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有多少首詩,黃庭堅有多少首詩歌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黃庭堅有多少首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黃庭堅有多少首詩歌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黃庭堅 詩詞代表作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三宗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后擢起居舍人。紹圣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
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早年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 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詩與蘇軾并稱“蘇黃”,有《豫章黃先生文集》。詞與秦觀齊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龍榆生《豫章黃先生詞》。詞風流宕豪邁,較接近蘇軾,為“江西詩派”之祖。晁補之云:“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 是當行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見《詩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詞,不免褻諢。有《山谷詞》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跡有《松風閣詩》、《華嚴疏》、《經伏波神祠》、《諸上座》、《李白憶舊游詩》、《苦筍賦》等。書論有《論近進書》、《論書》、《清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
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ps:傳該詩為黃七歲之作。
病起荊江亭即事
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
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古藤州。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登快閣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其一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滟〔氵預〕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其二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弈棋二首呈任漸
其一
偶無公事負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隱不知巖穴樂,手談勝與俗人言。
簿書堆積塵生案,車馬淹留客在門。
戰勝將驕疑必敗,果然終取敵兵翻。
其二
偶無公事客休時,席上談兵校兩棋。
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東一目誠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誰謂吾徒猶愛日,參橫月落不曾知。
喜太守畢朝散致政
功名富貴兩蝸角,險阻艱難一酒杯。
百體觀來身是幻,萬夫爭處首先回。
晚樓閑坐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來一味涼。
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新竹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影離離。
歸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題竹石牧牛
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
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
黃庭堅詞作:
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鷓鴣天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情歡。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望江東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
訴衷情
一波才動萬波隨,蓑笠一鉤絲.錦鱗正在深處,千尺也須垂.
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虞美人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懷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醉落魄
蒼顏華發,故山歸計無因得.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家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生頰.淚珠不用羅巾沾,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定風波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雨謝,池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謁金門
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兄弟燈前家萬里,相看如夢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厭歲寒無氣味,余生今已矣!
訴衷情
小桃灼灼柳髳髳,春色滿江南。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
山潑黛,水挼蘭,翠相攙。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
南鄉子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布解愁。
滿庭芳
修水濃清,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欞。
風清夜,橫塘月滿,水凈見移星。堪聽,微雨過,媻姍藻荇,瑣碎浮萍。
便移轉胡床,湘簟方屏。練靄鱗云旋滿,聲不斷、檐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滿,山露佛頭青。
滿庭芳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驚動京關。粉身碎骨,功合上凌煙。
樽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登前,醉玉頹山。
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
水調歌頭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攲玉枕,拂金微。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
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千秋歲
