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以東山為詩有多少錢,東山詩

舊相片2023-01-28 19:10歷史52

很多朋友對于以東山為詩有多少錢和東山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詩經·豳風·東山》:滿目瘡痍歸鄉路,一路憂思心焦苦

這首詩描寫的是戰爭之后,歸家的戰士在路途中的所見所思。詩以“東山”為題,一般認為周公平定奄國的戰爭。奄國是商末周初山東曲阜之東的一個小國,大致在后來魯國的位置。周成王之際,管叔、蔡叔、霍叔和殷商遺族起兵反叛,被周公帥軍平定。為了徹底以絕后患,周公采納了辛公甲的建議,先攻打淮泗之間的九夷諸國,然后揮師北上剛打奄國。奄國國君投降。徹底掃除了叛亂的可能性之后,周公的長子伯禽被封在奄國舊地,建立了魯國。

第一節,“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我前往東山打仗,久久無法歸家。我從東山歸來,零星小雨霧蒙蒙。剛說我要東歸,我向西的心就充滿了悲傷。制作一身家常衣服,不用再銜枚而行。野蠶緩緩蠕動,爬上了桑樹。獨自露宿在外,睡到了車底下。

第二節,“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我前往東山打仗,久久無法歸家。我從東山歸來,零星小雨霧蒙蒙。栝樓藤上結了瓜,也有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內潮濕生土虱,屋內蜘蛛正結網。村莊野鹿游蕩,夜晚鬼火明亮。家園荒蕪不可怕,越想念它越心傷。

第三節,“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我前往東山打仗,久久無法歸家。我從東山歸來,零星小雨霧蒙蒙。白鸛在土丘上鳴叫,妻子在家中嘆息。她灑掃房屋堵塞鼠洞,我結束了服役馬上就要到家。瓠瓜兩半無人用,仍在柴堆無人管。自從我上次看到她,已經過去了三年。

第四節,“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倉庚于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我前往東山打仗,久久無法歸家。我從東山歸來,零星小雨霧蒙蒙。黃鶯飛來飛去,羽毛炫目明亮。(想當年)她嫁到我家,迎親的馬匹紅黃交錯。她的娘親為她系上佩巾,反反復復打扮忙。新婚之際她那么美,重逢之際她會是什么模樣?

東山,在今山東境內,周公伐奄之際的駐軍地點。慆(tāo)慆,長久。士,通“事”。行枚,古人行軍之際,會將一枚筷子似的小棍系在口中,保證不發出聲音。蜎(yuān)蜎,幼蟲蜷曲的樣子。蠋(zhú),一種野蠶。烝,久。敦,團狀。果臝(luǒ),葫蘆科植物,一名栝樓;臝,“裸”的異體字。

施(yì),蔓延。伊威,一種小蟲,俗稱土虱。蟏蛸(xiāo shāo),一種蜘蛛。町疃(tuǎn),一說是村莊,一說是獸跡。熠耀,光明的樣子。宵行,磷火。

垤(dié),小土丘。聿,語氣助詞,有“將要”之意。瓜苦,即“瓜瓠”,瓠瓜,成熟后摘下來,即為葫蘆,剖開可以做瓢。古人婚禮上,會將一個葫蘆剖開,婦女各執一半,盛酒漱口。后來這項習俗演變成了“合巹”禮,也就是夫妻共同的交杯酒。

栗薪,即蓼薪,扎起一捆捆的柴。皇駁,馬毛淡黃的叫皇,淡紅的叫駁。親,女方的母親。結縭,將佩巾結在帶子上。九十,很多,這里指女方盛裝參加婚禮,打扮得比較繁復。

這首詩,通篇為賦,以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為我們描繪了戰爭結束之后的滿目荒涼和歸途上的心緒。前兩節,寫的是走在歸家路上的士兵的所見所聞,舉目蕭然的景象,沖淡了回家的喜悅;后兩節,男子思緒放飛,開始忍不住擔心家中的情形是否跟路上所見到的一樣,他想到了妻子正在收拾,等候著自己;他想到了妻子新婚之際的容顏,擔心時間已經悄然改變了很多東西,甚至有可能改變了二人的情感。眾多豐富的細節,讓戰爭帶來的破壞力分毫畢現,而身處其中的老百姓,除了忍耐和無聲的控訴,毫無辦法。

