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詞押韻詩詞有哪些,押韻的古詩句子
大家好,關于古詞押韻詩詞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押韻的古詩句子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押韻的詩句有哪些?
1、
《詠荊軻》
年代:?魏晉?作者:?陶淵明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2、
《飲酒 其九》
年代:?魏晉?作者:?陶淵明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褸襤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3、
《雜詩 其二》
年代:?魏晉?作者:?陶淵明
閑居執蕩志,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御,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虧。
4、
《歸園田居 其一》
年代:?魏晉?作者:?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誤落 一作:誤入)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 通 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5、
《雜詩 其八》
年代:?魏晉?作者:?陶淵明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愿飽粳糧。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
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
押韻的詩有哪些啊?
1、往事只如此,浮生終若何。花間一尊酒,得失且高歌。——宋.潘閬《春日對酒書事》
2、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唐.駱賓王《詠鵝》
3、齒發各蹉跎,疏慵與病和。愛花心在否,見酒興如何。年長風情少,官高俗慮多。幾時紅燭下,聞唱竹枝歌。——唐.白居易《憶夢得》
4、罩云飄遠岫,噴雨泛長河。低飛昏嶺腹,斜足灑巖阿。——唐.李世民《詠雨》
5、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明.錢福《明日歌》
6、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將百萬呈雙娥。——唐·韋莊《山墅間題》
7、都人不識有干戈,羅綺叢中樂事多。一夜月明天漠漠,漢人歌罷楚人歌。——宋.汪元量《湖州歌》
押韻的古詩
在下面,隨便挑一首吧。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押韻的古詩有哪些?
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陸游的《醉歌》;李商隱的《無題》;杜甫的《登高》。
具體原文如下: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醉歌》
陸游
我飲江樓上,闌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精宮。
方我吸酒時,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為長虹,欲吐輒復吞,頗畏驚兒童。
乾坤大如許,無處著此翁。
何當呼青鸞,更駕萬里風。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關于押韻的詩句
1.形容押韻的詩詞
