。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凌亂雪榮風。

墮珥時流盼,修裾欲朔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鴻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白居易 【繚綾】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扎扎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里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 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 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 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 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 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 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 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 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 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 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 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 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 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 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 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 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 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思, 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 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 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髻半偏新睡覺, 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 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 蓬菜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 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 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薛濤【試新服裁制初成三首】其三 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 王。

4. 有哪些關于“舞蹈”的詩句

1、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

注釋:憶當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著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醺醺臉通紅。縱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著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

2、舞余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一抹。——歐陽修《玉樓春》

注釋:“舞余”二句,緊承上句“絲簧”之聲,具寫歌舞。上句側重寫舞女風姿,正名側重寫舞女艷態;“紅”“綠”兩字,乃全詞最為艷麗之辭,當是全詞提神之筆。

3、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 ——晏幾道《玉樓春·紅綃學舞腰肢軟》

注釋:舞女腰軟,跳舞像翩翩蝴蝶。

4、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釋義:煙雨朦朧,西湖的歌舞何時能停?

5、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長恨歌》

釋義:絲竹聲不絕,皇帝看不厭舞蹈。

6、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溫庭筠《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注釋:舞女紅袖翻轉,美麗絕倫。

7.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李白《高句驪》

注釋:穿著白衣跳舞,像飛鳥一樣。

8.情多舞態遲,意傾歌弄緩,舉腕嫌裳重,回腰覺態妍,羅衣姿風引,輕帶任情搖。管清羅薦合,弦驚雪袖遲。逐唱會纖手,聽曲動蛾眉。凝情眄墮珥,微睇托含辭。日暮留嘉客,相看愛此時。——何遜《詠舞妓詩》

注釋:美人掌上舞,盡態極妍。

9.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 翩如蘭苕翠,宛如游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苕。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凌亂雪榮風。 墮珥時流盼,修裾欲朔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李群玉《綠腰》

注釋:佳人舞姿翩翩,眼神顧盼,媚態十足。最后一句詩句用“飛”和“逐”兩字,展現了跳綠腰的佳人舞姿裊裊的生動形象,仿佛隨風消逝一般。李群玉綠腰生動再現了綠腰輕盈柔美的一面,讓世人了解綠腰的舞姿。

10.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呂同老《水龍吟》

注釋:這種形象同憔悴而高潔的詞人形象是一種映襯關系。雪鷺雖雙棲,卻驚起飛走,因此留下來的唯獨詞人而已,而驚起的原因是夜寒,這同白天的情況反差極大而突然。

5. 形容舞姿的詩詞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唐·杜甫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胡旋女—戒近習也》——唐·白居易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

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

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余。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爭能爾不如。

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

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從茲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數唱此歌悟明主。《玉女舞霓裳》——唐·李太玄舞勢隨風散復收,歌聲似磬韻還幽。

千回赴節填詞處,嬌眼如波入鬢流。《舞》——唐·張祜荊臺呈妙舞,云雨半羅衣。

裊裊腰疑折,褰褰袖欲飛。霧輕紅躑躅,風艷紫薔薇。

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舞》——唐·李嶠妙伎游金谷,佳人滿石城。

霞衣席上轉,花岫雪前朝。儀鳳諧清曲,回鸞應雅聲。

非君一愿重,誰賞素腰輕。 《詠舞》——唐·虞世南繁弦奏淥水,長袖轉回鸞。

一雙俱應節,還似鏡中看。《詠舞》——唐·蕭德言低身鏘玉佩,舉袖拂羅衣。

對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飛。《詠舞》——唐·楊希道(一作楊師道)二八如同雪,三春類早花。

分行向燭轉,一種逐風斜。《和詠舞詩》——南北朝·庾信洞房花燭明。

燕余雙舞輕。頓履隨疎節。

低鬟逐上聲。步轉行初進。

衫飄曲未成。鸞回鏡欲滿。

鶴顧市應傾。已曾天上學。

詎是世中生。《曹十九舞綠鈿》——唐·元稹急管清弄頻,舞衣才攬結。

含情獨搖手,雙袖參差列。騕褭柳牽絲,炫轉風回雪。

凝眄嬌不移,往往度繁節。《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唐·李群玉其一: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其二: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贈張云容舞》——唐·楊玉環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

