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主要作品有哪些,文天祥文學作品
很多朋友對于文天祥主要作品有哪些和文天祥文學作品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文天祥是我國的民族英雄,但是他有什么代表作品呢?
《御試策—道》、《指南錄》、《指南后錄》、《吟嘯集》、《集杜詩》200首、《十八拍》、《赴闕》、《高沙道中》、《二月六日,海上大戰(zhàn),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過零丁洋》、《正氣歌》
文天祥有什么作品
過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氣歌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除夜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端午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揚子江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杰。(寒蛩 一作:寒蟲)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fā)。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fā)。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天文祥的作品是哪些
文天祥多有忠憤慷慨之文,其詩風至德祐年間后一變,氣勢豪放,允稱詩史。他的著作經后人整理,被輯為《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在文學研究上僅存一篇哲學專著《御試策一道》,這是由于當時動亂的時局所致。除對策、封事等外,他在百忙中不卻友人之所托,寫了大量的文稿,其中包括序言、墓志銘,壽序、贊、頌、祝辭、書、啟、跋等各種不同形式的文體。此外,詩、詞最多,除了《指南錄》和《指南后錄》和《吟嘯集》外,還有《集杜詩》200首以及《十八拍》和少量的詞等。這是最有價值的著作,稱之為史詩。此外還有在抗元前的部分詩稿。
文天祥在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對詩詞的創(chuàng)作上,有兩個顯著特色,這兩個特色即分為前期和后期兩個階段:
前期指贛州奉詔勤王開始至夜走真州這個階段。當時宋廷雖處多難之秋,但文天祥自己積聚了一支“乃裹餓糧”而來、愛憎分明,具有戰(zhàn)斗力的兵丁,因此在他心目中,復興南宋和收復失地有望。這一時期寫的詩歌的特點是清新、明快、豪放,感情特別豐富,濃郁,常以飽滿的戰(zhàn)斗精神勉勵自己,使人讀之如飲郁香的葡萄美酒,沁人肺腑。如《赴闕》一詩。從這些詩章中可以看出文天祥的眼里似乎已經看到前途已呈現光明,復興有望。后李庭芝暗示苗再成殺死文天祥,以絕后顧之憂。苗再成不愿殺他,但又不敢明目張膽違抗,便設“看城子”之計,將文天祥引出城外,然后拒而不納。文天祥一再受挫,但并未氣餒,而是以昂揚的斗志迎接戰(zhàn)斗。在長詩《高沙道中》中,他運用了平易流暢的、散文化的語言,按照時間順序,周詳而不零碎地將他出真州城后身歷險境的經過和盤托出,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全詩每句五言,隔句押韻,長達80多韻,一韻到底。使人讀后大有渾灝流轉之感,被認為可與杜甫的《北征》相媲美。這段時間,文天祥寫的詩篇較多,內容大都振奮人心,可以說是兩個特色時期的中間時期,亦即過渡時期。
到了福安之后,情況起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一時期,朝政仍被陳宜中等把持,文天祥雖居要職,但備受排擠,所以他詩詞寫作上,開始顯露出后期階段的特色,即多有對人生旅途“險阻艱難”、未盡人意的感嘆。特別是在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張弘范集中軍力破崖山,強制文天祥與之隨船前去。文天祥坐在另一舟中,見證宋軍覆沒的慘景,心中猶如刀割,深恨豎子大不爭氣,致有此敗,造成行朝覆滅,于是作長詩以哀之。詩題為《二月六日,海上大戰(zhàn),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表達了當時文天祥沉痛的心情,以及對賈似道、陳宜中之流所造成的惡果的無比痛恨。文天祥這一階段寫的詩詞,既悲壯、沉痛,又秀腴,典雅。
關于文天祥主要作品有哪些和文天祥文學作品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