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有哪些送別詩,王昌齡 送別
今天給各位分享王昌齡有哪些送別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王昌齡 送別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王昌齡寫的送別兼表達心志的七言絕句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后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王昌齡送別好友的詩句
1. 王昌齡關于送別的詩句是(王昌齡送別的詩句)
王昌齡關于送別的詩句是(王昌齡送別的詩句) 1.王昌齡送別的詩句
1、《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4、《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7、《送張四》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8、《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2.王昌齡寫過哪些送別詩..
(一)江邊明月為君留
王昌齡的送別詩的特點之一,是抒情真摯樸實,沒有矯揉造作,沒有無病呻吟,沒有敷衍應酬,一般都是情動于衷,有感而發,觸景生情,情景交融,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送竇七》,全詩這樣寫道:“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前兩句實筆繪景,渲染清明光潔,幽靜深遠的環境氣氛。皓月當空,銀輝四射,秋深氣爽,林木蔥蘢,清江蕩漾,波光粼粼,呈現在詩人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明凈而靜謐,清幽而空明的境界。朋友竇七所乘的小船就在這時離去了,詩人一往深情地凝望著“漸行漸遠”的小船。千種離情,萬般別緒全在這深情一“望”當中展露無遺。后兩句虛筆聯想,抒發難分難舍,相依相伴的深摯情懷。說友人的輕舟必須盡早出發,不想分別卻又不得不別,只有善解人意的明月能夠理解我們這傷心情,留下不走,萬里相照。朋友走了,卻留下了一輪相思明月;秋天涼了,卻溫暖了一顆赤誠之心。全詩字里行間充溢著縷縷真誠樸實的離情別意。
(二)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送別詩的又一特點是,多數寫得慷慨曠達,氣格高尚。例如《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首詩是作者貶官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期間送別一位姓柴的朋友到武岡時寫的。自古以來,人之常情都是“暗然銷魂者,惟別而已”(江淹《別賦》),而現在詩人卻說送別朋友一點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什么原因呢?后兩句借景抒情,巧妙作答。詩人對他的朋友說,我們雖然人分兩地,但江河云雨,青山明月,都在把我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都在為我們傳遞相思友情,不是嗎?沅水之波,悠悠不盡,通連兩地;青山隱隱,千里迢迢,觸目生輝;云雨生風,晦明變幻,有目共睹;皓月朗照,清輝四射,千里可共。兩鄉雖遠卻心心相通,這種遙而不遠,離而不別的心意通過青山明月、江河云雨被表達得淋漓盡致。還須注意的是,詩歌以明月朗朗作結,實際上也是在贊美友誼的純潔美好,光華燦爛。如此送別,不見凄風苦雨,反見青山明月,不見悲傷愁苦,反見高潔曠達,真可謂寫得高邁群超,氣度不凡!
(三)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送別詩的另一更為典型的特點是借送別以明志,在這方面最為突出的代表作是《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是詩人貶官江寧(今江蘇南京市)期間,送別友人辛漸回洛陽時所寫的。前兩句繪景點題。寒雨連江,夜色蒼茫,楚山獨立,境界凄迷而開闊。凄迷,烘托出離別的深情;開闊,顯現作者豁達的胸襟。后兩句抒情言志,囑托朋友,語重心長;回答親友,肝膽相照。兩句的意思是,你回到洛陽以后,一定要見見我們的親朋好友,如果他們問到我待罪之身的情況,那就請你告訴他們,我還是我,冰心玉潔,志趣不改,品節不移。話語之間有志行高潔的傲岸不屈,有君子相交的坦蕩無私。一個“冰心玉壺”的比喻寫盡了深摯不渝的友誼,寫絕了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我想應該為王昌齡鼓掌!
3.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中送別的詩句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來到鎮江正是一個滿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別好友更顯得楚山影孤形單.
