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廬山三首是哪些(廬山小詩兩首主要內(nèi)容)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劤跞霃]山三首是哪些,以及廬山小詩兩首主要內(nèi)容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軾廬山詩句有哪些
1、登廬山
[宋] 蘇軾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2、初入廬山三首
[宋]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藹間。
如今不是夢,真?zhèn)€在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
3、送芝上人游廬山
[宋] 蘇軾
二年閱三州,我老不自惜。
團(tuán)團(tuán)如磨牛,步步踏陳跡。
豈知世外人,長與魚鳥逸。
老芝如云月,炯炯時一出。
比年三見之,常若有所適。
逝將走廬阜,計闊道愈密。
吾生如寄耳,出處誰能必。
江南千萬峰,何處訪子室。
4、過廬山下
[宋] 蘇軾
亂云欲霾山,勢與飄風(fēng)南。
群隮相應(yīng)和,勇往爭驂驔。
可憐薈蔚中,時出紫翠嵐。
雁沒失東嶺,龍騰風(fēng)西龕。
一時供坐笑,百態(tài)變立談。
暴雨破坱圠,清飆掃渾酣。
廓然歸何處,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數(shù)松雪,只溪落天潭。
雖云默禱應(yīng),顧有移文慚。
5、過廬山下(并引)
[宋] 蘇軾
予過廬山下,云物騰涌,默有禱焉。
未午,眾峰凜然,故作是詩。
亂云欲霾山,勢與飄風(fēng)南。
群隮相應(yīng)和,勇往爭驂驔。
可憐薈蔚中,時出紫翠嵐。
雁沒失東嶺,龍騰見西龕。
一時供坐笑,百態(tài)變立談。
暴雨破坱圠,清飆掃渾酣。
廓然歸何處,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數(shù)松雪,雙溪落天潭。
雖云默禱應(yīng),顧有移文慚。
6、送蹇道士歸廬山
[宋] 蘇軾
物之有知蓋恃息,孰居無事使出入。
心無天游室不空,六鑿相攘婦爭席。
法師逃人入廬山,山中無人自往還。
往者一空還者失,此身正在無還間。
綿綿不絕微風(fēng)里,內(nèi)外丹成一彈指。
人間俯仰三千秋,騎鶴歸來與子游。
關(guān)于蘇軾寫的“廬山”的詩
《初入廬山三首》
《廬山二勝》
《送蹇道士歸廬山》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
《送芝上人游廬山》
《過廬山下》
《和廬山上人竹軒》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
《送芝上人游廬山》全文:
送芝上人游廬山
朝代:宋 作者:蘇軾
二年閱三州,我老不自惜。
團(tuán)團(tuán)如磨牛,步步踏陳跡。
豈知世外人,長與魚鳥逸。
老芝如云月,炯炯時一出。
比年三見之,常若有所適。
逝將走廬阜,計闊道愈密。
吾生如寄耳,出處誰能必。
江南千萬峰,何處訪子室。
《和廬山上人竹軒》全文:
和廬山上人竹軒
朝代:宋 作者:蘇軾
洞外復(fù)空中,千千萬萬同。
勞師向竹頌,清是阿誰風(fēng)。
《初入廬山三首》全文:
初入廬山三首
朝代:宋 作者: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藹間。
如今不是夢,真?zhèn)€在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 ?
