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桃李無多少,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風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何如桃李無多少,以及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風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明麗夏花木槿古詩七首,木槿何以叫舜華,和舜帝有關系嗎?
仲夏美花之木槿七首:槿花一日自為榮,卻是卉中壽者流
家附近有個小園林,園林的周邊,種著木槿。木槿樹有個特色,就是灌木,枝葉向上柔美,晚春早夏,木槿樹抽新枝條時,那種清新蓁蓁之美,不亞于梅樹的葉子。梅葉向以清新之綠,得人喜歡。木槿的枝葉也有那種清新。
路過園林時,居然看到木槿開花了,紫色的花零星在綠葉之上,這是難得的夏花,優雅的紫色配上清新萌茸的綠,很是養眼。我忽然想到了周朝《禮記月令》關于仲夏的描述。
《禮記月令 》仲夏之月,“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木槿真是應者時節開花的植物,說開它就真的此時開了呀。
而禮記,之所以記錄木槿,應該想得到這種灌木,在周朝的種植之廣,是應該北方都城或者都城附近常見的樹木。那么木槿何以在周朝常見呢?
因為這是北方的人們在生產實踐中得來的實用方法。木槿插枝就可以成活,而且枝條向上,形成天然的籬笆,密集而整齊,是古代用于界地和籬落的良好樹種。
而且木槿是少有夏天開花的樹木,當木槿花開,意味著盛夏到來。
而古代的盛夏,是太陽行經被回歸線的時段,太陽中天,象征自然和皇權的統治,此時向日的花木,特別得到重視,因為有極強的象征寓意。有人說荷花和石榴花也是這個時段開放啊。可是從地域上來講,荷花主要生長在南方的水澤地帶,北方多山地平原,荷花不夠常見,而石榴是外來品種,到了宋朝才廣泛種植,定為五月之花。
所以在先秦,木槿花盛夏而開,賦予了關于太陽的美好含義。所以后世效法古禮,在祭祀夏天的太陽神時,要采集木槿花以祭祀。
實際木槿花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舜華。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
將翱將翔,佩玉將將。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周 ·?詩經《 有女同車》
這是夏天貴族的婚禮,有美貌的新娘坐上了婚車,容顏就像早上開放的木槿花。
她身上穿著吉服,配著美玉,容貌端莊
這位美麗的新娘,容顏就像木槿花一樣嬌艷,她美麗的樣子像鳳凰,身上的佩玉叮咚作響,
她的聲音和婉有魅力。
在周朝,馬車穿過莊園,夏天是道路邊的籬笆,成行的木槿在早上開花,襯托新娘的容顏,何其嬌麗。
那么后世為什么認定,舜華就是木槿花呢?舜華和舜帝有什么關系呢?
漢朝離周朝不遠,所做的注釋應該可信,舜華,就是木槿,這至少是木槿的另一個稱呼。
那么來談談這種花,何以叫舜。
我們知道,舜帝是古代的三皇五帝之一,他的名字,叫做重華,現在已經不清楚這個名字的具體含義,但是這個名字帶著一個華。
舜帝的貢獻主要是農業:按時播植百谷;挖溝開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當夏天到來的時候,舜帝看見南風帶來溫潤和降雨,非常高興,彈著琴高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南風歌》
這南風來得溫暖,可以讓老百姓解除煩惱,這南風來得及時,可以讓百姓種植有收獲有積累。
