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二兄與畏之尾聯是如何(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王十二兄與畏之尾聯是如何,以及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好詞好句加賞析(10個)?。。。。。。。。?/h2>
△ 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諺語
要有正義感,不要盛氣凌人。
△ 貴者自貴,視若埃塵;賤者自賤,視重千鈞——晉朝·左思
高貴者自以為高貴,我都可把他看作塵土一樣,卑賤者雖自以為卑賤,我可把他看作千鈞一般重。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北宋·王安石
不怕浮云遮住我縱目遠眺的視線,因為我站在山峰頂上的高塔最頂層。比喻作者有遠見卓識,高瞻遠矚。今人引用來說明,人有了政治上的真知灼見,就能站得高,看得遠,看得清事物的本質,不管什么政治“浮云”都不能迷惑自己,都不能動搖自己的決心。
△ 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楚·屈原(史記)
整個社會都黑暗混濁,只有我才清白,人們都是昏沉麻木,只有我才頭腦清醒。表白了屈原的高潔情操以及他對黑暗政治的憤恨。
△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意大利諺語
強調堅定不移地朝自己的目標去奮斗,不去管別人如何議論紛紛,如何評論。
△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諺語
表示自己的道路已選定,不再更改。也用以要求別人不要干擾自己。
△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春秋·孔子
不要因為某人的話說得漂亮,就提撥重用他(而要看他的實際行動),也不要因為某人不好,犯了錯誤,就廢除他說過的正確言論。啟發人們要全面地分析、考察某人和某些言論。
△ 賞不避疏賤,罰不避親貴——晉·楊泉
賞賜不遺漏關系疏遠和地位低下的人,懲罰不放過關系親近和地位尊貴的人。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請您再干完一杯酒吧,分手以后,您向西出發,走過陽關以西,就沒有什么知心朋友在身邊了。以上兩句詩,分別時不是停留在一般的祝愿和安慰上,而是把內心深處對友人的真摯篤厚的情誼傾吐出來。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
這桃花潭的水盡管有一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別我的深情厚意。比喻夸張用得十分貼切,把對友人的深情厚意表達得極其形象、具體、深刻。
李商隱的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 重過圣女祠
白石巖扉碧蘚滋,
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
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
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
憶向天階問紫芝。
李商隱 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
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 蟬
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
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
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 贈劉司戶蕡
江風揚浪動云根,
重碇危檣白日昏。
已斷燕鴻初起勢,
更驚騷客后歸魂。
漢廷急詔誰先入,
楚路高歌自欲翻。
萬里相逢歡復泣,
鳳巢西隔九重門。
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劍外從軍遠,
無家與寄衣。
散關三尺雪,
回夢舊鴛機。
李商隱 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 北齊二首
一笑相傾國便亡,
何勞荊棘始堪傷。
小憐玉體橫陳夜,
已報周師入晉陽。
巧笑知堪敵萬幾,
傾城最在著戎衣。
晉陽已陷休回顧,
更請君王獵一圍。
李商隱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 憶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李商隱 贈柳
章臺從掩映,
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
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
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
青樓撲酒旗。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
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 風雨
凄涼寶劍篇,
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
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
銷愁斗幾千?
李商隱 夢澤
夢澤悲風動白茅,
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
虛減宮廚為細腰。
李商隱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樹久離居。
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隱 哭劉蕡
上帝深宮閉九閽,
巫咸不下問銜冤。
廣陵別后春濤隔,
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
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風義兼師友,
不敢同君哭寢門。
李商隱 杜司勛
高樓風雨感斯文,
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傷春復傷別,
人間惟有杜司勛。
杜工部蜀中離席
人生何處不離群?
世路干戈惜暫分。
雪嶺未歸天外使,
松州猶駐殿前軍。
座中醉客延醒客,
江上晴云雜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
當壚仍是卓文君。
李商隱 隋宮
紫泉宮殿鎖煙霞,
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
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瑩火,
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后主,
豈宜重問后庭花。
李商隱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
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
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
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游人意,
更作風檐夜雨聲。
李商隱 籌筆驛
猿鳥猶疑畏簡書,
風云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
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真不忝,
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
梁父吟成恨有余。
李商隱 無題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 無題四首
李商隱 無題 (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
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
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
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
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 無題 (其二)
颯颯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 無題 (其四)
何處哀箏隨急管,
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
梁間燕子聞長嘆。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
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謝傅門庭舊末行,
今朝歌管屬檀郎。
更無人處簾垂地,
欲拂塵時簟竟床。
嵇氏幼男猶可憫,
左家嬌女豈能望?