《過廬山下》全文:
過廬山下(并引)
朝代:宋 作者:蘇軾
予過廬山下,云物騰涌,默有禱焉。
未午,眾峰凜然,故作是詩。
亂云欲霾山,勢與飄風(fēng)南。
群隮相應(yīng)和,勇往爭驂驔。
可憐薈蔚中,時出紫翠嵐。
雁沒失東嶺,龍騰見西龕。
一時供坐笑,百態(tài)變立談。
暴雨破坱圠,清飆掃渾酣。
廓然歸何處,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數(shù)松雪,雙溪落天潭。
雖云默禱應(yīng),顧有移文慚。 ?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全文: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溪在廬山下。)
朝代:宋 作者:蘇軾
世俗眩名實,至人疑有無。
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
坐令此溪水,名與先生俱。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
因拋彭澤米,偶似西山夫。
遂即世所知,以為溪之呼。
先生豈我輩,造物乃其徒。
應(yīng)同柳州柳,聊使愚溪愚。
描寫廬山的詩句(描寫廬山的詩句(共128句))
1.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4.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5.君不見晦庵先生妙經(jīng)學(xué),廬山書院榜白鹿。——楊萬里《寄題萬安蕭和卿云岡書院》
6.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7.千峰廬山錦繡谷,一水蜀道玻璃江。——陸游《記夢·我夢結(jié)束游何邦》
8.微風(fēng)吹人衣,霧繞廬山首。——蘇轍《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fēng)雪》
9.廬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遠(yuǎn)形神開。——黃庭堅《壽圣觀道士黃至明開小隱軒太守徐公為題曰快》
10.巫山不見廬山遠(yuǎn),松林蘭若秋風(fēng)晚。——杜甫《大覺高僧蘭若》
?11.康廬山水雄,三峽又爭長。——向子湮《句》
12.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張繼《江上送客游廬山》
13.廬山瀑布天下聞,白河倒瀉千丈云。——來復(fù)《題廬山瀑布圖》
14.廬山淡薄已多時,誰與叢林洗敗姿。——釋正覺《暉禪人丐鹽求頌》
15.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廬山詩》
16.雖玆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shù)矣。——蘇轍《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17.少時未識廬山好,老去知山卻遠(yuǎn)山。——趙蕃《留別趙南紀(jì)》
18.廬山三萬峰,一碧天與齊。——岳珂《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
19.彭滭收積雨,廬山放嫩晴。——楊萬里《題文發(fā)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廬山霽》
20.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21.廬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陸游《春雨·疏點空階雨》
22.五字高吟酒一瓢,廬山千名風(fēng)標(biāo)。——宋無名氏《陶公醉石》
23.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fēng)靜處看。——張耒《慈湖中流遇大風(fēng)舟危甚食時風(fēng)止游靈巖寺》
24.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里晚燈前。——白居易《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后》
25.舊識廬山道,長懷鸚鵡洲。——趙蕃《施過之見過二首·君來能破悶》
26.南望廬山千萬仞,共夸新出棟梁材——劉禹錫《登清暉樓》
27.聞道青原新瀑布,奔飛絕似匡廬山。——屈大均《藥地禪師于青原得一瀑布名曰小三疊泉請予題長句》
28.可中滋味欠些些,成就廬山筍蕨家。——釋正覺《小師慧果丐鹽求頌》
29.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朱元璋《廬山詩》
30.廬山道士夜攜琴,映月相逢辨語音。——盧綸《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聽琴》
31.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蘇軾《登廬山》
32.廬山北轉(zhuǎn)是吳章,巖草紛紛靜有香。——孔武仲《吳章嶺作》
33.湖外廬山已見招,春風(fēng)好送木蘭橈。——楊萬里《過鄱陽湖天晴風(fēng)順》
34.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35.湘寺分經(jīng)帙,廬山寄藥鉏。——陸游《戲作野興·有酒皆堪醉》
36.廬山佳處云英英,鶴歸誰識丁佐卿。——陳造《次韻高殿撰題東山》
37.曾向廬山睡里聞,香風(fēng)六斷世間春。——張耒《睡香花》
38.索落廬山夜,風(fēng)雪宿東林。——白居易《宿東林寺》
