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千里隔談經哪里的簡單介紹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故人千里隔談經哪里,以及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送君孤棹上長 淮 ,千里談經意不乖。怎么翻譯
額,這首是顧炎武的 (送歸高士之淮上)
原詩 送君孤棹上長淮,千里談經意不乖。卜宅已安王考兆,攜書還就故人齋。
檐前映雪吟偏苦,窗下聽雞舞亦佳。此日邴原能斷酒,不煩良友數縈懷。
因為對顧老頭不是很熟悉,只能是猜了,至于對不對的小子就不知道了,只能斗膽一試了。
首先是題目,送歸高士之淮上。這里的高士應該是指代有學問的名士,送歸應該是送回去,
淮一直以來就是安徽吖,皖北這些地方。因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和語言學家。是清初的大儒。能承得起他送的高人,應該是經學大師 閻若璩。此人是山西太原人,僑居
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也是著名的學者??滴跏荒辏谒拇畏禋w故里,恰逢顧炎武游太原,他們一道考晉祠古跡,辨晉水源流及太原之沿革、唐晉之分封。顧炎武還以“所撰《日知錄》相質”“即為改定數條,顧虛心從之”。 所以個人覺得顧炎武送的是閻若璩。至于是不是我就不知道了,全是猜的。
至于詩的前兩句。送君孤棹上長淮(送離別的的故人在淮河上,送別的只有孤帆影之)剛一開始就敘述了離別的情緒,孤舟看上去挺凄涼的。孤棹:就是獨漿,孤舟。千里談經意不乖(千里談經:這里應該是特指兩人在一起時的言論,意不乖,是指不盡興,意猶未盡。
以上就是全詩的前兩句解釋。三四句應該是借代安王之亂來指此時閻若璩的境遇,并指出有機會還會一起進行學術研究,嘿嘿。
五六句是借用兩個典故,囊螢映雪和聞雞起舞,來說閻若璩的刻苦和能力,也是對閻若璩的褒獎,因為此時的顧炎武已經是大家了。
七句應該是邴原戒酒這個典故,這個典故可以去網上找找,我就不太細說了,我也不怎么說的明白,呵呵,主要是說不明白,應該是這個叫邴原的人,三國時候的魏國人,出門游學去了,然后發生了一系列的事,然后就把酒戒除了,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喝酒誤事唄,順便說句!喝車別開酒,開酒別喝車。。。
末一句,不煩良友數縈懷,應該就是和這個好朋友談談牽掛心中的情懷~
全文大意就是。哥們你一個人乘船走了。以后咱哥倆能不能見到就不好說了,想想哪些年咱倆一起干的事,有機會的話還要在一起回憶一下。話說你要勤學苦練吖,別把自己的知識放下,酒不是啥好東西,能不喝就別喝了。等見面了咱倆再聊哈~
以上全是個人理解,完全靠猜,因為對他真的不是很了解,大概齊,保不準就是我說的意思了。呵呵。如果不對我也沒辦法了。那個啥,給個好評唄,別管對錯了。我都寫了1個多小時了??蓱z下唄,親。
李白寫的歌頌祖國河山的詩篇有哪些?
1、原文: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自:唐代·李白《望廬山瀑布》
釋義: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2、原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門山》
釋義: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3、原文: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出自:唐代·李白《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釋義: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云繚繞,如在云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4、原文: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出自: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釋義: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5、原文: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出自:唐代·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釋義:江邊的城池好像在畫中一樣美麗,山色漸晚,我登上謝朓樓遠眺晴空。兩條江之間,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鏡子;江上兩座橋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煙之中;秋色蒼茫,梧桐也已經顯得衰老。
除了我還有誰會想著到謝朓北樓來,迎著蕭颯的秋風,懷念謝先生呢?
千里故人千里月中故人的意思?