堯舜創造了上古的農業繁榮太平期,為后世所緬懷尊重。正是如此,夏天正是果木豐收,田園豐茂的時候,這種夏天開花的植物,就被叫做舜了。
木槿就是舜之花,太陽之花,夏日之花。
而且這種稱呼一直延續下來,成為地方木槿花的稱呼,在周朝和木槿花同花別名。
所以后世寫夏天,高大上的祭祀或者關于皇帝是祝詞,往往會用木槿花和舜風。舜風就是南風,夏天的風,舜花就是木槿花,盛夏的田園之花。
而木槿美在,盛夏時節,早上向著太陽開放,到了晚上凋謝,但是新生的花朵依舊向陽,仿佛綿延不斷的對太陽和農田的守護。
“龍精初見。大火中。
朱光北至。圭景同。
帝在在離。寔司衡。
雨水方降。木槿榮。
庶物盛長。咸殷阜。
恩澤四溟。被九有。” 南北朝 ·?無名氏《齊明堂樂歌十五首?其十?赤帝歌?》
這是南北朝時代祭祀夏天太陽神的祭祀歌。
天上看得見蒼龍星宿,大火星在夜晚的正天中。
紅色的太陽即將到達天中,這是夏至到了。
盛夏的雨水剛剛降下,木槿花就開了呀,萬物生長,布滿了山崗。
感謝赤帝,恩澤四方。
可以看到木槿是對應盛夏夏至的花朵,作為最好的祭品獻給太陽神。
隋朝的祭祀夏天的赤帝里也有“含櫻薦實,木槿垂蕤”。
木槿花是一種對應夏天夏至,神圣的花朵。
“孟孫唯問孝,萊子復辭官。
幸遂溫凊愿,其甘稼穡難。
采芝供上藥,拾槿奉晨餐。
棟里云藏雨,山中暑帶寒。
非時應有筍,閑地盡生蘭。
賜告承優詔,長筵永日歡。 ”盛唐 ·?皇甫冉《劉侍御朝命許停官歸侍?》
這是唐朝一位朝官,因為母親病了,被恩準辭官回家盡孝。
這是官員朋友對他的祝賀。說,你這是皇帝親自恩準回家盡孝。
你可以在山中采集靈芝給母親做藥,你可以采摘早上的木槿花,給母親當早餐。你住在山里,房屋里都是煙云,夏天酷暑中也有清涼,你那里四季有筍,遍地蘭花,真是羨慕你這樣辭官歸去,在仙山好水中,陪伴母親。
那么這里有個重點,就是吃木槿花。
這是唐朝,木槿花可以吃,想必在唐朝之前就盛行,這種向陽的花朵,甘平滑爽,除去濕熱,是養生的好食品。而且其方子,來自民間,也必定有道家醫家的加持,所以這里和采芝并列,乃是神仙隱居者吃的養生花朵。
在農村,也有木槿花炒雞蛋,木槿花打湯,滑爽可口。這種吃法流行至今。
“誰道槿花生感促,可憐相計半年紅。
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風。” 唐 ·?徐凝《夸紅槿?》
正是木槿花處處有之,又伴隨了普通人的審美。實際農民是喜歡木槿和木槿花的,木槿可以當做天然籬笆樹,夏天枝葉繁茂,可以蔭蔽庭院田舍,且木槿整個花期長,可以從夏天開到晚秋,也頗絢爛,花朵還可以吃。
但是文人對木槿花的審美,卻在魏晉之后,產生了變化,認為木槿花朝開暮落,生命短暫,榮華不久,連舜花,也變成了一瞬之花,一日之花,很多詩寫得凄涼悲哀。
但是總有有見識的人,正本清源。
是誰說木槿花開花短暫,讓人覺得生命短促,我就愛它花期可以長達半年,日日有紅,天天如在春風。
你看看桃李花開得茂盛,可是再茂盛的桃李花,一夜凋零,有木槿花花期那么長嗎?
不要看一花的開落,木槿花雖然每朵花期不長,木槿樹開花,卻是半年紅哦。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
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
生去死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系何情。” 唐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白居易也發出了自己的強音,不要用泰山比喻,來欺負那些小草的不長久。
儒家的顏子,專心自己的追求,何嘗羨慕過長壽的老子?
松樹就算是能夠活過千年,也沒有誰看過萬年的松樹吧,是生命,總有一死一謝。
木槿花雖然只有一天的生命,但是它努力開放,自在向陽啊。
人的一生何須貪生怕死,也不要覺得厭世。
這生死都是人間的一場夢境,所以那些關于生死榮華的憂患,都是無聊。還是好好活在當下,就算是木槿花的一生,也要開得絢爛!