詩歌的押韻 詩歌要講究韻律美,就要求押韻,并有和諧的節拍.古人說:“詩中韻腳,如大廈之有柱石.此處不牢,傾折立見.”(沈德潛《說詩啐語》)說明了押韻的重要性.押韻就是在詩行末尾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一般也叫“合轍”.例如:群峰壁立太行頭, (t—ou,定韻) 天險黃河一望收, (sh—ou,押韻) 兩岸峰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 (ch—ou,押韻) ——朱德《出太行》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 (sh—i,定韻) 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y—ü,押韻) ——陳毅《冬夜雜詠·幽蘭》《出太行》一詩的“頭,收,仇”的韻母都是ou,同屬“油求”轍,這三句詩的末一個字就是押韻的.《幽蘭》一詩的“識”韻母是i,“隅”的韻母是ü,i 和 ü,韻母發音相近,同歸于“一七”轍,也是押韻的.最先點出一個詩節或一首詩的那一個字叫“定韻”(或“起韻”),一經“定韻”之后,后邊詩行末一個字與“定韻”的字歸于同一轍音韻里,就算“押韻”了(或叫“合轍”,如同后邊的車輪歸入前面滾過的車轍一樣).《出太行》是在第一行詩的末尾“定韻”,《幽蘭》是在第二行詩的末尾“定韻”.詩歌押韻有下列幾種主要的形式:(一)排韻.有的又叫“打鐵韻”,就是詩的每一句都押韻.如:秋風蕭瑟天氣涼, (l—iɑnɡ) 草木搖落露為霜. (sh—uɑnɡ) 群燕辭歸鵠南翔, (x—iɑnɡ) 念君客游思斷腸. (ch—ɑnɡ) 慊慊思歸戀故鄉, (x—iɑnɡ) 君何淹留寄他方? (f—ɑnɡ) 賤妾煢煢守空房. (f—ɑnɡ) 憂來思君不敢忘, (w—ɑnɡ) 不覺淚下沾衣裳. (sh—ɑnɡ) 援琴鳴弦發清商, (sh—ɑnɡ) 短歌微吟不能長. (ch—ɑnɡ) 明月皎皎照我床, (ch—uɑnɡ) 星漢西流在未央. (y—ɑnɡ) 牽牛織女遙相望, (w—ɑnɡ) 爾獨何辜限河梁? (l—iɑnɡ) ——曹丕《燕歌行》* 曹丕的《燕歌行》是迄今所能見到的一首最古的七言詩,它的用韻特點就是句句押韻.全詩的每一個詩行都押在“ɑnɡ”韻上,即古詩的“七陽”.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稱贊,不僅情致委婉,而且音韻節奏優美,清人王夫之評價此詩:“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這種句句用韻的押韻形式,韻與韻之間間隔的音節少,韻就比較緊迫,音樂感強.但如果不注意韻腳之間交替變換聲調,則會給人以單調之感;另外,句句用韻,增加了押韻的字數,也不能說不對表達思想感情增加了限制.因此,人們在寫詩的時候用排韻的并不多.(二)隔行韻.句與句間隔一行押韻,一般都在詩行的雙句押韻,叫做押雙不押單,或者說拗上不拗下.隔行韻有第一句起韻的,如果是四句的,一、二、四句押韻.如:春眠不覺曉, (x—iɑo) 處處聞啼鳥. (n—iɑo)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sh—ɑo) ——孟浩然《春曉》一、二、四句的“曉”、“鳥”、“少”押ɑo韻.也有首句 不入韻,從第二句起才定韻的.如: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t—ɑnɡ)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ch—ɑnɡ) ——王建《新嫁娘》二、四句“湯”、“嘗”押ɑnɡ韻.隔行韻較之排韻更有高低抑揚的變化,用韻也更方便,而且韻與韻之間間隔音節并不多,韻律感依然是很強的,所以古詩、現代詩和民歌的絕大多數都用這種押韻形式.三、雙句韻.每兩句為一個單位互押,如一、二句用一個韻,三、四句又轉一個韻.例如:三邊沒有樹石頭少, (sh—ɑo) 莊戶人的日子過不了.(l—iɑo) 天上無云地下旱, (h—ɑn) 過不了日子另打算. (s—uɑn) 羊群走路靠頭羊, (y—ɑnɡ) 陜北起了共產黨. (d—ɑnɡ) 領頭的名叫劉志丹, (d—ɑn) 把紅旗舉到半天上. (sh—ɑnɡ) 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燒,(sh—ɑo) 紅旗一展窮人都紅了.(l—iɑo) 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sh—ɑn) 陜北紅了半個天. (t—iɑn) 紫紅犍牛自帶耬, (l—ou) 鬧革命的心思人人有.(y—ou)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上面幾節詩,每兩句為一個單位互押(其中只有第四節與第三節通押江陽韻).詩所押韻轍的順序是:遙條轍(ɑo韻)、言前轍(ɑn 韻)、江陽轍(ɑnɡ韻,包括三、四兩個小節)、遙條轍(ɑo韻)、言前轍(ɑn 韻)、油求轍(ou韻).(四)間隔韻.這種押韻的方式是沒有定規的隔幾行押韻.如:也許它真的是一片海,我是一朵灼熱的浪花; (h—uɑ) 當我知道它是瀚海,——我才發現:我是一粒炙干的沙. (sh—ɑ) 青春呢?