輕云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詠舞詩》——南北朝·蕭衍腕弱復低舉。

身輕由回縱。可謂寫自歡。

方與心期共。《歌舞》——唐·李商隱遏云歌響清,回雪舞腰輕。

只要君流眄,君傾國自傾。《陳·后庭舞》——唐·孫元晏嬿婉回風態若飛,麗華翹袖玉為姿。

后庭一曲從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唐·白居易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

[凡法曲之初,眾樂不齊,唯金石絲竹次第發聲,霓裳序初亦復如此。]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云慵不飛。

[散序六遍無拍,故不舞也。]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裾時云欲生。[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態。

]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許飛瓊、萼綠華,皆女仙也。]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霓裳曲凡十二遍而終。]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凡曲將畢,皆聲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長引一聲也。]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予自江州司馬轉忠州刺史。]移領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篥沈平笙。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自玲瓏以下,皆杭之妓名。]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鐘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答云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

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

眼前仿佛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疑從云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于歌詠形于詩。君不見,我歌云,驚破霓裳羽衣曲。

[長恨歌云。]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錢唐詩云。]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

[開元中,西涼府節度楊敬述造。]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夫差女小玉死后,形見于王。

其母抱之,霏微若煙霧散空。]嬌花巧笑久。

《全唐詩》卷三百五十七

卷357_1 【春有情篇】劉禹錫

為問游春侶,春情何處尋。花含欲語意,草有斗生心。

雨頻催發色,云輕不作陰。縱令無月夜,芳興暗中深。

   卷357_2 【七夕二首】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誰知觀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啟云帳,神馭上星橋。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馀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非是人間世,還悲后會遙。

卷357_3 【邊風行】劉禹錫

邊馬蕭蕭鳴,邊風滿磧生。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聲。

襲月寒暈起,吹云陰陣成。將軍占氣候,出號夜翻營。

卷357_4 【送工部蕭郎中刑部李郎中…兼中丞分命充京西京北覆糧使】劉禹錫

霜簡映金章,相輝同舍郎。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鴛行。

尊俎成全策,京坻閱見糧。歸來虜塵滅,畫地奏明光。

卷357_5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劉禹錫

兄弟盡鴛鸞,歸心切問安。貪榮五彩服,遂掛兩梁冠。

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從今別君后,長憶德星看。

   卷357_6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絳州】劉禹錫

祖帳臨周道,前旌指晉城。午橋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詩酒同行樂,別離方見情。從此洛陽社,吟詠屬書生。

   卷357_7 【發華州留別張侍御】劉禹錫

束簡下延閣,買符驅短轅。同人惜分袂,結念醉芳樽。

切切別弦急,蕭蕭征騎煩。臨岐無限意,相視卻忘言。

卷357_8 【奉送家兄歸王屋山隱居二首】劉禹錫

洛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見日,月靜遠聞笙。

云路將雞犬,丹臺有姓名。古來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來山事好,歸去亦逍遙。水凈苔莎色,露香芝術苗。

