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詩被稱為什么體(李賀寫的詩被稱為什么)
大家好,關于李賀的詩被稱為什么體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李賀寫的詩被稱為什么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我想問一下李賀被人稱為什么?
1、李賀被人稱為詩鬼。
2、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更多關于李賀被人稱為什么,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李賀的詩歌是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被稱作什么?
李賀(約公元791—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
李賀詩歌詩風以空靈甚至詭異見長。其藝術特點為:想象奇譎,辭采詭麗,變幻繽紛,刻意創新。詩歌意象跳躍,結構不拘常法。修辭的奇巧和詩歌語言的奇峭。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的詩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被稱作什么?
李賀,被稱作“詩鬼”,長吉體詩歌開創者,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并稱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
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馬詩的作者是李賀開創的詩體裁是什么有什么之稱?
馬詩的作者是李賀開創的詩體裁是(長吉體),有(詩鬼)之稱。
李賀(791-817年):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后世稱李昌谷。
出身唐朝宗室大鄭王(李亮)房,門蔭入仕,授奉禮郎。仕途不順,熱心于詩歌創作。慨嘆生不逢時、內心苦悶, 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反映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社會剝削的歷史畫面。詩作想象極為豐富,引用神話傳說,托古寓今,后人譽為“詩鬼”。
元和十二年(817年),因病辭去回昌谷英年早逝,年僅27歲。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太白仙才, 長吉鬼才”之說。作為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代表人物,李賀與“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齊名,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李賀的詩歌在百花爭艷的唐詩中別出一格,被稱為"長吉體","長吉體"有哪些特色
起源
李賀字長吉,故名長吉體、李長吉體。
詩體風格
李賀畫像
“長吉體”詩在構思、意象、遣辭、設色等方面表現出新奇獨創的特色。在構思與藝術想象上具獨創性,他善于運用神話傳說和怪誕、華美的語匯,創造出異想天開、從未有過的意象。在遣辭與設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類的字眼以及“冷艷怪麗”的風格,使詩歌帶有傷感冷艷的風格。
李賀深受屈原、李白及漢樂府的影響[1] ,多以樂府體裁馳騁想象,自鑄奇語,表現苦悶情懷。
語言悲冷凄苦
奇特的語言營造悲冷的氛圍是李賀詩歌最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長吉體”能在繁花似錦的詩歌苑囿中一枝獨俏的關鍵所在。典型如李賀的《秋來》詩文。《秋來》這首詩大約作于李賀辭官歸家的時期。糟糕的心情、蕭瑟的秋風、刺骨的冷雨,觸發了詩人心中無限的悲苦哀愁,詩人主觀情思與孤墳野鬼融于一體,托物傳情,借“鬼”寄慨,以瑰麗奇特的藝術形象來抒發詩人抑郁未伸、懷才不遇的深廣憂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語言,讀來令人膽顫心驚,毛骨悚然。[19]
李賀把詩歌作為嘔心瀝血和事業,其母說他“嘔出心乃已”。他刻意追求詩歌語言的瑰美冷峭。宋代嚴羽在他的《滄浪詩話》云中說“長吉之瑰詭,天地間自欠此體不得。”《秋來》這首詩中桐風驚心、香魂吊客,鬼唱鮑詩,恨血化碧等悲冷的意象充分體現了李賀語言的藝術特色。別具一種魅力。[20]
選詞煉句,不落窠臼
李賀題跋像
李賀詩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李杜、韓愈等多方面影響,經自己熔鑄、苦吟,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李詩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長吉上訪天河、游月宮;下論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麗、旖旎絢爛。長吉刻意錘煉語言,造語奇雋,凝練峭拔,色彩濃麗。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性的語言。如“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銀浦流云學水聲”(《天上謠》)、“玉輪軋露濕團光”(《夢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可以說,尚“奇”是長吉所處的時代、特別是他的良師益友韓愈所代表的韓孟詩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與“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豪”劉禹錫,“詩魔”白居易一樣,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稱為"詩鬼"。
