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傳中龍女讓柳毅到哪里報訊(柳毅傳龍女形象)
今天給各位分享柳毅傳中龍女讓柳毅到哪里報訊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柳毅傳龍女形象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柳毅傳書的故事
唐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名叫柳毅。有一年,他上京城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考取。正準備還鄉,忽然想起有個老朋友在涇陽,于是就改變行程,去涇陽訪友散心。
走了六七里路,天忽然下起大雪,突然之間,一群巨大的飛鳥在他面前飛起來,柳毅的馬受了驚嚇,嘶叫著向旁邊一條路狂奔而去,也不知道跑了多遠。等到那匹馬平靜下來,柳毅舉目四望,只見茫茫雪野中,竟然有一位女子在風雪中牧羊。她牧的那些羊羊頭和羊角很奇特,它們一邊咀嚼雪中枯草,一邊仰望長空,神情樣貌,與尋常羊兒大不一樣。
柳毅走到女子面前,想要向她問路。走近一看,才發現那女子十分美麗,卻雙眉緊鎖,臉上有淚水流淌的痕跡。
柳毅下馬問她:“姑娘,你是什么人,為什么獨自一人在這暴風雪中牧羊呢?”
那個女子抬起頭看看柳毅,又看看遠方,還沒有開口說話,又流下兩行淚水:“先生,不瞞你說,我不是凡人。我原是洞庭龍君的女兒龍女三娘。三年前,父親把我嫁給涇河龍王的小兒子。沒想到,我丈夫行為放蕩,沉迷酒色,一不高興,就會興風作浪淹沒良田。我多次規勸他,他卻對我拳打腳踢。我向公公婆婆訴說,沒想到,反倒得罪了公婆。他們趕我出來,讓我放牧行雨雪的羊工,不只這樣,他們還催著暴風一路追迫……”
“哦,我看這羊奇特,原來果然不是平常人間的羊啊!”
“沒錯,這羊群,其實是下雨下雪的云團,平日里是由家奴放牧的。”
“你既是洞庭龍君的女兒,為什么不想辦法請父兄搭救,卻獨自一人在此悲泣受苦?”
“我亦早已用血淚寫成家書,只是一直找不到為我傳遞書信的人——空中常有鴻雁,可是鴻雁不肯為我傳書,它們害怕洞庭湖的萬頃波濤。水中亦常有游魚,可是游魚不肯為我傳書,它們害怕涇河龍族兇蠻殘暴……所以我獨自在涇陽受苦,至今父兄都無法得知。”
吹打在龍女身上寒風和雨雪,此刻也吹打在柳毅身上。柳毅覺得龍女的寒冷成了自己的寒冷,龍女的痛楚成了自己的痛楚。他覺得龍女眼中的淚水,也正從自己眼眶流出。
“我是凡人,但也是熱血漢子,請讓我為你傳遞書信——不過,柳毅去到洞庭湖,如何才能見到洞庭龍君?”
龍女拔下頭上的玉簪:“這好辦,洞庭湖北面有座龍王廟,龍王廟前有棵社橘大樹,你只須用我的玉簪在橘樹上敲三下,自然會有龍宮的人出來接你。”
柳毅接過書信和玉簪,辭別龍女三娘,騎上馬朝洞庭走去。因為心中掛慮,他走了一程又回頭去看。可是,他回頭的時候,龍女和羊群都已不知去向。
柳毅策馬向前,很快,一人一馬就離開了涇陽地面。一離開涇陽地面,暴風停了,雨雪也停了。
柳毅帶著龍女的書信,行走萬里,終于來到洞庭湖畔。洞庭湖北面果然有一座龍王廟,龍王廟前果然有一棵社橘大樹,柳毅手持龍女的玉簪,在橘樹上輕輕敲了三下。不一會兒,只聽見一陣“呼嘩——”“呼嘩——”水聲,洞庭湖萬頃碧波忽然分開,一位身披鱗甲的巡潮將軍踏著波浪來到柳毅面前,恭敬地向柳毅禮拜:“貴客敲我家龍君門邊樹,是有什么吩咐嗎?”
柳毅還禮說:“我有一件十分要緊的事情,要見到洞庭龍君才能說。”
巡潮將軍牽起柳毅的左手,分開波浪,很快帶柳毅來到洞庭湖底的龍宮。那座龍宮用青玉和水晶砌成,園林中種滿奇花異樹,柳毅四面觀看,只覺得滿眼都是珍寶,每一件器物都發出柔和的寶光。
洞庭龍王在青木茶座上接見柳毅,請他喝了君山上的青螺茶。
“壯士你遠道而來,有什么要緊事嗎?”
