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竹石的古詩有哪些 竹石相關古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關于竹石的古詩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竹石相關古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竹和石相關的詩句有哪些?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李白《姑孰十詠·慈姥竹》
鄭板橋在《竹石》一詩中寫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關于竹石的詩句
1.蘭軒初成公退獨坐因念若得一怪石立于梅竹間
[宋] 宋祁
竹石梅蘭號四清,藝蘭栽竹種梅成。
一峰久矣思湖玉,三物居然闕友生。
賴得髯參令我喜,飛來靈鷲遣人驚。
小軒從此完無恨,急掃新詩為發明。
作品賞析
【原題】:
蘭軒初成公退獨坐因念若得一怪石立于梅竹間以臨蘭上隔軒望之當差勝也然未嘗以語人沈吟之際適髯生歷階而上抱一石至規制雖不大而巉巖可喜欲得一書籍易之時予幾上適有二書乃插架之重者即遣持去尋命小童置石軒南花木之精彩頓增數倍因作長句書以遺髯生聊志一時之偶然也
2.以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為韻奉別沔鄂親友
[宋] 姜夔
山陰千載人,揮灑照八極。
只今定武刻,猶帶龍虎筆。
單侯出機杼,豈自劍舞得。
馀波人竹石,絕嘆咄咄逼。
3.
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為謝且遺古銅劍
[宋] 蘇軾
空腸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詩仍好畫,書墻涴壁長遭罵。
不嗔不罵喜有余,世間誰復如君者。
一雙銅劍秋水光,兩首新詩爭劍铓。
劍在床頭詩在手,不知誰作蛟龍吼。
關于“竹石”的詩句有哪些?
《再和二首(來詩言飲酒、畫竹石、草書。)》
詩人 蘇軾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復歌呼相和,隔墻知是曹參。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時窺一斑。五字當還靖節,數行誰似高閑。
《題畫竹石》
詩人 張翼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嗟彼鳳去,空余虎蹲。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題竹石》
詩人 鄭燮 朝代 清代 體裁 無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題趙松云竹石幽蘭》
詩人 仇遠?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舊時長見揮毫處,修竹幽蘭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鷗波千頃看秋云。
《題仲賓竹石》
詩人 仇遠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淇園綠猗猗,昌谷黑離離。謫仙硯池底,茁此兩三枝。輔以小崢嶸,標度尤崛奇。愿堅歲寒心,勿為風雪欺。
《榴花竹石鶴》
詩人 釋善珍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剪翮花前老可哀,寄聲鷹隼莫相猜。舊游赤壁君如不,曾伴坡仙作賦來。
《題東坡竹石》
詩人 黃庭堅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怪石岑崟當路,幽篁深不見天。此路若逢醉客。應在萬仞峰前。
《題趙松云迷禽竹石圖》
詩人 黃庭堅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錦石傾欹玉樹荒,雪兒無語戀斜陽。百年花鳥春風夢,不是錢塘是汴梁。
《題過所畫枯木竹石三首》
詩人 蘇軾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散木支離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纏。不須更說能鳴雁,要以空中得盡年。
《題過所畫枯木竹石三首》
詩人 蘇軾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倦看澀勒暗蠻村,亂棘孤藤束瘴根。惟有長身六君子,猗猗猶得似淇園。
竹石的古詩背誦
竹石的古詩如下:
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白話譯文
緊緊依傍著青山絕不放松,竹根深深扎進巖石的縫隙之中。
歷經無數磨難依然那么堅韌,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北風。
創作背景
題畫詩濫觴于六朝,成熟于唐,勃興于宋,元、明、清三代皆有發展,尤其至清代達到繁盛,各體兼備,數量浩繁。在清政府統治的政治高壓和文化專制下,文人不得不遁逃于藝術的小天地中,揮毫弄墨,抒發胸臆。
于是,自然山水、花鳥野趣,往往成為文人、畫家遣興娛懷、托物言志的對象,大多數清代文人或畫家都有題畫詩。這首詩是鄭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圖》上都題有此詩,落款內容與時間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異。
“破巖”時為“亂巖”“亂崖”“破崖”,“萬擊”又作“萬折”,“堅勁”又為“堅凈”,“東西南北風”曾為“東南西北風”“顛狂四面風”。可見他對此詩非常喜愛,常應邀作畫題詩贈友,旨在表情達意、借物抒懷,因而時時隨興而為、揮寫自如。
竹石古詩詞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再和二首(來詩言飲酒、畫竹石、草書。)》
蘇軾 宋代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復歌呼相和,隔墻知是曹參。
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時窺一斑。
五字當還靖節,數行誰似高閑。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題畫竹石》
張翼 宋代
嗟彼鳳去,空余虎蹲。
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題竹石》
鄭燮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題趙松云竹石幽蘭》
仇遠 宋代
舊時長見揮毫處,修竹幽蘭取次分。