詩經專題第156篇,總第156篇。

詩句里含有東山的詩句

1. 關于東山的詩句

關于東山的詩句 1. 關于“東山再起”的詩句有哪些

1. 唐代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2. 唐李白《行路難》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4. 唐代杜牧《天山行》只聞豪杰棄官走,不見東海大潮落。

5. 宋蘇軾《烏臺詩案》縱有神龍起滄海,難賦豪情祭烏臺。

6. 明末項圣謨《大樹風號圖》抑郁十年棟梁傾,怒濤頓從膽邊生。

7. 佚名《打油詩》誰無虎落平陽日,待我風山再起時。

8.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9.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0.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11.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2.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

1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東漢曹操《觀滄海》)

李白《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象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注釋:1、珍饈:名貴的菜肴。2、垂釣坐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垂釣。3、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合用這兩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于偶然。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剛下陣雨,渭城達到塵土濕潤,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別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陽關之后,就再也難見老朋友了。

注釋: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⑵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濕。⑶客舍:旅店。⑷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 (qíng) 蒼,錦(jǐn)帽貂(diāo)裘(qiú),千騎(jì) 卷 (juǎn) 平岡。為(wèi)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bìn)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qiǎn)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時打獵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隨從將士們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權那樣威猛。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弓矢西北瞄望,奮勇射殺西夏軍隊!

注釋:(1)江城子:詞牌名。(2)老夫:作者自稱,時年四十。(3)聊:姑且。(4)狂:豪情。(5)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擎著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6)黃:黃犬。(7)蒼:蒼鷹。

2. 關于東山的古詩

東山

作者:佚名【先秦】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倉庚于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3. 關于“東山再起”的詩句有哪些

唐代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唐李白《行路難》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代杜牧《天山行》只聞豪杰棄官走,不見東海大潮落。宋蘇軾《烏臺詩案》縱有神龍起滄海,難賦豪情祭烏臺。

明末項圣謨《大樹風號圖》抑郁十年棟梁傾,怒濤頓從膽邊生。佚名《打油詩》誰無虎落平陽日,待我風山再起時。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東漢曹操《觀滄海》)李白《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象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注釋:1、珍饈:名貴的菜肴。

2、垂釣坐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垂釣。3、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

合用這兩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于偶然。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剛下陣雨,渭城達到塵土濕潤,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別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陽關之后,就再也難見老朋友了。 注釋: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⑵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濕。⑶客舍:旅店。

⑷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 (qíng) 蒼,錦(jǐn)帽貂(diāo)裘(qiú),千騎(jì) 卷 (juǎn) 平岡。

為(wèi)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bìn)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qiǎn)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時打獵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

隨從將士們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權那樣威猛。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弓矢西北瞄望,奮勇射殺西夏軍隊! 注釋:(1)江城子:詞牌名。(2)老夫:作者自稱,時年四十。

(3)聊:姑且。(4)狂:豪情。

(5)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擎著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6)黃:黃犬。

(7)蒼:蒼鷹。

4. 關于東山再起的勵志絕句詩

關于東山再起的勵志絕句詩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誰無虎落平陽日,

待我東山再起時。

淺灘臥龍終得水,

倒海翻江立乾坤。

虎落平原被犬欺

人在江湖名莫虛

但到云開月明時

且聽猛虎霹靂聲

汝才高可同天地,

卷土重來登峰極。

成敗平常事,

東山可再起。

雖鵬翅之偶垂,

豈鴻肩之就息?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5. 詩經·東山的詩詞鑒賞

這是一篇分為四章的長詩。我們在通過名物訓詁,也就是解決了字、詞、句之后,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思想內容,然后看它是如何表現內容的。就內容看,這是一篇行役詩。行役有兵役、勞役、事役。行役詩在《詩經》中,占著重要的位置,說明行役在當時人民身上和心上壓力之大。反映這一史實詩,有廣泛的社會意義。這篇所寫,屬于兵役。是寫詩中的主人從軍出征,經過三年之久,才得回來時的悲喜交加的心情的。

