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梅這首詩怎么寫,詠梅的這首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詠梅這首詩怎么寫,以及詠梅的這首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毛澤東 《詠梅》全文
原文: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
風風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懸崖已結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
梅花她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艷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擴展資料
《卜算子·詠梅》是現代思想家、文學家毛澤東于1961年創作的一首詞。
此詞上闋主要寫梅花傲寒開放的美好身姿,描寫梅花的美麗、積極與堅貞;下闋主要寫梅花的精神風貌,表現了梅花堅強不屈,不畏寒冷對春天充滿信心和謙虛的風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堅韌不拔的形象,鼓勵人們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
全詞運用逆向思維來立意,融合象征、擬人、襯托、比喻、夸張等手法,讀來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此詩作于1961年,最早發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
1961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籌劃即將召開的中共中央擴大的工作會議,當時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歐美封鎖,蘇聯翻臉;面臨的國內環境是經濟困難,災害重重。面對困難和壓力,毛澤東想要表明共產黨人的態度和斗志,便醞釀寫一首詞。
他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感到文辭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義,所以他要再讀與陸游的詞風格不同的詠梅詞。
此詞的目的主要是鼓勵大家蔑視困難,敢于戰勝困難。毛澤東的這首詞,借用陸游的原調原題,但整首詞所反映出來的意境卻截然不同,故作者說:“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p>
參考資料:卜算子·詠梅-百度百科
請問王安石《詠梅》這首古詩怎么寫的?
原詩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幽靜的墻角,有幾枝梅花, 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遠遠望去,知道那潔白的一片,不是雪花, 因為一陣陣幽香撲鼻而來。
詠梅全詩怎么寫
是這首嘛?
卜算子·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1961年12月
【譯詩】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
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
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告。
待到山花開滿大地時,
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在驛站的外面,在斷橋旁邊, 無人過問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 黃昏時候,你已經受不起孤獨與憂愁, 哪里還能再忍受狂風暴雨的摧殘?! 你無意苦苦爭奪在春天里爭妍斗艷, 你任憑百紫千紅去妒忌恨怨。 即使凋謝后被踏成泥土,碾作塵埃, 沁人心脾的幽香卻永遠不會消散!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