39.廬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隱戴良。——趙蕃《次韻何叔信》
40.笑別廬山遠(yuǎn),何煩過虎溪。——李白《別東林寺僧》
41.廬山之奇在瀑布,飛流千道穿云樹。——屈大均《送客上廬山》
42.有時夢入廬山去,瀑布聲中拄杖行。——王諶《次亞愚韻·萬里春光眼界明》
43.廬山瀑布三千仞,畫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廬山》
44.廬山依舊,凄涼處、無限江南風(fēng)物。——文天祥《酹江月·廬山依舊》
45.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蘇軾《初入廬山三首》
46.廬山山南刷銅綠,黃金鋸解純蒼玉。——楊萬里《過江州岸,回望廬山》
47.早霞,晚霞,妝點廬山畫。仙翁何處煉丹砂,一縷白云下。——周德清《朝天子·廬山》
48.憶在廬山始識君,當(dāng)時惟擬共眠云。——徐鉉《送周郎中還司》
49.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廬山看水簾。——范成大《甘雨應(yīng)祈·數(shù)日雖蒙霢霂沾》
50.廬山多名緇,過客禮白足。——蘇轍《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昔在京城南》
51.君在廬山知不群,有疑是鶴又是云。——皎然《寒棲子歌》
52.勝地東林十八公,廬山千古一清風(fēng)。——黃庭堅《東林寺二首·勝地東林十八公》
53.千峰廬山錦繡谷,一水蜀道玻璃江。——陸游《記夢·我夢結(jié)束游何邦》
54.眼無廬山瀑布泉,暗滴石上時淙淙。——杭淮《張洞紀(jì)游用萬弘德上舍韻》
55.依舊廬山當(dāng)左闔,新添濠水注前川。——項安世《西坡》
56.廬山直陽滸,孤石當(dāng)陰術(shù)。一水云際飛,數(shù)峰湖心出。——張九齡《彭蠡湖上》
57.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毛澤東《七律·登廬山》
58.廬山試問高多少,欲望西川萬里橋。——洪咨夔《阻風(fēng)呈趙史君三絕·遲速乘除轉(zhuǎn)晚飚》
59.湓浦廬山幾度秋,長江萬折向東流。——岳飛《寄浮圖慧海》
60.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廬山詩》
61.微風(fēng)吹人衣,霧繞廬山首。——蘇轍《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fēng)雪》
62.廬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遠(yuǎn)形神開。——黃庭堅《壽圣觀道士黃至明開小隱軒太守徐公為題曰快》
63.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yuǎn)游。——杜甫《題玄武禪師屋壁》
64.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蘇轍《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65.廬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陸游《春雨·疏點空階雨》
66.廬山瀑布天下聞,白河倒瀉千丈云。——來復(fù)《題廬山瀑布圖》
67.廬山淡薄已多時,誰與叢林洗敗姿。——釋正覺《暉禪人丐鹽求頌》
68.廬山霧開見瀑布,江西月凈聞漁歌。——劉禹錫《送鴻舉游江西》
69.少時未識廬山好,老去知山卻遠(yuǎn)山。——趙蕃《留別趙南紀(jì)》
70.自在廬山,君游鄂渚,兩地相思。白鹿洞誰談舊史?黃鶴樓又有新詩。——周德清《雙調(diào)·蟾宮曲·送客之武昌》
71.廬山三萬峰,一碧天與齊。——岳珂《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
72.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朱元璋《廬山詩》
73.五字高吟酒一瓢,廬山千名風(fēng)標(biāo)。——宋無名氏《陶公醉石》
74.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fēng)靜處看。——張耒《慈湖中流遇大風(fēng)舟危甚食時風(fēng)止游靈巖寺》
75.巫山不見廬山遠(yuǎn),松林蘭若秋風(fēng)晚。——杜甫《大覺高僧蘭若》
76.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77.雖玆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shù)矣。——蘇轍《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78.湘寺分經(jīng)帙,廬山寄藥鉏。——陸游《戲作野興·有酒皆堪醉》
79.怪來今晚加餐飯,一味廬山筍蕨香。——楊萬里《梳頭看可正平詩有·老子平生湯餅?zāi)c》
80.聞道青原新瀑布,奔飛絕似匡廬山。——屈大均《藥地禪師于青原得一瀑布名曰小三疊泉請予題長句》
81.可中滋味欠些些,成就廬山筍蕨家。——釋正覺《小師慧果丐鹽求頌》
82.廬山北轉(zhuǎn)是吳章,巖草紛紛靜有香。——孔武仲《吳章嶺作》
83.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張繼《江上送客游廬山》
84.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蘇軾《登廬山》
85.廬山曾結(jié)社,桂水遠(yuǎn)揚舲。——劉禹錫《贈別約師》