千里故人千里月中故人的意思是:舊交,老朋友。
擴展閱讀:
“千里故人千里月”出自《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原文:
《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元代 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
紅妝翠蓋木蘭舟。
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
一尊白酒寄離愁。
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由詞題可知,這首詞記載的是作者與李輔之兩次暢游大明湖。據遺山《濟南行記》記載,乙未年秋約七月,“以故人李君鋪之之故”而至濟南。第二年丙申(1236)三 、四月間,又與李輔之在濟南歡聚。金濟南府即宋齊州(今山東濟南),據《金史·地理志》記錄,濟源縣在金河東南路孟州,今屬河南。那么,李輔之又是何許人?李輔之名天翼,固安(今河北)人,曾任濟南漕司從書。
這是一首寫景寄情之作 。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既表達了與友人團聚的歡樂,又寫出與之天各一方的離別的愁悵。詞的上片盡寫初秋的大明湖。正值“秋荷方盛,紅綠如繡,令人渺然有吳兒州渚之想”?!昂扇~荷花”一綠一紅,以鮮明的色調突出新秋大明湖的美景,而“ 紅妝 ”、“翠蓋”則呼應開篇的“荷花”、“荷葉”。不禁讓人聯想起李清照的“綠肥紅瘦。”作者反復提及景致之美 ,可見對上次游湖仍記憶猶新。在紅綠掩映之間。湖上泛舟之人,真是十分愜意。盡寫美景是為了烘托人物。詞中的風流人物是指作者本人與友人李輔之。統看上片,可見作者沉浸在對昔日的美好回憶之中。如畫的江山,風流的人物,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的欣喜歡暢。
詞的下片,在表達效果上與上片迥然不同。下片與上片所寫不同時、不同地。道出了與友人分別三年的思念 ?!扒Ю锕嗜饲Ю镌隆睂憙扇说姆蛛x。本詞的寫作時間大約在戊戌年,此時正值元遺山準備攜家由濟源回太原 ,與濟南相隔甚遠,故曰:“千里”,“三年”寫出與友人分離的確切時間。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消愁,作者也無一例外?!耙蛔鸢拙萍碾x愁”,來表達對輔之的離愁別念。而僅以此舉還不夠。作者又借流水寄言,寄淚。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達到思想的共鳴,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江城子·別徐州》中“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 ,楚江東”。而全詞以情作結,感情流露自然,純真。
全詞筆調清新 ,以寫景入手,導入感情的抒發,以景寫人 ,因景抒懷 。一揚一抑,情感變化起伏迭宕,其景其情,均秉筆直書,無一假借。而結尾把二人的深厚友情推到了極點 。內容與形式統一 ,可謂“得其所哉”。
有沒有人給我幾句懷念故人(指以前的朋友)不在了的句子或詩。謝謝。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
————————————————————
西江月 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內進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妝不褪唇紅。高情憶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是一首悼亡詞,所悼念的是追隨蘇軾二十三年的愛妾朝云。
————————————————————
半死桐·鷓鴣天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沾才P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悼亡賀鑄的亡妻
————————————————————
悼亡詩三首(之一)——潘岳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返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隟來,晨溜承檐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
離思——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
納蘭性德是古代詞史上寫悼亡詞最多的詞人,共有20多首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毀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字早醒儂自夢,更更。泣不盡風檐夜雨鈴。
——《南鄉子》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唯有恨,轉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潮。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西風打畫橋。
——《于中好》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 。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采桑子》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沁園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戲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青衫濕》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牟融是漢朝人還是唐朝人?
