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雨名的詩句有哪些,帶有雨名的詩句有哪些四年級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帶有雨名的詩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帶有雨名的詩句有哪些四年級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有路字的詩句
1.帶有路字的古詩有哪些
虛中 【句】 待暖還須去,門前有路岐。(《夜坐》)
徐凝 【句】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別白公》)
劉得仁 【句】 外家雖是帝,當路且無親。(《讀書志》)
施肩吾 【句】 出路船為腳,供官本是奴。(《贈鹽官主人》)
鮑溶 【句】 萬里岐路多,一身天地窄。(見張為《主客圖》)
盧延讓 【句】 云間鬧鐸騾駝至,雪里殘骸虎拽來。(《蜀路》)
沈彬 【句】 九衢冠蓋暗爭路,四海干戈多異心。(《紀事》)
顏真卿 【七言小言聯句】 長路迢遙吞吐絲。☆顏真卿蟭螟蚊睫察難知?!铕ㄈ?
任玠 【夢中和句】 故國路遙歸去來(山叟),春風天遠望不盡。(玠)
李昂 【宮中題】 輦路生春草,上林花發時。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
上官昭容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懶步天臺路,惟登地肺山。幽巖仙桂滿,今日恣情攀。
聶夷中 【橫吹曲辭·長安道】 此地無駐馬,夜中猶走輪。所以路旁草,少于衣上塵。
戴叔倫 【相和歌辭·昭君詞】 漢宮若遠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歸,何人共南望。
李暇 【相和歌辭·怨詩三首】 別來花照路,別后露垂葉。歌舞須及時,如何坐悲妾。
張祜 【琴曲歌辭·昭君怨二首】 萬里邊城遠,千山行路難。舉頭惟見月,何處是長安。
崔國輔 【雜曲歌辭·長樂少年行】 遺卻珊瑚鞭,白馬驕不行。章臺折楊柳,春草路旁情。
劉禹錫 【雜曲歌辭·紀南歌】 風煙紀南城,塵土荊門路。天寒獵獸者,走上樊姬墓。
崔國輔 【雜曲歌辭·小長干曲】 月暗送湖風,相尋路不通。菱歌唱不輟,知在此塘中。
元稹 【雜曲歌辭·筑城曲五解】 筑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陳叔達 【初年】 和風起天路,嚴氣消冰井。索索枝未柔,厭厭漏猶永。
王績 【夜還東溪】 石苔應可踐,叢枝幸易攀。青溪歸路直,乘月夜歌還。
王績 【山中別李處士】 為向東溪道,人來路漸賒。山中春酒熟,何處得停家。
盧照鄰 【送二兄入蜀】 關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顧憐無聲。
張九齡 【答陸澧】 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2.含有路字的詩詞
1. 路繞黃家溪水長,春風灑淚復登堂。
2. 路回荒山開,如出古塞門。 3. 路傍病馬棄不收,乃是天上真驊騮。
4. 路寢朝元早,條風應律初。 5. 路才容馬盡荒茅,誰識仙人舊釣鰨 6. 路隔一重溪,山深客易危。
7. 路逢驛使嶺頭回,喜得新詩勝得梅。 8. 路轉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徑自崎嶇。
9. 路出煙村俗駕少,江天落莫憎寒威。 10. 路入云山幾萬層,豁然巖宇勢崢嶸。
11. 路轉峰回又一村,天寒大半俺柴門。 12. 路迂橋斷處,門靜犢眠時。
13. 路出桂江東,鄉音想未通。 14. 路隔成皋萬里關,何由得見故人還。
15. 路入江鄉覓隱淪,遠隨流水度前津。 16. 路斷江淮已足憂,繁華猶自說蘇州。
17. 路直華亭谷,林藏處士家。 18. 路旁古廟壁半斜,雨滴香案堆泥沙。
19. 路盡郵亭始入京,水村山郭幾經行。 20. 路轉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東潯。
21. 路出千林迥,山連五嶺遙。 22. 路歧苦奔峭,村舍多蕭索。
23. 路轉河橋客欲辭,黯然東望一沾衣。 24. 路轉瑤壇背,陰崖石更奇。
25. 路轉崎嶇嶺,水藏委曲田。 26. 路入武陽信馬行,野花香好不知名。
27. 路轉楓林積葉深,秋塘漲水綠沉沉。 28. 路轉溪隅草色蒼,煙霏云屋帶漁鄉。
29. 路轉蒼灣靜者家,抱墻壁修竹舞檐斜。 30. 路轉修林特地殊,九光霞氣羃仙廬。
31. 路轉溪山果大奇,茂林門徑古苔滋。 32. 路入前山處,蒼苔裹石棱。
33. 路轉斜橋似夢醒,擁衾搖兀亦身輕。 34. 路接張涇近,塘連谷水長。
35. 路接曉天人近月,真仙去后祇云歸。 36. 路入青山小作程,每逢佳處憶吾人。
37. 路穿槐柳遶山斜,長夏村墟對物華。 38. 路入青青數里松,上方樓閣一重重。
39. 路窮千澗底,人絕萬山旁。 40. 路入分宜縣,心馳月旦評。
41. 路入縈紆半里村,憶達清興起山陰。 42. 路滑山邊石,灘渾水底沙。
43. 路入前村認杏花,門前水積半溪沙。 44. 路盡庵才出,云深山更藏。
45. 路絕疑無地,山窮復有天。 46. 路絕嶺梅贈,江搖沅茝春。
47. 路仄山崖滑,庭中桂樹蒼。 48. 路熟疑為短,馬遲翻更長。
49. 路從迫窄因山轉,喜見臨岐釋子庵。 50. 路熟江郊不待尋,每來真得慰余心。
51. 路轉下層崖,亂石通微徑。 5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3. 流沙丹灶沒,關路紫煙沉。 54.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55. 云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 56. 梅花百樹障去路,垂柳千條暗回津。
57. 薦鮮知路近,省斂覺年豐。 58. 輦路生春草,上林花發時。
59.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60. 圣恩愁遠道,行路泣相看。
61. 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62. 懶步天臺路,惟登地肺山。
63. 自從關路入秦川,爭道何人不戲鞭。 64. 長戟今何在,孤墳此路傍。
65. 遠別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66.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帶“路”字的古詩詞,越多越好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古今賢文·勸學篇》韓愈“路”人借問搖招手,嚇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垂釣 》胡令能 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塵與土--------《滿江紅》岳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屈原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逢入京使》岑參莫愁前‘路‘逢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 高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杜牧九衢冠蓋暗爭‘路’,四海干戈多異心------------《紀事》沈彬輦‘路‘生春草,上林花發時。