每章的開頭,都是“我徂東山”等四句。這雖是音樂疊章的慣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義看,這種寫法,卻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層層推進。一章寫將歸,二章寫歸途,三章寫歸至(到家),四章寫歸后,而以重疊的前四句為總綱。前四句,從“徂東山”到“來自東”,是從“不歸”到歸“來”,也是從過去到現在。“慆慆”,極言“不歸”的時間之久,細“雨”迷“蒙”,卻是到家時的氣候特征,這是印象很深,難于忘掉的時刻。而長期的苦悶和當前的喜慰,盡在不言之中。在一章里,象電影鏡頭一樣,剛顯出了細雨衣歸人,就轉對過去的回憶。回憶的首先是將歸時的心情:決定要回去了,卻面向著西方傷感。沒有親身的感受,是不會體味到這一點的。因為人們對沒有希望的事,可以不去想;而希望到眼前,情緒卻會立刻波動起來。于是,他從心底發出了愿望:從今以后,再不要穿軍裝了①!接著又把思想拉回到現實。現實的具體生活,是大家還象聚集在桑葉下的野蠶那樣,仍蜷縮在兵車下露宿著啊!二章重復前四句,再展現了一下現景,回頭轉寫歸途看到的荒涼景象:栝蔞雖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上,但沒有人!你看:土鱉在室內緣爬,蜘蛛網在門口,田邊留著野獸的蹄印,夜里閃灼的鬼火。一幅幅畫面,組織成一片凄涼!但征人認為沒有什么可怕,倒很值得想一想。想什么?沒有說。可是眼前的荒涼殘破景象,“孰實為之,孰令致之?”不正是想的主要內容嗎!三章首四句和下八句,聯系得更為密切,一個畫面是細雨歸人,另一個畫面是“鸛鳴”、“婦嘆”。婦不只嘆,而是行動起來,忙著迎接親人。她剛把房屋打掃修補好,征人恰好進門。真象柴堆上垂下的一個個苦瓜,受盡了苦!在悲喜交集的情況下,千言萬語,無從說起,惟一的寒暄,只是一句:“自我不見,于今三年!”語是那么淡,情卻是無限的深。四章是征人到家后的事了。也許已隔了一段時間。和平為人們帶來了幸福。年青人的紛紛結婚,就是標志。黃鶯閃耀著美麗的毛羽,比翅齊飛;青年女子出嫁,熱鬧非凡,儀式隆重,一片歡樂!和一、二章,形成強烈對比。難道這歡樂只限于年青人?最后用反問語氣說:新婚誠然是美好的,但那久離重聚的舊夫妻,不是更感到欣慰嗎?沒有歌頌和平,沒有歌頌為取得和平而付出代價的人,但卻是最切實、最真摯的歌頌。

這篇抒情詩寫作上的主要特點,就是通過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來體現具體環境經歷中的思想感情的。詩的著筆點是第三章細雨迷蒙中到家的那一刻。因為那是出征三年的結束。“我徂東山”等四句,概括了出征的全過程,而“我征聿至”一句,是轉折點。從此倒推,便有未歸、將歸、途中、到家各階段;從此下推,便出現了后來的新生活。詩的具體寫作時間,當然在四章所寫情景之后,但著筆點,卻定在三章,因為這是從全部回憶中總結得來的表現方式。值得特別提出的,是這篇詩不只形象地寫了感官接觸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寫了人物的意識活動。而意識活動,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據,也是藝術作品的靈魂。一個作者能如實地把所經、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通過象形思維,具體地寫出來,就會成為佳作。我們正可以從三千年前的作者那里,得到啟發。

6. 關于詩經《東山》的解析

《東山》解析 全詩四章,章首四句疊詠,文字全同,構成了全詩的主旋律。

詠的是士卒在歸來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氣,在寫法上與《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相近。

王夫之說“以樂景寫哀,復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這里既是“以哀景寫樂”,又不全是。蓋行者思家,在雨雪紛飛之際會倍感凄迷,所以這幾句也是情景交融,為每章后面幾句的敘事準備了一個頗富感染力的背景。