[牟融有兩個,一個是漢朝人,大教育家,另外一個為唐朝詩人
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優,北海安丘人,生年未詳,卒約漢章帝建初四年二月庚寅(初五)日(79年3月26日)。少博學,以《大夏侯尚書》教授門徒數百人。以司空舉為茂才,為豐令,視事三年,縣無獄訟。明帝朝,累官至司空。舉動方重,甚得大臣節。進太尉,卒,章帝親臨其喪。牟的著作有《牟子》二卷(《隋書經籍志》)傳于世。
唐朝詩人牟融作品
全唐詩 卷四百六十七
牟融
卷467_1 【春日山亭】 牟融
醉來重整華陽巾,搔首驚看白發新。莫道愁多因病酒,
只緣命薄不辭貧。龍魚失水難為用,龜玉蒙塵未見珍。
正是圣朝全盛日,詎知林下有閑人。
卷467_2 【寄周韶州】 牟融
十年學道困窮廬,空有長才重老儒。功業要當垂永久,
利名那得在須臾。山中荊璞誰知玉,海底驪龍不見珠。
寄語故人休悵怏,古來賢達事多殊。
卷467_3 【秋夜醉歸,有感而賦】 牟融
銜杯誰道易更闌,沉醉歸來不自歡。惆悵后時孤劍冷,
寂寥無寐一燈殘。竹窗涼雨鳴秋籟,江郭清砧搗夜寒。
多少客懷消不得,臨風搔首浩漫漫。
卷467_4 【寄范使君】 牟融
未秋為別已終秋,咫尺婁江路阻修。心上惟君知委曲,
眼前獨我逐漂流。從來姑息難為好,到底依棲總是諏。
西望家山成浩嘆,臨風搔首不勝愁。
卷467_5 【送羅約】 牟融
雨晴江館柳依依,握手那堪此別離。獨鶴孤琴隨遠旆,
紅亭綠酒惜分岐。月明野店聞雞早,花暗關城匹馬遲。
后夜定知相憶處,東風回首不勝悲。
卷467_6 【題李昭訓山水】 牟融
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詩酒集群賢。半巖松暝時藏鶴,
一枕秋聲夜聽泉。風月謾勞酬逸興,漁樵隨處度流年。
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勝輞川。
卷467_7 【處厚游杭,作詩寄之】 牟融
江村搖落暫逢秋,況是聞君獨遠游。浙水風煙思吊古,
楚鄉人物賦登樓。書沈寒雁云邊影,夢繞清猿月下愁。
念我故人勞碌久,不如投老臥滄洲。
卷467_8 【山中有懷李十二】 牟融
林前風景晚蒼蒼,林下懷人路杳茫。白發流年淹舊業,
碧山茅屋臥斜陽??瓦吳锱d悲張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何事登樓□□□,幾回搔首□思歸。
卷467_9 【客中作】 牟融
異鄉歲晚悵離懷,游子驅馳愧不才。夜夜砧聲催客去,
年年雁影帶寒來。半林殘葉迎霜落,三徑黃花近節開。
幾度無聊倍惆悵,臨風搔首獨興哀。
卷467_10 【山寺律僧畫蘭竹圖】 牟融
偶來絕頂興無窮,獨有山僧筆最工。綠徑日長袁戶在,
紫荃秋晚謝庭空。離花影度湘江月,遺佩香生洛浦風。
欲結歲寒盟不去,忘機相對畫圖中。
卷467_11 【送客之杭】 牟融
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帆帶夕陽投越浦,
心隨明月到杭州。風清聽漏驚鄉夢,燈下聞歌亂別愁。
懸想到杭州興地,尊前應與話離憂。
卷467_12 【有感二首】 牟融