欲把一竿苕水上,鷗波千頃看秋云。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題仲賓竹石》
仇遠 宋代
淇園綠猗猗,昌谷黑離離。
謫仙硯池底,茁此兩三枝。
輔以小崢嶸,標度尤崛奇。
愿堅歲寒心,勿為風雪欺。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榴花竹石鶴》
釋善珍 宋代
剪翮花前老可哀,寄聲鷹隼莫相猜。
舊游赤壁君如不,曾伴坡仙作賦來。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題東坡竹石》
黃庭堅 宋代
怪石岑崟當路,幽篁深不見天。
此路若逢醉客。應在萬仞峰前。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題趙松云迷禽竹石圖》
黃庭堅 宋代
錦石傾欹玉樹荒,雪兒無語戀斜陽。
百年花鳥春風夢,不是錢塘是汴梁。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題過所畫枯木竹石三首》
蘇軾 宋代
散木支離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纏。
不須更說能鳴雁,要以空中得盡年。
● 關于竹石的古詩詞:《題過所畫枯木竹石三首》
蘇軾 宋代
倦看澀勒暗蠻村,亂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長身六君子,猗猗猶得似淇園。
● 關于竹的古典詩詞
一、象征高風亮節的品德
朱淑真《詠直竹》
勁直忠臣節,孤高烈女心。
四時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劉孝先《賦竹》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二、表現謙虛的品格
薛濤《酬人雨后玩竹》
春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三、贊揚堅忍不拔的毅力
鄭板橋《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吳鎮《野竹》
虛心報節山之阿,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四、表現氣沖云霄的志氣
高適《酬馬八效古見贈》
深崖無綠竹,秀色徒氛氳。
時代種桃李,無人顧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與蒿萊群。
愿托靈仙子,一聲吹入云。
曾鞏《南軒竹》
密竹娟娟數十莖,旱天蕭灑有高情。
風吹已送煩心醒,雨洗還供遠眼清。
新筍巧穿苔石去,碎陰微破粉墻生。
應須萬物冰霜后,來看瑯玕色轉明。
五、表現勃勃生機和昂揚的氣概
李賀《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其三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脈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鄭板橋《題畫》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
六、頌揚頑強的生命力
劉禹錫《庭竹》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七、表現閑適隱逸的君子之風
杜牧《題劉秀才新竹》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羅隱《竹》
籬外清陰接藥闌,曉風交戛碧瑯玕。
子猷死后知音少,粉節霜筠謾歲寒。
關于竹石的詩句大全
1. 關于竹石的詩句
關于竹石的詩句 1. 竹石 古詩帶拼音
竹石
zhú shí
作者:鄭燮(清代)
zuò zhě:zhèng xiè(qīng dài)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ú fàng sōng,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注意:“不”一般念第四聲(去聲),但“不”字在第四聲的字前念第二聲(陽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因此,此詩第一句中的“不”念第二聲,即:不放 bú fàng。
拓展資料:
《竹石》譯文:
咬住(抓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松,根須已經深扎在巖石之中。歷經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賞析:
這首詩純為寫景,但又絕不是自然景物的寫生和翻版。這個畫面有鮮明的象征意義,亂崖惡風,壓制摧殘著竹枝的生長,聯想到封建王朝的殘酷統治,這不正是當時社會環境的象征和寫照嗎?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亂崖,挺立風中,雖經千磨萬擊,不管是在炎夏還是在殘冬,仍然節節向上,傲然屹立,這不正是作者那種不屈不撓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嗎?亂崖惡風是兇殘的,但在惡勢力的催殘中,竹枝不僅沒有屈服,反而更加堅勁挺拔。從這強烈的對比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作者對惡勢力的強烈憎惡,更能體會到作者對竹所象征的那種剛強人格的崇高贊美。
作者簡介: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
鄭板橋,曾當過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剛正,在任上,他畫過一幅墨竹圖,上面題詩:“衙齋臥聽瀟瀟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他對下層民眾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對民情風俗有著濃重的興趣,在他的詩文書畫中,總是不時地透露著這種清新的內容和別致的格調。
2. 關于竹石的詩句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云,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
3. 關于竹石的詩句
1、《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2、注釋
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
原本深深扎根石縫中。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