愁霖腹疾俱難遣,
萬里西風夜正長。
李商隱 隋宮
乘興南游不戒嚴,
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
半作障泥半作帆。
李商隱 落花
高閣客竟去,
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
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
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盡,
所得是沾衣。
李商隱 柳
曾逐東風拂舞筵,
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帶斜陽又帶蟬。
李商隱 為有
為有云屏無限嬌,
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
辜負香衾事早朝。
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 碧城三首(其一)
碧城十二曲闌干,
犀辟塵埃玉辟寒。
閬苑有書多附鶴,
女床無樹不棲鸞。
星沉海底當窗見,
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
一生長樹水精盤。
李商隱 端居
遠書歸夢兩悠悠,
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
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隱 詠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
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
鐘山何處有龍盤。
李商隱 日射
日射紗窗風撼扉,
香羅拭手春事違。
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鸚鵡對紅薔薇。
李商隱 齊宮詞
永壽兵來夜不扃,
金蓮無復印中庭。
梁臺歌管三更罷,
猶自風搖九子鈴。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匝路亭亭艷,
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
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
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李商隱 漢宮詞
青雀西飛竟未回,
君王長在集靈臺。
侍臣最有相如渴,
不賜金莖露一杯。
馬嵬二首(其二)
海外徒聞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
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
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
不及盧家有莫愁?
富平少候
七國三邊未到憂,
十三身襲富平候。
不收金彈拋林外,
卻惜銀床在井頭。
彩樹轉燈珠錯落,
繡檀回枕玉雕鎪。
當關不報侵晨客,
新得佳人字莫愁。
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
(其一)
暫憑樽酒送無憀,
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惟有別,
春風爭擬惜長條?
【注】憀,音聊,依賴的意思。無憀,即無聊。
(其二)
含煙惹霧每依依,
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
半留相送半迎歸。
李商隱 宮妓
珠箔輕明拂玉墀,
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須看盡魚龍戲,
終遣君王怒堰師。
李商隱 宮辭
君恩如水向東流,
得寵憂移失寵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
涼風只在殿西頭。
代贈二首(其一)
樓上黃昏欲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商隱 楚吟
山上離宮宮上樓,
樓前宮畔暮江流。
楚天長短黃昏雨,
宋玉無愁亦自愁。
李商隱 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
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
穆王何事不重來。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
“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
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
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于老鳳聲。
板橋小別
回望高城落曉河,
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
一夜芙蓉紅淚多。
銀河吹笙
悵望銀河吹玉笙,
樓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夢他年斷,
別樹羈雌昨夜驚。
月榭故香因雨發,
風簾殘燭隔霜清。
不須浪作緱山意,
湘瑟秦簫自有情。
重有感
玉帳牙旗得上游,
安危須共主君憂。
竇融表已來關右,
陶侃軍宜次石頭。
豈有蛟龍愁失水?
更無鷹隼與高秋。
晝號夜哭兼幽顯,
早晚星關雪涕收?
李商隱 夕陽樓
花明柳暗繞天愁,
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
不知身世自悠悠。
李商隱 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
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
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
萬里云羅一雁飛。
李商隱 楚宮
湘波如淚色漻漻,
楚厲迷魂逐恨遙。
楓樹夜猿愁自斷,
女蘿山鬼語相邀。
空歸腐敗猶難復,
更困腥臊豈易招?
但使故鄉三戶在,
彩絲誰惜攫長蛟。
李商隱 晚晴
深居府夾城,
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
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
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干后,
歸飛體更輕。
李商隱 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
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涕,
王粲春來更遠游。
永憶江湖歸白發,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雛竟未休。
李商隱 天涯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鶯啼如有淚,
為濕最高花。
李商隱 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
山城斜路杏花香。
幾時心緒渾無事,
得及游絲百尺長?