柳毅拿出龍女的書信和玉簪:“前些時日,我因路過涇陽地面,遇到洞庭龍女在暴風雪中放牧羊群。她向我訴說她的苦楚,我受她囑托,為她傳遞家書,也是受她指引,才來到這里。”
洞庭君展開龍女用血淚寫成的書信,一看完,頓時淚流滿臉:“我枉為龍君,竟然把女兒嫁給這種兇暴小人,實在大錯特錯啊!如果不是壯士你仗義傳書,我還不知道女兒受到這種虐待,罪過,罪過!”
洞庭龍君讓人把信送往內宮,不一會兒,內宮傳出一片悲泣的聲音,就連倒茶的侍女,執戟的家將,種花的童子,也都忍不住哭起來。
突然,悲哭聲中傳出一巨響——“轟隆!”
緊接著,又傳來一聲——“轟隆隆!”
在巨大的響聲中,一條口中噴火的巨龍沖出正殿,雷霆、霹靂、云霧在它鱗甲上環繞,一時間,頭上便有雨、雪和冰雹紛紛落下。
那巨龍一刻也不拖延,猛然沖天飛起,霎時間不見了蹤影。
巨龍卷起的旋風使宮內的寶石和珠玉飛上半空,柳毅撲倒在地,久久不能起身。
洞庭君扶他起身:“這人魯莽,使貴客驚嚇,實在抱歉——他是我弟弟錢塘君。”
柳毅坐回席上,渾身顫抖。
“柳君不必驚恐,他只是出發時暴躁,歸來時會將變得平和。”洞庭君給柳毅倒了一杯酒,向他賠禮,讓他喝酒壓驚。
那杯酒還沒喝完呢,空中傳來和悅的音樂聲,門外吹進來溫暖的風,風中彩色的云像花朵一樣,彩云上站著一群仙女,被簇擁在中間的那一位龍女,正是當日在涇陽牧羊的女子。
看到柳毅,龍女三娘的神情又是歡喜又是悲傷,她的眼淚一滴滴落在地上,每一顆淚珠都變成了珍珠。
她朝柳毅禮拜,然后跟隨迎出來的母親走入后面的屋子。
洞庭君也跟著進去看望女兒,這時從屋外走出來一個人,他穿著紫袍,手拿青玉,高大俊美,看起來虎虎有生氣,他說話的聲音就像敲響的戰鼓:“我方才辰刻從洞庭出發,巳刻到達涇陽,午刻在那邊戰斗,未刻回到這里。回來途中我趕到九重天,向天上的玉帝報告了這件事。玉帝知道龍女冤屈,也了解那龍子蠻橫,原諒我的過錯。我從前犯的過錯也因此被寬恕了。我性情剛烈,出發時來不及向你問候,冒犯了賓客,請你寬恕我。”
說完,錢塘君退后一步,再拜請罪。柳毅走過去把他扶起,覺得自己扶起了一個巨人。
不久,洞庭君回到席上,問錢塘君說:“你這次出門,傷害了多少生靈?”
“大約六十萬。”
“糟蹋莊稼了嗎?”
“方圓八百里。”
“那個無情無義的小子呢?”
“我把它吃了。”
洞庭君嘆了口氣:“愿天帝饒恕你。”
錢塘君高興地大聲說:“他已經饒恕了!”
