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古詩是律詩 哪首詩是律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哪些古詩是律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哪首詩是律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五言律詩的古詩有哪些 五言律詩的古詩介紹
1、《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詠鵝》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5、《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6、五言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五律,屬于近體詩范疇。此體發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期,其雛型是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個字,有仄起、平起兩種基本形式,中間兩聯須作對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維的《山居秋暝》、厲聲教的《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等。
七言律詩有哪些
1、《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點評:無需多言的偉大作品,將天地萬物之蕭瑟、苦悶、悲憤、衰病之態寫到了極致。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
2、《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凄凄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點評:有人評價這首詩:氣格音調,千載獨步。被譽為“唐人七律第一”。名氣實在是太大。說實話,寫的也是真好。
3、《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點評:貌似晦澀難懂、不知所云,其實相信每個人都會讀出不同的感受。反復吟詠,總會被擊中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4、《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點評:《登金陵鳳凰臺》是李白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
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色。
5、《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點評:同是吟詠諸葛亮,李商隱的《籌筆驛》其實也不遑多讓,但老杜更悲凄感人,末聯猶催人淚下。
6、《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點評:全詩無一句不經典。愛情詩的極品之作。
最經典的七言律詩
最經典的七言律詩有:《黃鶴樓》、《登高》、《錦瑟》等。
《黃鶴樓》崔顥。臥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環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蔞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七言律詩沿革:
七言律詩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范的詩歌,簡稱七律。律詩屬于近體詩范疇,因其格律嚴密,故名。
七言律詩的興起,晚于五言律詩。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齊梁新體詩,定型于初盛唐之間。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李嶠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維、李頎、岑參、賈至諸人刻意錘煉,方使它在體制上達到純熟,而崔顥、李白仍有駢散交雜、半古半律之作。這一時期的七言律詩雖亦有高華秀朗的名篇,但內容上絕大多數屬于奉和應制、酬贈,比之五言律詩更見狹窄。
同時,盛唐時期李白、王維、高適等詩人的七律,多有失對、失粘、重字之誤。到了杜甫,七言律詩才展示其詩體潛力而打開藝術天地。杜甫全面開辟了律詩的境界,時事政論、身世懷抱、風土人情、文物古跡,一概熔鑄于精嚴的格律之中,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杜甫以下至中唐時期,七言律體未能推陳出新。至晚唐,七言律詩則打開了新局面。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這幾位七律圣手不僅修整了律詩的形體,而且改造了律詩的氣質,把律詩藝術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明人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卷五中總結了唐代七言律詩的發展歷程:“唐七言律自杜審言、沈佺期首創工密。至崔顥、李白時出古,一變也。高、岑、王、李,風格大備,又一變也。杜陵雄深浩蕩,超忽縱橫,又一變也?!?/p>
唐詩三百首中的律詩
唐詩三百首中的律詩如下:
行經華陰》
崔顥
岧峣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
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學長生。
詩人以勁健的筆力寫出華陰雄奇壯闊的景象,從突兀奇特、鬼斧神工的山峰,寫到寬廣平展的要路通衢波瀾起伏,氣象萬千。
詩人本是赴長安求取功名,面對充滿神話靈異色彩的群山,卻忽然發出對于競逐名利的哀憫,和對于學道求仙的向往,表現了詩人的矛盾心情。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通過神話傳說,抒寫由懷古人而不見的惆悵,又轉到對異鄉風物思念故土的愁情。作者通過懷念遠去的人,感嘆人事多變,而唯有自然是永恒不變的;人如果和偉大的自然比起來,不是顯得太渺小卑微了嗎?
《望薊門》
祖詠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這首詩是吊古感今的名篇。詩人遙望薊門關外,被邊地的雄壯景色和邊烽警急的狀況所驚。
律詩代表作
五大“五言律詩”
01.《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是唐詩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時所作,創作于公元761年。在這首詩中,詩人懷著喜悅的心情描寫了春夜喜雨的美妙情景,是寫雨詩中難得的佳作,被譽為描摩精工、獨具風采、通體精妙的一首五言律詩。全詩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繪聲繪形,是一首入化傳神,別具風韻的詠雨詩,為千古傳誦的佳作。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什么是中國詩歌?這就是)
02.《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具有愛國愛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識,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他的詩歌境界是雄渾壯闊的,可是這種雄渾壯闊的境界往往是通過刻畫眼前具體細致的景物和表現內心情感的細微波動來達到的。這首詩全篇先感時,后念家,再及己,顯示詩人憂國憂民的胸懷,這正是本詩沉郁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本詩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余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五律第一?)
03.《登岳陽樓》·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詩圣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登岳陽樓》被譽為古今“登樓第一詩”,頷聯是洞庭的浩瀚無邊。頸聯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尾聯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寫景雖只二句,卻顯技巧精湛,抒情雖暗淡落寞,卻吞吐自然,毫不費力。全詩對仗工整用韻謹嚴,前后映襯,渾然一體。這首詩意境開闊宏偉,風格雄渾淵深,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之為盛唐五律第一。(盛唐五律第一)
04.《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此詩為王維一“流”,可謂意態橫生,妙趣無窮!像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上爐火純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學到。《山居秋暝》是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隱居者的戀歌。(山水詩的代表作)
0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該詩是送別詩的名作,千古傳誦,有口皆碑。從文學史的角度欣賞這首詩,不難感到它有一股新鮮的氣息。王勃詩文俱佳,不愧為四杰之首,有“詩杰”之稱。(不世經典)
關于哪些古詩是律詩和哪首詩是律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