李商隱 龍池
龍池賜酒敞云屏,
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永,
薛王沉醉壽王醒。
李商隱 淚
永巷長年怨綺羅,
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
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
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
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隱 流鶯
流鶯飄蕩復參差,
渡陌臨流不自持。
巧囀豈能無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風朝露夜陰晴里,
萬戶千門開閉時。
曾苦傷春不忍聽,
鳳城何處有花枝?
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
風過回塘萬竹悲。
浮世本來多聚散,
紅蕖何事亦離披?
悠揚歸夢惟燈見,
濩落生涯獨酒知。
豈到白頭長只爾,
嵩陽松雪有心期。
李商隱 吳宮
龍檻沉沉水殿清,
禁門深掩斷人聲。
吳王宴罷滿宮醉,
日暮水漂花出城。
李商隱 常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常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憶住一師
無事經年別遠公,
帝城鐘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
童子開門雪滿松。
李商隱 細雨
帷飄白玉堂,
簟卷碧牙床。
楚女當時意,
蕭蕭發彩涼。
李商隱 無題二首
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任好風。
重帷深下莫愁堂,
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
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 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商隱 謁山
從來系日乏長繩,
水去云回恨不勝。
欲就麻姑買滄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哭劉司戶蕡
路有論冤謫,
言皆在中興。
空聞遷賈誼,
不待相孫弘。
江闊惟回首,
天高但撫膺。
去年相送地,
春雪滿黃陵。
李商隱 涼思
客去波平檻,
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此節,
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
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
疑誤有新知。
李商隱 花下醉
尋芳不覺醉流霞,
依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紅燭賞殘花。
正月崇讓宅
密鎖重關掩綠苔,
廊深閣迥此徘徊。
先知風起月含暈,
尚自露寒花未開。
蝙拂簾旌終展轉,
鼠翻窗網小驚猜。
背燈獨共余香語,
不覺猶歌起夜來。
李商隱 微雨
初隨林靄動,
稍共夜涼分。
窗迥侵燈冷,
庭虛近水聞。
李商隱 曲江
望斷平時翠輦過,
空聞子夜鬼悲歌。
金輿不返傾城色,
玉殿猶分下苑波。
死憶華亭聞唳鶴,
老憂王室泣銅駝。
天荒地變心雖折,
若比傷春意未多。
李商隱的《無題》講解與賞析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種力量的阻
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
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
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
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
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里推進一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
—難以割舍、痛苦得難以禁受。詩人在一句之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
難”字的出現,因重復而給人以輕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詩句的綿聯纖曲之勢,使
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回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這樣的纏
綿情態,在“別易會難得”等平直敘述中是不易體會的。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傷
懷如此,恰又面對著暮春景物,當然更使她悲懷難遣。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
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
和心靈的創痛,也同眼前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
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
環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
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
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次句不僅象征詩人留滯
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
征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于景的抒情
方式。
三、四句,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
微。“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于對方
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跋灳娉苫覝I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
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
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于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
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墒?,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
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里,既有失望的悲傷
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
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仿佛
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
滿地表現了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春蠶”句首先是
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
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
多種比喻的意義。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不應,這里是
“不顧”的意思),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痹煲馀c《無題》
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里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
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生的意念?!稛o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
現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
有差異,聯想也更為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
樂府中,也不少見。如“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
“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同題)等皆是?!跋灳娉苫覝I始干”同
樣是用蠟燭作比喻,卻不是單一地以蠟淚比擬痛苦,而是還進一步以“成灰始
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終生以隨,聯想比前人深微復雜得多,形象的底蘊也因此而
豐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
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象對方?!霸启W改”,
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于鬢發脫落,容顏憔悴,亦
即六朝詩人吳均所說“綠鬢愁中改,紅顏啼里滅”(《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
首》)的意思。但是,《無題》“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為“云鬢改”而愁
苦,并且是“但愁”——只為此而愁。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
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于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
晨又為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為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次日為憔悴而
愁,是為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為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這種
晝夜廻環、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著痛苦而執著的心曲?!耙挂鳌本涫峭萍?/p>
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他揣想對方大概也將夜不成寐,常常吟詩遣
懷,但是愁懷深重,無從排遣,所以愈發感到環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隨之
更趨暗淡。月下的色調是冷色調,“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
上的凄涼之感?!皯弊质谴Ф?、料想的口氣,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于對方的
想象。想象如此生動,體現了她對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既然會面無望,于是
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這就是結尾兩句的內容。詩詞中
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
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
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
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
將繼續下去。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
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
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
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
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
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并沒有簡單
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
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
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于
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希望幫得上你 ^_^】
李商隱無題
無題 (其一)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閨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五古】 類別:【未知】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無題二首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無題二首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無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無題二首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其一)
何處哀箏隨急管, 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 梁間燕子聞長嘆。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
(其二)
謝傅門庭舊末行, 今朝歌管屬檀郎。
更無人處簾垂地, 欲拂塵時簟竟床。
嵇氏幼男猶可憫, 左家嬌女豈能望?