每章的后四句,則是敘事性內容;大抵可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兩章寫主人公還鄉途中的悲喜交集,喜勝于悲的心情。

詩人首先抓住著裝的改變這一細節,寫戰士復員,解甲歸田之喜,反映了人民對戰爭的厭倦,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其次寫歸途餐風宿露,夜住曉行的辛苦。

把詩中人比作桑林的野蠶,頗有意味:令讀者感到他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擺脫羈勒,得其所哉的喜悅。(一說這幾句是寫回憶軍中生活,雖也可通,總不如解為直敘歸途中事順理成章)二章寫途中想像家園荒蕪、民生凋敝,倍增懷念之情。

詩中所寫的雜草叢生、野獸昆蟲出沒、磷火閃爍的景象,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及曹操《蒿里行》所寫類似,可見戰士家鄉當時發生過較大規模的戰亂,難怪在家鄉越來越近時,詩中人的心境更加復雜。一方面是“近鄉情更怯”,另一方面則是“近鄉情更‘切’”。

所以詩人一面寫著可畏的景象,一面又說著“不可畏也,伊可懷也”那樣自相矛盾的話。后兩章承上寫主人公途中的想像,卻是專寫對妻子的懷思。

有推想妻在家中的憂思(“婦嘆于室”),有回憶新婚的情景,也有對久別重逢的想像。詩中特別提到葫蘆(瓜瓠),是因為古代婚俗:夫婦合巹時須剖瓠為瓢,彼此各執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禮。

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進而回憶三年前舉行婚禮的情景,寫鶯歌燕舞,迎親的車馬喜氣洋洋,丈母娘為新娘子結上佩巾,把做媳婦的規矩叮嚀又叮嚀(“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這些快樂情景既與前文的“婦嘆于室”形成對比,同時還暗示著主人公曾經有過“新婚別”的悲痛經歷。回憶還會引起詩中人對重逢更強烈的渴望。

俗話說“久別勝新婚”,詩的結尾說:“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既是想入非非的,又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在古代農業社會,人際關系較為單純,夫婦關系實是最深摯的一種人際關系。戰士在軍中及歸途更多地想到妻子,特別是“暮婚晨告別”的妻子,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體。

此詩最大的藝術特色之一是豐富的聯想,它也許是國風中想像力最為豐富的一首詩,詩中有再現、追憶式的想像(如對新婚的回憶),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像(如對家園殘破的想像),于“道途之遠、歲月之久、風雨之凌犯、饑渴之困頓、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廬之久而荒廢、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無遺的描寫。而放在章首的疊詠,則起到了詠嘆的作用,這詠嘆就像一根紅線,將詩中所有片斷的追憶和想像串聯起來,使之成為渾融完美的藝術整體。

擴展資料:作品簡介 《詩經·東山》是《詩經·豳風》七篇詩中的一篇。這是一篇分為四章的長詩,還是一篇行役詩。

每章的開頭,都是“我徂東山”等四句。這雖是音樂疊章的慣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義看,這種寫法,卻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層層推進。

一章寫將歸,二章寫歸途,三章寫歸至家,四章寫歸后,而以重疊的前四句為總綱。這篇抒情詩通過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來體現具體環境經歷中的思想感情的,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作品原文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果臝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

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倉庚于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白話譯文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才說要從東山歸,我心憂傷早西飛。

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軍事銜枚。野蠶蜷蜷樹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

露宿將身縮一團,睡在哪兒車底下。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栝樓藤上結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

屋內潮濕生地虱,蜘蛛結網當門掛。鹿跡斑斑場上留,磷火閃閃夜間流。

家園荒涼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白鸛丘上輕叫喚,我妻屋里把氣嘆。

灑掃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轉。團團葫蘆剖兩半,撂上柴堆沒人管。

舊物置閑我不見,算來到今已三年。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當年黃鶯正飛翔,黃鶯毛羽有輝光。

那人過門做新娘,迎親駿馬白透黃。娘為女兒結佩巾,婚儀繁縟多過場。

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該美成什么樣!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7. 求東山再起的詩句

