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哪個朝代的(唐代韋莊簡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韋莊哪個朝代的,以及唐代韋莊簡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韋莊朝代:
唐朝→五代
韋莊出生關中郡姓首族京兆韋氏,唐初宰相韋見素后人,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齊名,。并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咸通四年(863),曾在昭義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劉潼府中當差。
咸通七年(866)劉潼代李福為西川節度使。乾符五年(878),長安應試不利,更名為韋莊。廣明元年
(880年)四十五歲,韋莊在長安應舉,黃巢攻占長安以后,與弟妹失散,浪跡天涯。
中和二年(882)始離長安赴洛陽,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四十八歲,在洛陽寫有長篇歌行《秦婦吟》。五十八歲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乾寧元年(894)五十九歲登進
士第,授校書郎。
乾寧四年(897),時年六十二歲,被“宣諭和協使”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回長安后,改任左補闕。天復元年(901)六十六歲,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天佑四年(907),朱溫算唐。唐亡,力勸王建稱帝,王建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為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后終身什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開平元四年(910)韋莊身退歸隱,約開平五年(911),他暫名為“多情”,意欲去泉州,途經桃林場,得識韓喔。此后,又游寓了桃林蓬壺,離開泉州。乾化二年(912)春天,后梁太祖朱易(全忠)派遭光祿卿盧玭等出使蜀,為調停蜀岐戰事來到洋川。盧玭拿出地圖選擇入蜀路線,正好被路經此處的多情看見。乾化三年(912)多情處理了貫休的后事后,就打算去洛陽再次應試。此時朱友珪殺死后梁太祖朱晃,假造詔即皇帝位。朝廷發生變故,政治形勢動蕩,多情就先來到岐山(今陜西岐山)暫避一時。又來到了“醴泉”(今陜西麟游),離開醴泉院,多情再一次回到長安,來到從前曾經住過的咸宜觀舊址。七十五歲卒于成都花林坊。
韋莊-菩薩蠻
他早年時期算是運氣不佳吧,每次考試都不中。一直到他快60歲左右才考得進士,擔任校書郎一職。他曾在天復元年時期入蜀為王建掌書記,從這以后他就終生仕蜀。在天佑四年,勸說王建當皇帝,并為他制定一些相關的政策。他與溫庭鈞同為“花間派”的代表作家,史上稱兩人為“溫韋”。大多數的詞大致都描述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一些上官貴族的軼事,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將人的享樂生活和離情別緒生動的表現出來。
韋莊寫的詞都很有名,《浣花集》就是其中的一首。他曾身陷重圍,中年時期又被病痛折磨。883年,在洛陽著有《秦婦吟》,詞的內容主要反映了戰亂中婦女的遭遇,在當時很是出名。后世之人還將《孔雀東南飛》、《太蘭詩》和他的'《秦婦吟》稱為“樂府三絕”。韋莊除了寫言情外,還擅長寫個人身世,他一生的經歷,可分為兩個時期,其一是仕唐時期,其二是仕蜀時期。但關于大部分的詞,基本上都是來源于后期。在文學地位上,韋莊在詩壇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代表作就是《秦婦吟》,是為今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了,詩中選取典型的情節和場面,在運用有層次的手法反映了重大歷史事件的復雜矛盾,同樣也標志著中國詩歌的發展。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 韋莊的文學成就
1、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
2、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并稱“溫韋”。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游享樂生活及離情別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并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韋莊是什么朝代詩人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玄宗朝宰相韋見素之后、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希望能幫到您
詩人韋莊是哪個朝代的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
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并稱“溫韋”。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游享樂生活及離情別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并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人
大家知道韋莊是哪個朝代的人嗎?不知道的.話。跟著我一起閱讀下文揭曉答案吧!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人?
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韋莊出生關中郡姓首族京兆韋氏,唐初宰相韋見素后人,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齊名,并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咸通四年(863),曾在昭義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劉潼府中當差。
咸通七年(866)劉潼代李福為西川節度使。乾符五年(878),長安應試不利,更名為韋莊。廣明元年(880年)四十五歲,韋莊在長安應舉,黃巢攻占長安以后,與弟妹失散,浪跡天涯。
中和二年(882)始離長安赴洛陽,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四十八歲,在洛陽寫有長篇歌行《秦婦吟》。五十八歲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乾寧元年(894)五十九歲登進士第,授校書郎。
乾寧四年(897),時年六十二歲,被“宣諭和協使”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回長安后,改任左補闕。天復元年(901)六十六歲,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天祐四年(907),朱溫篡唐。唐亡,力勸王建稱帝,王建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為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后終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開平元四年(910)韋莊身退歸隱,約開平五年(911),他暫名為“多情”,意欲去泉州,途經桃林場,得識韓偓。此后,又游寓了桃林蓬壺,離開泉州。乾化二年(912)春天,后梁太祖朱晃(全忠)派遣光祿卿盧玭等出使蜀,為調停蜀岐戰事來到洋川。盧玭拿出地圖選擇入蜀路線,正好被路經此處的多情看見。
乾化三年(912)多情處理了貫休的后事后,就打算去洛陽再次應試。此時朱友珪殺死后梁太祖朱晃,假造詔即皇帝位。朝廷發生變故,政治形勢動蕩,多情就先來到岐山(今陜西岐山)暫避一時。又來到了“醴泉”(今陜西麟游),離開醴泉院,多情再一次回到長安,來到從前曾經住過的咸宜觀舊址。七十五歲卒于成都花林坊。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人?
導語:說到韋莊,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那你想知道他是哪個朝代的人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了韋莊的資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韋莊出生在關中郡姓首族京兆韋氏里,唐初宰相韋見素后人,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齊名,并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咸通四年(863),曾在昭義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劉潼府中當差。
咸通七年(866)劉潼代李福為西川節度使。乾符五年(878),長安應試不利,他更名為韋莊。廣明元年(880年)四十五歲,韋莊在長安應舉,黃巢攻占長安以后,與弟妹失散,浪跡天涯。
中和二年(882)始離長安赴洛陽,中和三年(883年)三月,他四十八歲,在洛陽寫有長篇歌行《秦婦吟》。五十八歲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乾寧元年(894)五十九歲登進士第,授校書郎。
乾寧四年(897),時年他六十二歲,被“宣諭和協使”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回長安后,改任左補闕。天復元年(901)六十六歲,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天祐四年(907),朱溫篡唐。唐亡,力勸王建稱帝,王建為前蜀皇帝之后,任命他為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后終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開平元四年(910)韋莊身退歸隱,約開平五年(911),他暫名為“多情”,意欲去泉州,途經桃林場,得識韓偓。此后,又游寓了桃林蓬壺,離開泉州。乾化二年(912)春天,后梁太祖朱晃(全忠)派遣光祿卿盧玭等出使蜀,為調停蜀岐戰事來到洋川。盧玭拿出地圖選擇入蜀路線,正好被路經此處的'多情看見。
乾化三年(912)多情處理了貫休的后事后,就打算去洛陽再次應試。此時朱友珪殺死后梁太祖朱晃,假造詔即皇帝位。朝廷發生變故,政治形勢動蕩,多情就先來到岐山(今陜西岐山)暫避一時。又來到了“醴泉”(今陜西麟游),離開醴泉院,多情再一次回到長安,來到從前曾經住過的咸宜觀舊址。七十五歲卒于成都花林坊。
關于韋莊哪個朝代的和唐代韋莊簡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