愁霖腹疾俱難遣, 萬里西風夜正長。
【無題】
對影聞聲已可憐, 玉池荷葉正田田。
不逢蕭史休回首, 莫見洪崖又拍肩。
紫鳳放嬌銜楚佩, 赤鱗狂舞撥湘弦。
鄂君悵望舟中夜, 繡被焚香獨自眠。
【無題】
七夕來時先有期, 洞房簾箔至今垂。
玉輪顧兔初生魄, 鐵網珊瑚未有枝。
檢與神方教駐景, 收將鳳紙寫相思。
武皇內傳分明在, 莫道人間總不知。
【無題】
聞道閻門萼綠華, 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 偷看吳王苑內花。
【無題】
水精如意玉連環, 下蔡城危莫破顏。
紅綻櫻桃含白雪, 斷腸聲里唱陽關。
【無題】
白日相思可奈何, 嚴城清夜斷經過。
只知解道春來瘦, 不道春來獨自多。
【無題】
樓上黃昏欲望休, 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
【無題】
東南日出照高樓, 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 不知供得幾多愁?
【無題】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無題-1
萬里風波一葉舟,
憶歸初罷更夷猶。
碧江地沒元相引,
黃鶴沙邊亦少留。
益德冤魂終報主,
阿童高義鎮橫秋。
人生豈得長無謂,
懷古思鄉共白頭。
「無題(一云陽城)」李商隱
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
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
含情春晼晚,暫見夜闌干。
樓響將登怯,簾烘欲過難。
多羞釵上燕,真愧鏡中鸞。
歸去橫塘曉,華星送寶鞍。
照梁初有情,出水舊知名。
裙衩芙蓉小,釵茸翡翠輕。
錦長書鄭重,眉細恨分明。
莫近彈棋局,中心最不平。
幽人不倦賞,秋暑貴招邀。
竹碧轉悵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終裛濕,風蝶強嬌饒。
此地如攜手,兼君不自聊。
紫府仙人號寶燈,云漿未飲結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
求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賞析
《無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閨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編輯本段]賞析
賞析一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皷|風”句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賞析二
這是一首感情深摯、纏綿委婉的愛情詩。
首聯是極度相思而發出的深沉感嘆,在聚散兩依依中突出別離的苦痛。兩個"難"字包含了不同的意義,前一個"難"是寫當初兩人相聚的不易,有過多少思念追求;后一個"難"字則寫出離別時的難舍難分和離別后雙方所經受的情感煎熬,可見這對戀人的愛情生活是多么的艱難和辛酸。第二句則寫傷別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開憑借的是春風之力,而春風力竭,則群芳凋逝?;ㄉ腥绱耍擞帜茉鯓幽??詩人在這里用暮春景象進一步表達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傷。
第二聯詩人以象征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癡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上句以絲盡而死的春蠶,表達自己情絲(思)之纏綿不盡,到死方休;下句則以淚盡而滅的蠟燭,象征自己相會無期的悲哀之淚和愛情的終生不渝。
第三聯從詩人體貼關切的角度推測想象出對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寫出了年輕女子"曉妝對鏡,撫鬢自傷"的形象,從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憂愁。下句則直接寫出年輕女子寒夜相思的悲涼情境,深夜沉吟,孤寂無伴,會感覺月光的刺骨清寒。細膩地描寫對方的愁苦,可見詩人對女方的體貼入微,也就更加表現出詩人感情的深摯。
尾聯詩人運用了"蓬山"、"青鳥"的神話傳說,寄托自己對愛人的撫慰和深長情意。盡管愛情之路困難重重,相愛的人相距遙遠,詩人仍然相信他們的堅貞愛情將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一定會有人像殷勤傳書的"青鳥"一樣,為他們傳遞訊息,使他們情意綿延,永無盡期
[編輯本段]譯文1
聚首多么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
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
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干。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云雙鬢改色;
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編輯本段]譯文2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來往傳遞消息。
[編輯本段]題解
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系上的隱托。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絳臘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回百轉,神情燕婉。最終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編輯本段]無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五古】 類別:【未知】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編輯本段]無題二首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注釋】:
莫愁:泛指少女。典出梁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
【簡析】:
第一首似寫一位女性在懷思所愛。寫深夜難眠還在縫制羅帳,回憶起當時偶遇的情景。及寫渴望和惆悵的心情,期待著有機緣能再相遇。也可以從男性的角度作擬女方的解釋。第二首,寫少女醒后細品夢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傷感,并表示為了愛情甘愿受折磨,決心追求幸福。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這兩首七律無題,內容都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的。
