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和楚詞哪個好(關于詩經和楚辭的區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詩經和楚詞哪個好,以及關于詩經和楚辭的區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詩經楚辭比較
《詩經》和《楚辭》都是我國先秦時代最重要的詩歌著作。它們一個代表現實主義,一個代表浪漫主義,對我國后世詩歌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文學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們雖然都因同出于華夏文化之源而有許多共同點,但也由于各自產生時代、地域等的不同以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閱歷等的差異,彼此間又在創作精神、思想內容、語言形式、傳統道德觀念以及藝術風格等方面存在著重大差別。分析和比較這些異同和差別,這對于更好地認識、了解這兩部作品的性質和特點是不無意義的。
中國傳統的詩歌創作,廣而言之,中國傳統的文學創作,都離不開兩種風格樣式,即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而這兩種所謂主義的源頭,前者為《詩經》,后者當推《楚辭》。
《詩經》成書于春秋時期,它收錄了殷商至春秋中葉大約600多年的305篇詩歌作品。這305篇又大致分為風、雅、頌三大部,其中占絕大多數的風,即“十五國風”共計160篇,因為這160篇“風”多為詩官采詩于民間,因此,《詩經》可以大致認為是“平民文學”,即不是某個特定的文人卿士(或者說職業詩人)的作品?!冻o》則不同,《楚辭》所收錄的作品,均為一些有名有姓的專職作家所作,諸如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都為一代詩賦大家,且在文史上留名。楚辭形成較晚,以屈原為宗,也應到戰國后期。就地域來說,詩經以北方為主的廣大地區,而楚辭僅限于南方楚地,它的產生與發展與楚地的地域特色——諸如語言、風俗等密不可分,與現在的粵語音樂一樣,純屬一種地區文化。
另外,從內容上,《詩經》涉獵面很廣,有男嗔女怨的婚戀詩,以《南風?關雎》為代表;有寫奴隸辛勞的怨刺詩,如《魏風?伐檀》和《魏風?碩鼠》姊妹篇;又有幽怨反側的思婦詩,如名篇《王風?于役》;又有表達士大夫愛國意識的憂患詩,諸如《王風?黍離》、《小雅?節南山》和《小雅?雨無正》等等,幾乎各個方面都有涉及。概括的說來,《詩經》所反映的是各階層的人,特別是平民(包括奴隸、服役者這樣的下層勞動者)真實的生活和情感。與之不同的是《楚辭》,《楚辭》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達的多為士大夫階層對現實的情感流露,多為抒情言志,如屈原的《離騷》,如司馬遷所說“離騷者,猶離憂也”,即屈原遭逐之后,苦悶之情的表述;又如《天問》,簡直就是作者“憂心愁悴,彷徨山澤,……仰天嘆息,……呵而問之”(王逸語)。需要說明的是,即便如此,楚辭中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操與詩經是一脈相承的,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如一條紅線貫穿始終。
楚辭和詩經哪個更為人所知,你喜歡哪一個?
楚辭,也作“楚詞”,是一種由屈原采用楚國方言創作的新的詩歌體裁。《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無論是楚辭還是詩經,都是我國文化精華,值得被無數人傳頌。于我個人而言,更愛詩經一些。楚辭的名氣和屈原糾纏著。而詩經里沒有哪一個詩人尤其出名,是富于遠古先祖“靈魂”的詩歌精華,所以我認為詩經的名氣要大于楚辭。
楚辭由來楚辭本為楚地的歌辭。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吸收其營養,創作出《離騷》等巨制鴻篇,后人仿效,名篇繼出,成為一種有浪漫主義特點的文學作品,通稱楚辭。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濃郁的楚國地方特色和神話色彩。
在學習中,楚辭是直到高中才有接觸到。這不是說楚辭不好,而是楚辭的辭藻華麗艱澀,初習語文的人確實不能很好的理解它。
詩經由來《詩經》共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在內容上共分風、雅、頌三大部分。它描寫現實、反映現實的寫作手法,開創了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歷代詩人的詩歌創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詩經》的影響。
相較楚辭,對詩經的學習要早很多,早在初中就能接觸到“關關雎鳩”等浪漫的詩歌,而后到高中又會進一步深入的學習詩經。從學習的深度和數量來看,詩經的地位也是要高于楚辭的。
我更喜歡詩經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用詞比較樸素,以一個簡單的用詞就完整的勾勒出當時社會情景和人文風貌,令人感嘆作者的功夫之深。其間展現的祖先生活有不輸楚辭的浪漫,又更添一份質樸,由此為我所愛。
《詩經》和《楚辭》哪個文學價值更高?
兩者的地位,其實是不相上下的?!对娊洝贰冻o》對中國的影響基本上是一樣的,一者正,一者奇,一者現實,一者浪漫。構成我國文學兩大基石,后世所有邅變都包含在了二者中,文學史上往往將其并稱為“風騷”。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相傳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俺o”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原收戰國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
區別
1、作者不同。
①《楚辭》是屈原、宋玉等人(大多是屈原)所作,有較為固定的作者;
②而《詩經》只有少量的篇目提及作者,但是不可信。從采詩說看,這些篇目可能經過周王朝各代文官采師加以修訂,經多人之手,故為集體創作。
2、篇目及分類。
①《楚辭》中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招魂》等篇目,但未見其分類;
②《詩經》有三百零五篇,并其按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類,每一類均有其側重。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