登臺吸瑞景,飛步翼神飆。愿薦塤篪曲,相將學玉簫。

卷357_9 【送王師魯協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孫)】劉禹錫

翩翩馬上郎,驅傳渡三湘。橘樹沙洲暗,松醪酒肆香。

素風傳竹帛,高價聘琳瑯。楚水多蘭芷,何人事搴芳。

卷357_10 【送趙中丞自司金郎轉官參山南令狐仆射幕府】劉禹錫

綠樹滿褒斜,西南蜀路賒。驛門臨白草,縣道入黃花。

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行看布政后,還從入京華。

卷357_11 【送盧處士歸嵩山別業】劉禹錫

世業嵩山隱,云深無四鄰。藥爐燒姹女,酒甕貯賢人。

晚日華陰霧,秋風函谷塵。送君從此去,鈴閣少談賓。

卷357_12 【洛中送崔司業使君扶侍赴唐州】劉禹錫

綠野芳城路,殘春柳絮飛。風鳴骕骦馬,日照老萊衣。

洛苑魚書至,江村雁戶歸。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

卷357_13 【送李友路秀才赴舉】劉禹錫

誰憐相門子,不語望秋山。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

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卷357_14 【送從弟郎中赴浙西】劉禹錫

銜命出尚書,新恩換使車。漢庭無右者,梁苑重歸歟。

又食建業水,曾依京口居。共經何限事,賓主兩如初。

卷357_15 【送元上人歸稽亭】劉禹錫

重疊稽亭路,山僧歸獨行。遠峰斜日影,本寺舊鐘聲。

徒侶問新事,煙云愴別情。應夸乞食處,踏遍鳳凰城。

卷357_16 【贈別君素上人詩】劉禹錫

窮巷唯秋草,高僧獨扣門。相歡如舊識,問法到無言。

水為風生浪,珠非塵可昏。悟來皆是道,此別不銷魂。

卷357_17 【送深法師游南岳(上人本住資圣寺)】劉禹錫

師在白云鄉,名登善法堂。十方傳句偈,八部會壇場。

飛錫無定所,寶書留舊房。唯應銜果雁,相送至衡陽。

卷357_18 【贈別約師】劉禹錫

師逢吳興守,相伴住禪扃。春雨同栽樹,秋燈對講經。

廬山曾結社,桂水遠揚舲。話舊還惆悵,天南望柳星。

卷357_19 【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劉禹錫

看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小池兼鶴凈,古木帶蟬秋。

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卷357_20 【春日退朝】劉禹錫

紫陌夜來雨,南山朝下看。戟枝迎日動,閣影助松寒。

瑞氣轉綃縠,游光泛波瀾。御溝新柳色,處處拂歸鞍。

卷357_21 【蜀先主廟(漢末謠,黃牛白腹,五銖當復)】劉禹錫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卷357_22 【經東都安國觀九仙公主舊院作】劉禹錫

仙院御溝東,今來事不同。門開青草日,樓閉綠楊風。

將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宮。武皇曾駐蹕,親問主人翁。

卷357_23 【觀八陣圖】劉禹錫

軒皇傳上略,蜀相運神機。水落龍蛇出,沙平鵝鸛飛。

波濤無動勢,鱗介避馀威。會有知兵者,臨流指是非。

卷357_24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卷357_25 【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僚出城觀秋稼…盛事以俟采詩者】劉禹錫

長安銅雀鳴,秋稼與云平。玉燭調寒暑,金風報順成。

川原呈上瑞,恩澤賜閑行。欲反重城掩,猶聞歌吹聲。

卷357_26 【金陵懷古】劉禹錫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卷357_27 【晝居池上亭獨吟】劉禹錫

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

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浩然機已息,幾杖復何銘。

卷357_28 【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劉禹錫

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知名四海內,多病一生中。

舉世往還盡,何人心事同。幾時登峴首,恃舊揖三公。

卷357_29 【門下相公榮加冊命,天下同歡忝沐眷私,輒感申賀】劉禹錫

冊命出宸衷,官儀自古崇。特膺平土拜,光贊格天功。

再佩扶陽印,常乘鮑氏驄。七賢遺老在,猶得詠清風。

卷357_30 【病中一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劉禹錫

勞動諸賢者,同來問病夫。添爐烹雀舌,灑水凈龍須。

身是芭蕉喻,行須筇竹扶。醫王有妙藥,能乞一丸無。

卷357_31 【秋江晚泊】劉禹錫

長泊起秋色,空江涵霽暉。暮霞千萬狀,賓鴻次第飛。

古戍見旗迥,荒村聞犬稀。軻峨艑上客,勸酒夜相依。

卷357_32 【步出武陵東亭臨江寓望】劉禹錫

鷹至感風候,霜馀變林麓。孤帆帶日來,寒江轉沙曲。

戍搖旗影動,津晚櫓聲促。月上彩霞收,漁歌遠相續。

卷357_33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劉禹錫

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

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驛樓宮樹近,疲馬再三嘶。

卷357_34 【湖州崔郎中曹長寄三癖詩自言癖在詩與琴酒…四韻以謝之】劉禹錫

視事畫屏中,自稱三癖翁。管弦泛春渚,旌旆拂晴虹。

酒對青山月,琴韻白蘋風。會書團扇上,知君文字工。

卷357_35 【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劉禹錫

籍通金馬門,家在銅駝陌。省闥晝無塵,宮樹朝凝碧。

荒街淺深轍,古渡潺湲石。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卷357_36 【登陜州北樓卻憶京師親友】劉禹錫

