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dāng)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nèi)容

詠史詩有哪些詩(懷古詠史詩有哪些)

知幾分2022-11-14 23:20詩詞90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勗伿吩娪心男┰姡约皯压旁伿吩娪心男?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guān)于詠史懷古的詩句哦

1.關(guān)于“詠史懷古”的古詩詞有哪些

1、《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代: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代: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拢黄聒f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4、《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泊秦淮》

唐代: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詠史懷古詩的特點】

詠史懷古詩是一種借古事、古人、古跡或歷史事件抒發(fā)議論,托古諷今抒發(fā)情感的詩。

(1) 結(jié)構(gòu):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2) 意象:歷史人物、城池、宮殿、寺廟、陵墓等;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

(3) 內(nèi)容:國家-國運衰微、統(tǒng)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壯志難酬

(4) 表現(xiàn)手法:對比、觸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借古諷今、吊古傷今。

2.詠史懷古的詩句

1. 習(xí)池風(fēng)景異,歸路滿塵埃?!兜窍尻柍恰诽拼?杜審言

釋義:習(xí)池的風(fēng)景已與當(dāng)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種清幽之美,歸路所見,滿目塵埃。

2. 殉死禮所非,況乃用其良?!对伻肌诽拼?柳宗元

釋義:人死陪葬不是禮義之舉,況且還是用他的忠信良臣!

3.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读焊σ鳌穬蓾h 佚名

釋義:不料一朝遭到讒言,他們?nèi)藚s是因為兩個桃子的原因而死 。誰能夠設(shè)想出這個奇計?他就是齊國的宰相晏子。

4. 峨峨仲連,齊之高士,北辭千金,東蹈滄海。——《煌煌京洛行》魏晉 曹丕

釋義:偉大而又義氣的魯仲連,他具有高瞻遠矚的胸懷,有了功勞不收千金封賞,寧可跳進那洶涌的大海。

5.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队谝姿腿恕诽拼?駱賓王

釋義: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fā)沖冠。那時的人已經(jīng)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6.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堕L安古意》唐代 盧照鄰

釋義:世間的事必定會有大改變,昔日的豪華府第,只見幾棵青松。

7.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燕昭王》唐代 陳子昂

釋義:丘陵上已滿是喬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

8.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兜怯闹菖_歌》唐代 陳子昂

釋義: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

9. 紛吾感耆舊,結(jié)攬事攀踐。隱跡今尚存,高風(fēng)邈已遠。——《登鹿門山懷古》唐代 孟浩然

釋義:深深感念這位襄陽老人,系住纜繩舉足向上登攀。隱居的遺跡至今猶可尋覓,超俗的風(fēng)格已經(jīng)遠離人間。

10.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越中覽古》唐代 李白

釋義:如花的宮女站滿了宮殿,可惜如今卻只有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了。

3.詠史懷古類的古詩詞

詠史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滕王閣序

唐代: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時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層巒 一作:層臺;即岡 一作:列岡;仙人 一作:天人;飛閣流丹 一作:飛閣翔丹)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軸 通:舳;迷津 一作:彌津;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 一作:虹銷雨霽,彩徹云衢)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遙襟甫暢 一作:遙吟俯暢)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ㄒ姍C 一作:安貧)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fēng)。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代: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4.都有哪些懷古詠史的古詩

詩詞與歷史事件、人物相結(jié)合,借詩歌形式評價歷史人物、事件,表達對歷史的感悟。詠史詩是詩,又是詩化的史論,既反映詩人的歷史觀,又借此抒發(fā)內(nèi)心的塊壘與遠大抱負(fù)。比起官方史學(xué)家的評點,詠史詩更具識見和個性色彩。

⒈ 詠史詩詞的立意

① 作者閱盡滄桑之后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昔盛今衰、懷古傷今的憂患意識。

② 諷刺當(dāng)政者的荒淫無道,以資政道。

③ 表現(xiàn)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寂寞、苦悶情懷。

⒉ 詠史懷古詩詞的藝術(shù)特征:

①“詩”與“史”結(jié)合,即文學(xué)性和歷史性的結(jié)合。

②“詠史”與“言志”結(jié)合。內(nèi)容上歸結(jié)為對現(xiàn)實政治的強烈關(guān)注,是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政治詩。

③“古”與“今”結(jié)合。因為題材的關(guān)系,詠史懷古詩詞在時間和空間跨度上有無限自由伸展的容量。

⒊ 各時期詠史懷古詩詞特點:

