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祠亭在哪里,詠亭的詩句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詠祠亭在哪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詠亭的詩句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王羲之寫的《蘭亭序》,那么蘭亭在哪?
蘭亭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西南十四公里處的蘭渚山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寄居處,這一帶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是山陰路上的風景佳麗之處。相傳春秋時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現址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郡守沈啟重建,幾經反復,于1980年全面修復如初 蘭亭是著名的書法圣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區。春秋時越王勾踐種蘭于此,東漢時建有驛亭,蘭亭由此得名。東晉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邀請了42位文人雅士在蘭亭舉行了曲水流觴的盛會,并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王羲之被尊為書圣,蘭亭也因此成為書法圣地。歷史上,蘭亭原址幾經興廢變遷,現蘭亭是嘉靖年間郡守沈啟根據明嘉靖時蘭亭的舊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園林建筑的風格。現在的蘭亭,融秀美的山水風光,雅致的園林景觀,獨享的書壇盛名,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于一體,以“景幽、事雅、文妙、書絕”四大特色而享譽海內外,是中國一外重要的名勝古跡,名列中國四大名亭之一。其內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來概況:“一序”即《蘭亭序》;“三碑”即鵝池碑、蘭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鵝池、小蘭亭、曲水流觴、流觴亭、御碑亭、臨池十八缸、王右軍祠、書法博物館、古驛亭、之鎮、樂池。
與濟寧市有關的詩詞
與濟寧市泗水縣有關的詩詞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與濟寧市兗州區有關的詩詞有《登兗州城樓》,與濟寧市任城區有關的詩詞有《贈任城盧主簿》,與濟寧市金鄉縣有關的詩詞有《金鄉張氏園亭》。
1、《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唐·杜甫
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
譯文:
我們夜里在梁園飲酒起舞,春季則在泗水縱情吟唱。
雖然才華超群卻無用武之地,雖然道德崇高卻無人理解。
2、《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唐·李白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譯文:
離痛飲后大醉而別還有幾日,我們登臨遍附近的山池樓臺。
什么時候在石門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們在那里暢飲開懷?
漾漾的秋波搖蕩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遠山徂徠。
我們就如飛蓬一樣各自飄遠,且來個淋漓痛快飲盡手中杯!
3、《登兗州城樓》?唐·杜甫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云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馀。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譯文:
我在來到兗州看望我父親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樓放眼遠眺。
飄浮的白云連接著東海和泰山,一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這里,魯恭王修的靈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蕪的城池。
我從來就有懷古傷感之情,在城樓上遠眺,獨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4、《贈任城盧主簿》 唐·李白
海鳥知天風,竄身魯門東。臨觴不能飲,矯翼思凌空。
鐘鼓不為樂,煙霜誰與同。歸飛未忍去,流淚謝鴛鴻。
譯文:
海鳥感知大風的到來,飛到魯國都城東門外避風。面對杯中的酒,卻無心暢飲,揮著翅膀渴望在天空翱翔。
祭祀的鐘鼓也不能讓它開心,煙靄霜霧能與誰相共。不忍心就這樣歸去,只能以淚愧謝賢德友朋。
5、《金鄉張氏園亭》 宋·石延年
亭館連城敵謝家,四時園色斗明霞。
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東陵隱士瓜。
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
縱游會約無留事,醉待參橫月落斜。
譯文:
亭臺樓館,連綿不斷,與城相接,規模超過了東晉的謝家;園中四季如春,百花斗妍,如云似霞。
推開小窗,迎面是一大片修竹,蒼翠欲滴;踱出園門,毗鄰有一大塊瓜田,景色如畫。
禽鳥相親相近,你呼我答;滿樹的繁花相續,香氣彌漫,清幽淡雅。
我盡情地游賞著園中的美景,無牽無掛;喝醉了酒,等待著月亮西落,參星橫斜。
李白的詩。
李白詩,摘抄一些放上來的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李白的詩有哪些?