獨上百尺樓,目窮思亦愁。初日遍露草,野田荒悠悠。

塵息長道白,林清宿煙收。回首云深處,永懷鄉舊游。

卷357_37 【途中早發】劉禹錫

中庭望啟明,促促事晨征。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

水流白煙起,日上彩霞生。隱士應高枕,無人問姓名。

卷357_38 【陜州河亭陪韋五大夫雪后眺望因以留別與韋有…遷貶而歸】劉禹錫

雪霽太陽津,城池表里春。河流添馬頰,原色動龍鱗。

萬里獨歸客,一杯逢故人。登高向西望,關路正飛塵。

   卷357_39 【城東閑游】劉禹錫

借問池臺主,多居要路津。千金買絕境,永日屬閑人。

竹徑縈紆入,花林委曲巡。斜陽眾客散,空鎖一園春。

卷357_40 【罷郡歸洛陽閑居】劉禹錫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歸心。及此西還日,空成東武吟。

花間數杯酒,月下一張琴。聞說功名事,依前惜寸陰。

卷357_41 【晚泊牛渚】劉禹錫  

???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馀聲。

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卷357_42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二首】劉禹錫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來人望金剎,講席繞香壇。

虎嘯夜林動,鼉鳴秋澗寒。眾音徒起滅,心在凈中觀。

不出孤峰上,人間四十秋。視身如傳舍,閱世似東流。

法為因緣立,心從次第修。中宵問真偈,有住是吾憂。

卷357_43 【贈澧州高大夫司馬霞寓】劉禹錫

前年牧錦城,馬蹋血泥行。千里追戎首,三軍許勇名。

殘兵疑鶴唳,空壘辯烏聲。一誤云中級,南游湘水清。

卷357_44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董生奉內典)】劉禹錫

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火風乖四大,文字廢三馀。

欹枕晝眠靜,折巾秋鬢疏。武皇思視草,誰許茂陵居。

卷357_45 【詠庭梅寄人(一作庭梅詠寄人)】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卷357_46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劉禹錫

出震清多難,乘時播大鈞。操弦調六氣,揮翰動三辰。

運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瑤池無轍跡,誰見屬車塵。

鳳翣擁銘旌,威遲異吉行。漢儀陳秘器,楚挽咽繁聲。

駐綍辭清廟,凝笳背直城。唯應留內傳,知是向蓬瀛。

卷357_47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劉禹錫

寶歷方無限,仙期忽有涯。事親崇漢禮,傳圣法殷家。

晚出芙蓉闕,春歸棠棣華。玉輪今日動,不是畫云車。

任賢勞夢寐,登位富春秋。欲遂東人幸,寧虞杞國憂。

長楊收羽騎,太液泊龍舟。惟有衣冠在,年年愴月游。

講學金華殿,親耕鉤盾田。侍臣容諫獵,方士信求仙。

虹影俄侵日,龍髯不上天。空馀水銀海,長照夜燈前。

卷357_48 【文宗元圣昭獻孝皇帝挽歌三首】劉禹錫

繼體三才理,承顏九族親。禹功留海內,殷歷付天倫。

調露曲常在,秋風詞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讓棣華春。

月落宮車動,風凄儀仗閑。路唯瞻鳳翣,人尚想龍顏。

御宇方無事,乘云遂不還。圣情悲望處,沉日下西山。

享國十五載,升天千萬年。龍鑣仙路遠,騎吹禮容全。

日下初陵外,人悲舊劍前。周南有遺老,掩淚望秦川。

卷357_49 【故相國燕國公于司空挽歌二首】劉禹錫

雕弓封舊國,黑弰繼前功。十年鎮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臺樂事盡,簫鼓葬儀雄。一代英豪氣,曉散白楊風。

陰山貴公子,來葬五陵西。前馬悲無主,猶帶朔風嘶。

漢水晉山郭,襄陽白銅鞮。至今有遺愛,日暮人凄凄。

卷357_50 【傷丘中丞】劉禹錫

鄴下殺才子,蒼茫冤氣凝。枯楊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馬鬣今無所,龍門昔共登。何人為吊客,唯是有青蠅。