86.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里晚燈前。——白居易《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后》
87.廬山瀑布三千仞,畫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廬山》
88.廬山佳處云英英,鶴歸誰識丁佐卿。——陳造《次韻高殿撰題東山》
89.曾向廬山睡里聞,香風(fēng)六斷世間春。——張耒《睡香花》
90.廬山之奇在瀑布,飛流千道穿云樹。——屈大均《送客上廬山》
91.有時夢入廬山去,瀑布聲中拄杖行。——王諶《次亞愚韻·萬里春光眼界明》
92.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93.廬山道士夜攜琴,映月相逢辨語音。——盧綸《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聽琴》
94.憶在廬山始識君,當(dāng)時惟擬共眠云。——徐鉉《送周郎中還司》
95.見了廬山想此賢,此賢見了失廬山。——楊萬里《寄題劉疑之墳山壯節(jié)亭,用轆轤體》
96.南望廬山千萬仞,共夸新出棟梁材——劉禹錫《登清暉樓》
97.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蘇軾《初入廬山三首》
98.廬山將欲雪,瀑布結(jié)成冰。——梅堯臣《覽顯忠上人詩》
99.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廬山看水簾。——范成大《甘雨應(yīng)祈·數(shù)日雖蒙霢霂沾》
100.廬山多名緇,過客禮白足。——蘇轍《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昔在京城南》
101.廬山之奇在瀑布,飛流千道穿云樹。——屈大均《送客上廬山》
102.有時夢入廬山去,瀑布聲中拄杖行。——王諶《次亞愚韻·萬里春光眼界明》
103.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104.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yuǎn)游。——杜甫《題玄武禪師屋壁》
105.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蘇軾《初入廬山三首》
106.廬山將欲雪,瀑布結(jié)成冰。——梅堯臣《覽顯忠上人詩》
107.笑別廬山遠(yuǎn),何煩過虎溪。——李白《別東林寺僧》
108.君在廬山知不群,有疑是鶴又是云。——皎然《寒棲子歌》
109.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蘇轍《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110.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廬山看水簾。——范成大《甘雨應(yīng)祈·數(shù)日雖蒙霢霂沾》
111.廬山多名緇,過客禮白足。——蘇轍《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昔在京城南》
112.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江為《瀑布》
113.君不見晦庵先生妙經(jīng)學(xué),廬山書院榜白鹿。——楊萬里《寄題萬安蕭和卿云岡書院》
114.千峰廬山錦繡谷,一水蜀道玻璃江。——陸游《記夢·我夢結(jié)束游何邦》
115.我昔廬山尋瀑布,香爐峰上披煙霧。——屈大均《追答王學(xué)士廬山篇見贈之作》
116.早霞,晚霞,妝點廬山畫。仙翁何處煉丹砂,一縷白云下。——周德清《朝天子·廬山》
117.巫山不見廬山遠(yuǎn),松林蘭若秋風(fēng)晚。——杜甫《大覺高僧蘭若》
118.此生初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蘇軾《圓通禪院先君舊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119.康廬山水雄,三峽又爭長。——向子湮《句》
120.隱居欲就廬山遠(yuǎn),麗藻初逢休上人。——杜甫《留別公安太易沙門》
121.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廬山詩》
122.雖玆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shù)矣。——蘇轍《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123.今日偶來僧卻在,共煎茶吃話廬山。——方岳《暑不雜興·只鋤蔬甲亦妨閑》
124.當(dāng)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浮聲寢食間。——蘇轍《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當(dāng)年五月訪廬山》
125.蕭條四壁空無有,新掛廬山瀑布圖。——陳大章《戊子生日書懷二首·其一》
126.又說廬山去,閑看瀑布來。——趙師秀《送倪道士之廬山》
127.彭滭收積雨,廬山放嫩晴。——楊萬里《題文發(fā)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廬山霽》
128.廬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陸游《春雨·疏點空階雨》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