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存詩多少首,朱淑真的詩集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朱淑真存詩多少首,以及朱淑真的詩集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誰有朱淑真的資料,詳細一些
(其一)
朱淑真 宋代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均不詳。《蕙風詞話》稱"淑真與曾布妻魏氏(魏夫人)為詞友","則是北宋人無疑"。有人據朱淑真《璇璣圖記》作于紹定三年(1230),定為南宋人。但魏仲恭《斷腸詩集序》作于淳熙壬寅(1182),則紹定當為紹圣(1094~1098),與魏夫人生世相合。她出生于仕宦家庭。父親曾經"宦游浙西"。朱淑真少喜讀書,酷愛文學,善為詩詞。自稱"翰墨文章之能,非婦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鐘,不覺自鳴爾"(《掬水月在手詩序》)。她主要生活在杭州,出嫁后又跟隨丈夫游宦異鄉。從詩集中可以看出她曾到過淮南,也曾遠渡瀟湘。因婚姻不遂素志,所以精神極其痛苦,悒悒而終。據傳朱淑真一生創作的詩詞很多,她死后"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傳者百不一存"(魏仲恭《斷腸詩集序》)。
朱淑真的詩真實地反映了她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由于婚姻不如意,她寫有大量描寫個人寂寞生活和抒發內心痛苦的詩篇,如《愁懷》:"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以及《長宵》、《冬夜不寐》等,都流露了一種"珠淚向誰彈","悶懷脈脈與誰說"的孤獨之感。朱淑真詩歌的題材還是比較廣泛的,她用詩歌記游、贈答,并表達客居異鄉時對"親幃"、"親廬"的懷念。她還寫了一些詠史詩,議論歷史,品評人物,都很有見地。如《項羽二首》、《陸賈》、《韓信》、《張良》、《晁錯》等,贊頌了"蓋世英雄力拔山"的項羽、"能將新語悟宸衷"的陸賈、"男兒忍辱志長存"的韓信、"功成名遂便歸休"的張良、"一言請削獨干誅"的晁錯。她《自責》詩寫道:"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針卻有功。"流露了對于婦女所受的封建束縛的憤慨不平。她還常常表現出對于蠶桑、農事和人民生活的關懷,寫有《苦熱聞田夫語有感》、《喜雨》、《新冬》等詩。她還作有許多寫景詠物詩,湖光山色,四季景物的變易,都被她藝術地再現于詩歌之中。
保存下來的朱淑真詞有30首左右,在數量上遠不及她的詩,而且其中還有贗品。但其成就卻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如〔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愁悶一番新,雙蛾只暗顰。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以及〔蝶戀花〕"樓外垂楊千萬縷"、〔謁金門〕"春已半"等,都是很優秀的抒情詞。她在詞中還常常表現"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減字木蘭花〕)的孤單寂寞生活和苦悶哀愁的情感。這與她的詩基本格調完全一致。這些詞雖然是表現了封建社會的婦女才華被壓制、婚姻不如意的不幸命運,但總的來看,其思想內容是比較單薄、消沉的。朱淑真還有一部分詞,如〔清平樂〕"惱煙撩露"、〔江城子〕"斜風細雨作春寒"等,表現了對于愛情的熱烈向往與追求。作為一名女作家,因為這些詞對于戀愛生活的描寫非常坦率、大膽,語言又極潑辣、通俗,所以曾經受到某些維護封建倫常的評論者的指責,如說她是"未適乎情性之正"(《東維子集》卷七),"豈良人家婦所宜邪"(楊慎《詞品》卷二)。
朱淑真詞繼承晚唐、五代詞風,又接受了柳永、周邦彥等人的影響。語言清新秀麗,善于運用委婉、細膩的手法表現優美的客觀景物和個人的內心世界。她在宋代是成就僅次于李清照的杰出女詞人。陳廷焯說:"朱淑真詞才力不逮易安,然規模唐、五代,不失分寸。"(《白雨齋詞話》卷二)魏仲恭說,朱詞"清新婉麗,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豈泛泛者所能及"(《斷腸詩集序》)。
其詩有南宋魏仲恭輯《斷腸詩集》10卷,《后集》8卷(有殘缺),錢塘鄭元佐注,又《補遺》1卷。有《武林往哲遺著》本。又,《斷腸詞》1卷,有四印齋本。今人冀勤有《朱淑真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本。(鄧魁英)
(其二)
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 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郁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于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斷腸集》有宋鄭元佐注本。(《辭海》1989年版)
斷腸詞:詞集名。南宋朱淑真作。一卷。淑真為錢塘(今浙江杭州)女子,因自傷身世,故以“斷腸”名其詞。有明毛晉汲古閣課《詩詞雜俎》本、清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本等。(同上書)
(其三)