卷357_51 【河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三首】劉禹錫

五驅龍虎節,一入鳳凰池。令尹自無喜,羊公人不疑。

天歸京兆日,葉下洞庭時。湘水秋風至,凄涼吹素旗。

丹旐發江皋,人悲雁亦號。湘南罷亥市,漢上改詞曹。

表墓雙碑立,尊名一字褒。嘗聞平楚獄,為報里門高。

返葬三千里,荊衡達帝畿。逢人即故吏,拜奠盡沾衣。

地得青烏相,賓驚白鶴飛。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歸。

卷357_52 【哭王仆射相公(名播,時兼鹽鐵,暴薨)】劉禹錫

子侯一日病,滕公千載歸。門庭愴已變,風物澹無輝。

群吏謁新府,舊賓沾素衣。歌堂忽暮哭,賀雀盡驚飛。

卷357_53 【傷韋賓客(自工部尚書除賓客,一作傷韋賓客縝)】劉禹 錫

韋公八十馀,位至六尚書。五福唯無富,一生誰得如。

桂枝攀最久,蘭省出仍初。海內時流盡,何人動素車。

卷357_54 【再經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劉禹錫

故池春又至,一到一傷情。雁鶩群猶下,蛙螟衣已生。

竹叢身后長,臺勢雨來傾。六尺孤安在,人間未有名。

卷357_55 【請告東歸發灞橋卻寄諸僚友】劉禹錫

征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故人云雨散,滿目山川多。

行車無停軌,流景同迅波。前歡漸成昔,感嘆益勞歌。

卷357_56 【初至長安(時自外郡再授郎官)】劉禹錫

左遷凡二紀,重見帝城春。老大歸朝客,平安出嶺人。

每行經舊處,卻想似前身。不改南山色,其馀事事新。

卷357_57 【歲杪將發楚州呈樂天】劉禹錫

楚澤雪初霽,楚城春欲歸。清淮變寒色,遠樹含清暉。

原野已多思,風霜潛減威。與君同旅雁,北向刷毛衣。

卷357_58 【鶴嘆二首】劉禹錫

寂寞一雙鶴,主人在西京。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

徐引竹間步,遠含云外情。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

一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

卷357_59 【答白刑部聞新蟬】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

晴清依露葉,晚急畏霞天。何事秋卿詠,逢時亦悄然。

卷357_60 【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雙鶴】劉禹錫

皎皎華亭鶴,來隨太守船。青云意長在,滄海別經年。

留滯清洛苑,裴回明月天。何如鳳池上,雙舞入祥煙。

卷357_61 【終南秋雪】劉禹錫

南嶺見秋雪,千門生早寒。閑時駐馬望,高處卷簾看。

霧散瓊枝出,日斜鉛粉殘。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瀾。

卷357_62 【和樂天早寒】劉禹錫

雨引苔侵壁,風驅葉擁階。久留閑客話,宿請老僧齋。

酒甕新陳接,書簽次第排。翛然自有處,搖落不傷懷。

卷357_63 【曲江春望】劉禹錫

鳳城煙雨歇,萬象含佳氣。酒后人倒狂,花時天似醉。

三春車馬客,一代繁華地。何事獨傷懷,少年曾得意。

卷357_64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車斜四韻)】劉禹錫

何處深春好,春深萬乘家。宮門皆映柳,輦路盡穿花。

池色連天漢,城形象帝車。旌旗暖風里,獵獵向西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阿母家。瑤池長不夜,珠樹正開花。

橋峻通星渚,樓暄近日車。層城十二闕,相對日西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執政家。恩光貪捧日,貴重不看花。

玉饌堂交印,沙堤柱礙車。多門一已閉,直道更無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大鎮家。前旌光照日,后騎蹙成花。

節院收衙隊,球場簇看車。廣筵歌舞散,書號夕陽斜。

何處深春多,春深貴戚家。櫪嘶無價馬,庭發有名花。

欲進宮人食,先薰命婦車。晚歸長帶酒,冠蓋任傾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恩澤家。爐添龍腦炷,綬結虎頭花。

賓客珠成履,嬰孩錦縛車。畫堂簾幕外,來去燕飛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京兆家。人眉新柳葉,馬色醉桃花。

盜息無鳴鼓,朝回自走車。能令帝城外,不敢徑由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刺史家。夜闌猶命樂,雨甚亦尋花。

傲客多憑酒,新姬苦上車。公門吏散后,風擺戟衣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羽客家。芝田繞舍色,杏樹滿山花。