舉例李白寫過最經典的詩:
最膾炙人口的思鄉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想象力最夸張浪漫的詩: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最孤獨的詩:《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老北京三忠祠的信息 ?
1、概說
北京文人有端午節到二閘三忠祠上香的傳統,祠內供奉諸葛亮、岳飛、文天祥。祠院寬敞,祠后有濯纓亭正臨通惠河邊。
2、相關考證
三忠祠也叫家廟,座落在東便門外,廟主可能為當時北京東城內的劉氏,廟里供奉的是諸葛亮、岳飛、文天祥三位忠良。大門的對聯為:“臥龍崗朱仙鎮臨安城多少客游多少嘆,出師表滿江紅正氣歌古今人頌古今悲”,這是當時人們對忠于國家、義于民族的忠良之士的懷念、贊頌和景仰。大殿坐西朝東,大殿前面南北兩側各有五間配殿,與大殿排列的北面還有三間跨院。光緒26年,八國聯軍入侵時,主殿被毀。解放前,國民黨13軍傅作義部隊到此時,整體建筑被毀。廟里有方石墩,方石墩上有蟠龍圖案。1958年時,還見有兩口大鐵鍋,幾棵大槐樹。
早些年代,青黃不接時,家廟的主人常來放粥,一般在冬季。后來,家廟破落,主人亦不知何在,于是,相當一段時間里,三忠祠附近沒房子的人都可以隨意住進去,也不會有人來收錢。那時,三忠祠周圍約住有30多戶人家,馬、金等姓是大戶,郭姓等是小戶。
三忠祠往北約五十米為通惠河(也叫運糧河),其間沒有類似亭子的東西。往西約二百米為蟠桃宮,往南毗鄰將軍墳,往東依次是樂家花園、張家花園(并未建成,實為張家墳地)和二閘。
三忠祠大部分的遺址可能位于現今駐東花市忠實里的北京鐵路局北京機務段內。三忠祠完整的文化遺留物雖然已經見不到了,但還有一些殘碑碎瓦散佚民間,家廟昔時的境況及忠義觀念也還在一些老居民中間口口相傳。三忠祠反映的傳統忠義觀念是百姓對時勢英杰的基本態度,這種態度是民間文化生命力所在。
3、相關文獻
《帝京景物略》中記錄的三忠祠
(明)劉侗 (明)于奕正
出崇文門三里,曰大通橋。運河數千里,閘七十二,抵橋下閘,不復通矣。大通云者,著有成也。水從昌平白浮村之神山泉,過雙塔榆河,會一畝、玉泉諸水,入城,匯積水潭,繇玉河中出。橋下閘而灘之,渹渹沌沌,攖怒則鳴。過灘貿然,氵扎氵扎活活,水乃疾行。疾者去之,緩以洄者取之,吱吱軋軋,林間之桔槔也。倚高城,臨運河,一二園亭而東之。三忠祠祀三忠:漢武侯、宋鄂王、信國也。祠后濯纓亭,亭即河之岸,撥船千艘,亭檻艘檣,日與摩拂。河故元通惠河,都水監郭守敬浚者,即金遼故河也。我成化正德中再疏之,再未就。嘉靖丁亥,御史吳仲請修,修三月告成功,上舟觀之,廛居夾岸二十里,柳垂垂蘸河,漕舟上下達。大學士張璁等聯句以聞,上喜,給光祿饌,又分御膳賜焉。萬歷中歲運,二月徂五月,凍糧至,去年糧也;夏徂秋,逮乎冬而至,本年分糧也。十年來,餉用急,漕政漸修,閘河一線,無守凍船。每花信麥秋時,亭陰閑閑,岸草靜好。出都門,半取水道,送行人,閑者別張家灣,忙者置酒此祠亭,去住各荒率,亭所閱,少閑人。對岸鹿園,金章宗故園也,今曰藍靛廠。下流十里小圣窩,龍湫也。崇禎壬申四月二十一日,大通橋下有聲如雷,有白物如犬,擁波而馳,至小圣窩而伏。
關于詠祠亭在哪里和詠亭的詩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