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什么蝕圓影,蟾影什么意思
大家好,關于蟾什么蝕圓影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蟾影什么意思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古朗月行李白_古朗月行古詩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讀書學道。25歲出川遠游,客居魯郡。游長安,求取功名,卻失意東歸。至天寶初,春詔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讒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亂起,入永王李璘軍幕;及永王為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身陷囹圄,流放夜郎。后遇赦東歸,客死當涂令李陽冰所。唐朝另一詩人白居易詩但是詩人最薄命,就中淪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涼身世的寫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義的詩歌反映現實,描畫山川,抒發壯志,吟詠象情,因而成為光照千古的偉大詩人。
注釋:
1、古朗行:《樂府詩集》作朗月行,樂府古題。
2、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
3、瑤臺:傳說西王母居住的宮殿。
4、青云端:青云的頂端。
譯詩:
幼小的時候不知道明月為何物,
便稱它為掛在天空中的白玉盤。
又懷疑它是瑤臺上的一面鏡子,
無緣無故地飛到了青云的頂端。
賞析:
《古朗月行》原詩共16句,這里是節選其中的前四句。這四句詩描寫了兒童眼中的月亮,充滿了浪漫而神奇的遐想。古往今來,月亮一直牽動人們的心。關于月亮還有一些美麗的傳說,如玉兔搗藥、吳剛伐桂、嫦娥起舞等,的確令兒童心馳神往。每個人都有童年,兒童富于幻想,對月亮更充滿好奇心。這四句詩就是李白幼小時對月亮的觀感。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兩句主要從月亮的形體入手進行描摹的。月亮(指明月)是圓的,白玉盤也是圓的,有相似點,故可以打比方。月亮除了是圓的之外,還能發光(非科學意義上的),于是又有了又疑瑤臺鏡,飛上青云端兩句。這兩句是從月亮發光角度寫的。月光皎潔,旖旎可人,而鏡子能反光,兩者也有相似點,所以懷疑月亮又像瑤臺上的鏡子飛上了青云的頂端,這又是一處比喻。而瑤臺又是西王母所居之處,本身還具有神話色彩,更增添了迷人的效果。這四句詩是用兒童思維寫成的,詼諧幽默而又充滿天真稚趣;又以白玉盤、瑤臺鏡為喻,語言生動活潑。這四句詩也可以看作是一首兒歌,它可以開啟兒童的心智。
這也是一首樂府詩。鮑照有《朗月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此詩開始描寫月亮的形狀,然后用了一些關于月亮的傳說。后面嘆息月蝕后朗月不再可欣賞。這可能有所諷喻,有所指,但現在已不清楚到底是比喻什么事情了。
古朗月行的詩意
古朗月行的詩意
《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
原文: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注釋:
1、呼作:稱為。白玉盤:白玉做的盤子。
2、疑:懷疑。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處:《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武帝內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3、仙人垂兩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樹。當月亮初生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月亮漸漸圓起來,就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仙人:傳說駕月的車夫,叫舒望,又名纖阿。
4、團團:圓圓的樣子。
5、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著搗藥,究竟是給誰吃呢?言外有批評長生不老藥之意。問言:問。言:語助詞,無實意。與誰:一作誰與。
6、蟾蜍:《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蟾蜍,傳說月中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詩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詩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圓影:指月亮。
7、羿:后羿,中國古代神話中射落九個太陽的英雄。《淮南子本經訓》記載: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烏即日。《五經通義》:日中有三足烏。所以日又叫陽烏。
8、天人:天上人間。
9、陰精:《史記天官書》: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精也。陰精也指月。淪惑:沉淪迷惑。
10、去去:遠去,越去越遠。為決絕之辭。
11、凄愴:傷心之意。
詩意:
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
在晚上觀看月亮,
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兩足開始慢慢地出現,
接著一棵團團的大桂樹也出現了。
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請問它是搗給誰吃的?