① 初唐:以史為鑒、借史詠懷。代表作: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② 盛唐:借詠史懷古來表達對功名的熱望和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代表作:李白《古風(fēng)》其十,杜甫的《蜀相》

③ 中唐:借詠史懷古來表關(guān)注日益惡化的社會政治。代表作: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杜牧《題烏江亭》

④ 南宋:多借古說今,抒發(fā)北伐抗金的志向;風(fēng)格慷慨悲壯。代表作: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5.都有哪些懷古詠史的古詩

杜甫的《詠懷古跡》

其一

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

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6.詠史懷古的詩句

習(xí)池風(fēng)景異,歸路滿塵埃。

——《登襄陽城》唐代 杜審言 釋義:習(xí)池的風(fēng)景已與當(dāng)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種清幽之美,歸路所見,滿目塵埃。殉死禮所非,況乃用其良。

——《詠三良》唐代 柳宗元 釋義:人死陪葬不是禮義之舉,況且還是用他的忠信良臣!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梁甫吟》兩漢 佚名 釋義:不料一朝遭到讒言,他們?nèi)藚s是因為兩個桃子的原因而死 。誰能夠設(shè)想出這個奇計?他就是齊國的宰相晏子。

峨峨仲連,齊之高士,北辭千金,東蹈滄海?!痘突途┞逍小肺簳x 曹丕 釋義:偉大而又義氣的魯仲連,他具有高瞻遠矚的胸懷,有了功勞不收千金封賞,寧可跳進那洶涌的大海。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于易水送人》唐代 駱賓王 釋義: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fā)沖冠。那時的人已經(jīng)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堕L安古意》唐代 盧照鄰 釋義:世間的事必定會有大改變,昔日的豪華府第,只見幾棵青松。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燕昭王》唐代 陳子昂 釋義:丘陵上已滿是喬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兜怯闹菖_歌》唐代 陳子昂 釋義: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

紛吾感耆舊,結(jié)攬事攀踐。隱跡今尚存,高風(fēng)邈已遠。

——《登鹿門山懷古》唐代 孟浩然 釋義:深深感念這位襄陽老人,系住纜繩舉足向上登攀。隱居的遺跡至今猶可尋覓,超俗的風(fēng)格已經(jīng)遠離人間。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对街杏[古》唐代 李白 釋義:如花的宮女站滿了宮殿,可惜如今卻只有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了。

7.誰知道抒情詠志,詠史懷古的古詩

顧炎武《精衛(wèi)》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fēng)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抒情詠志的。

杜牧 的 《赤壁 懷古 》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馬嵬 懷古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fēng)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8.關(guān)于李白的懷古詠史類詩歌

懷古詠史詩有哪些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酈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3、《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4、《疊題烏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主卷土來?

5、《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6、《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7、《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其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其二)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其三)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云中亂拍祿山舞,風(fēng)過重巒下笑聲。

8、《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fēng)起楊花愁殺人。

9、《汴河懷古》

唐·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

10、《詠史·赤壁》

唐·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

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

11、《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元·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

望西都,意踟躕。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2、《山坡羊·嘆世》

陳草庵

江山如畫,茅檐低凹。

妻蠶女織兒耕稼。

務(wù)桑麻,捕魚蝦,

漁樵見了無別話,

三國鼎分牛繼馬。

興,也任他;亡,也任他。

13、《賈生》

唐·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4、《蜀先主廟》

唐·劉禹錫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yè)復(fù)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15、《石頭城》

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詠史詩大全

詠史詩大全

1、《漢宮詞》

唐李商隱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2、《詠史》

唐李商隱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蟠。

3、《金陵懷古》

唐劉禹錫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4、《過陳琳墓》

唐溫庭筠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yīng)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

莫怪臨風(fēng)倍惆悵,欲將書劍學(xué)從軍。

5、《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6、《詠懷古跡》

(其一)

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

(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7、《詠史詩黃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8、《金谷園》

唐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fēng)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9、《賣花聲懷古》

元張可久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

隋堤古柳纜龍舟。

不堪回首,東風(fēng)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

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

讀書人一聲長嘆。

詠史

李商隱 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yù)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賞析】

李商隱的詠史詩不僅詠古況今,充分反映了他進步的歷史觀,而且借古諷今,含蓄地表達了他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同時還借題寄慨,委婉地抒發(fā)了他懷才不遇的苦悶。相對時政的深沉感慨,擴大了詠史詩的表現(xiàn)容量。