第一首起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鳳尾香羅,是一種織有鳳紋的薄羅;碧文圓頂,指有青碧花紋的圓頂羅帳。李商隱寫詩特別講求暗示,即使是律詩的起聯,也往往不愿意寫得過于明顯直遂,留下一些內容讓讀者去玩索體味。象這一聯,就只寫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點破這件事意味著什么,甚至連主人公的性別與身份都不作明確交代。我們通過“鳳尾香羅”、“碧文圓頂”的字面和“夜深縫”的行動,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獨處的閨中女子。羅帳,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長夜中默默地縫制羅帳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來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憶,內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睂Ψ津屲嚧掖易哌^,自己因為羞澀,用團扇遮面,雖相見而未及通一語。從上下文描寫的情況看,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斷無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則,不可能有深夜縫制羅帳,期待會合的舉動。正因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語的相遇,在長期得不到對方音訊的今天回憶往事,就越發感到失去那次機緣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記憶中。所以這一聯不只是描繪了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一個難忘的片斷,而且曲折地表達了她在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復雜心理。起聯與頷聯之間,在情節上有很大的跳躍,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許多情事(比如她和對方如何結識、相愛等)統統省略了。 頸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聯通過一個富于戲劇性的片斷表現瞬間的情緒不同,這一聯卻是通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概括地抒寫一個較長時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濃郁的抒情氣氛和象征暗示色彩。兩句是說,自從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對方便絕無音訊。已經有多少次獨自伴著逐漸黯淡下去的殘燈度過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紅的季節了?!跋灳娉苫覝I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殘燈,不只是渲染了長夜寂寥的氣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無望情緒的外化與象征。石榴花紅的季節,春天已經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紅給她帶來的也許是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與傷感吧?“金燼暗”、“石榴紅”,仿佛是不經意地點染景物,卻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現手法運用得這樣自然精妙,不露痕跡,這確實是藝術上爐火純青境界的標志。 末聯仍舊到深情的期待上來?!鞍唑K”句暗用樂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陸郎乘斑騅……望門不欲歸”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實和她相隔并不遙遠,也許此刻正系馬垂楊岸邊呢,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詩意,希望能有一陣好風,將自己吹送到對方身邊。李商隱的優秀的愛情詩,多數是寫相思的痛苦與會合的難期的,但即使是無望的愛情,也總是貫串著一種執著不移的追求,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式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燒,我們在這首詩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感情。這是他的優秀愛情詩和那些缺乏深摯感情的艷體詩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這些詩盡管在不同程度上帶有時代、階級的烙印,卻至今仍然能打動人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側重于抒寫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寫法也更加概括。一開頭就撇開具體情事,從女主人公所處的環境氛圍寫起。層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籠罩著一片深夜的靜寂。獨處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輾轉不眠,倍感靜夜的漫長。這里盡管沒有一筆正面抒寫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但透過這靜寂孤清的環境氣氛,我們幾乎可以觸摸到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覺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彌漫著一層無名的幽怨。 頷聯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币馑际钦f,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別是它雖然寫得非常概括,卻并不抽象,因為這兩個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話傳說本身就能引起讀者的豐富想象與聯想。兩句中的“原”字、“本”字,頗見用意。