又傳說月中有一個大蟾蜍,是它蝕得月亮漸漸地殘缺了。
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將九個太陽射落了,
只留下了一個,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寧。
陰精的沉淪蠱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
便再也不值得觀看了。對此我覺得憂心非常,
凄愴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賞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古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容。
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顏色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蟾蜍,俗稱癩蛤蟆;大明,指月亮。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表現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詩人在這里引出這樣的英雄來,既是為現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然而,現實畢竟是現實,詩人深感失望: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就沒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
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諷刺這一昏暗局面。然而詩人的主旨卻不明說,而是通篇作隱語,化現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李白 蘇臺覽古
《蘇臺覽古》
作者:李白
原文: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注釋:
1、蘇臺:即姑蘇臺,故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覽:觀覽。
2、舊苑:指蘇臺。苑:園林。
3、菱歌:東南水鄉老百姓采菱時唱的民歌。清唱:形容歌聲婉轉清亮。
4、西江:指長江,因其在蘇州西,故稱。
5、吳王宮里人:指吳王夫差宮廷里的嬪妃。
翻譯:
山上荒臺與殘破的宮墻對著新綠的楊柳,
山下采菱人的歌聲中一派春光錦繡。
當日這里的歡歌盛舞何處去尋?
只有那曾照吳王宮里人的西江月依然如舊。
賞析:
此詩興由蘇臺覽古而起,抒發古今異變,昔非今比的感慨,則今日所見之苑囿臺榭,已非昔日之苑囿臺榭;今日苑囿臺榭的楊柳青青,無邊春色,不僅令人想起它曾有過的繁華,更令人想起它曾經歷過的落寞。起句的舊苑荒臺,以極衰颯之景象,引出極感傷的心境;而楊柳新,又以極清麗的物色,逗引起極愉悅的興會。前者包含著屬于歷史的巨大傷痛,讓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后者又顯示出大自然無私的賜予,召喚著人們去追求、去享受、及時行樂。第二句,繼續對這種感受作進一步烘托。由柳岸湖中傳來一曲曲悠揚悅耳的江南小調,更為這人世間不盡的春花春月增添了無限的柔情蜜意。不勝,猶不盡。不勝春三字,似乎將人們的歡樂推向了極致。但此時此刻,正是這些歌聲,勾引起詩人的無限悵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吳王的驕奢,西子的明艷,以及他們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歡,館娃宮中的長夜之飲,都不斷在詩人的腦海中盤旋浮動,使詩人躁動不安。由此,引出了三四兩句。這是經由舊苑荒臺逗引起的情感體驗的進一步升華。人間沒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舊,昔日蘇臺富麗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掛在西江之上的一輪明月了。這兩句景色凄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盡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讀者的情感體驗產生了新的飛躍。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宮中美人,作為一組具有特殊象征意義的語境,旨意遙深,感人肺腑。
此詩一上來就寫吳苑的殘破,蘇臺的荒涼,而人事的變化,興廢的無常,自在其中。后面緊接以楊柳在春天又發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舊,歲歲常新,以新與舊不變,不變的景物與變化的人事,做鮮明的對照,更加深了憑吊古跡的感慨。一句之中,以兩種不同的事物來對比,寫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詞,精練而自然。次句接寫當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宮殿,美女笙歌,卻一切都已化為烏有。所以后兩句便點出,只有懸掛在從西方流來的大江上的那輪明月,是亙古不變的;只有她,才照見過吳宮的繁華,看見過像夫差、西施這樣的當時人物,可以做歷史的見證人罷了。
這首詩所表述的不僅有古今盛衰的歷史喟嘆,而且有執著強烈的生命意識。因為,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總是在不斷追求著自由自在,追求著超越解脫。但是,這種渴望與追求常常難以實現,人就常常難免陷入一種痛苦絕望的境地。古今賢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無一例外。
古從軍行
李頎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
【譯文及注釋】
白天士卒們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
黃昏為了飲馬他們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風沙昏暗中聽到刁斗凄厲;
或聽到烏孫公主琵琶聲幽怨更多。
野營萬里廣漠荒涼得看不見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遼闊無邊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鳴著夜夜驚飛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著個個淚流滂沱。
聽說玉門關的交通還被關閉阻斷;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隨將軍去拼搏。
年年征戰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見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漢家。
1、烽火:古代一種警報。
2、公主琵琶: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琵琶以娛之。
3、聞道兩句:漢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不利,廣利上書請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使遮玉門關,曰: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
【賞析】
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思想。萬千尸骨埋于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白日黃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嗆,琵琶幽怨,景象肅穆凄涼。接著渲染邊陲的環境,軍營所在,四顧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鳴,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寫如此惡劣環境,本應班師回朝,然而皇上不準。而千軍萬馬拼死作戰的結果,卻只換得葡萄種子歸國。足見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詩句句蓄意,步步逼緊,最后才畫龍點睛,著落主題,顯出它的諷刺筆力。
古詩絕句就是這樣經典,凝練,內心頓生無限的情懷。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絕句和古詩嗎,請欣賞 古朗月行全詩 。
關于癩蛤蟆的詩句
1.描寫“蟾蜍”的詩句有哪些
1、《蟾蜍石上一株松》
年代::陳陶聲
蟾蜍石上一株松,疑見黃山第幾峰。
偃蹇枝柯何代物,相看應笑我龍鐘。
2、《蟾蜍硯滴》
宋:劉克莊
鑄出爬沙狀,兒童競撫摩。
背如千歲者,腹柰一輪何。
器蛟瓶罌小,功于幾硯多。
所盛涓滴水,后世賴馀波。
3、《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4、《憶江上吳處士》
唐:賈島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5、《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
清:納蘭性德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2.描寫蟾蜍的詩句
1、《憶江上吳處士》
年代: 唐 作者: 賈島
閩國揚帆后,蟾蜍虧復圓。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2、《滿江紅 中秋夜潮》
年代: 宋 作者: 史達祖
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凈,何人拏攫銀河決?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龍穴;聲直上,蟾蜍窟。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折!