云是淮王宅,風為列子車。古壇操簡處,一徑入林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小隱家。芟庭留野菜,撼樹去狂花。

醉酒一千日,貯書三十車。雉衣從露體,不敢有馀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富室家。唯多貯金帛,不擬負鶯花。

國樂呼聯轡,行廚載滿車。歸來看理曲,燈下寶釵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豪士家。多沽味濃酒,貴買色深花。

已臂鷹隨馬,連催妓上車。城南踏青處,村落逐原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貴胄家。迎呼偏熟客,揀選最多花。

飲饌開華幄,笙歌出鈿車。興酣樽易罄,連瀉酒瓶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唱第家。名傳一紙榜,興管九衢花。

薦聽諸侯樂,來隨計吏車。杏園拋曲處,揮袖向風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少婦家。能偷新禁曲,自剪入時花。

追逐同游伴,平章貴價車。從來不墮馬,故遣髻鬟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幼女家。雙鬟梳頂髻,兩面繡裙花。

妝壞頻臨鏡,身輕不占車。秋千爭次第,牽拽彩繩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蘭若家。當香收柏葉,養蜜近梨花。

野徑宜行樂,游人盡駐車。菜園籬落短,遙見桔槔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老宿家。小欄圍蕙草,高架引藤花。

四字香書印,三乘壁畫車。遲回聽句偈,雙樹晚陰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種蒔家。分畦十字水,接樹兩般花。

櫛比栽籬槿,咿啞轉井車。可憐高處望,棋布不曾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稚子家。爭騎一竿竹,偷折四鄰花。

笑擊羊皮鼓,行牽犢頷車。中庭貪夜戲,不覺玉繩斜。

卷357_65 【贈眼醫婆羅門僧】劉禹錫

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蒙。

卷357_66 【海門潮別浩初師】劉禹錫

前日過蕭寺,看師上講筵。都上禮白足,施者散金錢。

方便無非教,經行不廢禪。還知習居士,發論侍彌天。

形容歌舞熱鬧的詩句

1. 關于歌舞的詩句

關于歌舞的詩句 1. 描寫跳舞的詩句10句

1、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

2、舞余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一抹。——歐陽修《玉樓春》

3、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 ——晏幾道《玉樓春·紅綃學舞腰肢軟》

4、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5、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長恨歌》

6、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溫庭筠《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7.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李白《高句驪》

8.情多舞態遲,意傾歌弄緩,舉腕嫌裳重,回腰覺態妍,羅衣姿風引,輕帶任情搖。管清羅薦合,弦驚雪袖遲。逐唱會纖手,聽曲動蛾眉。凝情眄墮珥,微睇托含辭。日暮留嘉客,相看愛此時。——何遜《詠舞妓詩》

9.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 翩如蘭苕翠,宛如游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苕。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凌亂雪榮風。 墮珥時流盼,修裾欲朔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李群玉《綠腰》

10.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呂同老《水龍吟》

2. 描寫歌舞的詩句

1、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出自宋代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譯文: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 2、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

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

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出自元代:白樸《駐馬聽·舞》 譯文:鳳凰形發髻盤成空花,裊娜腰肢溫潤輕柔。

轉移變換蓮步,像漢宮趙飛燕那般美艷風流。黿鼓疾響演奏《梁州》舞曲,隨舞曲翻飛繡著鷓鴣的春羅衣袖。

送上錦緞纏頭,情郎哥錯認成風前的春柳。 3、舞勢隨風散復收,歌聲似磬韻還幽。

千回赴節填詞處,嬌眼如波入鬢流。——出自:唐·李太玄《玉女舞霓裳》。

譯文:女子的舞姿隨風散開又收起婀娜身影翩翩起舞,歌聲如樂器一樣鏗鏘有力既富有韻律又十分悠揚。曾經千次赴《霓裳羽衣曲》所著之處約會,她翩翩起舞以目傳情,發鬢之間的那對嬌眼,如水波一樣清澈讓人神魂顛倒。

4、美人舞如蓮花旋,世人有眼應未見。高堂滿地紅氍毹,試舞一曲天下無。

——《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 唐代 岑參 譯文:美人起舞好似蓮花旋轉,世上之人想必從未看見。高堂之上鋪滿紅色地毯,翩翩起舞有若天上人間。