12.天山行

心潔自愛天山雪,

羞與群賊論功過。

只聞豪杰棄官走,

不見東海大潮落。

忍看壯士負離恨,

莫問青天懸日月。

巨人眼里乾坤小,

英雄心中天地闊。

13.烏臺詩案

縱有神龍起滄海,

難賦豪情祭烏臺。

惡奴群起吠堯舜,

萬民齊聲嘆良才。

誓將寸管化長劍,

殺盡世間狼與豺。

他年若有凱旋日,

是我卷土又重來。

14.大樹風號圖

抑郁十年棟梁傾,

怒濤頓從膽邊生。

一腔豪氣貫日月,

疑是長虹化雄鷹。

大展經綸補天手,

激揚神鞭驅雷公。

高談霸業偉烈在,

蒼天為我起東風。

8. 關于詩經《東山》的解析

被譽為中國寫實主義詩歌的源頭的《詩經》,其地位不僅僅在於它的開創性意義,同時也在於它的題材廣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間的歷史、經濟、文化、愛情、戰爭等內容;而且藝術手法高超,寫景、敘事、抒情都相當形象細膩,耐人尋味。

且賦、比、興等藝術手法對中國詩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中的《豳風》中的《東山》,就是一篇表現戰爭題材的,抒情真致細膩的作品。

《東山》以周公東征為歷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戰士的視角,敘述東征后歸家前的復雜真致的內心感受,來發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人民的同情。 詩的開篇,以開門見山,直賦其事的手法,簡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緣由。

“慆慆不歸”,既是對離家久戰的直接表述,也是離人思鄉的間接流露。“我來自東,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寫,這是這首詩的一個創舉。

這種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為后世文人所祖并發揚光大。“零雨其蒙”,既點出了當時的天氣,屬細節描寫。

使人更能如臨其境,感受故事,又為全詩定下一個凄美感人的基調。更能夠表現主人公的心理活動。

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為什麼思鄉的愁絮會在此刻表現得如此強烈呢?因為作為一名拼殺疆場的軍人,每天是過著“曉戰隨金鼓,霄眠抱玉鞍”的生活,無時無刻不為性命擔憂時,思鄉情緒會被時刻繃緊的神經暫時壓制。

但到了戰爭結束,歸家指日可待時,思鄉之情就會一涌而起,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戰士能夠結束戰爭生活,都趕緊解開軍裝,匆匆穿上平時的衣裳。

通過這樣一個細節描寫,戰士喜形於色、昐望早日和平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以“行枚”這樣典型的行為,代指軍旅生活,是用了一種借代的寫作手法。

《詩經》的藝術手法之成就可見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對三年軍旅生活的回憶。

首先用“比、興”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過桑蟲的生活不堪,來比喻軍旅生活的艱辛。使人還得還對戰士產生同情。

“敦彼獨宿,亦在車下”就是軍人風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實寫照。“獨”字又是主人公內心孤獨的體現,敘事與抒情融為一體,天衣無縫。

《東山》的每段回環往復地吟誦,不僅僅是音節的簡單重復,而是情節與情感的推進。 第一節是對過往艱辛危險生活的回憶,第二節就是對家鄉的變化與前途的猜測。

“果蠃之實……燿燿霄行”,這一小節說到,家破屋殘,果蟲相生,田園荒蕪,鬼火燿燿……這是主人公內心揮之不去的擔憂,也是戰爭破壞生產,使廣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的困境的現實的反映與對戰爭的無情控訴。這種寫法,使我們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從軍征》: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其寫作方法可謂如出一轍。

可以看出《詩經》對后世的影響。我們可以注意到,《東山》的控訴戰爭的視角上,是與后代相同題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

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戰爭之苦面流離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別》;或者是從征兵的角度,控訴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木蘭詩》《兵車行》。而《東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參戰的士兵。

參加的是被人認為是正義的戰爭的周公東征,并且以勝利一方的身份凱旋。這里沒有雄糾糾的勝利者的姿態,而是同樣以受難者的身份出現。

勝利沒能使他逃脫戰爭的厄運,更說明了戰爭對於雙方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從而給我們一個思考戰爭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遙想家中的妻子。通過寫妻子對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對妻子的懷念。