長吉詩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較多地寫古體詩、寫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現存詩作無一首七律。李賀在樂府詩的繼承和創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借古寓今,或諷或嘆,靈活多變,渙然有新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籍)、王(建)”兩派樂府外,別開境界,獨樹一幟。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隱、溫庭筠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辟的道路。宋人賀鑄、周邦彥、劉克莊、謝翱、文天祥,元人薩都剌、楊維楨,明人湯顯祖,清人曹雪芹、黎簡、姚燮,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
選擇物象,獨辟蹊徑
元代孟肪曾說:“讀長吉《十二月樂詞》,其意新而不蹈襲,句麗不淫,長短不一,音節各異。這組詩在選取物象和意境上全避熟典,詩中二月不用折柳,三月不用桃李,五月不用蒲艾,七月不用牛女,八月不賦明月,九月不寫登高。這是那些只會吟“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雷隱隱、霧蒙蒙、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的酸窮文人無法企及的境界。再如其代表作《秦王飲酒》,詩歌為《秦王飲酒》卻“無一語用秦國故事”(王琦《李長吉詩歌匯解》)。與其所有詠古詩一樣,其題旨多在“筆墨蹊徑”之外,他寫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或借以表達自己郁悶的情懷和隱微的意緒,現實意義的詠古之作在他的集子里是很難找到的。[17]
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中國詩歌史上,幾乎再沒有一個青年詩人那樣偏嗜描寫衰老、死亡的事物,翻開長吉詩集,這類意象觸目皆是,到處是老、死、衰等字眼,其他像殘、斷、墮、瘦、古、鬼、枯、頹、病、敗、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苦等字眼也隨處可見,統計結果表明,上述字眼在李賀詩集中共出現440余次,平均每首詩出現兩次,出現最多的為“老”字(48次),其次是“寒”字(34次), “斷”字(33次),“愁”字(24),“死”字(20次)。[17]《談藝錄》另一方面由于李賀仕進無路,體弱多病,盡管是一個青年詩人,術特色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意境詭異華麗,常用些險韻奇字,風格同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
詩鬼李賀
常用鬼意象:李賀的“鬼詩”,總共只有十余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然而“鬼”字卻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被人們目為“鬼材”、“鬼仙”,這些詩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應當怎樣評價,也成了一樁從古至今莫衷一是的筆墨公案。在李賀筆下的鬼魂世界中,有蘇小小墓上幽冷飄忽的魂魄;有劉徹茂陵前夜聞曉無的馬嘶;有南山的漆炬迎人,土曠螢擾;有冷雨中的秋墳鬼唱,恨血千年。[17]
毋庸諱言,李賀的詩也有不少缺點。一方面由于過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語意晦澀、堆砌詞藻,藝術形象欠完整,情思脈絡欠連貫。他的詩作內容有一部分承襲了屈原《楚辭》中《山鬼》、《國殤》等篇的傳統,如《神弦曲》、《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另一部分則很有現實主義風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貧民生活的艱苦。同時他的詩中也流露出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貶李者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王世貞用一個“過”字來簡要概括長吉詩,還是很有道理的。
成因探析
編輯
李賀所開創的“長吉體”詩歌成為整個唐詩實現徹底審美轉向的代表,探析李賀詩歌獨特藝術特色的成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坎坷苦悶的人生際遇
生逢中國歷史上一個揚眉吐氣的封建王朝時期,本身已貴為李唐王室帝胄皇孫,之前又有李白、杜甫、韓愈等前輩以文才揚名天下的榜樣,再加上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壇泰斗韓愈的賞識,坐擁天縱神賜才華的李賀踏入科場掙得一份功名似乎是手到擒來之事,卻忽然因為一個荒唐的名諱制度徹底葬送。如第一節所述,李賀的人生遭際以及隨之而來的坎坷苦悶心境成為他得詩歌創作中顯示出凄艷詭激藝術特色的直接原因。
時代審美的深刻轉變
李賀詩歌中所呈現出的詭異激蕩風格仍可視為對杜甫韓孟詩派的繼承,但那些明顯表現出凄迷艷麗風格的“長吉體”詩篇則直接開啟了唐代審美藝術的第三次轉型,以李賀為界,唐詩由中唐的寫實步入了摹寫心靈的晚唐時代。木訥倔強的韓愈提出的那些詩歌理論最初只是對安史之亂前盛唐時代雄風豪情的難以忘懷的呼喚,但經他之手千呼萬喚出來的李賀卻將杜甫式的崇高轉變成難以遏制的感傷的晚唐風韻。
綿遠紛雜的藝術傳承
李賀詩歌中那股幽怨悵茫之氣和想落天外、興發云端的奇特想象都與屈原的楚辭有極深的淵源,他在形式上繼承了漢樂府民歌體裁并自鑄奇語、展開創作的同時,也將樂府詩摹狀繪情、對比鋪陳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從李賀詩歌意象中對冷艷凄迷顏色的偏愛更顯示出李白式情思影響的痕跡。
影響
編輯
李賀通過“長吉體”在詩壇中獨樹一幟,豐富了浪漫主義的傳統,對后世詩人,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李商隱、溫庭筠等人都創作過“長吉體”。
所開創的“長吉體”詩歌成為整個唐詩實現徹底審美轉向的代表,他那凄艷詭激的詩風不僅成為前無古人的開拓與創新,也成為晚唐詩歌直接效法的創作典范,更成為后世無數詩詞名家不斷追摹的藝術豐碑。
李賀的詩被稱為什么體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李賀寫的詩被稱為什么、李賀的詩被稱為什么體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