詠史詩以歷史故事或傳說為題材,與詩人的歷史觀有密切的聯(lián)系。李商隱的詠史詩之所以寫得好,是因為他用發(fā)展變化的歷史觀分析社會變化,將國家的興亡歸因于人為。在《覽古》中,他把縱的歷史與橫的觀實聯(lián)系起來指出:莫恃金湯忽太平,草間霜露古今情,深刻地警告晚唐統(tǒng)治集團:一切都在變化,金城湯池并不能永保國家不衰亡。他還根據(jù)興亡的史實,概括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詠史》),提出了一切政權(quán)成敗的關(guān)鍵在他對歷史的一個根本認(rèn)識是:又聞理與亂,系人不系天。(《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在系于何人的問題上,盡管他受時代的局限,還只能將理亂的命脈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詩中,大都是指責(zé)他們敗亂國家的。因此這種揭露更有進步意義。系人不系天的思想貫穿于李商隱全部的詠史詩中。最顯著的是一首《詠史》(北湖南林水漫漫),說明了興亡有道,不關(guān)天命。他又說:自是當(dāng)時天帝醉,不關(guān)秦地有山河(《咸陽》)。秦并天下不系于得山河之險。他既然認(rèn)為理亂興亡有線索可尋,又存有乘運應(yīng)須宅人荒,男兒安在戀池隍(《題漢祖廟》)的雄心,因此,雖然古來人事代謝,仍覺事有可為。并不悲觀。在強調(diào)人為的同時,詩人又突出批判了把地域條件、天命王氣作為精神支柱,毫無顧忌地茍安享樂的封建統(tǒng)治者。如《南朝》:地險悠悠天地長,金陵玉氣應(yīng)瑤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此詩舉梁事以概南朝,巧妙地將半面妝與分天下聯(lián)系起來,辛辣地諷刺了腐朽昏聵的建統(tǒng)治者迷信王氣,自恃天險,不圖進取,自食亡國之果。這些明確的以古鑒今的態(tài)度,包含著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認(rèn)識更自覺完整。

其次,詩人常托古諷今,集中地揭露了一些亡國之君因沉湎女色,窮奢極欲而導(dǎo)致亡國滅身的歷史現(xiàn)象。他對于歷代著名的好神仙、好酒色的帝王以及荒淫無恥的亡國敗國之君,如周穆王、陳后主、隋煬帝、唐玄宗都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諷刺,從而直接或間接地表達了他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起到一定的諷諫作用。如《南朝》中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齊宮詞》中梁臺歌舞三更罷,猶自風(fēng)搖九子鈴,《隋宮》中春風(fēng)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像這樣內(nèi)容和風(fēng)格的詩在他的詠史詩中占著絕大部分。這說明詩人從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中,看出了那個時代的一些帝王已經(jīng)踏上前朝的覆轍,不可避免要走向滅亡的深淵。只因為不敢正面揭發(fā)所以借詠史諷刺。但李商隱在不少的詠史詩中過分地把沉湎女色看成是亡國的最大原因,而忽視政治、經(jīng)濟和階級矛盾等更重要的因素,這是受他的階級出身和時代歷史的局限所致。詩人于中唐以來的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牛李黨爭,國亡加速,雖站在維護唐王朝利益的立場上,在詠史詩中雖是曲折的但也是微而顯地表明自己的主張和對時局的激憤?!俄n碑》分通過對唐憲宗時韓愈撰寫的《平淮西碑》的贊頌,表達了作者堅持統(tǒng)一,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的政治態(tài)度;當(dāng)然李商隱的詠史詩都有現(xiàn)實背景,指事切近。憲宗服金丹求長生,反而暴卒,葬于景陵。他作了-首《過景陵》詩詠其事:武皇精魄久仙升,帳殿凄涼煙霧凝,但是蒼生留不得,鼎湖何異魏西陵。除憲宗外,李商隱身歷的諸朝中.穆宗、武宗也都好神仙。武宗也因此成疾,他便寫了大量詠史詩諷刺帝王求仙。如《華岳下題西王母廟》等。敬宗以年少繼位,荒淫無度,故李商隱每在詩中借民間對北齊后主高緯的稱呼--無愁天子以點醒之。如《陳后宮》,《富平少候》,冷雋地諷刺了不知憂國憂民、整日醉生夢死的最高統(tǒng)治者。