前者暗示她在愛情上不僅有過追求,而且也曾有過短暫的遇合,但終究成了一場幻夢,所以說“原是夢”;后者則似乎暗示:盡管迄今仍然獨居無郎,無所依托,但人們則對她頗有議論,所以說“本無郎”,其中似含有某種自我辯解的意味。不過,上面所說的這兩層意思,都寫得隱約不露,不細心揣摩體味是不容易發現的。 頸聯從不幸的愛情經歷轉到不幸的身世遭遇。這一聯用了兩個比喻:說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卻偏遭風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質的桂葉,卻無月露滋潤使之飄香。這一聯含意比較隱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惡勢力的摧殘,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應有的同情與幫助。“不信”,是明知菱枝為弱質而偏加摧折,見“風波”之橫暴;“誰教”,是本可滋潤桂葉而竟不如此,見“月露”之無情。措辭婉轉,而意極沉痛。 愛情遇合既同夢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沒有放棄愛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奔幢阆嗨既粺o益,也不妨抱癡情而惆悵終身。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銘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來,以愛情、艷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這類作品在共同特點是敘事的成份比較多,情節性比較強,人物、場景的描繪相當細致。李商隱的愛情詩卻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她(他)們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而為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的內容之間的矛盾。為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詩句之間的跳躍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聯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詩的暗示性。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這樣,他的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復咀嚼與玩索。 無題詩究竟有沒有寄托,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離開詩歌藝術形象的整體,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語,附會現實生活的某些具體人事,進行索隱猜謎式的解釋,是完全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象馮浩那樣,將“鳳尾”首中的“垂楊岸”解為“寓柳姓”(指詩人的幕主柳仲郢),將“西南”解為“蜀地”,從而把這兩首詩說成是詩人“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鑿附會的典型。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從詩歌形象的整體出發,聯系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區別不同情況,對其中的某些無題詩作這方面的探討。就這兩首無題詩看,“重幃”首著重寫女主人公如夢似幻,無所依托,橫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筆意空靈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滲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讀者不難從“神女”一聯中體味出詩人在回顧往事時深慨輾轉相依、終歸空無的無限悵惘?!帮L波”一聯,如單純寫女子遭際,顯得不著邊際;而從比興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會。作者地位寒微,“內無強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黨勢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風波摧折,桂葉無月露滋潤致慨。他在一首托宮怨以寄慨的《深宮》詩中說:“狂飚不惜蘿陰薄,清露偏知桂葉濃”,取譬與“風波”二句相似(不過“清露”句與“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證“風波”二句確有寄托。何焯說這首無題“直露(自傷不遇)本意”,是比較符合實際的。和“重幃”首相比,“鳳尾”首的寄托痕跡就很不明顯,因為詩中對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的某些具體情事描繪得相當細致(如“扇裁月魄”一聯),寫實的特點比較突出。但不論這兩首無題詩有無寄托,它們都首先是成功的愛情詩。即使我們完全把它們作為愛情詩來讀,也并不減低其藝術價值。
[編輯本段]無題二首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釋】:
劉郎,相傳東漢明帝永平五年劉晨、阮肇入山采藥,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還,后人以此典喻艷遇。蓬山,即蓬萊山,泛指仙境。韓壽,晉人,司空賈充的僚屬,充每在家聚會,賈女從窗格中偷窺,見其貌美而愛之,與私通,充發覺后乃以妻壽。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賦·序》:“黃初三年,作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植過洛水時,忽見一女子來,贈所用枕。宓妃,傳說中伏羲氏之女。
【簡析】:
第一首是情詩,寫與情人別離后的思念。始從覺醒的甜夢中醒來覺得悵然若失,回憶起夢中依依惜別的情景,又匆忙地寫信給她。從借用劉郎的典故,顯見今后要再會是幾乎不可能了。第二首也是情詩,但比較隱晦、深沉而痛苦,結尾二句為千古佳句,引人共鳴。
[編輯本段]無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注解】:
1、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2、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3、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組。