何事離懷入夢頻,貧居寂寞四無鄰。詩因韻險難成律,
酒為愁多不顧身。眼底故人驚歲別,尊前華發逐時新。
十年飄泊如萍跡,一度登臨一悵神。
搔首臨風獨倚欄,客邊驚覺歲華殘。棲遲未遇常鋾薦,
邂逅寧彈貢禹冠。有興不愁詩韻險,無聊只怕酒杯乾。
何如日日長如醉,付與詩人一笑看。
卷467_13 【送沈侯之京】 牟融
悠悠旌旆出東樓,特出仙郎上帝州。劉旻才高能富國,
蕭何人杰足封侯。關河弱柳垂金縷,水驛青簾拂畫樓。
欲盡故人尊酒意,春風江上暫停舟。
卷467_14 【寄羽士】 牟融
別來有路隔仙凡,幾度臨風欲去難。樂道無時忘鶴伴,
談玄何日到星壇。山中勝景常留客,林下清風好煉丹。
使我浮生塵鞅脫,相從應得一盤桓。
卷467_15 【題趙支】 牟融
林間曲徑掩衡茅,繞屋青青翡翠梢。一枕秋聲鸞舞月,
半窗云影鶴歸巢。曾聞賈誼陳奇策,肯學揚雄賦解嘲。
我有清風高節在,知君不負歲寒交。
卷467_16 【司馬遷墓】 牟融
落落長才負不羈,中原回首益堪悲。英雄此日誰能薦,
聲價當時眾所推。一代高風留異國,百年遺跡剩殘碑。
經過詞客空惆悵,落日寒煙賦黍離。
卷467_17 【春游】 牟融
錦袍日暖耀冰蠶,上客陪游酒半酣。笑拂吟鞭邀好興,
醉欹烏帽逞雄談。樓前弱柳搖金縷,林外遙山隔翠嵐。
正是太平行樂處,春風花下且停驂。
卷467_18 【水西草堂】 牟融
蘿徑蕭然曲業存,閑云流水四無鄰。身留白屋潛蹤跡,
門□□吟學隱淪。吟對琴尊江上月,笑看花木鏡中春。
遺書自有親□處,何必驅馳擾世塵。
卷467_19 【送羽衣之京】 牟融
羽衣縹緲拂塵囂,悵別河梁贈柳條。閬苑云深孤鶴迥,
蓬萊天近一身遙。香浮寶輦仙風潤,花落瑤壇絳雨消。
自是長生林下客,也陪鴛鷺入清朝。
卷467_20 【題道院壁】 牟融
山中舊宅四無鄰,草凈云和迥絕塵。神棗胡麻能飯客,
桃花流水蔭通津。星壇火伏煙霞暝,林壑春香鳥雀馴。
若使凡緣終可脫,也應從此度閑身。
卷467_21 【贈歐陽詹】 牟融
為客囊無季子金,半生蹤跡任浮沉。服勤因念劬勞重,
思養徒懷感慨深。島外斷云凝遠日,天涯芳草動愁心。
家林千里遙相憶,幾度停車一悵吟。
卷467_22 【邵公母】 牟融
搔首驚聞楚些歌,拂衣歸去淚懸河。劬勞常想三春恨,
思養其如寸草何。浙水夢懷千里遠,蘇臺愁望白云多。
傷心獨有黃堂客,幾度臨風詠蓼莪。
卷467_23 【客中作】 牟融
千里云山戀舊游,寒窗涼雨夜悠悠。浮亭花竹頻勞夢,
別路風煙半是愁。芳草傍人空對酒,流年多病倦登樓。
一杯重向樽前醉,莫遣相思累白頭。
卷467_24 【贈楊處厚】 牟融
十年學道苦勞神,贏得尊前一病身。天上故人皆自貴,
山中明月獨相親??托牡雌遂o,吾道從容不厭貧。
幾度臨風一回首,笑看華發及時新。
卷467_25 【重贈張籍】 牟融
舊日儀容只宛然,笑談不覺度流年。凡緣未了嗟無子,
薄命能孤不怨天。一醉便同塵外客,百杯疑是酒中仙。
人生隨處堪為樂,管甚秋香滿鬢邊。
卷467_26 【贈殷以道】 牟融
世路紅塵懶步趨,長年結屋傍巖隅。獨留鄉井誠非隱,
老向山林不自愚??闲虐坠缃K在璞,誰憐滄海竟遺珠。
閑來撫景窮吟處,尊酒臨風不自娛。
卷467_27 【翁母些】 牟融
滿頭華發向人垂,長逝音容迥莫追。先壟每懷風木夜,
畫堂無復彩衣時。停車遙望孤云影,翹首驚看吊鶴悲。