遠在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就說我心地純潔像玉壺中的冰一樣.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描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州,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構思精巧,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4.王昌齡的送別詩有哪些
1、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yì)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2、王維——《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3、送沈子福歸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歸。
沈子福,作者的朋友。這首詩作于開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作者此時在湖北襄陽一帶游歷,它是作者在長江上游送沈子福順流而下歸江東之作。
4、熊九赴任安陽 魏國應劉后,寂寥文雅空。 漳河如舊日,之子繼清風。
阡陌銅臺下,閭閻金虎中。 送車盈灞上,輕騎出關東。
相去千馀里,西園明月同。 5、送李員外賢郎 少年何處去,負米上銅梁。
借問阿戎父,知為童子郎。 魚箋請詩賦,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歸來幸可將。 6、送張五歸山 送君盡惆悵。
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
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
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
豈令心事違。 7、雙黃鵠歌送別(時為節度判官,在涼州作) 天路來兮雙黃鵠,云上飛兮水上宿,撫翼和鳴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飛,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臨水送將歸。 悲笳嘹唳垂舞衣,賓欲散兮復相依。
幾往返兮極浦, 尚裴回兮落暉。岸上火兮相迎,將夜入兮邊城。
鞍馬歸兮佳人散,悵離憂兮獨含情。 8、送楊少府貶郴州 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
愁看北渚三湘遠,惡說南風五兩輕。 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里出湓城。
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 9、齊州送祖二(一作送別) 送君南浦淚如絲,君向東州使我悲。
為報故人憔悴盡,如今不似洛陽時。 10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剛在百度粘的,希望會對你有用。
5.王昌齡的送別詩句
1、《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4、《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7、《送張四》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8、《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6.【李白送別王昌齡的詩句】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樹上楊花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 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那里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讓我把對你的憂愁與思念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 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這首七絕,是李白寫給他的好友王昌齡的,題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今貴州省錦屏縣隆里鄉)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由于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 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是杜鵑鳥的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氣.五溪為湘黔交界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讀了這兩句詩,人們不難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詩人,時當南國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紛紛飄墜的柳絮,耳邊是聲聲子規鳥兒的悲啼,此情此景,已足以使人心生悲涼,更何況又傳來遠方老友的不幸遭貶的訊息,又怎讓人不為友人擔心、憂愁?。
7.李白送別王昌齡的詩句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樹上楊花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
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那里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讓我把對你的憂愁與思念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
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這首七絕,是李白寫給他的好友王昌齡的,題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今貴州省錦屏縣隆里鄉)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由于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 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是杜鵑鳥的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氣。五溪為湘黔交界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讀了這兩句詩,人們不難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詩人,時當南國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紛紛飄墜的柳絮,耳邊是聲聲子規鳥兒的悲啼,此情此景,已足以使人心生悲涼,更何況又傳來遠方老友的不幸遭貶的訊息,又怎讓人不為友人擔心、憂愁?
8.王昌齡有哪些送別的詩
王昌齡的送別詩 1、《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4、《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7、《送張四》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8、《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9.王昌齡以勸酒送別的詩句
1、《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4、《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7、《送張四》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8、《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最出名的送別詩有哪些
1、《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卻有最真摯的祝福,后來被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這在送別詩中可是獨有的。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最著名的詩作。全詩開合頓挫,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3、《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義雋永,韻味無窮,是王昌齡最著名的送別詩。芙蓉樓也因此詩聞名于世。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的送別詩較多,但所有送別詩中這首無疑是最為經典的作品,全詩以絢麗多彩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描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的詩人送別畫。
5、《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是高適最廣為流傳的詩作了。作品表現了作者雖然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但沒有因此沮喪、惆悵,既表露出作者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作者豪邁豁達的胸襟。突破了以往送別詩悲傷的基調,而給人以精神上的振奮。
6、《于易水送別》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全詩運用吊古傷今的藝術手法來創作,構思巧妙,語言含蓄,寓意深遠,感情強烈,筆調蒼涼。
7、《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山,流水,紅日,白云,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勾勒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
8、《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全詩借景抒情,構思精致,語言精煉,意境閑淡,情趣高雅,既是一首感情真摯的送別詩,也是唐代著名的寫景詩。由此可見,劉長卿“五言長城”的名號所言非虛。
9、《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從通篇來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陳其事的賦體,緊緊扣住江邊送別的特定情景來寫,使寫景與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摯意深,意蘊悠長。清代喬億評價說:“只如說話,始見真情。”
10、《南浦別》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這首送別小詩,清淡如水,款款地流瀉出依依惜別的深情。題目中“南浦”二字恰扣送別之意。最后一句中“一看腸一斷”每每讀起總覺肝腸寸斷,對友人的那種深情如江水一樣滔滔不絕。
關于送別詩句子有哪些
關于送別詩句子有哪些(一)
1.?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嗟萬事難忘,惟是輕別。——周邦彥《浪淘沙慢·曉陰重》
4.?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韋應物《送楊氏女》
5.?玉顏紅燭忽驚春,微步凌波暗拂塵。——羊士諤《彭州蕭使君出妓夜宴見送》
6.?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7.?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無名氏《送別詩》
8.?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區》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10.?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1.?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盧綸《送李端》
12.?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3.?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張籍《沒蕃故人》
14.?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15.?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誰知離別情?——林逋《長相思·吳山青》
16.?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7.?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18.?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19.?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 溫庭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20.?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 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關于送別詩句子有哪些(二)
1.?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 高適《別董大二首》
2.?人間別久不成悲。 —— 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3.?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4.?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到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5.?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6.?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維《渭城曲 》
7.?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薛濤《送友人》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寒長。
9.?醉別西樓醒不記。 —— 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10.?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王勃——江送巴南水,山橫賽北云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11.?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 杜牧《贈別》
12.?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 —— 如晦《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
13.?悲歡離合總無情。 —— 蔣捷《虞美人·聽雨》
14.?嚴維《丹陽送韋參軍》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15.?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16.?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 納蘭性德《采桑子·當時錯》
17.?送別——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18.?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9.?春來未有不陰時。——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20.?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何遜《相送》
