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走追什么蝶 兒童急走追什么蝶飛入菜花無處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兒童急走追什么蝶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兒童急走追什么蝶飛入菜花無處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急走追什么蝶
兒童急走追:黃蝶。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原文如下: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如下:
稀稀落落的籬笆旁,一條小路通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新葉剛剛長出還尚未形成樹蔭。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飛入菜花叢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賞析如下:
這首詩展現了一幅鄉村的美好畫面,寫出了童真童趣,抒發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是純景物的靜態描寫。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寬廣的籬落與窄小的一徑相對照,稀稀疏疏與綿綿長長相對照,互相映襯,突出了農村清新與寧靜。
第二句也是純景物的靜態描寫。路旁,樹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密,展示出農村自然、樸素的風貌。
第三句是人物動態描寫。“急走”與“追”相結合,兒童們那種雙手撲撲打打,兩腳跌跌撞撞追蝶的興奮、歡快場面就歷歷在目了,反映了兒童們的天真活潑。
第四句,菜花是黃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飛入這黃色的海洋里,自然是無處尋了。讀者可以想象,這時兒童們東張西望,四處搜尋的焦急狀態,以及搜尋不著的失望情緒等,更表現出兒童們的天真和稚氣。
本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時景色的描寫,體現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全詩所攝取的景物極為平淡,所描繪人物的活動也極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與人物相結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暮春風光。
兒童急走追黃蝶的全詩
宋代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原文: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稀稀落落的籬笆旁,一條小路通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新葉剛剛長出還未形成樹蔭。小孩子奔跑著追趕黃蝴蝶,可是蝴蝶飛入菜花叢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創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于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彼時楊萬里正任江東轉運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蘇南京)。
詩題中的“新市”,是當時一處城鎮,在今浙江德清東北,位于臨安(今浙江杭州)與建康之間。這里水陸環繞,舟車通利,是作者離開臨安去建康任所,或從建康返回臨安述職的必經之地。
作者途經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見景生情,有感而發,于是賦寫這組詩。
兒童急走追黃蝶全詩
《 宿新市徐公店 》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籬:籬笆。
2、疏疏:稀疏。
3、徑:小路。
4、陰:樹葉茂盛濃密而形成的樹蔭。
5、急走:奔跑。
在稀稀疏疏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已經凋落,但剛長出來的葉子還不能茂密的形成樹蔭。兒童們奔跑著,追捕翩翩飛舞的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飛到一片金燦燦的菜花叢中,孩子們就再也找不到它們了。
成陰: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花落未成陰”和結句中的“菜花”都說明這是暮春季節。
后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將彩筆轉入畫面的中心,描繪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而“飛入菜花無處尋”則將活動的鏡頭突然轉為靜止。“無處尋”三字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現出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搔首踟躕、不知所措的兒童。
這首詩運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鮮明。楊萬里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罷官后長期村居,對農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寫自然真切感人,別有風趣(m.taiks.com)。
本詩作者一生寫詩兩萬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寫景詩。他的詩清新風趣,構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一家,在當時與陸游等人齊名。本詩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七言絕句。詩題暗示了詩歌內容為詩人在徐公店住宿時所看到的景象。
詩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縣的新市鎮,一個姓徐的人家開設的客店的時候,看到一片盛開黃色鮮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著高興的兒童。他們在追撲黃色的蝴蝶。黃色蝴蝶飛進黃色的油菜花中,孩子們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黃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詩人用簡捷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美麗的田園風光,歌頌了大好的祖國山河。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