獨有賢人崇孝義,傷心共詠蓼莪詩。
卷467_28 【題山莊】 牟融
蘿屋蕭蕭事事幽,臨風搔首遠凝眸。東園松菊存遺業,
晚景桑榆樂舊游。吟對清尊江上月,笑談華發鏡中秋。
床頭濁酒時時漉,上客相過一任留。
卷467_29 【沈存尚林亭夜宴】 牟融
草堂寂寂景偏幽,到此令人一縱眸。松菊寒香三徑晚,
桑榆煙景兩淮秋。近山紅葉堆林屋,隔浦青簾拂畫樓。
終日忘情能自樂,清尊應得遣閑愁。
卷467_30 【題孫君山亭】 牟融
長年樂道遠塵氛,靜筑藏修學隱淪。吟對琴樽庭下月,
笑看花木檻前春。閑來欲著登山屐,醉里還披漉酒巾。
林壑能忘軒冕貴,白云黃鶴好相親。
卷467_31 【題徐俞山居】 牟融
青山重疊巧裁攢,引水流泉夜激湍。嵐鎖巖扉清晝暝,
云歸松壑翠陰寒。不因李相門前見,曾向袁生畫里看。
老我不堪詩思杳,幾回吟倚曲欄干。
卷467_32 【送范啟東還京】 牟融
蕭蕭行李上征鞍,滿目離情欲去難??屠锕嗜俗鹁苿e,
天涯游子弊裘寒。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重到京華舊游處,春風佳麗好盤桓。
卷467_33 【樓城敘別】 牟融
故人為客上神州,傾蓋相逢感昔游。屈指年華嗟遠別,
對床風雨話離愁。清樽不負花前約,白發驚看鏡里秋。
此際那堪重分手,綠波芳草暫停舟。
卷467_34 【寫意二首】 牟融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
青氈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蕭蕭華發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獨喜冥心無外慕,
自憐知命不求榮。閑情欲賦思陶令。臥病何人問馬卿。
林下貧居甘困守,盡教城市不知名。
卷467_35 【贈浙西李相公】 牟融
長庚烈烈獨遙天,盛世應知降謫仙。月里昔曾分兔藥,
人間今喜得椿年。文章政事追先達,冠蓋聲華羨昔賢。
尊酒與君稱壽畢,春風入醉綺羅筵。
卷467_36 【天臺】 牟融
碧溪流水泛桃花,樹繞天臺迥不賒。洞里無塵通客境,
人間有路入仙家。雞鳴犬吠三山近,草靜云和一徑斜。
此地不知何處去,暫留瓊佩臥煙霞。
卷467_37 【送陳衡】 牟融
秋江煙景晚蒼蒼,江上離人促去航。千里一官嗟獨往,
十年雙鬢付三霜。云迷樓曲親庭遠,夢繞通山客路長。
不必臨風悲冷落,古來白首尚為郎。
卷467_38 【送沈翔】 牟融
江上西風一棹歸,故人此別會應稀。清朝盡道無遺逸,
當路誰曾訪少微。謾有才華嗟未達,閑尋鷗鳥暫忘機。
臨岐不用空惆悵,未必新豐老布衣。
卷467_39 【過蠡湖】 牟融
東湖煙水浩漫漫,湘浦秋聲入夜寒。風外暗香飄落粉,
月中清影舞離鸞。多情袁尹頻移席,有道喬仙獨倚闌。
幾度篝簾相對處,無邊詩思到吟壇。
卷467_40 【登環翠樓】 牟融
山中地僻好藏修,寂寂幽居架小樓。云樹四圍當戶暝,
煙嵐一帶隔簾浮。舉杯對月邀詩興,撫景令人豁醉眸。
我亦人間肥遁客,也將蹤跡寄林丘。
卷467_41 【游淮云寺】 牟融
白云深鎖沃州山,冠蓋登臨眾仰攀。松徑風清聞鶴唳,
曇花香暝見僧還。玄機隱隱應難覺,塵事悠悠了不關。