關于送別詩句子有哪些(三)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春水別來應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李覯《秋晚悲懷》
3.?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4.?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張泌《寄人》
5.?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7.?觸簾風送景陽鐘,鴛被繡花重。——顧敻《虞美人·觸簾風送景陽鐘》
8.?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9.?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0.?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1.?高適《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別舍弟宗一》
13.?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 —— 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14.?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二首》
15.?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荊門送別》
16.?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許渾《謝亭送別》
17.?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8.?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 許渾《謝亭送別》
19.?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20.?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王昌齡送別詩有哪些
王昌齡,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下面我們來看看王昌齡送別詩有哪些,歡迎閱讀借鑒。
1、《送張四》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4、《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7、《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8、《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9、《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別的詩有哪些
送別的詩有哪些
1、《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3、《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6、《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7、《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8、《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9、《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0、《送沈子福之江東》
唐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11、《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12、《別離》
唐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樽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3、《于易水送人一絕》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5、《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聰。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北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16、《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7、《賦得暮雨送李曹》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8、《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的送別詩有哪些
李白的送別詩有哪些
1、《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4、《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6、《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7、《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8、《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9、《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0、《赤壁歌送別》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11、《灞陵行送別》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云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
12、《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王昌齡的送別詩
王昌齡的送別詩
1、《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4、《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8、《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1、《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閨怨》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5、《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6、《答武陵太守》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7、《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8、《秋興》
日暮西北堂,涼風洗修木。
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
苔草延古意,視聽轉幽獨。
或問余所營,刈黍就寒谷。
9、《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10、《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1、《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石溪流已亂,苔徑人漸微。
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
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1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13、《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4、《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15、《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16、《送劉慎虛歸取宏詞解》
太清聞海鶴,游子引鄉眄。
聲隨羽儀遠。勢與歸云便。
青桂春再榮,白云暮來變。
遷飛在禮儀,豈復淚如霰。
17、《送歐陽會稽之任》
懷祿貴心賞,東流山水長。
官移會稽郡,地邇上虞鄉。
緩帶屏紛雜,漁舟臨訟堂。
逶迤回溪趣,猿嘯飛鳥行。
18、《送裴圖南》
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
19、《送人歸江夏》
寒江綠水楚云深,莫道離憂遷遠心。
曉夕雙帆歸鄂渚,愁將孤月夢中尋。
20、《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王昌齡的邊塞詩
王昌齡的邊塞詩
1、《從軍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2、《從軍行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3、《從軍行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4、《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從軍行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6、《從軍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7、《從軍行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8、《塞下曲其一》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9、《塞下曲其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10、《塞下曲其三》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愿節宮廄,分以賜邊城。
11、《塞下曲其四》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12、《出塞》
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1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送別詩
1、山中送別
作者: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2、客中行
作者: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3、贈瑕丘王少府
作者:李白
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
清風佐鳴琴,寂寞道為貴。一見過所聞,操持難與群。
毫揮魯邑訟,目送瀛洲云。我隱屠釣下,爾當玉石分。
無由接高論,空此仰清芬。
4、赤壁歌送別
作者:李白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5、送友人入蜀
作者:李白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6、送丘為落第歸江東
作者:王維
憐君不得意,況復柳條春。
為客黃金盡,還家白發新。
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知爾不能薦,羞稱獻納臣。
7、送崔子還京
作者:岑參
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題詩淚滿衣。
8、贈閭丘宿松
作者:李白
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剖竹十日間,一朝風化清。
偶來拂衣去,誰測主人情。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掃地物莽然,秋來百草生。飛鳥還舊巢,遷人返躬耕。
何慚宓子賤,不減陶淵明。吾知千載后,卻掩二賢名。
9、別離
作者: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0、送紀秀才游越
作者:李白
海水不滿眼,觀濤難稱心。即知蓬萊石,卻是巨鰲簪。
送爾游華頂,令余發舄吟。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陰。
禹穴尋溪入,云門隔嶺深。綠蘿秋月夜,相憶在鳴琴。
11、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作者:李白
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還歸布山隱,興入天云高。
爾去安可遲,瑤草恐衰歇。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
傲然遂獨往,長嘯開巖扉。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愿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
12、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作者: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13、送崔九興宗游蜀
作者:王維
送君從此去,轉覺故人稀。徒御猶回首,田園方掩扉。
出門當旅食,中路授寒衣。江漢風流地,游人何歲歸。
14、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作者:劉長卿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15、送劉司直赴安西
作者:王維
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
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
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
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
16、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作者:岑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
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17、送人游嶺南
作者: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里游,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18、送楊少府貶郴州
作者:王維
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愁看北渚三湘遠,
惡說南風五兩輕。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里出湓城。
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
19、送別
作者:李白
斗酒渭城邊,壚頭醉不眠。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傾壺醑,臨分贈馬鞭。看君潁上去,新月到應圓。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中送別的詩句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來到鎮江正是一個滿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別好友更顯得楚山影孤形單.
遠在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就說我心地純潔像玉壺中的冰一樣.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描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州,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構思精巧,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關于王昌齡有哪些送別詩和王昌齡 送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