5、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唐代杜甫的《贈花卿》 譯文:錦官城每日弦樂管樂雜紛紛,一半隨著江風飄去,一半飄入了云端。這樣的樂曲只應該天上有,人世間蕓蕓眾生能得幾回聞?。

3. 描寫舞蹈的古詩句

1、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

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2、水龍吟呂同老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

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

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

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3、采蓮舞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

爭似人間,一曲采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

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

卻駕彩鸞,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

4、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5、珠纓璇轉星宿搖,花漫斗擻龍蛇動。

6、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7、長袖拂面心自煎,愿君流光及盛年.8、《上巳樂》:“猩猩血彩系頭標,天上齊聲舉畫橈。卻是內人爭意切,六宮紅袖一時招。”

9、《千秋樂》:“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

10、《春鶯囀》:“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

4. 關于 歌舞的 詩句

白居易

【繚綾】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扎扎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里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薛濤【試新服裁制初成三首】其三

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

王昌齡

【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

簾外春寒賜錦袍。

5. 描寫歌舞的詩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月下獨酌》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 夜深燈火上樊樓。劉子翠 采蓮舞 蕊宮閬苑。

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爭似人間,一曲采蓮新傳。

柳腰輕,鶯舌囀。逍遙煙浪誰羈絆。

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卻駕彩鸞,芙蓉斜盼。

愿年年,陪此宴。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皎皎兮似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曹植《洛神賦》 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白居易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 《正月十五夜燈》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贈花卿》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猩猩血彩系頭標,天上齊聲舉畫橈。卻是內人爭意切,六宮紅袖一時招。

張祜《上巳樂》 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

張祜《千秋樂》 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

張祜《春鶯囀》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喚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 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

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呂同老 《水龍吟 》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蕭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云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裾時云欲生。

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

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移戀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語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鐘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

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

答云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

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

眼前仿佛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于歌詠形于詩。 昔不見我歌云,驚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緣譜。

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

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

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抬舉。

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陽少女踏春陽,踏到平陽勝故鄉。

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斷路人腸。孔尚任《平陽竹枝詞》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 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 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李群玉《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 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

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 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迥。

看即曲終留不住,云飄雨送向陽臺。 白居易《柘枝伎》 吳刀翦彩縫舞衣,明妝麗服奪春輝,揚眉轉袖若雪飛。

傾城獨立世所稀,激楚結風醉忘歸。高堂月落燭已微, 玉釵掛纓君莫違。

李白 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李白 微雨散芳菲,中園照落暉。紅樹搖歌扇,綠珠飄舞衣。

繁弦調對酒,雜引動思歸。愁人當此夕,羞見落花飛。

陳子良《酬蕭侍中春園聽妓》 燦爛金輿側,玲瓏玉殿隈。昆池明月滿,合浦夜光回。

彩逐靈蛇轉,形隨舞鳳來。甘泉宮起罷,花媚望風臺。

李嶠《珠》。

6. 關于描寫歌舞的古詩

1、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2、水龍吟

呂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3、采蓮舞

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爭似人間,一曲采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卻駕彩鸞,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作者: 杜甫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岐;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

開元五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銼,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

往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于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鴻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7. 描寫歌舞的詩句和詞語有哪些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晏幾道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宋代詩人 劉子翠 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 夜深燈火上樊樓。 曹植〈〈洛神賦〉〉。

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皎皎兮似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白居易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晏幾道《鷓鴣天》 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 夜深燈火上樊樓。

劉子翠 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皎皎兮似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曹植《洛神賦》 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白居易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張祜 《正月十五夜燈》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贈花卿》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猩猩血彩系頭標,天上齊聲舉畫橈。

卻是內人爭意切,六宮紅袖一時招。張祜《上巳樂》 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

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張祜《千秋樂》 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

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張祜《春鶯囀》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

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

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喚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

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呂同老 《水龍吟 》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蕭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云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裾時云欲生。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移戀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語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鐘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答云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我愛霓裳君合知,發于歌詠形于詩。

昔不見我歌云,驚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緣譜。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抬舉。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陽少女踏春陽,踏到平陽勝故鄉。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斷路人腸。

孔尚任《平陽竹枝詞》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

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

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李群玉《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 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 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

