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衣的作者是誰 金縷衣的作者是誰啊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金縷衣的作者是誰,以及金縷衣的作者是誰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金縷衣的作者是誰?
金縷衣的作者是杜秋娘。
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秋娘,這在前面已經提到過,《全唐詩》和《唐詩三百首》都已經明確注明了。關于杜秋娘其人其事,卻是鮮為人知,無論是出生還是生平,沒有任何的記載。但是根據晚唐詩人杜牧的《杜秋娘詩》自注中,卻又做了簡短的說明。
內容簡介
《金縷衣》在表達個人觀點,以及人生感悟方面,要比其它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它用最直白的語言來告訴世人,一定要珍惜時光。
《全唐詩》總共收錄了四萬多首詩,其中有哲理的作品少之又少,當時的詩人更注重個人的情感上的表現,這也使得唐詩大多還是以抒情為主。《金縷衣》盡管通俗易懂,可是那份哲理卻是讓人感動,從中我們可以學會很多的東西,進而明白更多的道理,正所謂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時間不等人,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金縷衣》的作者是誰?
《金縷衣》的作者是: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金縷衣》是唐朝時期的一首七言樂府。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涵義深永的小詩,它叫人們不要重視榮華富貴,而要愛惜少年時光,可以說它勸喻人們要及時摘取愛情的果實,也可以說是啟示人們要及時建立功業,正因為它沒有說得十分具體,反而更覺內涵豐富。
《金縷衣》原文: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譯文: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金縷衣》的作者是誰?
《金縷衣》的作者是:杜秋娘。
原文是: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翻譯:勸你不要珍惜昂貴的金縷衣,勸你一定珍惜青春。花開了可以折斷就要抓緊折斷,不要等到花謝了卻只折了一束空枝。
賞析:每個詩句似乎都在重復那單一的意思“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變化,重復而不單調,回環而有緩急,形成優美的旋律,反復詠嘆強調愛惜時光, 莫要錯過青春年華。從字面看,是對青春和愛情的大膽歌唱,是熱情奔放的坦誠流 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愛惜時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樂及時”的宗旨看 似乎低了,作“珍惜時光”看,便搖曳多姿,耐人尋味。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兩次出現,這是二句重復的因素。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復中的變化。這兩句詩意又是貫通的。兩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為肯定后者,似分實合,構成詩中第一次反復和詠嘆,其旋律節奏是紆回徐緩的。三、四句則構成第二次反復和詠嘆,兩聯表現手法就不一樣,上聯直抒胸臆,是賦法;下聯用了譬喻方式,是比義。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與字的反復、句與句的反復、聯與聯的反復,使詩句瑯瑯上口,語語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緒由徐緩的回環到熱烈的動蕩,構成此詩內在的韻律。
作者簡介:杜秋娘(約791—?),《?資治通鑒》稱杜仲陽 ,后世多稱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歲時成了李锜的妾侍。 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來李錡造反失敗,杜秋被納入宮中。后受到?唐憲宗寵幸。元和十五年(820年) 唐穆宗即位,任命她為兒子李湊的傅姆。后來李湊被廢去漳王之位,杜秋賜歸故鄉。 杜牧經過金陵時,看見她又窮又老的景況,作了《?杜秋娘詩》,其序簡述了杜秋娘的身世。詩中附了一段注:“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锜長唱此辭。”并沒有說這首七絕是誰所作,但后世多歸入杜秋娘的作品,包括《?唐詩三百首》。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