再次,李商隱更可貴的地方是:他認(rèn)識到一切敗亡的禍根,都在于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賢愚不分、不重視人才和驕奢淫佚、好女色、好求仙。因此,他詠史詩里的皇帝便主要是兩類典型。他在《瑤池》和《賈生》等詩中辛辣地諷刺了帝王們求神仙的虛妄無益和他們愛人才愛百姓不及好神仙的愚行。帝王們求神仙的虛妄是以前詩壇上常寫的題材,然而,李商隱寫出了比別人不常有的深刻思想。

李商隱 詠史

《詠史》

作者:李商隱

原文:

(其一)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其二)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yù)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注釋:

1、北湖:南京玄武湖?!督鹆曛尽罚耗宪?,水上閘也。北湖南埭,統(tǒng)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練水軍的場所,也是帝王游宴之處。此言水漫漫,意謂昔日之水軍、帝王皆不復(fù)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劉禹錫《金陵懷古》: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乃指東吳孫皓降晉。

3、三百年間同曉夢:南京為六朝古都,三百年間,王朝更替,降旗屢樹,非但孫吳一回。

4、龍蟠:徐爰《釋問》:建康東北十里,有鐘山,舊名金山,后更號蔣山。諸葛亮以為鐘山龍盤,即蔣山也。張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

翻譯:

(其二)

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

成功源于勤儉,衰敗起于奢華。

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

為什么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

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

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

有幾人曾經(jīng)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fēng)歌》?

天長地久,

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賞析:

(其一)

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雞鳴埭,是六朝帝王尋歡作樂的地方。可是經(jīng)過了改朝換代,同一個北湖,同一個南埭,過去曾經(jīng)看過彩舟容與,聽過笙歌迭唱,而此時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詩人懷著撫今感昔的情緒,把北湖南埭這兩處名勝和漫漫湖水扣合起來寫,表現(xiàn)出空虛渺茫之感。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詩人是把六朝興廢之感融匯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過具體事物的特寫,形象地表現(xiàn)了六朝王運之終。在此一片降旗成為六朝歷代王朝末葉的總的象征。降旗的典故原來和石頭城有關(guān),但詩人寫了降旗不算,還用百尺竿作為進一步的襯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見其辱。無論是從一片的廣度或者是從百尺的高度來看歷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統(tǒng)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無恥之極,都可想而知了。

第三、四句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是一個轉(zhuǎn)折,詩人囊括六朝三百年恥辱的歷史。從孫吳到陳亡的三百年時間不算太短,但六朝諸代,紛紛更迭,恰好似凌晨殘夢,說什么鐘山龍蟠,形勢險要,是沒有什么根據(jù)的。鐘山即紫金山。傳說諸葛亮看到金陵形勢之雄,曾說: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然而在李商隱看來,三百年間,孫吳、東晉、宋、齊、梁、陳,曾先后定都于此,全都亡國,可見國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靈(屈復(fù)《玉溪生詩意》卷七)。前二句的北湖、南埭已經(jīng)為下文的龍盤之地伏根,而一片降旗偏偏就高高豎起在石頭城上,則更證明地險之不足憑了。鐘山何處有龍盤?詩人用反問的形式,加強了否定的語氣,真是一針見血的快語。這一快語之所以妙,妙在作者是帶著形象來判斷的。詩人對龍盤王氣的思考,不但扣合著六朝的山,扣合著歷史上的一片降旗,還扣合著眼前的漫漫北湖;不但扣合著某一朝代的覆亡,還扣合著三百年滄桑。他的王氣無憑論,實際上是三百年間一場曉夢的絕妙的藝術(shù)概括。詩作熔寫景、議論于一爐,兼有含蓄與明快之勝。詩人巧妙地使典型景象的層層揭示與深切意蘊的層層吐露相結(jié)合。他描寫了一幅飽經(jīng)六朝興廢的湖光山色,而隱藏在背后的意蘊,則是龍盤之險并不可憑。水漫漫是詩人從當(dāng)今廢景來揭示意蘊;一片降旗是從歷史興亡來揭示意蘊。三百年來則是把一片降旗所顯示的改朝換代,糅合為曉夢一場,渾然無跡,而又作為導(dǎo)勢,引出了早已盤旋在詩人心頭的感慨鐘山何處有龍盤的沉著明快之語,形成了詩的高潮。看來龍盤無處尋覓,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權(quán)亦是如此。