興盡凡緣因未晚,裴回依舊到人間。
卷467_42 【游報本寺】 牟融
山房寂寂蓽門開,此日相期社友來。雅興共尋方外樂,
新詩爭羨郢中才。茶煙裊裊籠禪榻,竹影蕭蕭掃徑苔。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了然塵事不相關,錫杖時時獨看山。白發任教雙鬢改,
黃金難買一生閑。不留活計存囊底,贏得詩名滿世間。
自笑微軀長碌碌,幾時來此學無還。
卷467_43 【題陳侯竹亭】 牟融
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風滿座絕塵氛。丹山鳳泣鉤簾聽,
滄海龍吟對酒聞。漠漠暝陰籠砌月,盈盈寒翠動湘云。
歲寒高節誰能識,獨有王猷愛此君。
卷467_44 【送報本寺分韻得通字】 牟融
幾度乘閑謁梵宮,此郎聲價重江東。貴侯知重曾忘勢,
閑客頻來也悟空。滿地新蔬和雨綠,半林殘葉帶霜紅。
□□□□□□□,□□□□□□□。
卷467_45 【寄永平友人】 牟融
故人千里隔天涯,幾度臨風動遠思。賈誼上書曾伏闕,
仲舒陳策欲匡時。高風落落誰同調,往事悠悠我獨悲。
何日歸來話疇昔,一樽重敘舊襟期。
朔風獵獵慘寒沙,關月寥寥咽暮笳。放逐一心終去國,
驅馳千里未還家。青蠅點玉原非病,滄海遺珠世所嗟。
直道未容淹屈久,暫勞蹤跡寄天涯。
卷467_46 【陳使君山莊】 牟融
新卜幽居地自偏,士林爭羨使君賢。數椽瀟灑臨溪屋,
十畝膏腴附郭田。流水斷橋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
秋成準擬重來此,沉醉何妨一榻眠。
卷467_47 【題寺壁】 牟融
僧家勝景瞰平川,霧重嵐深馬不前。宛轉數聲花外鳥,
往來幾葉渡頭船。青山遠隔紅塵路,碧殿深籠綠樹煙。
聞道此中堪遁跡,肯容一榻學逃禪。
卷467_48 【送徐浩】 牟融
渡口潮平促去舟,莫辭尊酒暫相留。弟兄聚散云邊雁,
蹤跡浮沉水上鷗。千里好山青入楚,幾家深樹碧藏樓。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
卷467_49 【謝惠劍】 牟融
感君三尺鐵,揮攉鬼神驚。浩氣中心發,雄風兩腋生。
犬戎從此滅,巢穴不時平。萬里橫行去,封侯賴有成。
卷467_50 【送僧】 牟融
梵王生別思,之子事遐征。煙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
三生塵夢醒,一錫衲衣輕。此去家林近,飄飄物外情。
卷467_51 【送友人】 牟融
有客棹扁舟,相逢不暫留。衣冠重文物,詩酒足風流。
官路生歸興,家林想舊游。臨岐分手后,乘月過蘇州。
卷467_52 【題朱慶馀閑居四首】 牟融
瀟灑藏修處,琴書與畫圖。白丁門外遠,俗子眼前無。
楚楚臨軒竹,青青映水蒲。道人能愛靜,諸事近清枯。
盡日衡門閉,蒼苔一徑新??托姆菂掛o,悟道不憂貧。
白屋懸塵榻,清樽憶故人。近來疏懶甚,詩債后吟身。
閑客幽棲處,瀟然一草廬。路通元亮宅,門對子云居。
按劍心猶壯,琴書樂有馀。黃金都散盡,收得鄴侯書。
寂寥荒館下,投老欲何為。草色凝陳榻,書聲出董帷。
閑云長作伴,歸鶴獨相隨。才薄知無用,安貧不自危。