貯在了茫茫的沙浪里,只有沙棗 向我吐露幽幽的情話, (h—uɑ) ——在這高高的天山下.(x—iɑ) 我是一粒沙. (sh—ɑ) 如果我能補償過去,我愿一身分作兩下: (x—iɑ) 一半兒攙進膠土里,——鋪就綠茵松軟的苗床;一半兒拌進水泥中,——凝成大廈金屬的骨架.(j—iɑ) ——楊牧《瀚海━—寫給我的年青時代》全詩共分三節,押“發花”轍.第一節“沙”與“花”間隔兩行;第二節“話”與第一節末一行的“沙”間隔三行,“下”和“話”沒有間隔;第三節的“下”與“沙”間隔一行,“架”與“下”間隔三行.這種沒有定規的隔幾行押韻,用韻非常自由.至于到底隔幾行押韻好,則依具體情況而定,以不影響表情達意同時讀起來依然鏗鏘和諧為度。
2.押韻古詩有哪些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壓的是an韻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yān
遙看瀑布掛前川。chuān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tiān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xíng
忽聞岸上踏歌聲。shēng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qíng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kāi
碧水東流至此回。huái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lái
3.比較押韻的詩
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浪撫沙雕
誰愿聽聞催促飯熟之聲,耳邊呼嘯
但見你笑容可掬,便可食腹飯飽
鑒于你一個牢騷,可賜我貧瘠富饒
或許你過客匆匆,路人眼里或仙或妖
我也懂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君子所好
但我仍耿耿于懷,杖敲夕陽,如同歌謠,希望你也會喜歡:
『花開正好』
表幾句情話吧,為那一次次美好
時光優雅,風流倜儻亦是風標
關于喜歡是怎樣的東西,希望甚緲
適逢年方廿九,你也花開正好
這個夏天促使我奔跑,你布鞋拖沓竟也慵懶曼妙
長發拂面令我心生柔軟,我不知道
在你之前,喝酒看日出活的潦草
聽說金沙萬里挑一,此為常調
我不解,跌倒還笑
深閨不知,一朝喜相逢,無藥可救
你神一樣的存在,夢里花開多少
人有美丑,花有榮枯句句押韻
4.押韻的古詩有哪些
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陸游的《醉歌》;李商隱的《無題》;杜甫的《登高》。
具體原文如下: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醉歌》
陸游
我飲江樓上,闌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精宮。
方我吸酒時,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為長虹,欲吐輒復吞,頗畏驚兒童。
乾坤大如許,無處著此翁。
何當呼青鸞,更駕萬里風。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押韻的詩句怎么寫
押韻: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個韻的字,并通過周期性循環,達到一種品讀舒暢、踏實和圓滿的藝術效果。
它是句子節奏和音韻的回歸。 一、押韻模式: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格律詩:絕句、八句律、長律等都有兩種押韻模式:即按首句是平收還是仄收分為入韻式與不入韻式兩種。
1、首句平收入韻式:指的首句最后一個字以平聲結尾,這個字入韻。如: 霜陶玉骨凈娟娟,素裹芳心絢影前。
香散逐風飄檻外,情涵乍泄一絲妍。(某《詠菊》) 這是平起平收入韻式。
所謂平起,即起句第二個字是平聲。第一個字是靈活的,不計。
再如: 暖靄搖花季序催,君山托翠駕春回。千竿淚竹千重憶,一點癡心一寸灰。
云夢已隨風信卷,洞庭依舊雪濤堆。微吟莫若瀟湘去,擬嫁青鸞蝶作媒。
(某《江南春》) 這是仄起平收入韻式。所謂仄起,即起句第二個字是仄聲。
2、首句仄收不入韻式:指的是首句最后一字是仄聲。如: 流連際遇三生石,感嘆煙云一世間。