柳毅在水晶宮住了一段時間,吃過龍宮的美味的酒宴,聽過《洞庭碧波樂》,看過魚兵蟹將表演的《錢塘破陣》,龍女又親自為他歌唱自己新制的《龍女還鄉》。聽著還鄉曲的調子,柳毅不可遏止地思念故鄉,于是他決定辭別水底龍族,返回自己家鄉。
柳毅為龍女傳遞家書,使龍女得救歸家,龍宮上下對他十分感激,聽說他要還鄉,人人都來送別。
洞庭君打開碧玉箱,送給他一枚能使水分開的犀牛角。錢塘君拿出琥珀盤,送給他一顆能照亮黑夜的明珠。龍女展開綢帕,送給他九顆眼淚凝成的珍珠。洞庭龍宮每個人都送給柳毅一樣禮物,那些禮物成垛成堆,光彩奪目。
柳毅沒有推辭,他接受了禮物,第二天就踏上歸途。
回到家鄉,柳毅賣出三顆平常的寶石,就得到超過百萬的錢財。日子一下子過得富貴豐裕了,于是乎,很快有許多富貴人家前來提親,可是柳毅都沒有答應。他很想念那位流淚的龍女,常常取出龍女贈送給他的九顆珍珠,反反復復地握在手心里。每當他握著那幾顆珍珠,他就會想起涇陽那場暴風雪,想起在暴風雪中牧羊的龍女。
后來,柳毅還是結婚了,他娶了一位漁家女子——那位漁女的樣貌跟龍女有幾分相似,他一看到就很喜歡她。
過了一年,妻子生了一個男孩。小男孩一哭,額頭上就冒出小小的龍角,雖然外面晴空萬里,可是屋子里卻會下雨。小男孩一笑,屋頂上就會出現彩虹。
柳毅從妻子懷里接過孩子:“你不要再瞞我了,你就是龍女三娘啊!”
妻子笑起來:“我嫁給一位凡人,可是生下的孩子,卻還是小龍呢。”
后來,柳毅一家人搬遷到別的地方居住了,有認識的人在街市遇見他,覺得他的面貌跟剛娶妻時一樣年輕。
又過了幾十年,柳毅一個侄孫子坐船去外地做買賣,在水中見到一座山,山上傳出悅耳動聽的音樂,柳毅在山上看著他,朝他微笑招手。
他所看到的柳毅,跟他小時候在家里畫像上看到的柳毅一樣,十分年青,十分俊美。
這位侄孫子回家對人說,柳毅已經是神仙了。
劉毅為龍女傳書的事情是怎樣的?
我國的唐代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空前繁榮的情況下,婦女們對傳統男尊女卑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她們追求戀愛自由,追求美滿生活,希望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向往男女平等。但在當時,家庭虐妻事件時有發生,影響很大。
唐貞元年間,吏部有一位名叫李朝威的官員,喜歡舞文弄墨,編寫神怪故事。一天,他到郊外專訪退休的官員薛嘏,薛嘏給他詳細講述了他的表兄柳毅為龍女傳書的傳奇故事。
回家后,李朝威反復斟酌,結合當時家庭、婚姻這一社會現實,寫成了《柳毅傳》。
傳說,柳毅是唐高宗時的一位書生,家住在洞庭湖畔。高宗儀鳳年間,他到京城長安去應考進士,但是卻沒有考中。他在打道回府途經涇陽的時候,忽然想起自己有個同鄉在此地,就去拜見。
柳毅騎著馬在涇水邊走著,忽然一群小鳥從路邊的草叢中驚飛起來。柳毅的馬受到了驚嚇,如離弦的箭一般,在林里一氣跑了一二十里才停下來。
這時,柳毅已分不清東南西北,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馬也是一個勁地在原地打著轉,不再向前行走半步。正在納悶的時候,他猛然聽到一個女子啜泣的聲音,不覺循聲望去。
柳毅看到不遠處一個年輕的女子,坐在水邊的一棵柳樹下,一顫一顫地在抽泣。她面帶愁容,眉頭緊鎖,一副滿腹心思無處傾訴的樣子。
柳毅本是個俠肝義膽的好心人,見到如此景象,自然心中不平,但又不敢冒昧,于是裝著出來散心的樣子,慢慢地靠近這位女子。到了她身邊,柳毅詫異地問道:“請問姑娘為何在此哭泣,心中到底有什么委屈啊?”
這位年輕的女子,看到有人來了,連忙收斂了愁容,拭干了臉上的眼淚。又見柳毅不像是一個壞人的模樣,就跟他袒露了心扉。她告訴柳毅:“我是洞庭龍王的小女兒,是父王的掌上明珠。一年之前,父王把我許配給涇川龍王的兒子為妻。可是我這丈夫只知道游蕩玩樂,從不念及夫妻之情。我稍微勸他一下,他就又罵又打,越來越厭棄我。我多次到公婆面前去說理,可是公婆卻總是護著自己的兒子,對我的話不以為然。這家里的上上下下都是他們家的人,我一肚子的怨恨愁苦無處可訴,只好到這河邊,遣懷哭泣,嘆息自己為何這樣地命苦!”說完,又抽泣流淚不停。
柳毅聽了龍女的話,早已憤憤不平,只是一時半會還想不到什么辦法。因為涇川龍王畢竟是個龍王,自己一介凡夫俗子,又怎么斗得過呢?
