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怎么用,踏遍青山人未老下一句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踏遍青山人未老怎么用,以及踏遍青山人未老下一句是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踏遍青山人未老是什么意思
“踏迫青山人未老”一句既指作者又指紅軍。是作者憶起在以往征戰歲月轉戰南北時踏遍的眾多山峰及艱難險阻,斗志依舊堅定,精神依舊旺盛。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寓意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解說
1、“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寓意:體現偉人一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豪邁的氣慨。“踏遍青山人未老”這句詩出自于毛 澤東的《清平樂·會昌》。
2、“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二句詩正好表達了他當時的內心的思想和情感,雖然從年到年歷經了十多年的時間,而且革命正是處在低落的時候,當時他是41了,但是他的心卻還是那樣的年輕,還是那樣的充滿了朝氣,這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啊!雖然當時的革命戰爭的形勢嚴峻,但是他還是對革命戰爭的勝利充滿了信心,在他的心中看到的是革命戰爭的勝利,所以才會說是“風景這邊獨好”。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句話什么意思,詳細點解釋一下
意思: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走遍了青山綠水,但是人依然覺得很有精力,不曾疲憊,這兒的風景最好。
1934年,毛澤東在粵贛省的干部的陪同之下,登上會昌城西北的高峰會昌山(又名嵐山嶺)。毛澤東望著逶迤的山巒,觸發了詩興,寫下《清平樂·會昌》一詞。他的心情雖然苦悶,但并不消沉。
詩人豪邁地宣稱自己“踏遍青山人未老”。詩人所看到的是,“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而遠望南粵,“更加郁郁蔥蔥”。“風景這邊獨好”的獨白,更加表達出詩人的樂觀、豁達之情,以及對革命前途的堅定信心。
擴展資料
詩歌作于1934年7月,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是毛澤東在會昌登山后所作。這一時期毛澤東在黨內軍內已無發言權,但他并不氣餒,調整心態,堅持自己的觀點。
在他自己說的沒有發言權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頭于做調查研究、讀書、向中央提建議,而不是“賦閑”。“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這種精神的藝術寫照。
作者自己曾說:“1934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會昌》詞的基調是昂揚的,語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澤東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和堅韌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間也隱約表露了詞人的憂慮和憤懣。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