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宮中題》李昂筆順:豎、橫折、橫、豎、橫、豎、提、撇、橫撇/橫鉤、捺、豎、橫折、橫釋義:1.道,往來通行的地方:道~。公~。
水~。陸~。
~途。~程。
~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狹~相逢。
2.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思~。生~。
出~。~子。
~數(shù)。3.方面,地區:外~貨。
各~人馬。4.種類:一~貨色。
5.大,正:“厥聲載~”。~門(宮室最內的正門)。
~車(古代帝王及諸侯貴族所乘的車)。~輿(古代君主所乘的車)。
~寢(古代君主處理政事的宮室)。6.車:篳~。
乘~7.姓。〈名〉(形聲。
從足,各聲。本義:道路)同本義 路,道也。
——《說文》路,途也?!稜栄拧钒俜蛴袖?,洫上有途,千戶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
——《周禮·地官》。注:“途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遵彼大路兮。
——《詩·鄭風·遵大路》艮為徑路?!兑住ふf卦》遂迷,不復得路。
——陶潛《桃花源記》又如:路奠(出殯時,親友在靈柩經過的路上設供桌祭奠);路贐(友人相贈的路費);路引(行路的通行憑證);路歧(路歧人。宋元時對沿街賣藝人的俗稱;貧賤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證);路貨(在運輸途中的貨物);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要走遠路,才知道馬力的強弱;結交朋友長久,才知人心的善惡)路程;行程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陶潛《桃花源記》引申為思想或行動的途徑 登仕路?!濉ぶ苋荨队罄先藗鳌分抑G之路。
——諸葛亮《出師表》顧未有路?!妒酚洝の汗恿袀鳌酚秩纾郝纷樱ㄖ搁T路)通“輅”。
車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蹲髠鳌ば辍烦舜舐汾呍较责B安。
——《荀子·正論》又如:路車(古代諸侯乘坐的車子);路馬(古代天子、諸侯所乘路車的馬)君王居住的地方。如:路門(古代天子宮中最內的門);路寢(古代天子、諸侯的正廳);路殿(天子諸侯的正殿)地區;方面;路線 甘寧等三路戰船,縱橫水面。
——《三國演義》又如:路塍(田?。┍扔鳈辔?夫子當路于齊。——《孟子·公孫丑》鐵路。
如:路礦(鐵路和礦山的合稱);路員(鐵路上的工作人員)種類;類型。如:路數(指類型)宋元時行政區域名 都督諸路軍馬。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烽火揚州路?!巍ば翖壖病毒┛诒惫掏压拧酚秩纾郝贩郑ㄋ卧獣r路制的區域范圍) 〈動〉經過 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
——《楚辭·離騷》通“露”。暴露 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
——《荀子·議兵》通“露”。敗壞 國家乃路。
——《管子·四時》是率天下而路也?!睹献印る墓稀贰葱巍低ā奥丁?。
裸露。如:路數(由言行衣著等方面表露出的樣子);路宿(露宿)大。
如:路弓(大弓);路臺(高大的臺)組詞:延路 油路 原路 避路 路倒。
4.帶有“路”的古詩名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世路如今一貫,此心到處悠然。----張孝祥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岑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李商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杜甫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寶馬雕車香滿路。----辛棄疾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辛棄疾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
雪晴云散北風寒,楚水吳山道路難。----賈至
5.帶“路”字的詩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遙瞻前方萬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
四海翻騰云水路,五洲震蕩風雷激。
空庭明月閑復閑,夜長路遠山復山。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一生思破紅塵路,劍藏廬軒隱迷蹤。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6.含有路字的詩詞
1. 路繞黃家溪水長,春風灑淚復登堂。
2. 路回荒山開,如出古塞門。
3. 路傍病馬棄不收,乃是天上真驊騮。
4. 路寢朝元早,條風應律初。
5. 路才容馬盡荒茅,誰識仙人舊釣鰨
6. 路隔一重溪,山深客易危。
7. 路逢驛使嶺頭回,喜得新詩勝得梅。
8. 路轉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徑自崎嶇。
9. 路出煙村俗駕少,江天落莫憎寒威。
10. 路入云山幾萬層,豁然巖宇勢崢嶸。
11. 路轉峰回又一村,天寒大半俺柴門。
12. 路迂橋斷處,門靜犢眠時。
13. 路出桂江東,鄉音想未通。
14. 路隔成皋萬里關,何由得見故人還。
15. 路入江鄉覓隱淪,遠隨流水度前津。
16. 路斷江淮已足憂,繁華猶自說蘇州。
17. 路直華亭谷,林藏處士家。
18. 路旁古廟壁半斜,雨滴香案堆泥沙。
19. 路盡郵亭始入京,水村山郭幾經行。
20. 路轉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東潯。
21. 路出千林迥,山連五嶺遙。
22. 路歧苦奔峭,村舍多蕭索。
23. 路轉河橋客欲辭,黯然東望一沾衣。
24. 路轉瑤壇背,陰崖石更奇。
25. 路轉崎嶇嶺,水藏委曲田。
26. 路入武陽信馬行,野花香好不知名。
27. 路轉楓林積葉深,秋塘漲水綠沉沉。
28. 路轉溪隅草色蒼,煙霏云屋帶漁鄉。
29. 路轉蒼灣靜者家,抱墻壁修竹舞檐斜。
30. 路轉修林特地殊,九光霞氣羃仙廬。
31. 路轉溪山果大奇,茂林門徑古苔滋。
32. 路入前山處,蒼苔裹石棱。
33. 路轉斜橋似夢醒,擁衾搖兀亦身輕。
34. 路接張涇近,塘連谷水長。
35. 路接曉天人近月,真仙去后祇云歸。
36. 路入青山小作程,每逢佳處憶吾人。
37. 路穿槐柳遶山斜,長夏村墟對物華。
38. 路入青青數里松,上方樓閣一重重。
39. 路窮千澗底,人絕萬山旁。
40. 路入分宜縣,心馳月旦評。
41. 路入縈紆半里村,憶達清興起山陰。
42. 路滑山邊石,灘渾水底沙。
43. 路入前村認杏花,門前水積半溪沙。
44. 路盡庵才出,云深山更藏。
45. 路絕疑無地,山窮復有天。
46. 路絕嶺梅贈,江搖沅茝春。
47. 路仄山崖滑,庭中桂樹蒼。
48. 路熟疑為短,馬遲翻更長。