小龍女接著說:“我多么想告訴我的父王,能把我迎接回去。可是,這涇川離洞庭湖實在是太遠了。家里的公婆對我管教又嚴,使我脫不開身。我想找一個送信的人,把我的悲苦告訴給我的父王,但是到哪里去找這樣的人呢?”
柳毅聽到龍女要找送信的人,就誠懇地對龍女說:“小生柳毅,就住在洞庭湖邊上。我正要回家,不知道我能不能幫你做點什么,要說把信送到洞庭湖的話,這沒有什么難的,可是不知怎樣才能將信交給洞庭龍王呢?”
龍女聽說柳毅能幫她送信,心里非常感激,就立刻給他指點:“在洞庭湖南岸的湘江入口處,有一棵很大的橘子樹,當地人把它叫作‘社橘’,方圓十里之內的人沒有不知道的。你到了樹邊,然后面朝南,背靠在樹干上,解下腰帶把自己和樹綁在一起,再用后腦勺輕輕地撞幾下樹干,就會有人帶你到我父王那里去的,到時你就可以把我的事告訴給他。”
柳毅從龍女手中接過她早已準備好的信,表示一定不會有負龍女的重托。他跨上馬,也不再去拜見他同鄉了,就一個勁地往家鄉趕。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柳毅就回到了家鄉洞庭湖。他劃著船登上南岸,果然看到有一棵橘子樹。于是,他按照龍女告訴他的方法,在樹干上撞了幾下。不一會兒,就有一個蟹將走出來,對柳毅行過禮后,將柳毅迎了進去。蟹將把柳毅帶到了水晶宮里的靈光殿里去進見洞庭龍王。柳毅見了龍王,趕忙跪拜,拜過之后,他就把在涇水見到小龍女的事全都告訴了龍王,并把龍女托付的信交給了龍王。
龍王十分感謝柳毅,就送了很多龍宮的寶物給柳毅,然后就把他送出了龍宮。柳毅離開龍宮之后,他賣掉了龍王贈送給他的部分寶物,得了一大筆錢,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足人家。
后來,柳毅娶了一個張姓的女子,可是娶過來不久,就無緣無故地死了。第二次又娶了一個韓姓的姑娘,過門幾個月也過世了,而且也弄不清什么原因。
接連死了兩個妻子之后,柳毅在接下來的3年內都沒有再娶妻子。后來,他到金陵去游玩。他在金陵待了很久,結識了不少的朋友。他的朋友聽說他還沒有妻室,就托媒人給他說了一位盧姓的姑娘。這姑娘聰明漂亮,知書達理,仁愛善良。柳毅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姑娘,于是擇定吉日成婚了。
等到入了洞房,柳毅掀開妻子的蓋頭仔細看時,越看越覺得這姑娘像他以前在涇水邊上見過的龍女。于是柳毅就問妻子,這是不是真的。妻子說,她就是洞庭龍王的女兒。
原來,自從柳毅把信送給父王之后,洞庭龍王聯合自己的弟弟錢塘龍王,打敗了涇川龍王,隨后把女兒接了回來。這小龍女為了感激柳毅的恩德,就化作人間的女子來到人世與柳毅成了親。
這龍女本有萬年的壽辰,柳毅和她成為夫婦之后,他也沾了仙氣,從此也就長生不老了。
柳毅的故事是唐代以來傳奇里最有成就的篇章之一,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唐代已經普遍流傳,唐末有根據這個故事寫成的《應靈傳》,至宋元明清時期,戲文中有柳毅和洞庭龍女的故事。
元代曲作家尚仲賢的《柳毅傳書》,戲曲作家李好古的雜劇《張生煮海》,明代黃說中的《龍簫記》傳奇,文學家許自昌的《橘浦記》傳奇,清代文學家李漁的《蜃中樓》傳奇,近人的《龍女牧羊》等,都是由它演變而來的,使《柳毅傳書》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
“柳毅傳書”的故事,揭示了古代社會由父母包辦的、缺少感情基礎的婚姻,是造成廣大婦女家庭婚姻悲劇的根本原因。從龍女的身上,反映出當時的婦女為爭取美好生活的熱望和精神。柳毅的形象,則體現了中華傳統道德中正直無私、見義勇為、施不望報的俠義思想品格。
感人的愛情神話柳毅傳書中,柳毅為誰傳書?為什么要傳這封書信?
