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是哪個朝代的(王守仁的歷史地位 ?)
很多朋友對于王守仁是哪個朝代的和王守仁的歷史地位 ?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王守仁是什么朝代的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云,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屬寧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后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明朝王守仁。那個年代的皇帝叫什么
王守仁(1472年-1528年),他經歷了朱見深(1465年——1487年)、朱佑樘(1488年——1505年)、朱厚照(1506年——1521年)、 朱厚熜(1522年——1566年)四朝皇帝。
明憲宗朱見深原名朱見深,后更名為朱見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號成化。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后,其父朱祁鎮被瓦剌擄去,叔父朱祁鈺受命監國,朱見深被立為太子。
朱見深在位時期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于謙的冤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寬免賦稅、減省刑罰,社會經濟漸漸復蘇。但是在位期間任用奸邪,不能說沒有缺陷。
擴展資料
名字真相——
據《憲宗實錄》記載“上初名見深,至是更名見濡。”,朱見深是明憲宗的本名,但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之際,在詔書中將皇太子的名字寫成“見濡”,天下臣民不知他是何人。有學者認為這是英宗及奪門功臣們忙中出錯。
不管怎樣,詔書已頒行天下,難以改動,因此朱見深即位后,仍然沿用“見濡“的名字,如給其父明英宗上謚號時自稱“孝子嗣皇帝見濡”、給明代宗上謚號時自稱“侄嗣皇帝見濡”。《明史》稱他本名為“見濬“,則被認為是毫無根據,也沒有能與明史相互佐證的史料。
王守仁是哪個朝代的
明朝的人。
王陽明是明代心學大師。他悟出后,傳播經書,傳道授業。他一生都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率軍的時候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能夠出奇制勝,百戰不殆。
嘉靖六年,王陽明在廣西平定土匪歸途中。不幸的是,他的肺病惡化,在回家的路上去世了。按理說,以王陽明在贛南剿匪和王寧叛亂中的功績,以及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時宇(二品)的官職,按照明朝的規矩,也就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死后,謚號要經過禮部討論,再報皇帝,由皇帝決定是否授予謚號和何種謚號,王陽明才有謚號。
然而,王陽明的謚號“文成”并不是他死后由當時的嘉靖皇帝授予的,而是由隆慶皇帝授予的。這主要是因為王陽明心學不被嘉靖皇帝等大臣所接受,他們認為王陽明的學說違背了傳統儒學,是蠱惑人心的異端邪說。
擴展數據
王陽明認為,與人發生矛盾時,總是指責對方的缺點,而對自己的過失或不足卻只字不提,甚至百般掩飾。遇到別人的成績,不是刮目相看而是側目等。這種人的心靈窗戶上有灰塵,而這灰塵有懷疑、嫉妒、偏見,等等。
整個明朝只有李東陽和被皇帝謚號為“鄭文”(不包括弘治和的謚號),而、徐階和錢被謚號為“文貞”。接下來是成都謚號,有劉基(劉伯溫)和王陽明。
王守仁是哪個朝代的人
王守仁是明朝的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下面就是我為您收集整理的王守仁是哪個朝代的人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王守仁是哪個朝代的人
王守仁,生于1472年10月31日,卒于1529年1月9日。因此是明朝人
王守仁簡介
王守仁,漢族,幼名云,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屬寧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南贛巡撫、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因平定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后人又稱王文成公。
(心學集大成者)與(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王守仁生平
《明史》載, 王守仁出生時取名為王云,但五歲不能說話。一位高僧告訴王華,要他給兒子改名為王守仁。王華照做了,王守仁這才說話。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王守仁少年時學文習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歡下棋,往往為此耽誤功課。其父雖屢次責備,總不稍改,一氣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動,頓時感悟,當即寫了一首詩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王守仁自幼聰明,非常好學,但不只限于四書五經,而且也很喜歡其他書籍。思想也比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詩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思想: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據考證,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這首詩叫《蔽月山房》,是王守仁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后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守仁。
一次竟強令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出丑。守仁再三推辭,張忠不允。守仁只得提起弓箭,拉彎弓,刷刷刷三箭,三發全中紅心,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前往龍場途中歷經波折,成功逃脫錦衣衛追殺,最后在龍場悟道。劉瑾被誅后,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仆寺少卿。其時,王瓊任兵部尚書,以為守仁有不世之才,薦舉朝廷。
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僉都御史,繼任南贛巡撫。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
后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余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嘉靖六年(1527)復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于肺炎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
王守仁是哪個朝代的,有什么事跡?
明朝人。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事跡:
《明史》載, 王守仁出生時取名為王云,但五歲不能說話。一位高僧告訴王華,要他給兒子改名為王守仁。王華照做了,王守仁這才說話。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王守仁少年時學文習武,十分刻苦,但不只限于四書五經,而且也很喜歡其他書籍。思想也比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詩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思想: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據考證,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這首詩叫《蔽月山房》,是王守仁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后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守仁。一次竟強令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出丑。守仁再三推辭,張忠不允。守仁只得提起弓箭,拉彎弓,刷刷刷三箭,三發全中紅心,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前往龍場途中歷經波折,成功逃脫錦衣衛追殺,最后在龍場悟道。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眾多弟子對于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里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于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開創了陽明心學,這是一種唯心的思想)
劉瑾被誅后,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仆寺少卿。其時,王瓊任兵部尚書,以為守仁有不世之才,薦舉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僉都御史,繼任南贛巡撫。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余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嘉靖六年(1527)復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于肺炎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