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詩詞有哪些,辛棄疾的詩詞有哪些小學階段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辛棄疾的詩詞有哪些,以及辛棄疾的詩詞有哪些小學階段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青玉案·元夕》、《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西江月·一柱中擎遠碧》、《西江月·剩欲讀書已懶》、《西江月·千丈懸崖削翠》、《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鷓鴣天·送人》、《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居士,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南宋官員、將領,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
這十首詩歌的原文為《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一柱中擎遠碧》一柱中擎遠碧,兩峰旁倚高寒。橫陳削就短長山。莫把一分增減。我望云煙目斷,人言風景天慳。被公詩筆盡追還。更上層樓一覽。
《西江月·剩欲讀書已懶》勝欲讀書已懶,只因多病長閑。聽風聽雨小窗眠。過了春光太半。往事如尋去鳥,清愁難解連環。流鶯不肯入西園。喚起畫梁飛燕。
《西江月·千丈懸崖削翠》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別浦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閑管興亡則甚。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鷓鴣天·送人》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的詩詞有哪些?
相對比較出名的有: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ǎng)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hái)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的詩詞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作者:辛棄疾 朝代:南宋 體裁:詞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注釋】
①建康:今江蘇南京。
②遙岑:遠山。
③玉簪:碧玉簪。
④螺髻:螺旋盤結的發髻。皆形容遠山秀美。
⑤斷鴻:離群失侶的孤雁。
⑥吳鉤:指吳國制造的一種兵器。
⑦流年:流逝的時光。
⑧倩:請托。
⑨紅巾翠袖:代指美人。
⑩揾:擦拭。
【譯文】
楚地一片清秋,水光連接天邊,秋色無邊無際。我向遠山望去,山都皺著眉,仿佛在向我傾述著無限怨恨。面對著落日,我一個人獨立樓頭,聽著南飛鴻雁來來往往的聲音。我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吳鉤看了又看,將樓上的欄桿都拍了數遍,可又有誰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不要說鱸魚膾的鮮美,西風吹,我卻不能像張季鷹那樣歸去。我更不愿像許汜那樣求田問舍,我羞于見人,怕被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小看。可惜時光年年,大好年華在風雨中白白過去,就連樹木也是如此老去。想到這里,我不禁傷感不已,落下眼淚。好心的佳人用紅巾綠袖,為我擦掉英雄淚。
【賞析】
這首詞大約寫于淳熙元年(1174年),是借登臨周覽以抑郁悲憤之情。詞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寫出了沒有人了解他雄心壯志的苦悶。詞的下片借歸典抒懷:他決不愿學晉代的張翰為了貪戀家鄉鱸全味美就想歸隱,更鄙視像三國時的許汜專為個人打算而不管國家大事。只可惜時光流逝,恢復中原汪是無望,他的憂國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詞中深刻地表達了他的這種悲憤情緒。下片連用三個典故,正反兩面見意,用張翰之典,既有故鄉難歸之慨嘆,也有不忍置國事不顧而隱居的責任感,這正是作者性格的兩個重要方面。許汜之典,對那些只知購田買房自私自利的官員表示極大的鄙夷之情。結尾六句抒發舉世皆濁我獨醒,世無知已之深慨,與上片“無人會、登臨意”遙相呼應,章法謹嚴。本詞寫盡英雄失路之感,如垓下悲歌,動人心魄。全詞借景抒情,意境悲壯而深曲,或比興,或用典,貼切靈活,豪氣濃情,沉郁淋漓。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作者:辛棄疾 朝代:南宋 體裁:詞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注釋】
①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 。
②北固亭:在鎮江東北北固山上,雙名北顧亭。面臨長江。晉人蔡謨為儲軍備而建。
③孫仲謀:孫權,字仲謀,三國時吳帝。
④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劉裕生于京口、建國后曾北伐,并收復過長安、洛陽。
【譯文】
江山依舊,卻無處覓求英雄豪杰,像孫仲謀一流。昔日繁華的歌舞臺榭。英雄的業績風流,總被歷史的風雨只得化為烏有。一抹斜陽映著叢密的草樹,平常的街巷,伴侶說劉裕曾在這里寄住。想當年,他指揮的金戈鐵騎,氣吞萬里,威猛如虎。元嘉年間劉義隆草草出兵北合伐中原,夢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壇癸天,作為全勝的紀念,卻不料只落得驚慌敗北狼狽逃竄。隆興北伐失敗對今四十三睥,我遙望中原,揚州路上烽火殺逢的情景歷歷如在眼前。那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燾祠廟香火盛燒,一片神鴉鳴嗓,社鼓喧鬧!靠誰問顧我:將軍年老,飯量可好?
【賞析】
本詞作于寧宗開禧元年(1205),時作者任鎮江知府,已66歲。當時宰相韓 胄準備北伐,作者一方面堅決主張抗金,同時又擔心主事者輕敵冒進而致敗,對當權者不能真正理解他,重用他表示憤慨。上片即景生情,由眼前之主聯想到兩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即孫權與劉裕,對他們的業績表示無限的向往和懷念。下片用劉義降草率北代失敗的史實告誡當政者,接下宕開。回憶43年前率兵南歸時如火如茶的戰斗場面。“四十三年”戰斗場景的插入,也有深意,當年自己滿腔愛國熱血,在極艱危的情況下血戰南歸。結果43年過去,一切依舊,佛貍祠照樣在金人統治之下,而且一派和平景象。43年的時間卻一事無成。結尾用廉頗自喻,抒發有志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憂傷與苦悶。全詞將多種感受都委婉地抒發出來,慷慨悲歌,千古后讀來仍令人回腸蕩氣,全篇蒼勁沉郁,豪壯中有悲涼。全篇蒼勁沉郁,豪壯中有悲涼。楊慎在《詞品》中評曰:“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關于辛棄疾的詩詞有哪些和辛棄疾的詩詞有哪些小學階段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