這其實也是一種正能量,對未來的事情誰可期,做好現實眼前的自己,開如木槿,努力向陽,不羨慕別人,不探求長久,就是最飽滿的一生。
“不與百花期,多從桂子時。
低昂如有序,紅白自相宜。
農為編籬識,蜂因課蜜知。
想渠根本盛,未畏雪霜欺。” 元末王冕《槿花》
還是農民詩人和畫家王冕最有談木槿花的底氣。
木槿花不和百花爭春,花最繁茂的時候,居然可以開到中秋。
那高低的花朵齊整有序,紅紅白白最是可愛。
給農民編織了籬笆,給蜜蜂提供了蜜源。
木槿哪里需要人們的同情和悲哀,它自有自己的生命力,不怕霜雪欺負。
寫的解氣。
“五月開花至九月,番番綻朵不妨秋。
無心學取長生術,卻是卉中壽者流。 ”清 ·?弘歷《題錢維城九秋圖?其八?紫木槿?》
都說乾隆皇帝沒有好詩,這首就寫的很好。
寫得實在。木槿花從五月開花,一直開到九月,一番番絢爛的花事,何嘗管過外面的春秋。
木槿花花開一日,但是群花璀璨,它沒有也不屑去學那些長生駐顏之術。
但是木槿,卻是花卉中花期長久,花木長壽的植物,其它的花卉還真比不上呢。
因為古代文人一些詩詞,過分強調了木槿花一日之榮,所以感覺很多木槿詩,凄風苦雨。
實際你真正去看木槿,開花美,落花美,立體的錦繡鋪展半年之久,優雅,茂盛,清麗動人。
生如夏花,那就做一棵長久的木槿花樹吧,一花落,一花開,它不長久,又誰能長久呢?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求“李婉純我愛你,永不變心”藏頭詩(兩首)
李侯重有此節度,
婉若游龍乘云翔。
純乎玉振而金聲,
我又聽師棋一著。
愛日恩光蒙借貸,
你牽橋頭探儂意。
永定河邊一行柳,
遠對白云幽隱在。
不愁日暮還家錯,
變滅須臾豈不聞。
心中片愧何可論。
藏尾:
偶逢明月曜桃李,
以汝夫婦新燕婉。
色難歸致孝心純,
山公念舊偏知我。
空有緘題報親愛,
這里元無我與你。
啜過始知真味永,
感人在近不在遠。
故壘摧頹今在不,
連鶱勢出魚龍變。
疑積於百姓之心。
藏中:
何如桃李無多少,
文章微婉我知丘。
未至于純為夷狄,
知師念我形骸老。
愛僧不愛紫衣僧,
再三勸你早修行。
那堪夜永思氛氳,
主人已遠涼風生。
以女弱不能自立,
我來已變當初地。
自是禪心無滯境。
遞進:
李廣少時思報國,
靜婉臨溪照額黃。
李之純戶部侍郎,
眼前獨我逐漂流。
醉中往往愛逃禪,
我也不辭與你判。
歸來尚喜更鼓永,
遠追甫白感至諴。
縱不以鄙言為然,
今時變作列仙家。
與君論心握君手。
遞推:
偶逢明月曜桃李,
心寄碧沉空婉戀。
杜陵樹邊純是花,
山僧問我將何比。
是非愛惡銷停盡,
負你殘春淚幾行。
永日重門深掩關,
迢遞旅魂歸去遠。
上何有兮人不測,
更聞桑田變成海。
莫著妄心銷彼我。
白居易的“蕭條槿花風”是木槿還是朱槿?
別元九后詠所懷
? ? ? ? ? ? ? ? ? ? 白居易
零落桐葉雨? 蕭條槿花風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閑中
況與故人別?中懷正無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門東
相知豈在多?但問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
從“悠悠早秋意”可以看出時節。
再看:
木槿花期6至10月
朱槿:晉?嵇含《南方花木狀?朱槿》中提到“自二月開花至中冬即歇”
所以從花期也分不出來(不是挖坑自己跳下去哦)
以下為個人觀點:木槿在《詩經》-《風》-《鄭風》中已經提到“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西漢小毛公的解釋為:舜?木槿也。”
而且兩者同為木槿屬?朱槿的品種很多?但朱槿在我國古代只有紅色的才叫朱槿哦
古詩:木槿——李商隱《槿花》?朱槿——薛濤《朱槿花》
花語:木槿——溫柔的堅持(木槿花語很多)朱槿——纖細美?體貼之美?永葆清新之美
木槿朝開暮落?所以給人傷懷的趕腳?而朱槿則帶有華麗屬性
以上?個人覺得此詩中槿花為木槿
《七月晚風輕》描寫七月的優美散文_關于描寫七月的散文
七月,有風的柔和,有雨的清涼。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七月晚風輕》描寫七月的 優美 散文 ,希望能幫到大家!