49. 路從迫窄因山轉,喜見臨岐釋子庵。
50. 路熟江郊不待尋,每來真得慰余心。
51. 路轉下層崖,亂石通微徑。
5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3. 流沙丹灶沒,關路紫煙沉。
54.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55. 云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
56. 梅花百樹障去路,垂柳千條暗回津。
57. 薦鮮知路近,省斂覺年豐。
58. 輦路生春草,上林花發時。
59.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60. 圣恩愁遠道,行路泣相看。
61. 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62. 懶步天臺路,惟登地肺山。
63. 自從關路入秦川,爭道何人不戲鞭。
64. 長戟今何在,孤墳此路傍。
65. 遠別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66.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求幾句帶“路”字的名言名句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魯迅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大路無邊,各走一邊——俗語 書山有路勤為徑——古詩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諺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王安石江上)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揚系畫船。(范成大橫塘) 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五燈會元卷十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陸游舂日雜興) 云開巫峽千峰出,路轉巴江一字流。(吳本泰送人之巴蜀)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王維老將行) 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韓愈聽穎師琴)。
形容襄陽唐城的詩句
1. 關于唐城的詩句
關于唐城的詩句 1.關于贊美襄陽的詩句
唐代詩人描寫襄陽景物的詩
襄樊市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宣傳襄樊,要像山西宣傳祁縣晉商一樣,突出自己的獨特之處,從旅游的角度來說,突出襄樊的歷史文化內涵,宣傳文化名人筆下的山水景物、城市風光,最能體現它的歷史文化底蘊。
現在的“襄樊”,是古代“襄陽”、“樊城”之合稱,而古時建制以“襄陽”為行政區域名?!跋尻枴辈粌H是軍事重鎮,更以古典的城廓、美麗的山水而成為文人墨客描述贊美的對象。僅在唐代詩歌中,就有幾位詩歌大家吟詠過襄陽的城、城外的山、襄江的水,留下了精妙的佳句。
如初唐詩人杜審言的《登襄陽城》“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冠蓋非新里,章華即舊臺。 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詩中表現了秋天登襄陽城所見的整體觀感,寫出了楚山、漢水的磅礴氣勢和習池奇異的風光。、
唐代山水詩的代表人物王維寫了《漢江臨眺》,描寫了襄江驚天動地的波濤映影的郡邑、似有似無的襄陽的山色,那“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郑憚舆h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的名詩流芳百世。
與王維并駕齊驅、同為唐代山水詩泰斗人物的襄陽本土詩人孟浩然的詩中,濃墨重彩地描寫了襄陽的鹿門山、魚梁州、峴山、萬山等風物景點。如《夜歸鹿門歌》:“山寺鳴鐘晝已昏,與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已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詩中可見魚梁州與襄陽一帶的景物,點綴著歸村人影的平沙遠渡、象一彎新月的江畔小舟、鹿門山的煙樹、龐德公松徑下的月光。表達的是詩人的懷慕隱逸之幽情。
再如《與諸子登峴山》:“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襄陽城南的峴山是兩晉名將祜鎮守荊襄時常登的地方,將軍登峴山飲酒吟詩。襄陽百姓為紀念羊公,在山上建碑,見者墮淚,杜預因名墮淚碑。孟浩然在詩中表達了天留勝跡,我輩復登,碑志留思的情感。
《秋登蘭山寄張五》:“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秋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 。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碧m山就是萬山,詩人描寫了秋天登萬山所見的清秋情景,渡頭沙、歸村人、天邊樹、如月洲等盡收眼中,在美景中表現懷友之情,希望朋友重陽節同來登高飲酒,日暮歸雁,喚起愁緒,清秋發興,引出共醉之望。
2.襄陽最著名的詩句
漢江臨泛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譯文:
楚國邊塞連接著三湘之水,荊門山下茫茫九派相匯合。
江水滾滾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綿水霧中時時隱現。
波濤洶涌城郭仿佛飄江上,大浪翻滾遠空好似在搖晃。
襄陽的風光真是無限美好,愿與山翁留此地長醉不歸。
擴展資料:
《漢江臨泛》的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時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維,因公務去南方,途經襄陽。此詩是詩人在襄陽城欣賞漢江景色時所作。
《漢江臨泛》的名家點評:
《王孟詩評》:顧云:此等處本渾成,但難擬作,恐近淺率。
《瀛奎律髓》:右丞此詩,中兩聯皆言景,而前聯尤壯,足敵孟、杜《岳陽》之作。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氣象涵蓄,渾渾無際,淺率者擬學不得。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漢江臨泛
3.關于華清宮的詩句