鼓角爭鳴喧寂野,星河欲轉斗蒼山。 紅塵幾許知難辨,紫闕千番夢不還。
痛飲清風推健筆,高歌好雨兆鄉關。(某《世間路15》) 這是平起仄收不入韻式。
再如: 碧草茵茵妝閣秀,鉛華淡淡女兒紅。文蓬日盛軒亭竹,不慕蓬萊慕字僮。
(某《雜感》) 這是仄起仄收不入韻式。二、押韻要求: 1、押韻位置:在每個偶數句的句末。
即“韻腳”(序三已述)。 2、首句問題: 在前面“押韻模式”里已經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韻,平收須入韻。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韻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韻為少。 首句入韻與不入韻常與首聯是否對仗有關,首聯對仗,則首句仄收,不入韻;首聯不對仗,則首句平收入韻。
若首聯既不對仗首句亦不入韻,這樣不是不可,只是效果不好,顯得低能,尤其是七絕。3、押平聲韻:格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
有極少仄韻的,那屬于不規范類。 4、一韻到底:格律詩不允許中途換韻,韻腳只能是同組韻部的字,除了首句押韻可借鄰韻外,其它韻腳不可用鄰韻的字,否則,就是“出韻”,出韻的詩不能算作標準的格律詩。
唐以后直至近代,盡管實際語音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人們寫格律詩依然依照“平水韻”,平水韻盡管產生于宋,但是對唐以來詩人們的格律詩用韻之歸納,平水韻把韻部并為106,即平聲30(上下平各15)、上聲29、去聲30、以及入聲17。 三、常見韻病: 1、湊韻 俗稱掛韻腳。
即所押之韻,與全句意義不相貫串,而勉強湊合也。如唐詩“黃河入海流”句,若變“流”為“浮”字,便為湊韻,初學最易犯此,所當切戒。
2、落韻: 落韻即出韻。如一首詩中通體全押一東韻,而一字忽押二冬韻,一東與二冬雖古韻可通,然用諸古體時則可,用諸今體詩,即為落韻,學者宜慎之。
3、重韻: 重韻就是一字兩義而并押之,謂之重韻。如耳為五官之一,又為語助辭;干為干涉之義,又可作干戈解。
一詩中兩義同押,前人間亦有之,但初學終以不犯為是。 4、倒韻: 倒韻者,將二字顛倒而就韻。
如古詩“新書置后前”句,變前后為“后前”,即所謂倒韻。有的倒用尚無礙,而有的倒用則意思不同,因此,反對倒韻。
5、啞韻 作詩應當選擇聲音響亮之韻押之,自然音調高超。若用啞韻則非但詞句不挺,全詩亦會因之萎弱。
6、僻韻 僻韻又名險韻,如一先韻之仚字,訓輕舉。二蕭韻之釗字,訓遠;單字只義,用之易近湊合。
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與題適相切合音,則亦不妨押之。 7、同義韻 一韻中有數字同義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陽之芳香,十一尤之憂愁,意義皆同,若一首詩中并押之,未免重復可厭。
8、字同義異韻 字有實字虛用者,亦有虛字實用者。如一東韻之風字,不當作諷刺之風字押;四支韻之思字,不當作意思之思字押。
若誤用則便有出韻失黏等弊。初學最宜審慎。
四、兩點體會: 1、關于今韻: 新韻今韻要了解、熟悉,但寫詩做好不用它。 2、古韻實用: 古韻(這里主要指平水韻)中的同部韻字按普通話讀來很多不算順口,而押韻的目的通俗說來卻正是為了順口,為了解決這里面的差異,建議在依古韻時能考慮當今的讀音來組韻。
如寫一首詩拈十灰中的“梅”韻,其它韻字則可選擇與梅發音近似的字來做韻腳,如“催、回、陪、雷”等;若是拈了“開”韻,則可選擇“臺、來、才、埃”等做韻腳。如: 孤峰峙立水之隈,薏苡完珠遏浪回。
千古江流接河漢,一肩道義鎮風雷。 聽濤豈待殘詩詠,試劍何驚斷石摧。
洞轉迷離歌澹蕩,彌珍底蘊壘嵬嵬。(某《伏波洄瀾》) 韻腳“隈、回、雷、摧、巍”。
而下面這首: 點墨凝胸一鑒開,怡然學筆示文才。不求玉馬登高第,但喜金風拂楚臺。
幾度煙花涵雨失,十年霜劍化霓來。通途直徑云山里,擷片云裳把夢裁。
(某《世間路》) 韻腳則是“開、才、臺、來、裁”。 再如十三元韻中,若拈了“門”韻,其它韻字則選擇與魂語音相近的如“村、痕、豚、溫”等如: 依然臘酒復雞豚,未若遺風舊僻村。
隔牖煙花空絢眼,穿欄笑語枉盈門。 蘆銜豈為顰眉拒?芥拾還期假夢溫。
少小殷情雨中匿,一懷濤涌大江奔。(某《年味》) 韻腳“豚、村、門、溫、奔”。
若是拈了“原”韻,其它韻則選擇如“原”讀音相近的字,如: 朝迎旭日壺中煮,晌過桑生井。
關于古詞押韻詩詞有哪些和押韻的古詩句子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