兩者感情交相輝映,從而深深打動讀者的心弦。這里的寫作手法,在后代詩人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例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去鬢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愰,雙照淚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當時結婚時的器物,不禁勾起對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同時也反映出他們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開的。

更加突現詩的悲劇色彩。由此我們不禁想起題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別》。

杜甫的現實主義風格源自《詩經》不無道理。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繼續沉緬於對往事的甜蜜回憶當中。

想到當年新婚時,那打扮奪目的皇駁馬,那派頭十足的接親隊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飾……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從美好的回憶掉回現實當中,“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離,這三年來,家中變成怎樣,她這三年的孤獨如何難當,他三年的苦水又從何說起……想到見面,只怕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當時的心情如何復雜,如何澎湃難平!但詩中沒有太多的敘說,只用了“其舊如之何?”留下一個大大的問號,留下一個大大的懸念,也留下了一片廣闊的審美空間,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思……《詩經》的藝術美也一樣,永遠品味不盡,探究不完。因此,我們要繼承好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詩經》。

"詩三百,最好是詩不算長,也不算短,而句句都好..."理解這段話

《示兒》

死后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盡淚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關山月》

《示兒》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冬夜讀書示子聿》

《關山月》、《書憤》、《金錯刀》、《農家嘆》、《黃州》、《長歌行》

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塞下曲·其一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

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

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

皆向沙場老。

莫學游俠兒,

矜夸紫騮好。

塞下曲·其二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

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

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

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

白骨亂蓬蒿。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回答者: 在春天逃走 - 經理 四級 2-14 12:28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古風(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古風(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

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四時歌: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長干行

妾發初復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 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清平調三首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三首之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三首之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1324.html

分享給朋友:

“以東山為詩有多少錢,東山詩” 的相關文章

六國伐秦兵力相差多少,六國伐秦兵力相差多少萬

六國伐秦兵力相差多少,六國伐秦兵力相差多少萬

很多朋友對于六國伐秦兵力相差多少和六國伐秦兵力相差多少萬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秦始皇滅六國分別用了多少兵馬? 滅韓國20萬,滅趙國30萬,滅魏國20萬,楚國六十萬,燕國20萬,齊國20萬。 秦始皇滅六國時有多少萬軍隊? 秦王嬴政在戰國時候,他有幾十...

放鶴亭記原文多少字,放鶴亭記文言文整理

放鶴亭記原文多少字,放鶴亭記文言文整理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放鶴亭記原文多少字,以及放鶴亭記文言文整理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軾《放鶴亭記》原文及翻譯賞析 放鶴亭記原文: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

古者天子之守守在四夷出自哪里 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后曰承,左曰輔,右曰弼

古者天子之守守在四夷出自哪里 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后曰承,左曰輔,右曰弼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古者天子之守守在四夷出自哪里,以及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后曰承,左曰輔,右曰弼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吊古戰場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吊古戰場文》的主要內容:《吊古戰場文》是唐代文學家李華創作的...

詩中描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 詩中描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呢

詩中描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 詩中描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呢

大家好,關于詩中描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詩中描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呢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描寫戰爭的詩句古詩 描寫戰爭的詩句如下: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

戰爭的詩句有哪些 戰爭的詩詞名句

戰爭的詩句有哪些 戰爭的詩詞名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以及戰爭的詩詞名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戰爭的古詩大全 1、《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2、《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戰爭古詩有哪些 戰爭古詩大全100首

戰爭古詩有哪些 戰爭古詩大全100首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戰爭古詩有哪些,以及戰爭古詩大全100首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戰爭的古詩詞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

杜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 杜甫打仗的詩

杜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 杜甫打仗的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杜甫戰爭的詩句有哪些,以及杜甫打仗的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甫描寫戰爭的詩 春望唐代: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石壕吏唐代: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

東山白云意的東山在哪里 東山白云意歲晚尚悠悠

東山白云意的東山在哪里 東山白云意歲晚尚悠悠

今天給各位分享東山白云意的東山在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東山白云意歲晚尚悠悠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東山”是指現在的那里?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出自《孟子盡心上》 孟子所說的“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的...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