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和新唐書哪個好(舊唐書和新唐書哪個好一點)
今天給各位分享舊唐書和新唐書哪個好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舊唐書和新唐書哪個好一點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新唐書》與《舊唐書》的史料總的來說哪個更為可靠?
一般認為舊唐書的可信度要比新唐書高,舊唐書成書年代更接近唐朝,而且里面大多數內容都是照抄當時唐朝的典籍,而新唐書成書晚,而且歐陽修等人也帶有比較明顯的政治傾向性,參考的東西有很多道聽途說的內容,可信度反而不如舊唐書
新舊唐書有什么區別?
從文學價值角度來講,顯然《新唐書》價值要高一些。《舊唐書》在五代時根據唐朝文獻編撰,近于官方歷史。《新唐書》成于宋時,參考了一些野史和其他資料,比較客觀。然而《新唐書》受當時的一些思想影響,在對人物和事件評論方面,不如舊唐書正確公平真實,在一些敘述上也比較煩瑣,不如舊唐書簡明易懂。所以一些著名人士如毛澤東柏楊等,大部分對舊唐書的評價高于〈新唐書〉。
舊唐書的編纂比較真實客觀,可以作為第一手資料使用,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新唐書的文學價值可能要高一些,但是刪減資料比較嚴重,評議的很多,標準也不一樣,比如王溥,國初對他還是肯定的,到了真宗以后就變了,認為他沒氣節,歐陽的書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就如現在的中國現代史對國民黨的敘述,有多少價值可想而知
《新唐書》
記載中國唐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225卷 ,內帝紀10卷 ,志50卷,表15卷 ,列傳150卷 。北宋宋祁( 998~1061 )、《新唐書》書影歐陽修等撰,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全書完成,由曾公亮進呈。《新唐書》所增列傳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種雜史、筆記、小說都被采輯編入。新書諸志大多比舊志詳細。《新唐書》增寫兵志、選舉志和儀衛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為《宋史》以后諸史所沿襲。兵志簡略記載唐代軍事制度及其變化。選舉志主要記載唐代官吏的來源、學校科舉和官吏銓選、考核等方面的內容。《新唐書》恢復了《史記》、《漢書》設表的傳統 ,立宰相、方鎮 、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4表 。其中《宰相世系表》尤有特色,頗便于稽查人物。但自宋代以來,不斷有人指出,它采用各家譜牒,多有謬誤與遺漏。《新唐書》最早刻于北宋仁宗時,現存8卷;另有北宋十六行本,現存124卷;南宋刊十行本 ,現存2卷 。涵芬樓百衲本《新唐書》即據上述諸書影印。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刊本流行較廣。1975年中華書局印行的校點本是以百衲本《新唐書》為底本,并參考其他刊本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舊唐書》
記載中國唐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200卷 。內帝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五代后晉時 ,劉昫、張昭遠等撰。 記載了唐代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佑四年(907)共290 年的歷史。編撰比較粗疏 ,但因此保存了大量原始的歷史資料。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唐紀時,充分采用了《舊唐書》。在北宋編撰的《新唐書》問世以后,《唐書》始有新舊之分。《新唐書》通行,該書受到冷遇。南宋初年刻印之后久無印本。明嘉靖十七年(1538),余姚聞人銓等重刻《舊唐《舊唐書》書影書》,但傳播不廣。清乾隆時,《舊唐書》始復刻重印于世。由于長期沒有印本,書中存在不少殘缺和相互歧異之處。清人羅士琳等撰《舊唐書校勘記》66卷,可供參看 。百衲本《舊唐書》是用南宋紹興刊本殘存的 67 卷,配以聞人銓本影印的,也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的校點本現在比較通行。
《新唐書》與《舊唐書》的區別?
區別:
1、作者不同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范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
《舊唐書》署名后晉劉昫等撰,實為后晉趙瑩主持編修。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后晉政治家。
后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后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其是二十四史之一。
2、卷數不同
《新唐書》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新唐書》前后修史歷經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
《舊唐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成書于后晉開運二年(945年)。
3、內容不同
《新唐書》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我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為以后《宋史》等所沿襲,保存了我國軍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許多寶貴史料。
《新唐書》的宰相、方鎮諸表,也給讀者認識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鎮勢力的消長,提供了一條線索。
《舊唐書》從高祖至代宗,基本脫胎于吳兢、韋述等《唐書》帝紀;德宗至文宗,大體圍繞相關實錄多寡加減、編纂而成,與前半部已有現成帝紀可以直接引用的情況不盡相同;武宗以下,基本上采用的是賈緯《唐年補遺錄》65卷。
《新唐書》和《舊唐書》這兩本書相比,哪一個更接近史實?
