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魏源的詩有哪些,魏源被譽為
大家好,關于贊魏源的詩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魏源被譽為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魏源有哪些著名代表著作?
魏源和龔自珍是朋友,他們的思想也相近。魏源“以經濟名世”,不以詩人或文章家著名。實際上他對詩文創作也是非??炭嗯Φ摹K胺掳紫闵襟w”作的一部分古體詩如《江南吟》“阿芙蓉”、《都中吟》“籌善后”等,以及數十首律詩《寰?!?、《秋興》等,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無能,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表現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昔人所欠將余俟,應笑十詩九山水”,他的大量山水詩,不少篇章具有一種形象飛動、生機蓬勃的特點,如《湘江舟行》、《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三湘棹歌》等。
魏源的《寰海十章》(城上旌旗城下盟)全詩是什么?
《寰海十章》
揭竿俄報郅支圍,呼市同仇數萬師。
幾獲雄狐來慶鄭,誰開兕柙禍周遺!
七擒七縱談何易,三復三翻局愈奇。
愁絕釣鼇滄???,墨池凍臥黑蛟螭。
《寰海十章》是魏源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創作于清朝。
譯文:
忽報鬼子被奮起義民層層圍困,
人人同仇敵愾,頃刻間號召數萬人大軍。
敵酋眼看就擒,忽然斜刺里來了救兵,
是誰開籠放虎,讓它們禍害人民!
難道鬼子也懂仁義,可以七擒七縱?
怪的是忽戰忽和,反復舉棋不定。
這樣荒唐事,真使有心人愁悶欲死;
我象黑蛟龍凍臥在墨池中,有志難伸。
擴展資料:
鴉片戰爭初起時,英國侵略軍侵入廣州,被人民武裝的平英團圍攻于三元里,英領事義律往救,亦被圍困,經滿清官吏奕山派人前往勸解,保護義律出圍。作者對于當時滿清政府的懼外媚敵行徑極為不滿,并對外國的入侵和清廷的顢頇無能懷著深切的憂慮,詩中充分流露出這種憤懣和憂國的感情。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字默深、墨生,原名遠達,字良圖,又字漢士,法名菩薩戒弟子魏承貫,湖南隆回人,魏邦魯第二子。幼年時家道中落。6歲進私塾。9歲應縣童子試,因以“腹內孕乾坤”對“杯中含太極”而使考官大為驚嘆。14歲參加縣學入學考試,名列前茅,被稱為神童之一。
參考資料:《寰海十章》-百度百科
曉窗(魏源)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 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里?!?/h2>
(一)詩詞翻譯
魏源的這首詩,運用淺顯文字,闡釋深刻哲理。小時候聞著雞聲入眠,人老了聽著雞聲起床。世上一代又一代的人,總是將歲月與生命消磨在這幾聲報曉的雞聲之中。
(二)詩詞賞析
魏源寫這首詩,恐怕不只是為了講述這個客觀事實,而是從中滲透出理性內涵。如何對待雄雞報曉,其實是涉及人生觀的大問題。有志者聞雞起舞、發奮圖強,時不我待、自強不息;無志者曉窗沉睡、蹉跎歲月,時光流逝、不思進取。
據史料記載,這首詩的作者本人就是一位有志之士。魏源(1794—1857年),名遠達,字默深,又字墨生、漢士,號良圖。湖南邵陽隆回人。
魏源是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魏源主張革新變法,認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在鴉片戰爭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運、鹽政的方案和措施。魏源既堅決反對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又重視了解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總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今天拜讀魏源的這首詩,得到的啟示是:人生苦短,不可將有限的人生消磨在雞鳴之中;奮斗乃長,必須把無限的奮斗延伸至曉窗之外。
魏源的秋日偶題這首詩得詩句是什么
魏源的《秋日偶題》的詩句是:傳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暫住此荒城。湖邊無處看山色,但愛千家帶雨耕。
1:作者介紹:魏源(1794~1857) 名遠達,字默深。著名學者,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
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生于湖南邵陽,咸豐七年三月一日(1857年3月26日)歿于杭州。湖南邵陽人。嘉慶二十五年(1820)全家遷居江蘇揚州新城。道光進士,官至知州。學識淵博,著述很多,主要有《書古微》、《詩古微》、《默觚》、《老子本義》、《圣武記》、《元史新編》和《海國圖志》等?!逗鴪D志》是其中有較大影響的一部,也是他作為地理學家的代表作。該書有50卷本、60卷本和百卷本三種。他以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為基礎,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編成50卷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擴充為60卷本,次年徐繼畬的《瀛環志略》問世,魏源吸取該書和其他資料,于咸豐二年(1852)增補為100卷本?!逗鴪D志》內容豐富,記述了世界各國的地理、歷史、經濟、政治、軍事和科學技術,乃至宗教、文化等情況,并附有世界地圖、各大洲地圖和分國地圖等。此書旨在喚起國人,學習外國的長技,興利除弊,增強國力,抵抗外來侵略。它與成書時間相近的《瀛環志略》是中國學者編寫的最早的兩部世界地理著作。
2:詩文翻譯:秋日偶題 清魏源 傳舍官如住寺僧, 半年暫住此荒城。 湖邊無處看山色, 但愛千家帶雨耕。 病牛 宋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 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
3:相似作品:
作品名稱《秋日偶題》作 者杜牧 ?
荷花兼柳葉,彼此不勝秋。玉露滴初泣,金風吹更愁。綠眉甘棄墜,紅臉恨飄流。嘆息是游子,少年還白頭。
誰給我說西漢閨怨魏源的詩歌有哪些?
有所思
朝代:兩漢
原文: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狶!
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的什么詩
魏源在《魏源集》一書中說:“受光于隙見一床,受光于牗見室央,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意思就是說理想與志向,放眼世界,胸懷天下。 夢想不是空洞的言語,也不是玩世不恭的處世態度,而是為理想而奮斗的堅定信念,亦是一種矢志不渝的追求。正是有了它,人生的價值才得以彰顯,生命的意義才得以體現。
這句話最早的說法來自于《淮南子 說山》 中的一句話:“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
原文選段如下: 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無千金之鹿。玉待礛諸而成器,有千金之璧,而無錙錘之礛諸。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戶,照室中無遺物;況受光于宇宙乎!天下莫不藉明于其前矣。由此觀之,所受者小,則所見者淺;所受者大,則所照者博。江出岷山,河出昆侖,濟出王屋,潁出少室,漢出嶓冢,分流舛馳,注于東海,所行則異,所歸則一。通于學者若車軸,轉轂之中,不運于己,與之致千里,終而復始,轉無窮之源。不通于學者若迷惑,告之以東西南北,所居聆聆,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