華清官故址在今陜西臨潼的驪山上,是唐代的行宮。這里有溫泉,風景幽美,冬暖夏涼,李隆基和楊玉環常來游樂。相傳楊玉環喜歡吃鮮荔枝,李隆基每年都命令從四川、廣東一帶飛馬運送到長安,為此跑死了許多人馬?!哆^華清宮絕句》共三首,這是第一首。這首詩通過運送鮮荔枝這一典型事件,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生活。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于四川至長安的路上?!哆^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詩詠華清宮,卻以“長安回望”領起,由望中景色的展開,導引讀者漸入深境。首句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華清全景,“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繡成堆”語意雙關,既點明驪山被兩旁的東繡嶺和西繡嶺所簇擁,佳木蔥蘢,花繁葉茂,又是描繪有無數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繡,暗隱開元繁華如花團錦簇。由此,詩人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歷史之感慨。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回顧歷史。第二句將鏡頭推進集中于“繡堆”的頂端,露出了那深宮重苑,從中可見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并給讀者設下疑竇:殿門森重,那“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第三句前四字“一騎紅塵”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將讀者的視點移向了山路:黃土飛揚,一騎如飛。人們不禁因這兩幅跳躍的景象再生懸念:禁門連開,快馬驛傳,難道有什么軍國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轉折,使人雖然松了口氣,卻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氣氛憋得非要馬上知道結果,詩人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她看見“一騎紅塵”奔馳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其他人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道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了“安史之亂”的禍根:這繁華世界的奢侈,已到了人們難以想象的地步!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而導致了西周的敗亡。詩人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后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出來,于細微處發現歷史問題。“一騎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4.關于豪情的詩句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論詩》
2、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4、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李清照《絕句》
5、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6、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辛棄疾《破陣子》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p>
8、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9、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杜甫
1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龜雖壽》
1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12、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13、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東晉】陶潛 《讀山海經》
14、會挽雕弓如滿月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蘇軾《江城子》
1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16、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8、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楊繼盛《言志詩》
19、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0、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曹植《白馬篇》
2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2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杜甫
23、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5.關于城墻的詩詞
《春至》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黃梢新柳出城墻。閑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峨s曲歌辭·筑城曲五解》年代: 唐 作者: 元稹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
自從冒頓強,官筑遮虜城。筑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
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丁口傳父口,莫問城堅不。
平城被虜圍,漢屬斤城墻走。因茲虜請和,虜往騎來多。
半疑兼半信,筑城猶嵯峨。筑城安敢煩,愿聽丁一言。
請筑鴻臚寺,兼愁虜出關。《登金陵臨江驛樓》年代: 唐 作者: 張謂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梁。
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墻。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
忽然江浦上,憶作捕魚郎。《宿李主簿》年代: 唐 作者: 周賀獨樹倚亭新月入,城墻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裊鵲窠?!额}青龍寺》年代: 唐 作者: 朱慶馀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官舍初成》年代: 宋 作者: 趙師秀為宅傍城墻,先求夏日涼。
鑿池容眾水,栽竹斷斜陽。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
不知何補報,安坐恐難當。