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飛騎軋,鳴珂碎。齊歌云繞扇,趙舞風回帶。嚴鼓斷,杯盤狼藉猶相對。
灑淚誰能會?醉臥藤陰蓋。人已去,詞空在。兔圍高宴悄,虎觀英游改。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海。
醉蓬萊
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
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萬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歡意!
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
荔枝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茵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念奴嬌
斷紅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
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淥?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遶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黃庭堅被貶時期有多少作品?
黃庭堅一生坎坷,命運多舛,曾兩次遭貶謫。北宋黨爭劇烈,宋哲宗主政以后,主張變法的變法派逐漸在朝廷中得勢,紹圣初年(1094),黃庭堅的政敵彈劾他在纂修《宗神實錄》時“修先帝《實錄》類多附會奸言,抵斥熙寧以來政事”,黃庭堅因這個罪名被貶為涪州(今重慶涪陵)別駕,安置黔州(今重慶彭水)。又因黃庭堅堂弟黃嗣直當時正為涪陵尉,所以黃庭堅在涪陵有短暫停留,黃庭堅此次少留涪陵,并作了《贈嗣直弟頌十首(并序)》。《山谷內集》卷十五有《贈嗣直弟頌十首》,詩前有《序》云:“涪陵與嗣直弟夜語,頗能明古人意,因戲詠云:‘人皆有兄弟,誰共得神仙。’故作十頌以記之,此二句唐赤松觀舒道士詩人題赤松子廟詩也。”黃庭堅在黔州的一個重要活動就是結交佛、道,研習經文,汲水煉丹。他寓居開元寺,與寺內眾僧親如一家,一道參誦佛經,還攀爬上摩圍山麓的云頂寺游玩豪飲。在他的詩文中也能看到他用佛典、公案來寫自己的悟道心得體會,表現的正是詩人在獲得生死解脫之后所體會到的人生哲學道理。
《贈嗣直弟頌十首》正是他此一人生感悟的詩性表達:
饑渴隨時用,悲歡觸事真。十方無壁落,中有昔怨人。(其一)
去日撒手去,來時無與偕。若將來去看,還似不曾齋。(其二)
正觀心地時,絲發亦無有。卻來觀世間,冬後數九九。(其三)
涪陵薩埵子,且道也旁行。亦嚼橫陳蠟,不愛孔方兄。(其四)
萬里唯將我,回觀更有誰。初無卓錐地,今日更無錐。(其五)
向上關捩子,未曾說似人。困來一覺睡,妙絕更通神。(其九)
往日非今日,今年似去年。九關多虎豹,聊作地行仙。(其十)
這些禪宗偈頌大多運用佛典、公案來寫自己的悟道心得體會,表現的正是詩人在獲得生死解脫之后所體會到的人生哲理,所有詩句無不指向不受世俗污染的淡泊志向,是“平常心便是道”的審美愉悅。
黃庭堅在黔州期間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文章,按他自己的話說:“數年來不絕作文字,尤時時作小記序及碑刻耳……至于詩,不作也是元祜五年也。”他稍有閑暇,便與有識之士談論詩文,揮筆創作。現存文集中關于在黔州的作品就有詩20首、詞12篇,還有專著《草》和《王全州祠堂記》等。這些詩詞文章均以彭水、黔江為背景,或描太平盛世之貌,或述鐘愛山水之情,或敘遭遇不平之聲。這可以說是他謫居生活的寫照。在黔州,他常常與當地的文人學子進行互相交流學習,并且樂于教之,比如他在《與王子龍書七首》(其一)中亦云:“至于樂聞士大夫之好學,有忠信根本可以日就月將者,則剔然動其心,此則余習未除耳。”故《豫章先生傳》有云:“(黃庭堅)與后生講學孜孜不怠,兩川人士爭從之游,經公指授,下筆皆有可觀。”
紹圣四年春天,黃表兄張向提舉夔州路常平,為避親嫌,十二月壬寅,詔黃庭堅移戎州安置。紹圣五年三月,他離開黔州過涪陵、瀘州。瀘州太守王補之設宴招待他,并出官妓盼盼唱詞侑殤。黃庭堅盡管遭貶,但心懷豁達,依然逢場作樂。在約二十天里,他游賞瀘州名勝,寫下了一些與游記有關的詩文,如《跋常山公書》、《瀘州大云寺滴乳泉記》、《瀘州木龍巖題名》等。六月初,到達戎州,他暫時寓居在城南一寺院中,他自稱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自命所居室為“槁木俺”、“死灰寮”。后來他僦居城南,并將其命名為“任運堂”,并作《任運堂銘》,表示自己安分守命,無心世事了。他在戎州,泰然處之,終日為門生講學。
黃庭堅謫居戎州期間由于沒有俸祿,因此不但居住條件比較艱苦,而且生活上也比較窘迫,加上身體又不太好,全靠朋友救濟度日,面對陌生的環境,窘迫的生活和衰弱的身體,黃庭堅初到戎州時心情是頗為沉郁的,好在他一向達觀,面對人生的跌落和生命的沉淪,他又能泰然處之,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處事態度,正如他在與朋友的信中所言:
老兄自黔遷戎,尤在黔也。衣食厚薄,隨緣亦易過。歲用十千,僦一民居在城南門里,差遠市井,杜門少賓客,用私奴,不復借公家人,極清閑也。(《答世因弟》)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庭堅慢慢地習慣了在戎州的生活,在友情關懷、山水陶醉、藝術熏陶和佛老思想感悟中找到了安頓生命的最好方法。黃庭堅在戎州廣交朋友,遍游名勝,為人題字畫、作序、寫碑志,酬詩韻等等占據了他大量的時間,因此也寫下了許多有關謫居戎州的交游,富有巴山蜀水特有地域文化的文學作品。
由于桀驁的性格,黃庭堅自視甚高,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趙挺之,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黃庭堅因建中靖國元年(1101)寫《承天院塔記》一文受執政趙挺之誣陷,獲“幸災謗國”罪名,被流放至宜州羈管。黃庭堅從崇寧三年(1104)5月抵達宜州到崇寧四年(1105)9月卒于小南樓,在宜州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后16個月,在此期間,他留下了十余篇文章,《乙酉家乘》(又稱《宜州家乘》)日記,詩11篇,詞4首,其創作題材抒寫大多是自身生活和感受。在最初的宜詩作中,黃庭堅還保持了那種以沉痛悲憤入筆的風格,如《予去歲在長沙數與處度元實相從把酒自過嶺來不復有此樂感嘆之余戲成一
黃庭堅最有名的一首詩
《寄黃幾復》
北宋·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請問黃庭堅的《龐居士寒山子詩貼》內容,是幾首詩?
《龐居士寒山子詩貼》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書法作者:黃庭堅(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北宋書法家
詩作者:寒山(唐代隱士)
詩意:勸戒居士龐蘊(?——八○八 唐代著名禪者)
第一首--勸解龐居士擺脫清高、癡情的凡根,莫誤解他的直言。
第二首--借此寄語信眾,修仁慈之本性才是成佛之道。
(以上為本人個人釋義)
全文:
(第一首)
我見黃河水,凡經幾度清。
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
癡屬根本業,愛為煩惱阬。
輪回幾許劫,不解了旡明。
寒山出此語,舉世狂癡半。
有事對面說,所以足人怨。
心真語亦直,直語無背面。
君看渡奈河,誰是嘍羅漢。
(第二首)
寄語諸仁者,仁以何為懷。
歸源知自性,自性即如來。
任運堂試張通筆為法聳上座書寒山子龐居士詩兩卷。涪翁題。
(不是提問者提出這個問題以前還真沒考慮過,自己又重新體會下這篇書法作品,以為這類問題沒人能很快的回答,所以寫了很久,邊寫邊學習。)
黃庭堅有多少首詩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黃庭堅有多少首詩歌、黃庭堅有多少首詩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