《新唐書》和《舊唐書》兩本書相比,哪一個更接近于事實?《新唐書》和《舊唐書》所描繪的歷史時期是一樣的,但是續寫這兩本書的時候確實有差別,《新唐書》是在宋朝的時候寫的,而《舊唐書》則是在后晉時期寫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五代十國時期。在時間方面,《舊唐書》會更接近于唐朝,而《新唐書》有著一段時期。所以對于這兩本書哪一本更加接近于實施可以說舊唐書會對實施更為接近一些畢竟隨著時間的流失對于前朝歷史的細節或者較小的細微事物可能將會忘掉,而新唐書更多的參考相關的資料。這些資料當中很可能就有《舊唐書》這一本書。因此面對于《新唐書》和《舊唐書》,《舊唐書》更接近事實。
但是在兩本書的描繪的內容方面,《新唐書》比《舊唐書》更為的精彩,《舊唐書》當中有較多的產生歧義的地方,并且文筆比較粗糙,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會更愿意去讀《新唐書》。《舊唐書》描繪的更多唐朝與外國之間的關系,包括當時的高麗,日本也成為琉球之類的別的國家,也有記載類似于西域天竺等國家。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能夠更多的從《舊唐書》中觀測到唐朝與外國之間的關系。因為當時唐朝作為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是十分繁榮昌盛的。而這本書就記載著唐朝最為繁榮的年華。
而《新唐書》記載的更多是歷史史實,歷史事件,對于唐朝的內政有著極大的參考作用,這兩本書對于唐朝啊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編制于兩個人值守,但是《新唐書》的整體質量會比《舊唐書》的質量更高。但《舊唐書》因為時間連線的原因,會更加接近于實時,所以當學者考察唐朝歷史的時候,這邊問書都是必備的讀物。
當今除了《新唐書》和《舊唐書》,在別的朝代歷史當中也有很多版本,我們在確認前朝歷史的時候,除了通過科技的手段,這些記載的書籍也成為了重要的依據之一。
在史料價值上與《舊唐書》相比較,《新唐書》有何優劣勢?
《新唐書》為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百二十五卷,內帝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北宋宋祁(998~1061)、歐陽修等撰,前后費時十七年,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書完成,由曾公亮進呈。其《進唐書表》稱,和《舊唐書》比較,“其事則增于前,其文則省于舊。……立傳紀實,或增或損”。據統計,《舊唐書》帝紀三十萬字,《新唐書》帝紀簡化為九萬字,內容還有所增添。《新唐書》刪去《舊唐書》中六十一人列傳,增寫三百三十一人列傳,還增加志三篇,表四篇。全書所載史事比《舊唐書》多,特別是晚唐時的史事,比《舊唐書》大為充實。但為了追求事增文省,因而有不少刪節失實之處。
《新唐書》所增列傳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種雜史、筆記、小說都被采輯編入。新書諸志大多比舊志詳細,食貨志由原來的兩卷增至五卷,有關屯田、和糴、礦產、職田、俸料等方面的內容,是《舊唐書》所沒有的。地理志由四卷增至八卷,內容也有不少革新,大量記載全國各地修筑河渠陂堰的史實,有助于了解唐代的農田水利;還詳細記載諸道、州、縣上貢土特產的情形;逐一開列各地所設軍府、軍、鎮、守捉,反映了唐代的軍事部署情況;集中敘述羈縻州,有助于了解唐代各少數族的居住分布及其開發情況;又根據唐德宗時宰相賈耽的《皇華四達記》,扼要記述了唐朝與境外交通的七條道路,有助于了解唐代中原與少數族地區以及和亞洲各國的友好交往。其《藝文志》增補了《舊唐書·經籍志》所缺的中唐以后的唐人著作,甚為重要。
新、舊《唐書》在保存歷史資料方面,各有所長。《舊唐書》保存了唐實錄和國史的大量原始素材,《新唐書》則廣泛利用宋人所能見到的各種歷史資料,豐富和補充《舊唐書》的缺漏。因此,兩《唐書》的史料價值互有短長。
關于舊唐書和新唐書哪個好和舊唐書和新唐書哪個好一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