6.與城墻有關的詩句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剛。
他經歷過多少凄涼有風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墻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墻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3.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一。
由于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一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4. 城墻原為平磚砌筑,解放后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筑,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城墻為宋代重筑,爾后迭有修葺。
城墻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6. 在古城南門東墻上嵌著一塊石刻,上刻一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一的“門里人”。
7.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于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墻里,一定包蘊著什么。
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9. 這城墻修得這樣高。修建城墻的國主認為,高聳的城墻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
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敵不過一句話,敵不過這一代的衛國國主說:“我們投降罷?!?0. 一面城墻,幾塊磚。
要是沒有那些歷史、那些傳說,它的價值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無需深究。11. 走過寂寞青春的城,輕撫斑駁的古城墻,試問流年里多少鏡花水月,不覺間,悄然落傷心的雨。
12. 中國的禮法書籍規定城墻必須是方形的,坐落必須有致:城墻要開12座門以與12個月份相合,必須要有內城以供皇室居住。13. 過去的時光,停留在某一個角落,我一路追尋,透過古老的城墻,我看見了黑白色的我們,于是,我又一次微笑著感傷……14. 在雨中,走過厚重的元城墻,登上亙古佇立的大雁塔,走在朦朧的曲江池邊、都尋不到、那夢中的長安、那夢中的你。
15. 那古樸城墻,像是亙古就屹立在這里一樣,百米高的墻面上早已布滿了點點青苔,而這些青苔,正是時間逝去的痕跡,是歷經滄桑的最好佐證。16. 看真一點,起落有致的城墻,受不了歷史的重壓而微微佝僂著,無數的裂縫,叢生著雜草,雄偉只是軀殼,它荒蕪已久,一身炮彈的殘跡。
任何敵人都可一攻而下。17. 當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墻,當我撫摸著腐朽的柱梁,當我興奮的倚欄遠望,總會有一絲酸澀沖上喉頭,總聽到有一個聲音大聲的說:記得嗎?你的祖先名叫炎黃。
18. 城墻四隅各筑一角臺,西南角臺為圓形,其余3個為方形。角臺突出墻外,建有比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其在戰爭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墻每距120米設有凸出的敵臺,共有98座?,F有93座。
敵臺上建敵樓,是守城將士休息、瞭望和作戰的場所。20. 西安城墻的成長和發展有其漫長的過程,后續的修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西安城墻的歷史疊加,追溯源頭,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不應該因明時的修建包磚,便斷定僅有600余年的歷史。
7.關于紅墻的詩句
有關紅墻的詩句
江神子/江城子(晁補之)
去年初見早梅芳。一春忙。短紅墻。馬上不禁、花惱只顛狂。蘇晉長齋猶好事,時喚我,舉離觴。今年春事更茫茫。淺宮妝。斷人腸。一點多情、天賜骨中香。賴有飛鳧賢令尹,同我過,小橫塘。
生查子(晁補之)
宮里妒娥眉,十載辭君去。翠袖怯天寒,修竹無人處。今日近君家,望極香車騖。一水是紅墻,有恨無由語。
青玉案(晁補之)
十年不向都門道。信匹馬、羞重道。玉府驂鸞猶年少。宮花頭上,御爐煙底,常日朝回早。霞觴翻手群仙笑。恨塵土人間易春老。白發愁占彤庭杳。紅墻天阻,碧濠煙鎖,細雨迷芳草。
代應(李商隱)
本來銀漢是紅墻,隔得盧家白玉堂。
誰與王昌報消息,盡知三十六鴛鴦。
烏夜啼(劉迎)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青衫記得章臺月,歸路玉鞭斜。翠鏡啼痕印袖,紅墻醉墨籠紗。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淑清院(乾?。?/p>
石徑度流泉,奇探小有天。
樹垂冰作雨,砌暖玉生煙。
屈膝紅墻繞,蜵娟紫閣連。
不如深翠處,精舍作幽偏。
驀山溪(無名氏)
重黎默運,可意縈人處。清楚玉蕤仙,獨幽棲、村溪月塢。冰腮露鬢,佳致在西湖,月出早,雪消遲,立馬紅墻序。寒梢微萼,點點蠅頭許。欲露小檀心,似生怕、施朱紅紫。返魂香細,堪吊獨醒人,臨澤國,襲清風,且詠離騷句。
8.形容建筑物鬼斧神工的詩句對聯
東西眺望,上下橫七豎八,古樸秀麗,敢叫秦都遜色,喜爾得游久懷念;
南北對峙,遠近獨一無二,雄偉壯觀,堪與唐城媲美,嘆吾失偶長相思。
——題陜西省興平市白塔
高閣逼云霄舉頭紅日近
遠山收入畫回首白云低
(黃山玉屏樓)
九江庚樓
半壁江山,六朝雄鎮
一樓風月,幾輩傳人
泰山南天門
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
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昆明西山飛云閣
半壁起危樓,嶺如屏,海如鏡,舟如葉,城廓村落如畫,況四時風月,朝
暮晴陰,試問古今游人,誰領略萬千氣象
九天臨絕頂,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濤,花鳥林壑有情,憶八載星霜,關
河奔走,難得棲遲故里,來嘯傲金碧湖山
關于南京棲霞山的詩句
1. 關于棲霞山的詩句
關于棲霞山的詩句 1. 描寫棲霞山楓葉的詩句,謝謝~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2. 棲霞山紅楓詩詞
《琵琶行》唐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夜泊牛渚懷古》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山行》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
《長相思》唐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江陵愁望寄子安》唐 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無題》唐 李商隱