柳毅傳書的故事記錄在唐代小說《柳毅傳》中:
柳毅是湖北的一位書生,他去長安趕考時在涇陽遇到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中放羊。柳毅十分奇怪,打聽之后才明白,這個女子是洞庭湖龍宮三公主,遠嫁給涇水龍王十太子。不料十太子喜歡的人過多,成婚之后就把公主冷落一邊了。
丈夫不愛公主,公主又受到公婆的欺負,并且讓她帶著羊群到江邊放牧,這些神羊能夠給所到之處帶來雨雪,公主只有在雨雪中堅持放牧。
周圍的水族害怕涇水龍王而不敢給洞庭湖傳信,柳毅義憤填膺,決定放棄趕考為公主傳信。
柳毅趕到洞庭湖畔,將三公主的書信送給洞庭君。
洞庭君的弟弟錢塘君帶著水軍去涇陽解救三公主,卻失手殺了十太子。
三公主回到洞庭湖后答謝了柳毅,錢塘君想要撮合兩人,卻遭到柳毅的反對。
柳毅因為自己報信導致三公主丈夫被殺,內心十分愧疚,再加上兩人的婚姻沒有媒人說和,最后拒絕了婚事。分開之后的柳毅和三公主日夜相互思念,柳毅母親見狀,決定為兒子尋找三公主。而錢塘君也想為錯殺十太子贖罪,于是變化成媒人,在雙方家長的努力下,兩位有情人終成眷屬。
柳毅井!
如今,洞庭湖中的君山上有一口柳毅井,相傳柳毅就是從井中找到通往龍宮的道路,為三公主送信的。
據說井下的泉水甘冽清甜,井壁上的雕刻栩栩如生,巧奪天工。柳毅井已經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跡,吸引很多人流連忘返。
另外一口柳毅井在洞庭東山席家花園附近!
據說三公主的書信中曾經提到這個地方。這口井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明代的一位大學士在井邊立了一塊碑,上面寫著“柳毅井”三個字,這塊石碑至今完好無損。這口井的神奇之處在于常年不涸,即使干旱成災的年份,井中的水也不會減少,洪澇的年份井水也不會溢出來,井水同樣十分甘甜。
柳毅到龍王報訊的信物是
唐宋傳奇《柳毅傳》中,柳毅到龍王處報訊的信物是:龍女的親筆信
望采納,謝謝!~
柳義傳書是個什么故事?
柳毅傳書」這四個字,已經成為一個典故,意指不畏艱難困苦,救人于危難之中。
柳毅是唐朝李朝威的傳奇小說《柳毅傳》里的男主角,這部傳奇說,柳毅是湖南人,他在赴京的考試中落第,歸途行經涇陽時,遇到一個牧羊女子,自稱是洞庭湖龍王的女兒,嫁出后受到虐待,要柳毅為她傳書給洞庭湖龍王,打救她的災難。柳毅做到了,龍王為了答謝他,愿意把龍女許配給他。他當時婉拒了,說「始以義行之志,豈有殺其婿而納其妻者?」不過,后來他在兩度喪妻之后,最后還是娶了龍女,并且成為水神。
到了元朝,尚仲賢便以此為題材,寫成了《柳毅傳書》的雜劇。清朝的孔尚任在《桃花扇·修禮》中說:「舌戰群雄,讓俺不才;柳毅傳書,何妨下海。」柳毅傳書的傳法,是怎么傳的?真的下海嗎?李朝威的傳奇小說里,是拿著書信到了洞庭湖畔,按龍女的方法找到一棵大橘樹,并且「易帶向樹,三擊而止。」便有人出現在水波間,指引了水路讓他前往龍宮。而元雜劇則說:「俺那洞庭湖口上,有一座廟宇,香案邊有一株金橙樹,里人稱為社橘。你可將這一根金釵兒擊響其樹,俺那里自有人出來。」
兩個版本里都只有一棵「社橘樹」,敲響了樹便有人出來引路。但是,在現今的洞庭湖的君山之上,卻有一棵大橘樹,這棵樹旁,卻有一口井,當地人說這就是柳毅井,又叫做橘井,就是柳毅傳書的井,柳毅當年傳書,就是透過這口井而進入龍宮的。厲害吧?湖南人用一口井,加上想象的創造力,把柳毅的故事聯系起來,成為有文化歷史價值的觀光井。
柳毅傳中龍女讓柳毅到哪里報訊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柳毅傳龍女形象、柳毅傳中龍女讓柳毅到哪里報訊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