3、《圓靈水鏡》
年代: 唐 作者: 張聿
鳳池開月鏡,清瑩寫寥天。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懸。
菱花凝泛滟,桂樹映清鮮。樂廣披云日,山濤卷霧年。
濯纓何處去,鑒物自堪妍。回首看云液,蟾蜍勢正圓。
4、《戲效屏山書齋十詠》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莫謂蟾蜍小,淵源在許中。
曹溪一滴水,駕浪作南宗。
5、《長安春夜吟》
年代: 唐 作者: 施肩吾
露盤滴時河漢微,美人燈下裁春衣。
蟾蜍東去鵲南飛,蕓香省中郎不歸。
3.與“蟾蜍”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與“蟾蜍”有關的詩句具體如下:
1. 憶江上吳處士(賈島)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2. 憶江上吳處士(賈島)
閩國揚帆后,蟾蜍虧復圓。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3. 浩歌(李賀)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不需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
看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
4. 江城子(曹勛)
帝俞賡載下方壺。雨隨車。曠時無。盡道南豐,仙骨秀而都。光照丹丘人快睹,金騕裊,玉蟾蜍。自憐老景病仍癯。芘微軀。駐安輿。暗潤赤城,風露喜踟躕。行矣相門還入相,看惠愛,詠猗歟。
5. 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杜牧)
晴日登攀好,危樓物象饒。
一溪通四境,萬岫繞層霄。
鳥翼舒華屋,魚鱗棹短橈。
浪花機乍織,云葉匠新雕。
臺榭羅嘉卉,城池敞麗譙。
蟾蜍來作鑒,螮蝀引成橋。
燕任隨秋葉,人空集早潮。
楚鴻行盡直,沙鷺立偏翹。
暮角凄游旅,清歌慘泬寥。
景牽游目困,愁托酒腸銷。
遠吹流松韻,殘陽渡柳橋。
時陪庾公賞,還悟脫煩囂。
6. 句(褚載)
相逢多是醉醺然,應有囊中子母錢。
有興欲沽紅曲酒,無人同上翠旌樓。
星斗離披煙靄收,玉蟾蜍耀海東頭。
鹿胎冠子水晶簪,長嘯欹眠紫桂陰。
躞蹀馬搖金絡腦,嬋娟人墜玉搔頭。
狂歌放飲渾成性,知道逍遙出俗籠。
除卻洛陽才子后,更誰封恨吊懷沙。
蓮浦浪澄堪倚釣,柳堤風暖好垂鞭。
上馬等閑銷白日,出門輕薄倚黃金。
凈名方丈雖然病,曼倩年涯未有多。
7. 古鏡篇(陳陶)
紫皇玉鏡蟾蜍字,墮地千年光不死。發匣身沈古井寒,
懸臺日照愁成水。海戶山窗幾梳綰,菱花開落何人見。
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下國青銅旋磨滅,
回鸞萬影成枯骨。會待搏風雨泬寥,長恐莓苔蝕明月。
4.贊美蟾蜍的詩詞
與“蟾蜍”有關
1、蟾蜍.指傳說月中有蟾蜍,指代月亮.如李白《雨后望月》:“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
2、玉蟾蜍.省稱為“玉蟾”或“玉蜍”.如唐代褚載《月詩》:“玉蟾蜍耀海東頭.”