寒夜孤單誰相伴, 雨意綿綿情難斷。
楓醉未到清醒時, 情落人間恨無緣。
《三閭廟》唐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早秋宿田舍》 唐 曹鄴
澗草疏疏螢火光,山月朗朗楓樹長。
南村犢子夜聲急,應是欄邊新有霜。
《漁夫》唐 張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歡, 菰飯莼羹亦共餐。
楓葉落,荻花干, 醉宿漁舟不覺寒。
3. 南京棲霞山的對聯
南京棲霞山望江亭聯草
上聯
極目望神州,幾萬里江山如畫:燕子驕立,石頭虎踞;鐘峰蟒伏,淮柳煙迷;龍盤閱盡滄桑,六朝勝跡韻猶在。更九派縱橫,蒼茫浩蕩,涌起天地正氣;昆侖雪瑞,秦嶺樹峨,帶連五岳雄風,欲妝九土三千界。東海浴星辰光耀,南天映粵杰榮輝,西川控碧水初源,北國承蒼穹玉露。五湖美景,盡入亭來;四海風流,惟推揚子。想來宇宙已歷千萬個春秋,聽任東風吹不老。
下聯
縱情思往事,數千年日月成梭:炎黃力耕,大禹勞形;湯武揮戈,周公志決;風曲難通變易,一地靈光興未休。當三家擾嚷,慷慨長吟,方生古今賢才;李氏貞觀,隋文剛烈 ,直至元璋壯志,要種人間滿地花。春光撫往昔碑殘,夏暮對明宮茂澤,秋月聞廟堂晚罄,冬晨慰大地金霞。百代精英,皆隨時去;八方際會,景仰中山。試問人生能經幾多輪歲月,當驅鐵甲建豐功。
4. 棲霞山賦全文
棲霞山賦
許結
維茲靈岳,峮嶫陰陽,形如傘蓋,義取攝養;柢艮出震,郡望顯彰,占牛女之分野,實齊梁之舊鄉。六代物華,荷天衢以拓宇;一山明秀,恢地紘而張皇。鐘阜鄰比,見龍蟠之逶迤;石城遙屹,若虎踞之昂揚。俯瞰江流,如環如抱,星羅百舸,棋布洲嶼,猶聞千年之古韻;回觀群翠,若東若西,龍王神廟,象山偎依,玄覽須臾之奇章。三峰雄峙,萬象開新,誠堪輿之佳麗,文明之青箱。
粵稽懸巖青翳,神明攸居,挾太虛兮為侶,攜嶺云兮可怡。禹王治水,九派分流,天書古雅,名士稱奇。觀夫始皇臨江,驚畏金陵王氣;梁武耽佛,捐情千佛夙期。隋帝修文,詔興舍利古塔;乾隆駐蹕,題寫初遇妙詩。片云斷壁,萬籟疏鐘,劉長卿吟哦之地;布帆秣陵,秋山收眼,林則徐羈旅之思。白云山居,有明生張怡,賦寫隱逸閑趣;青峰劍石,傳清帝弘歷,影映巖壁神姿。登高崇以獻詩,太白、東坡之游屣;臨淵泉而作畫,悲鴻、奇峰之論辭??犊浚冈余皣@樹猶如此,定蜀攻秦,官拜司馬;忠烈之人,李香君皈依桃花澗邊,參禪覺慧,義感聘之。更有明征君碑,唐皇御筆,玉闕昆侖,擬狀于斯,迨至千祀遺響,天竺梵音,遂定鼎彝。
嗟乎!四大叢林,三論宗學,蜂房燕壘,雕像鐫刻。伽藍圣教,培育法師之搖籃;故域名山,高揚金陵之佛國。僧紹隱處,棲霞由是而彰名;元琳秉持,壽佛因之而潤色。鑒真東渡,宏愿寄發于海天;宗仰矢志,古剎振興于盛德。崇佛帝王,風流名士,弘法上人,棲心仙隱,百代傳承,功勛是勒。然則歷兵燹,渡劫難,佛蒙塵,人心惑。精華久掩,寶藏是匿。欣乎撥云見日,佛智重光,玉冠聳翠,彩虹鏡明。若夫棲云精舍,托岫疏階,憑林結棟,檐閣縱橫。大雄寶殿,巍然聳跱:殿前則牌樓山門,鐘鼓經幢,途通古鎮街衢,遙眺麗日飛甍;殿中則三寶三圣,接引飛天,跨步毗盧彌勒,近聆玉堂磬聲;殿后則飛來之石,紗帽之峰,明月之臺,暢觀之亭,游心乎今古,泉澗兮爭鳴。玉佛殿前,香客祇敬于曾宇;楓林湖畔,市民閑逸于軒楹。
江乘故里,新城勝跡,眾泉迸玉,吐珠璣于翠谷;群嵐掩杳,垂螮蝀于瑤天。東峰有龍起之勢,太虛憩心,小營暫駐,憶飲馬池邊,品新茗莊前。西峰呈虎嘯之威,疊浪巖高,遙想凌云之意;桃花湖闊,靜思待月之禪。最是中峰奇崛,如鳳翔于層巔。嶄嶢以挺其阜,穹嶐而藏其秀,臨天開而俯瞰,似臥云以流連。或如孤峰迸筍,或如眉橫螺青,或如云構星離,或如攢崿啟蓮。噫嘻美哉!四季之風光,因時序而遷變;一方之麗色,緣秋景而遠傳。萬壑楓紅,霜醉丹霞神韻;九鄉水繞,歡迓南北群賢。
于是地志開辟,宏圖再展。一廊一核,凝聚創意智心;四帶八區,抒寫佛緣美善。五大空間,民國印象重現;六朝石刻,江左風流丕顯。嘉執事之勤黽,獻新文之麗典。贊曰:
金陵錦秀,六代名藍。怡紅拾翠,春水秋嵐。三峰并起,佛國天南。攝生養性,精氣神涵。抽思作頌,貽世美談。
附作者簡介:
許結,筆名解之,1957年出生?,F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專業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辭賦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國辭賦學會會長、韓國東方詩話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員。主要論著有《漢代文學思想史》、《中國辭賦發展史》、《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等。
5. 求屈大均的詩《攝山秋夕作》
攝山秋夕 今種
秋林無靜樹,葉落鳥頻驚①。
一夜疑風雨,不知山月生②。
松門開積翠,潭水入空明③。
漸覺天雞曉,披衣念遠征④。
[作者簡介] 今種(1629-1696),清朝初年嶺南丹霞山別傳寺僧。字一靈。俗姓屈,名紹隆,字介子,番禺(今屬廣東省廣州市)人。明諸生。入清后禮天然函是禪師出家。中年還俗,更名大均,字翁山。他才氣橫溢,詩風挺拔,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詩的內容多與抗清有關,間亦涉及人民疾苦。擅長山林邊塞詩,尤工五言近體。與陳恭尹、梁佩蘭齊名,號“嶺南三大家”。著有《翁山文外》、《翁山詩外》等。
[說明] 攝山即棲霞山,在今南京市東郊,為江南佛教名山。山中有棲霞寺,舊稱十大叢林之一,今存。棲霞寺歷經興廢,現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又有棲霞山佛學院,極著名。今種游歷江浙時,曾在此有較長時間的居留。這首詩寫今種隱居于攝山時,某秋日之夜的見聞。作者用精煉的筆墨,描寫了攝山秋夜的林木、歸鳥、風雨、山月。其景自然清新、生動誘人。主要卻是抒寫詩人異鄉孤寂,思歸故里的深摯情懷。詩寫得很委婉,很含蓄,輕靈飄逸,娟秀雋永。在今種大多骨力排奡、慷慨悲壯的詩篇中,別具一格,別有風味。
[注釋] ①葉落句:謂即使樹葉落地,也會使鳥兒受驚。寫樹林靜極,落葉之聲亦很明顯會驚動宿鳥。暗喻生活在滿族人統治下,人們坐立不安,一夕數驚的精神狀態。別有深意。②一夜句:謂松濤陣陣,疑是風雨到來。不知句:謂不知月亮已升在山頭。③松門句:謂打開松木門,滿目都是蒼翠之色。潭水句:謂潭水顯得格外空闊明澈。④天雞:神話中天上的雞。晉郭璞《玄中記》中載“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出照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鳴?!碧评畎住秹粲翁炖岩鳌吩娋洹鞍氡谝姾H?,空中聞天雞?!奔粗复恕_h征:遠途,遠方,流落在遙遠的地方。
含有城市地名的古詩
1. 關于含有地名的古詩句
關于含有地名的古詩句 1.含有地名的古詩句