卷467_53 【寄張源】 牟融
咫尺西江路,悲歡暫莫聞。青年俱未達,白社獨離群。
曲徑荒秋草,衡茅掩夕曛。相思不相見,愁絕賦停云。
卷467_54 【題竹】 牟融
瀟灑碧玉枝,清風追晉賢。數點渭川雨,一縷湘江煙。
不見鳳凰尾,誰識珊瑚鞭。柯亭丁相遇,驚聽奏鈞天。
卷467_55 【有感】 牟融
盛世嗟沉伏,中情怏未舒。途窮悲阮籍,病久憶相如。
無客空塵榻,閑門閉草廬。不勝岑絕處,高臥半床書。
卷467_56 【題山房壁】 牟融
珠林春寂寂,寶地夜沉沉。玄奧凝神久,禪機入妙深。
參同大塊理,窺測至人心。定處波羅蜜,須從物外尋。
卷467_57 【訪請上人】 牟融
曲徑繞叢林,鐘聲雜梵音。松風吹定衲,蘿月照禪心。
撫景吟行遠,談玄入悟深。不能塵鞅脫,聊復一登臨。
卷467_58 【送范啟東】 牟融
楊柳春江上,東風一棹輕。行囊歸客興,尊酒故人情。
畫史名當代,聲華重兩京。臨岐分手處,無奈別離生。
卷467_59 【客中作】 牟融
十年江漢客,幾度帝京游。跡比風前葉,身如水上鷗。
醉吟愁里月,羞對鏡中秋。悵望頻回首,西風憶故丘。
卷467_60 【贈韓翃】 牟融
京國久知名,江河近識荊。不辭今日醉,便有故人情。
細雨孤鴻遠,西風一棹輕。暫時分手去,應不負詩盟。
卷467_61 【禁煙作】 牟融
柳拖金縷拂朱欄,花撲香塵滿繡鞍。
尊酒臨風酬令節,越羅衣薄覺春寒。
卷467_62 【閩中回】 牟融
帆影隨風過富陽,櫓聲搖月下錢塘。
千山積雪凝寒碧,夢入楓宸繞御床。
故人千里隔溪山是什么意思?
“故人千里隔溪山”這個句子,應該是網友自創。取了“故人千里隔”這個成句和“溪山”這個意向組合成為一個句子,看上去很有些古詩意味。
意思應該就是:我和老朋友遠隔千里重山。
聽上去不錯,但是這個句子其實并不合理。
這個句子從平仄上來說,如果取平水韻,是“仄平平仄仄平平”,是首字不論、三字不論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一個平起平收的律句,可以用在格律詩中。
這個句子的不合理在于“溪山”和“千里”的邏輯不同。
“故人千里隔”出自邵雍的《代書寄長安幕張文通》:
無學又無謀,胸中一向虎。
苦腸忺飲酒,病眼怕看書。
洛浦輕風里,天津小雨馀。
故人千里隔,相望意何如。
邵雍是《皇極經世書》的作者,北宋五子之一,精通易經、河圖、梅花算數,同時是理學五子中最愛寫詩的學者。這是一首和朋友通信的作品,是一首平仄互押的古體詩。從格式上來說非常不講究,但是尾聯“故人千里隔,相望意何如”非常不錯,很輕松適當地表達出詩人和朋友相隔千里,卻互相關心的情感。
這兩句通俗易懂,言淺情深,所以被用來套用成新的詩句,是很正常的。
但是“溪山”是什么意思呢?小溪、青山,這是具體的,眼前的景色,從詞義上來看就是如此,在古詩意象中也是成典。
如“回首溪山綠”,一回頭就看見了。
如“才高莫恨溪山窄”,這就是個很狹窄的場景。
如“算何如、且作溪山主”,這就是個山大王,農場主的感覺。
所以說,“溪山”雖美,但是場景偏小,和“千里”是完全不搭的。
實在要添詞成句,“故人千里隔江天”,“古人千里隔山海”都是不錯的選擇。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