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咬定:咬緊。
立根:扎根。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千磨萬擊:指無數的磨難和打擊。堅韌:堅強有力。
任:任憑,無論,不管。爾:你。
3、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后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
4、作者簡介
鄭燮(1693~1765),清代書畫家、詩人。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江蘇興化)人。擅畫竹、蘭、石,書法以“六分半書”名世,詩文也寫得很好,所以人稱“三絕”。其畫在畫壇上獨樹一幟。與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稱”揚州八怪“。
4. 竹石的全詩
竹 石
鄭 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 。
作者背景
鄭燮(1693-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孰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真州毛家灣讀書。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鄉試中舉人。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范縣令。干隆十一年1746年調任濰縣縣令。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縣令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饑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歉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堂。鄭燮對于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東封書畫史》。
鄭燮為官清廉,后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廖廖幾卷圖書,便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其詩宗陶淵明、陸放翁,畫竹似蘇東坡。鄭燮的書法揉合行書、草書,自成一體,自號“六分半書”,后人稱為“板橋”體。
著作有《板橋詩鈔》、《板橋詞鈔》、《板橋家書》、《板橋題畫》、《板橋先生印冊》等自刻本行世。
注詞釋義
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來。
破巖:破裂的巖石縫隙。
磨:折磨,挫折。
擊:打擊。
堅勁:堅韌、剛勁。
任:任憑。
爾:你。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松,
根須已經深扎在巖石之中。
歷經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
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名句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佳。既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后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
5. 【古詩竹石全詩的意思】
竹石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注釋】1.《竹石》是一首題畫詩.2.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一樣.3.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4.爾:那.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譯文】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原來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巖石的縫隙之中.經歷狂風千萬次的吹打折磨依舊堅硬如鐵,任憑你地東西南北的狂風.【賞析】這是一首是在竹石圖上的題畫詩,作者詠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對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寫,而是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實寫竹子,贊頌的卻是人.詩人屹立的青山,堅硬的巖石為背景而基礎,說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巖”,“千磨萬擊”.“堅勁”則正是這個歷經風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實寫照.因此,可以說,詩歌通過歌詠竹石,塑造了一個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強者的光輝形象.全詩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語言雖然通俗但意義深刻而意味深長.。
6. 【誰能告訴我《竹石》這首詩的含義.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注釋] 1.《竹石》是一首題畫詩.2.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一樣.3.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4.爾:那.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解說]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作者簡介] 鄭燮(音謝)(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江蘇省興化縣)人,清代著名書畫家.。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