1、《登科后》——【作者】孟郊 【朝代】唐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2、《涼州詞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渙 【朝代】唐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黃河好像從白云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3、《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5、《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2.有哪些帶有地名的詩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4、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6、故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8、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9、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0、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11、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1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1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4、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6、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17、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8、青海長云晴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19、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0、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1、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22、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23、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24、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25、襄陽好風曰,留醉與山翁。
26、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27、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28、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29、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30、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3.含有地名的詩句
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2.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
3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4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5總為浮云能敝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6【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8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9愿解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10【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11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4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15【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1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歸
17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遺塵幾世孫
18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19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20【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2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2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4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25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26【青?!块L云晴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27【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2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29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30【襄陽】好風曰,留醉與山翁
31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3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33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4.帶有地名的詩句
1.公歸上前勉書策,先取關中次河北。
--《送范舍人還朝》宋. 陸游
2.洛陽女兒面似花,河南大尹頭如雪。
--《勸我酒》唐. 白居易
3.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兵車行》唐. 杜甫
4.山西豪杰歸囊牘,渭北風光入酒杯。
--《送趙學士陜西提刑》宋. 王安石
5.關下險固憑三輔,隴右勾連接四川。
--《漫興》元. 王冕
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歸。
--《湖南曲》唐. 崔國輔
7.很傍索傳馬,傯動出安徽。
--《詠傅巖監祠》唐. 梁載言
8.君在浙江東,榮駕方伯輿。
--《和除夜作》唐. 白居易
9.結根在貴州,蠲疾傳古方。
--《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唐. 權德輿
10.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遺塵幾世孫?