《七月晚風輕》描寫七月的優美散文
七月的晚風下,一曲風的柔和清涼,在炎夏里奏響。我隨著風,腳步清淺,緩緩行走……
夏天,有風的天氣,總是好的,因,可以吹去酷熱和煩躁。閉上眼,任風拂面,吹至發間,似乎,整顆心都可以清涼安靜下來。
是不是,風的嚶嚀,把心的門楣,輕輕敲開,于是,一曲禪的靜,便住了進來?
今日的天空,藍的耀眼,還是那么輕易便將我的眸子拉攏了過去。
一把遮陽的傘,絲毫沒有擋住視線,一個人行走時,還是如此,喜歡抬頭看天,就像現在這般。
總是貪戀,萬里無云的晴空,不染雜色,藍到徹底。這種藍是我喜歡的,有人告訴過我,藍色代表著憂郁,可我卻覺得,那是一種夢幻的色彩,博大而幽深,充滿著未知和迷幻。我最為喜歡的顏色,也只是白和藍,一種純凈到無辜,一種幽深到夢幻。
曾經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在碧藍的天空下,微笑著,追著風箏跑。醒來后,卻覺得莫名的難過,不懂為何會有這樣的夢,既是如此美的夢?卻又為何會有感傷?
風,淡淡輕拂,耳邊是《風居住過的街道》,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輕音樂,鋼琴和二胡的完美合奏,整首曲子,動與靜,溫婉與低沉,交相錯出,集沉寂,清澈,溫暖,淡定于一體,優雅而舒緩,深情而憂傷,那是一種直抵人心的美麗。
僅是風聲的清涼,便讓我的心安靜了許多,似乎連目光都柔和了,看花花暖,看水水柔,時光,美到無言。
不知何時,日頭已經開始西沉了?
學校的那面湖,又一次把我的心引了去,喜歡坐在湖邊柳樹下,看三三兩兩的人從眼前走過,看一輪紅日緩緩西歸,這樣的場景,不禁讓我想起了《你是人間四月天》里的那一句“黃昏吹著風的軟”,這個季節雖不是人間四月,卻也恰到好處地應了這情景。
七月,有風的柔和,有雨的清涼,感動,也是有的。今年的生日,過的很是開心,我想,你們懂,是因了你們的到來。我一直深信,有至真至誠的友情存在,就如,忙碌地無暇游玩的你們,也還是會特地趕到我所在的城市陪我過生日。
其實,一直想說,人生中有三兩個懂你的好友,知你冷暖,懂你悲歡,即便不是日日陪伴你左右,卻總能用心在乎你的喜憂,說到底,亦是一種難得的幸福。我是個容易滿足的女子,卻也正因為如此,某些時候也會患得患失。因,極希望幸福存在并且長久,所以,也便更害怕失去。
記得有好友說過,人,總是會在開心過后會心痛,問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我笑了笑,答道:“有過”。其實,仔細想想,這大概就是一種喜極而悲吧!常常想,是不是用一種淡然如水的態度去對待生活,如此,便可以做到無所畏懼?
安妮寶貝說:“碰到歡喜的東西,總要留一些清淡余地,才會有中正的情緣。”我想,我大抵是懂得的。
夜,好似近了……
瞧,好像看見月了呢,連湖心都被點亮了,身后的柳還是在晚風里獨自搖曳。腦海中,恍惚閃現了秋日的情景,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淺淺地在心底問,離秋還有多遠?那被風卷落的黃,還有,那秋日里楓紅的暖,該是近了吧!
看著燈光下一排排蔥蘢的綠色,恍然清醒,明明才是七月的夏啊,我怎么就在念著秋了呢?