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迥。 看即曲終留不住,云飄雨送向陽臺。

白居易《柘枝伎》 吳刀翦彩縫舞衣,明妝麗服奪春輝,揚眉轉袖若雪飛。 傾城獨立世所稀,激楚結風醉忘歸。

高堂月落燭已微, 玉釵掛纓君莫違。 李白 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

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李白 微雨散芳菲,中園照落暉。

紅樹搖歌扇,綠珠飄舞衣。 繁弦調對酒,雜引動思歸。

愁人當此夕,羞見落花飛。陳子良《酬蕭侍中春園聽妓》 燦爛金輿側,。

8. 與歌舞有關的詩詞

1、西湖歌舞幾時休宋林升 《題臨安邸》2、美人帳下猶歌舞唐高適 《燕歌行》3、采蓮時候慵歌舞宋晏幾道 《玉樓春》4、侯門歌舞出如花清吳偉業 《圓圓曲》5、自言歌舞長千載唐盧照鄰 《長安古意》6、美人帳下猶歌舞唐高適 《燕歌行》7、回首可憐歌舞地唐杜甫 《秋興八首》8、疑是楚宮歌舞妓宋歐陽修 《漁家傲·七月芙蓉生翠水》9、采蓮時候慵歌舞宋晏幾道 《玉樓春》10、歌舞斷宋蘇軾 《滿庭芳 》11、山城歌舞助凄涼宋蘇軾 《浣溪沙》12、青鸞歌舞宋蘇軾 《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13、莫笑醯雞歌舞、甕中天宋黃庭堅 《虞美人·平王本愛江湖住》14、小來歌舞宋黃庭堅 《滿庭芳·明眼空青》15、歌舞闌珊退晚妝宋黃庭堅 《定風波·歌舞闌珊退晚妝》16、每逃歌舞華筵宋賀鑄 《臨江仙·暫假臨淮東道主》17、因歌舞可憐宋晁補之 《菩薩蠻·絲篁斗好鶯羞巧》18、二十四橋歌舞地宋周邦彥 《玉樓春》19、續壽競來歌舞院宋葛勝仲 《蝶戀花·共樂堂深簾不卷》20、不許姮娥歌舞宋朱敦儒 《水調歌頭·天宇著垂象》21、歌舞筵中人易老宋張元干 《蝶戀花·燕去鶯來春又到》22、及時歌舞意何長宋王之道 《浣溪沙》23、且尋歌舞賞明春宋曹勛 《浣溪沙》24、歌舞轉春風宋趙彥端 《水調歌頭·秋色忽如許》25、一年歌舞宋趙彥端 《減字木蘭花·一年歌舞》26、歌舞欲來須更理宋趙彥端 《浣溪沙》27、依約幔亭歌舞宋趙彥端 《水調歌頭·山色望中好》28、歌舞催時日宋辛棄疾 《虞美人·夜深困倚屏風后》29、無限歌舞宋辛棄疾 《永遇樂·紫陌長安》30、人道偏宜歌舞宋辛棄疾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31、花馀歌舞歡娛外宋辛棄疾 《鷓鴣天·點盡蒼苔色欲空》32、莫攜歌舞去相催宋辛棄疾 《浣溪沙·艷杏夭桃兩行排》33、長攜歌舞宋辛棄疾 《賀新郎·下馬東山路》34、點檢歌舞了宋辛棄疾 《水調歌頭·十里深窈窕》35、管弦歌舞更旌旗宋辛棄疾 《鷓鴣天·戲馬臺前秋雁飛》36、近時歌舞舊時情宋辛棄疾 《鷓鴣天·綠鬢都無白發侵》37、細腰歌舞嬌姿逞宋無名氏 《滿江紅·五五芳辰》38、歌舞處宋無名氏 《滿庭芳·瑞靄非煙》39、翠蛾歌舞宋無名氏 《滿庭芳·陽復今朝》40、朱門沉沉按歌舞宋陸游 《關山月》。

9. 幾句關于歌舞的詩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唐 張祜

《正月十五夜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描繪了元宵節民間歌舞的盛況。

《上巳樂》:“猩猩血彩系頭標,天上齊聲舉畫橈。卻是內人爭意切,六宮紅袖一時招。”

《千秋樂》:“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

《春鶯囀》:“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

宋 晏幾道gt;中有兩句: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宋代詩人 劉子翠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操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皎皎兮似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白居易:“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1.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