3、蟾輪.喻圓月.唐代元凜《中秋夜不見月》:“蟾輪何事色全微,賺得佳人出繡幃.”
4、冰蟾.指月亮.明代湯顯祖《牡丹亭·鬧殤》:“海天悠,問冰蟾何處涌?”
5、蟾鉤.月牙.唐夏侯審《詠被中繡鞋》:“云里蟾鉤落鳳窩,玉郎沉醉也摩挲.”
6、蟾宮.月宮,月亮.唐代許晝《中秋月》:“應是蟾宮別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7、蟾盤.喻圓月.唐代曹松《中秋對月》:“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8、蟾窟.月宮,月亮.宋代張先《少年游漫》詞:“晝刻三題徹,梯漢同登蟾窟.”
9、蟾魄.月亮的別名.唐無稹《紀懷贈李戶曹》:“華表當蟾魄,高樓掛玉繩.”
5.與“蟾蜍”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與“蟾蜍”有關的詩句具體如下: 憶江上吳處士(賈島)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憶江上吳處士(賈島)閩國揚帆后,蟾蜍虧復圓。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浩歌(李賀)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不需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
看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江城子(曹勛)帝俞賡載下方壺。
雨隨車。曠時無。
盡道南豐,仙骨秀而都。光照丹丘人快睹,金騕裊,玉蟾蜍。
自憐老景病仍癯。芘微軀。
駐安輿。暗潤赤城,風露喜踟躕。
行矣相門還入相,看惠愛,詠猗歟。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杜牧)晴日登攀好,危樓物象饒。
一溪通四境,萬岫繞層霄。鳥翼舒華屋,魚鱗棹短橈。
浪花機乍織,云葉匠新雕。臺榭羅嘉卉,城池敞麗譙。
蟾蜍來作鑒,螮蝀引成橋。燕任隨秋葉,人空集早潮。
楚鴻行盡直,沙鷺立偏翹。暮角凄游旅,清歌慘泬寥。
景牽游目困,愁托酒腸銷。遠吹流松韻,殘陽渡柳橋。
時陪庾公賞,還悟脫煩囂。句(褚載)相逢多是醉醺然,應有囊中子母錢。
有興欲沽紅曲酒,無人同上翠旌樓。星斗離披煙靄收,玉蟾蜍耀海東頭。
鹿胎冠子水晶簪,長嘯欹眠紫桂陰。躞蹀馬搖金絡腦,嬋娟人墜玉搔頭。
狂歌放飲渾成性,知道逍遙出俗籠。除卻洛陽才子后,更誰封恨吊懷沙。
蓮浦浪澄堪倚釣,柳堤風暖好垂鞭。上馬等閑銷白日,出門輕薄倚黃金。
凈名方丈雖然病,曼倩年涯未有多。古鏡篇(陳陶)紫皇玉鏡蟾蜍字,墮地千年光不死。
發匣身沈古井寒,懸臺日照愁成水。海戶山窗幾梳綰,菱花開落何人見。
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下國青銅旋磨滅,回鸞萬影成枯骨。
會待搏風雨泬寥,長恐莓苔蝕明月。
6.寫蟾蜍的古詩詞
在李白杜甫寫的詠月詩篇中,都寫到了蟾蜍。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雨后望月
李白
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萬里舒霜合,一條江練橫。
出時山眼白,高后海心明。為惜如團扇,長吟到五更。
7.描寫“蟾蜍”的古詩詞有哪些
1、《憶江上吳處士》年代: 唐 作者: 賈島閩國揚帆后,蟾蜍虧復圓。
秋風吹zhidao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2、《滿江紅 中秋夜潮》年代: 宋 作者: 史達祖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
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凈,何人拏攫銀河決?想子內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龍穴;聲直上,蟾蜍窟。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折!3、《圓靈水鏡》年代: 唐 作者: 張聿鳳池開月鏡,清瑩寫寥天。
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懸。菱花凝泛滟,桂樹映清鮮。
樂廣披云日,山濤卷霧年。濯纓何處去,鑒物自堪妍。
回首看云液,蟾蜍勢正圓。4、《戲效屏容山書齋十詠》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莫謂蟾蜍小,淵源在許中。
曹溪一滴水,駕浪作南宗。5、《長安春夜吟》年代: 唐 作者: 施肩吾露盤滴時河漢微,美人燈下裁春衣。
蟾蜍東去鵲南飛,蕓香省中郎不歸。
《古朗月行》古詩原文
《古朗月行》古詩原文如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譯文: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稱為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么長得圓圓的?