邁開的步子里,沒有了前些日子的匆匆忙忙,安靜而淡定,心想,這樣的時光,再好不過。
風,捻著我的裙袂,向前,似是想將我拉出七月的時光。恍恍然,才意識到,又到月底了,是啊,我怎會不知,七月已走到末端了呢?這個七月到底還是走得快了些,還未來得及細細欣賞,便已走到了盡頭。
月華如水,靜靜地走,只是一曲風的清涼,便讓我尋著了夏的瀲滟。想象,在心里擱置一片梧桐柳蔭,是不是可以,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下,守著一份夏日獨有的清涼,安靜度日?人說,心靜自然涼,我想我是相信的。只是,在心底,終究,還是戀著風聲的。
你聽,風的輕,風的淺,風的涼,風的柔,在這個夜晚,輕輕奏響,恰到好處的清與靜,竟是這般讓我欣喜。我微笑著前行,不去想,是風牽著我在行走,還是,我握著風在同行?
思緒,好像有些雜亂無章,似乎,也不曾想過,要去刻意理清,喜歡隨緣喜樂,隨著心去行走,不去刻意思索,那些喜的,樂的,憂的,傷的。此刻,我只想,用月的光華,把心,也籠上一襲銀色的清輝,不濃不淡,不深不淺,是不是就可以,映著夜的靜,譜著禪的靜?
抬頭,仰望月色,有微微的笑,在臉上漾開。信嗎?心底,還是盛著禪語的,莫問,它為何這般淺到無聲,你懂,我是和著塵行走的女子,即便守得住一世清淺,終了,還是逃不過世相迷離,看不透,參不透,想不透,我只是努力在用一顆虔誠的心,學著自我救贖。
其實,一直想,用清淡的文字,靜靜讀,讀我的心。是誰說過,女子,該學會與自己談心?瞧,我怎會不懂?我不愿,用我本就羸弱的筆,再去描寫清愁寡歡。我想,我是快樂的。
這樣清閑的時光,該是給自己留一些做夢的,即便只是放飛一下思緒,也總是好的。
總在想,生活,該是清靜的,心,也該是清凈的。靜來聽風,寂來聽雨,閑時賞月,眠時織夢。如此,無論睡著還是醒著,都可算作是一種由心而來的享受。
迎著風,細細地聽,是淡淡的笑,在心底輕輕彈唱,誰的裙袂,還在七月里,翩躚舞蹈?
靜靜地走,一步,一清淺,一步,一安閑……
描寫七月的優美散文:七月
作者: 薪 農
“紛紛紫紅已成塵,布谷聲種夏令新。”絲竹若水,記憶微瀾,蘸一抹季節的妖嬈,嘆歲月如歌,我心如潮。
七月是蔚藍的。在時光流轉的深處,清風呢喃,夏鳥婉轉。黎明過后,飄散著凈澈的琉璃香。早安!心動的夏天。
七月是絢爛的。夏花盡美,芙蓉花開連你笑容成海,置身花間細數陽光的斑白,攜一片粉白,撰寫有你的精彩,銘刻在季節里的告白。
七月是靜好的。"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微風清涼,茉莉淡雅,墨痕書香,看云卷與舒,繾綣于季節的詩意。
七月是躁動的。“晨起浮云走,午時曬死狗。”風靜樹止,噪蟬嘶鳴,心煩意亂人抽風。行走在“水月”的足跡,探尋那身影的記憶,那是執著在光炎中的等待。
七月是傷感的。華燈初上,夢回昨日舞霓裳,顧眸流轉,飛花塵緣。心微動情已遠,嘆物是人已非,往日不可追。煙花易冷,星空璀璨,孤身仰望,獨自愁嘆。
昨夜風起,大雨傾瀉,鉛華洗盡。七月將別,那就這樣吧,走了,散了,靜等下一份緣!
描寫七月的優美散文:七月,木槿花開
作者:檸檬草cc
七月,木槿花開了,那一樹凝若玉脂的潔白,宛如懸掛在樹上乖巧般的精靈,帶著清幽的氣息,隨風飄蕩,輕盈幽雅;那一樹靜寂淡淡的淺紫,藏著一絲絲心靈的詠嘆,溫柔婉約!
走在木槿盛開的路上,習習的晚風,帶著陣陣清爽,搖曳著木槿蔥蘢婆娑的樹影,輕輕的漫過臉龐,拂去了夏日炎炎升騰的熱浪;那路畔花草凝和的清香氣息,牽起了我悠長的思緒,將風扶花動的一束芳菲,在心頭增添了幾分柔軟,溫柔地等待著那一嗅淺淺的花香!