5、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6、鼓:指更鼓。
7、應官:猶上班。
8、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韻譯】: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
策馬趕到蘭臺,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評析】: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屬于寓言,有人認為都是賦本事
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
而巳。
??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筵會時地;接著寫形體相隔,人情相通;再
寫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后寫別后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
【注釋】:
送鉤,古代宴會中的一種游戲,把鉤在暗中傳遞,讓人猜在誰手中,猜不中就罰酒。射覆,古代的一種游戲,在器皿下覆蓋東西讓人猜。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時李商隱任秘書省正字。
【賞析】
首聯以曲折的筆墨寫昨夜的歡聚?!白蛞剐浅阶蛞癸L”是時間:夜幕低垂,星光閃爍,涼風習習。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索繞著寧靜浪漫的溫馨氣息。句中兩個“昨夜”自對,回環往復,語氣舒緩,有回腸蕩氣之概。“畫樓西畔桂堂東”是地點:精美畫樓的西畔,桂木廳堂的東邊。詩人甚至沒有寫出明確的地點,僅以周圍的環境來烘托。在這樣美妙的時刻、旖旎的環境中發生了什么故事,詩人只是獨自在心中回味,我們則不由自主為詩中展示的風情打動了。
頷聯寫今日的相思。詩人已與意中人分處兩撥兒,“身無彩鳳雙飛翼”寫懷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沒有五彩鳳凰一樣的雙翅,可以飛到愛人身邊。“心有靈犀一點通”寫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卻像靈異的犀牛角一樣,息息相通。“身無”與“心有”,一外一內,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統一在一體,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惱與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將那種深深相愛而又不能長相廝守的戀人的復雜微妙的心態刻畫得細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聯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頸聯“隔座送鉤春酒暖,分營射覆蠟燈紅”是寫宴會上的熱鬧。這應該是詩人與佳人都參加過的一個聚會。宴席上,人們玩著隔座送鉤、分組射覆的游戲,觥籌交錯,燈紅酒暖,其樂融融。昨日的歡聲笑語還在耳畔回響,今日的宴席或許還在繼續,但已經沒有了詩人的身影。宴席的熱烈襯托出詩人的寂寥,頗有“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也沒有”的凄涼。
尾聯“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禽類轉蓬”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可嘆我聽到更鼓報曉之聲就要去當差,在秘書省進進出出,好像蓬草隨風飄舞。這句話應是解釋離開佳人的原因,同時流露出對所任差事的厭倦,暗含身世飄零的感慨。
全詩以心理活動為出發點,詩人的感受細膩而真切,將一段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描繪得撲朔迷離而又入目三分。
[編輯本段]無題二首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其一)
何處哀箏隨急管, 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 梁間燕子聞長嘆。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
(其二)
謝傅門庭舊末行, 今朝歌管屬檀郎。
更無人處簾垂地, 欲拂塵時簟竟床。
嵇氏幼男猶可憫, 左家嬌女豈能望?
愁霖腹疾俱難遣, 萬里西風夜正長。
[編輯本段]魯迅《無題》
無題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呤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注釋】
墨:黑色。墨面:此處形容凋零破敗的模樣。沒:隱藏。蒿(hāo):香蒿,青蒿,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如絲狀,有特殊的氣味,花小,黃綠色,可入藥。萊(lá i來):一年生草本植物,開黃綠色花,嫩葉可吃。莖長老了可做拐仗。
敢:敢于。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看著萬家凋零破敗,隱沒在蒿萊等野草叢中,就敢于唱出驚天動地的哀歌。萬家墨面沒蒿萊:與杜甫詩句“城春草木深”有相似的意境[(安史之亂期間,唐朝首都長安被安祿山軍隊所占領)春天,長安城里草木茂盛,一片蕭條]。
浩:浩大。茫:茫茫,面積大,看不清邊沿。廣宇:廣闊的宇宙。于:在。心事浩茫連廣宇:心事茫茫,想得非常遙遠。
于無聲處聽驚雷:即便是萬籟無聲,仿佛也能聽到人們心中悲憤的怒吼。
【賞析】
本詩中,詩人以深沉的筆調描繪了在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社會中人民的困苦生活,萬家凋零破敗,淹沒在蒿草叢中,人民在生存線上掙扎。同時詩人心里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心事浩茫連廣宇)。
依然是痛定之后的長歌當哭,動地的哀吟之中,是對驚雷的期待。魯迅沒有李白的疏狂,沒有杜甫的愁苦。有的是屈原那樣飛揚馳騁的想像和綿密深刻的憂思。從“我以我血薦軒轅”,到“于無聲處聽驚雷”,魯迅耗盡了一生的精力。心事浩茫,不為國君,為萬家墨面的人民。
王十二兄與畏之尾聯是如何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王十二兄與畏之尾聯是如何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