--《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謝君》宋. 陸游
5.帶有地名的古詩句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出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詩句中有地名的詩句
一、詩句中有地名的詩句有:1.公歸上前勉書策,先取關中次河北。
--《送范舍人還朝》宋. 陸游 2.洛陽女兒面似花,河南大尹頭如雪。 --《勸我酒》唐. 白居易 3.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兵車行》唐. 杜甫 4.山西豪杰歸囊牘,渭北風光入酒杯。 --《送趙學士陜西提刑》宋. 王安石 5.關下險固憑三輔,隴右勾連接四川。
--《漫興》元. 王冕 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歸。 --《湖南曲》唐. 崔國輔 7.很傍索傳馬,傯動出安徽。
--《詠傅巖監祠》唐. 梁載言 8.君在浙江東,榮駕方伯輿。 --《和除夜作》唐. 白居易 9.結根在貴州,蠲疾傳古方。
--《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唐. 權德輿 10.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遺塵幾世孫? --《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謝君》宋. 陸游二、詩題中有地名的詩有:1.登幽州臺歌 邱為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臨洞庭上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4.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5.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6.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劉長卿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7.晚次鄂州 盧倫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8.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7.有關地名的古詩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4、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6、故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8、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9、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0、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11、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1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1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4、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6、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17、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8、青海長云晴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19、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0、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1、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22、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23、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24、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25、襄陽好風曰,留醉與山翁。
26、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27、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28、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29、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30、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8.帶有地名的詩句有哪些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出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看花 (宋)司馬光 (洛陽)春日最繁華, 紅綠陰中十萬家。
誰道群花如錦繡, 人將錦繡學群花。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柏芳叢鷹嘴芽, 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 照出霏霏滿碗花 橫江詞 (唐)李白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以用括號括起來。
古詩中“路”的常見幾種含義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足,各聲。本義:道路)
2. 同本義 [road]
路,道也?!墩f文》
路,途也。——《爾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戶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吨芏Y·地官》。注:“途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遵彼大路兮?!对姟む嶏L·遵大路》
艮為徑路。——《易·說卦》
遂迷,不復得路?!諠摗短一ㄔ从洝?/p>
3. 又如:路奠(出殯時,親友在靈柩經過的路上設供桌祭奠);路贐(友人相贈的路費);路引(行路的通行憑證);路歧(路歧人。宋元時對沿街賣藝人的俗稱;貧賤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證);路貨(在運輸途中的貨物);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要走遠路,才知道馬力的強弱;結交朋友長久,才知人心的善惡)
4. 路程;行程 [distance travelled;journey]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諠摗短一ㄔ从洝?/p>
5. 引申為思想或行動的途徑 [way;means]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傳》
忠諫之路?!T葛亮《出師表》
顧未有路。——《史記·魏公子列傳》
6. 又如:路子(指門路)
7. 通“輅”。車 [carriage]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蹲髠鳌ば辍?/p>
乘大路趨越席以養安?!盾髯印ふ摗?/p>
8. 又如:路車(古代諸侯乘坐的車子);路馬(古代天子、諸侯所乘路車的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court]。如:路門(古代天子宮中最內的門);路寢(古代天子、諸侯的正廳);路殿(天子諸侯的正殿)
10. 地區;方面;路線 [area;respect;line]
甘寧等三路戰船,縱橫水面。——《三國演義》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權位 [power and authority]
夫子當路于齊?!睹献印す珜O丑》
13. 鐵路 [railway;railroad]。如:路礦(鐵路和礦山的合稱);路員(鐵路上的工作人員)
14. 種類;類型 [kind;type]。如:路數(指類型)
15. 宋元時行政區域名
都督諸路軍馬?!巍?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烽火揚州路。—— 宋· 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時路制的區域范圍)
〈動〉
1. 經過 [go through; pass]
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冻o·離騷》
2. 通“露”。暴露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盾髯印ぷh兵》
3. 通“露”。敗壞 [corrupt;ruin]
國家乃路。——《管子·四時》
是率天下而路也?!睹献印る墓稀?/p>
〈形〉
1. 通“露”。裸露 [naked]。如:路數(由言行衣著等方面表露出的樣子);路宿(露宿)
2. 大 [big]。如:路弓(大弓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