因木槿花有晨開暮閉的特點,故人們賦予它有一個很詩意的名子——“朝開暮落花”。那一句“朝開”,讓木槿蘊涵了了一種理性的色彩,而一句“暮落”,卻又讓木槿凝入了幽婉的愁緒。“誰道槿花生短促,可憐相計半年紅。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干枝一夜風。”,那默默無語開放在密集枝椏間柔美的花蕾,在無數次的開、落之中,是否經歷了阡陌心塵的滄桑變幻?在清荷搖曳的夏韻中,是否渲染了這斑斕季節的雅歌?
木槿花朝開暮落,在短暫的時間內,也會柔美的綻放;那詩一般清幽的名字,那享譽有“溫柔的堅持”美麗的花語,那層層淺淡暈染出一份婉靜的花瓣,不像一現的曇花那樣,讓人有幾分憐惜,不像盛開的梔子那樣,花香四溢撲鼻,但卻在這平平常常中,不帶一點張揚的透出一種幽雅,宛如一個衣著樸素的嫻靜女子,脫離了附庸的塵煙,又遠離了媚俗的羈饒,平凡脫俗、一塵不染。它愿將一生精華,聚于一日定格心底的最深處,展現給屬于它、懂它、珍惜它的人。
風吹過、花飄過,看著滿樹的繁花,靜立在樹旁淺淺臆想的我,仿佛融入一樹一樹的花叢之中,心中溢滿空靈的感覺。當細膩柔潤的心情,迎著舒展的木槿花,詩意般縱情綻放的時候,那鐫刻著一樹花開生命的年輪,跳躍著一個女子曾經憂郁的靈魂,在縈繞一季夢幻的飄零之后,以最完美的姿態,凝視那一團團木槿的清艷花簇,嫣然一笑的,去迎接那一季又一季永恒美麗的花開…
《全唐詩》卷四百七十四(6)
卷474_61 【牡丹】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卷474_62 【過馬當】徐凝
風波隱隱石蒼蒼,送客靈鴉拂去檣。
三月盡頭云葉秀,小姑新著好衣裳。
卷474_63 【金谷覽古】徐凝
金谷園中數尺土,問人知是綠珠臺。
綠珠歌舞天下絕,唯與石家生禍胎。
卷474_64 【上陽紅葉】徐凝
洛下三分紅葉秋,二分翻作上陽愁。
千聲萬片御溝上,一片出宮何處流。
卷474_65 【洛城秋砧】徐凝
三川水上秋砧發,五鳳樓前明月新。
誰為秋砧明月夜,洛陽城里更愁人。
卷474_66 【和川守侍郎緱山題仙廟】徐凝
王子緱山石殿明,白家詩句詠吹笙。
安知散席人間曲,不是寥天鶴上聲。
卷474_67 【和夜題玉泉寺】徐凝
歲歲云山玉泉寺,年年車馬洛陽塵。
風清月冷水邊宿,詩好官高能幾人。
卷474_68 【和秋游洛陽】徐凝
洛陽自古多才子,唯愛春風爛漫游。
今到白家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卷474_69 【和嘲春風】徐凝
源上拂桃燒水發,江邊吹杏暗園開。
可憐半死龍門樹,懊惱春風作底來。
卷474_70 【侍郎宅泛池】徐凝
蓮子花邊回竹岸,雞頭葉上蕩蘭舟。
誰知洛北朱門里,便到江南綠水游。
卷474_71 【和侍郎邀宿不至】徐凝
蟾蜍有色門應鎖,街鼓無聲夜自深。
料得白家詩思苦,一篇詩了一彈琴。
卷474_72 【自鄂渚至河南將歸江外留辭侍郎】徐凝
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
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游子白身歸。
卷474_73 【蠻入西川后】徐凝
守隘一夫何處在,長橋萬里只堪傷。
紛紛塞外烏蠻賊,驅盡江頭濯錦娘。
卷474_74 【憶紫溪】徐凝
長憶紫溪春欲盡,千巖交映水回斜。
巖空水滿溪自紫,水態更籠南燭花。
卷474_75 【夸紅槿】徐凝
誰道槿花生感促,可憐相計半年紅。
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風。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