淑真錢塘人,幼警惠,善讀書,工詩,風流蘊藉。早年,父母無識,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復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臨安王唐佐為之立傳。宛陵魏端禮輯其詩詞,名曰《斷腸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
(其四)
順治辛卯,有云間客扶乩于片石居。一士以休咎問,乩書曰:“非余所知。”士問仙來何處,書曰:“兒家原住古錢塘,曾有詩篇號斷腸。”士問仙為何氏,書曰:“猶傳小字在詞場。”士不知《斷腸集》誰氏作也,見曰“兒家”,意其女郎也,曰:“仙得非蘇小小乎?”書曰:“漫把若蘭方淑士,”曰:“然則李易安乎?”書曰:“須知清照易貞娘,朱顏說與任君詳。”士方悟為朱淑真,故隨問隨答,即成浣溪沙一闋。隨又拜祝,再求珠玉。乩又書曰:“轉眼已無桃李,又見荼蘼綻蕊。偶爾話三生,不覺日移階晷。去矣去矣,嘆惜春光似水。”乩遂不動。或疑客所為,知之者謂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湖〔土需〕雜記》)
朱淑真最著名的20首詩
詞:《清平樂·惱煙撩露》,《減字木蘭花·獨行獨坐》,《蝶戀花·送春》,《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生查子·元夕》(存疑),《菩薩蠻·詠梅》,《生查子·年年玉鏡臺》(存疑)詩:《清晝》,《落花》,《秋夜》,《苦熱聞田夫語有感》,《喜雨》,《秋夜牽情·詠桂·彈壓西風擅眾芳》,《青蓮花》,《黃花》,《梨花》
朱淑貞,生卒年不詳,號幽棲居士,籍貫身世歷來說法不一,一作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祖籍安徽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相傳為朱熹的侄女。
朱淑貞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
作品精選: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絳英,春衣初試薄羅輕。風和煙暖燕巢成。小院湘簾閑不卷,曲房朱戶悶長扃。惱人光景又清明。
《蝶戀花·送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朱淑真詞有多少首?
朱淑真(約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詞人,一作淑貞,號幽棲居士。 相傳朱淑真作品為其父母焚毀,后人將其流傳在外的輯成《斷腸集》(詩)2卷,《斷腸詞》1卷及《璇璣圖記》,輾轉相傳,有多種版本。 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后期則憂愁郁悶,頗多幽怨之音,流于感傷,后世人稱之曰“紅艷詩人”。作品藝術上成就頗高,后世常與李清照相提并論。流傳頗廣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一闋,長期以來被認為歐陽修所作,其實是當時怕壞了女子的風氣,才將作者改為了歐陽修的。 朱淑真書畫造詣相當高,尤善描繪紅梅翠竹。明代著名畫家杜瓊在朱淑真的《梅竹圖》上曾題道:“觀其筆意詞語皆清婉,……誠閨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畫家沈周在《石田集·題朱淑真畫竹》中說:“繡閣新編寫斷腸,更分殘墨寫瀟湘。”由此可見,其能力非尋常深閨女子可比,當與李清照并駕齊驅。朱淑真,她的詩作受到市民的激賞,卻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燒(據魏仲恭《斷腸詩集序》)。她顯然是英年早逝的“問題美女作家”。 她的別號是“幽棲居士”,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與李清照齊名,有《斷腸集》存世。從“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愁懷》)來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戀情,被一些學者剝奪著作權。 但是,她的作品還是存有大膽露骨的香艷鏡頭:“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纏綿于情愛連時間也不管了,“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猶如今人當街親吻一般大膽。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絳英,春衣初試薄羅輕。風和煙暖燕巢成。 春衣初試薄羅輕 小院湘簾閑不卷,曲房朱戶悶長扃。惱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元夕〗(爭議中)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朱淑珍的著作《斷腸集》中有多少首詞?
朱淑真,宋代著名才女,號幽棲居士。生于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郁而終。能畫,通 音律。詞多幽怨,流于感傷。也能詩。存詞24首于《斷腸集》。她的詞情真意切,清楚流麗,讀來有種凄怨哀美。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