(其二)

李商隱以其高度的歷史責(zé)任感和藝術(shù)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作了占他全部詩篇七分之一強的史詩,它們擴展了傳統(tǒng)詠史詩的涵義,豐富了詠史詩的題材,探索了詠史詩新的手法,將其獨特的思想性藝術(shù)性臻于和諧統(tǒng),在詠史詩的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的詠史詩不僅詠古況今,充分反映了他進步的歷史觀,而且借古諷今,含蓄地表達了他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同時還借題寄慨,委婉地抒發(fā)了他懷才不遇的苦悶。相對于一般詩人對時政的深沉感慨,李商隱的詩作擴大了詠史詩的表現(xiàn)容量。

這首詩的第一句是說,回顧以往的朝代,勤儉能使國家昌盛而奢侈腐敗會使國家滅亡,提出了一切政權(quán)成敗的關(guān)鍵。

第二句是兩個典故,第一個是琥珀枕,南朝一個皇帝在四處征戰(zhàn)的時候得到一個非常名貴的琥珀枕,但他將琥珀枕搗碎了給戰(zhàn)士敷。第二個是齊桓公,當(dāng)年齊桓公和另一個君主相遇,那個君主有很多車,每一倆車都有一顆非常大的珍珠,那個君主為此非常自豪視之為奇珍,但齊桓公說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寶物。這一聯(lián)是說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句也是兩個典故。青海馬是指能擔(dān)當(dāng)軍國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國的禍胎(當(dāng)年蜀國因為五壯士拔蛇而蜀路開,導(dǎo)致了蜀國滅亡),這兩句話其實有著國家滅亡也隱隱有天意的意思。義山其實很矛盾,他雖然知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但當(dāng)時是唐文宗很有雄心壯志的,可惜被家奴所制,抑郁而亡,所以義山也無法解釋為何國家會走向衰敗,所以他只能將其解釋為天意。

最后一句的南薰曲是當(dāng)年舜唱的《南風(fēng)歌》,一唱而天下太平,幾人曾預(yù)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沒人再聽到舜的《南風(fēng)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將大亂。蒼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華是皇帝儀仗中頂上的華蓋,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是,國家如此衰敗,不復(fù)當(dāng)年堯舜之風(fēng)了。

這首詩,詩人根據(jù)歷史興亡的史實,概括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這些明確的以古鑒今的態(tài)度,包含著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認(rèn)識更自覺完整。在興亡系于何人的問題上,盡管李商隱受時代的局限,還只能將理亂的命脈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詩中,大都是指責(zé)他們敗亂國家的。因此這種揭露更有進步意義。

詠史懷古詩

詠史懷古詩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4、《金陵懷古》

唐劉禹錫

潮滿冶誠渚,日斜征虜亭。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5、《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6、《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唐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侶,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7、《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8、《賣花聲懷古》

元張可久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9、《漢宮詞》

唐李商隱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10、《江南懷古》

唐杜牧

車書混一業(yè)無窮,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過,惆悵閑吟憶庾公。

11、《月夜金陵懷古》

唐李白

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業(yè)大江流。

綠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

臺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

別殿悲清暑,芳園罷樂游。

一聞歌玉樹,蕭瑟后庭秋。

12、《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

歷史的興衰總是讓人感到感慨。大家平時會關(guān)注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嗎?關(guān)于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一)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二水 一作:一水)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二)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出自元代張可久的《賣花聲·懷古》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fēng)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出自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四)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出自唐代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經(jīng)典的詠史懷古詩(五)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有那些詠史的詩詞?

詠懷古跡五首

之一庾信

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

之二宋玉故宅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之三昭君村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之四白玉殿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之五武侯祠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相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武侯廟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不復(fù)臥南陽。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登樓(這個勉強算)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劉禹錫詠史詩有哪些

劉禹錫老先生筆下的詠史詩有很多,我覺得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其中這幾首:

1、《金陵懷古》唐朝·劉禹錫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2、《詠史二首》唐朝·劉禹錫驃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賈生明王道,衛(wèi)綰工車戲。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3、《烏衣巷》唐朝·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4、《石頭城》唐朝·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5、《金陵懷古》唐朝·劉禹錫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州新草綠,幕府舊煙青。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逗笸セā芬磺?幽怨不堪聽。

關(guān)于詠史詩有哪些詩和懷古詠史詩有哪些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151.html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