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
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
月亮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么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
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
作者:唐·李白
賞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
李白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蟾蜍,俗稱癩蛤蟆;大明,指月亮。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表現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詩人在這里引出這樣的英雄來,既是為現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然而,現實畢竟是現實,詩人深感失望:“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就沒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
這首詩通篇作隱語,化現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發人深思,體現出李白詩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
蟾蜍蝕圓影什么神話故事
寫了《蟾蜍蝕月》和《后羿射日》兩個故事
【詩句】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出處】唐·李白《古朗月行》。
【意思】蟾蜍食月殘缺不全,皎潔月兒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個太陽,天上人間清明平安。
【解析】傳說月蝕是由于蟾蜍食月造成的,因而 月亮變得晦暗不明。這里詩人借用傳說“蟾蜍蝕月” 來影射當時的黑暗 現實: 唐玄宗晚年寵幸楊貴妃,國勢漸衰。詩句委婉曲折,引人深思。
古朗月行全詩解釋一年級
古朗月行
[ 唐 ] 李白
原文譯文對照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譯文
韻譯
小時不識天上明月,把它稱為白玉圓盤。懷疑它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上邊。
月中仙人垂下雙腳?月中桂樹多么圓圓!白兔搗成不老仙藥,借問一聲給誰用餐?
蟾蜍食月殘缺不全,皎潔月兒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個太陽,天上人間清明平安。
月亮淪沒迷惑不清,不值觀看想要離開。心懷憂慮不忍遠去,凄慘悲傷肝腸寸斷。
注釋
呼作:稱為。
白玉盤:指晶瑩剔透的白盤子。
疑:懷疑。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處:《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武帝內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仙人垂兩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樹。當月亮初生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月亮漸漸圓起來,就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仙人,傳說駕月的車夫,叫舒望,又名纖阿。
團團:圓圓的樣子。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白兔老是忙著搗藥,究竟是給誰吃呢?言外有批評長生不老藥之意。問言,問。言,語助詞,無實意。與誰,一作“誰與”
蟾蜍:《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蟾蜍,傳說月中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詩中蟾蜍則另有所指。
圓影:指月亮。
羿:我國古代神話中射落九個太陽的英雄。《淮南子·本經訓》記載: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烏”即日,《五經通義》:“日中有三足烏。”所以日又叫陽烏。
天人:天上人間。
《古朗月行》原文及翻譯
《古朗月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借樂府古題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作于安史之亂之前不久。此詩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寫出了月亮初升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著寫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繼而淪沒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憂憤不平。
《古朗月行》原文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 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古朗月行》翻譯
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在晚上觀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兩足開始慢慢地出現,接著一棵團團的大桂樹也出現了。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請問它是搗給誰吃的?又傳說月中有一個大蟾蜍,是它蝕得月亮漸漸地殘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將九個太陽射落了,只留下了一個,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寧。陰 精的沉淪蠱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觀看了。對此我覺得憂心非常,凄愴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古朗月行》注釋
⑴呼作:稱為。白玉盤:白玉做的盤子。
⑵疑:懷疑。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處:《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武帝內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兩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樹。當月亮初生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月亮漸漸圓起來,就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仙人:傳說駕月的車夫,叫舒望,又名纖阿。
⑷團團:圓圓的樣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著搗藥,究竟是給誰吃呢?言外有批評長生不老藥之意。問言:問。言:語助詞,無實意。與誰:一作“誰與”。
⑹蟾蜍:《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蟾蜍,傳說月中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詩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詩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圓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國古代神話中射落九個太陽的英雄。《淮南子·本經訓》記載: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烏”即日。《五經通義》:“日中有三足烏。”所以日又叫陽烏。
⑻天人:天上人間。
⑼陰 精:《史記·天官書》:“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精也。”陰 精也指月。淪惑:沉淪迷惑。
⑽去去:遠去,越去越遠。為決絕之辭。
⑾凄愴:傷心之意。
《古朗月行》賞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古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容。
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顏色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蟾蜍,俗稱癩蛤蟆;大明,指月亮。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表現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詩人在這里引出這樣的英雄來,既是為現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然而,現實畢竟是現實,詩人深感失望:“陰 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就沒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
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諷刺這一昏暗局面。然而詩人的主旨卻不明說,而是通篇作隱語,化現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蟾什么蝕圓影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蟾影什么意思、蟾什么蝕圓影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