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鄭光祖的古詩有哪些 鄭光祖代表作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關于鄭光祖的古詩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鄭光祖代表作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蜂這首詩的詩句是什么
1. 關于蜂的詩句
關于蜂的詩句 1. 關于蜂的詩句
王駕 春晴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不芳心苦
賀鑄 [唐]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蜂兒妙,巧制糖,日間采蜜夜煽涼。足掃千嬌蕊,舌探百媚芳。勤蠕轉,慢封倉,雙腿毛籃集粉香。老幼銜食培后嗣,中青煉蠟筑巢房。伸針不穴療重癥,關節風濕注王漿。此詩曾發表在《新芽》82年第一期上
蜂
羅隱 唐代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清平樂·詠蜂
樊運寬(當代)
田間山坳,最是君行早。葉底枝頭頻裊繞,喚醒百花齊笑。
輕哼勞動歌謠,身懷絕技高招。為釀香甜奉獻,精心苦作連朝。
詠蜂
●明●吳承恩
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尋香似落星。
小小微軀能負重,器器薄翅會乘風
葛顯庭(當代)
《詠蜂》:
三百天來九州跑,南疆北國采花嬌;
終日釀蜜身心勞,甜蜜人間世人效
詠蜂 (王錦)
紛紛穿飛萬花間,終生未得半日閑。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誰憐。
==================================
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小苑華池爛熳通,后門前檻思無窮。
宓妃腰細才勝露,趙后身輕欲倚風。
紅壁寂寥崖蜜盡,碧簾迢遞霧巢空。
青陵粉蝶休離恨,長定相逢二月中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杜甫 絕句
藹藹花蕊亂,飛飛蜂蝶多。
幽棲身懶動,客至欲如何。
2. 關于蜜蜂的古詩大全
關于蜜蜂的古詩有這些:1、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蜂》 作者: 羅隱2、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尋香似落星。小小微軀能負重,器器薄翅會乘風。
——《詠蜂》吳承恩 3、翠鳳蒼虬,騎來下界,蝶驚蜂避?!端堃鳌纷髡撸?黃霽宇 4、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李商隱的《二月二日》 5、紛紛穿飛萬花間,終生未得半日閑。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誰憐?!对伔洹吠蹂\ 6、紛紛爭處蜂成群。
四溟波立鯨相吞,蕩搖五岳崩山根。 ——《鴻溝》作者: 張碧 7、堪恨堪宜,耽閣釀蜂兒蜜,喜調和燕子泥。
——《一枝花_春雨潤夭桃》作者: 馬彥良 8、況是此花開后,便蝶亂無花,管甚蜂忙。你從今、采卻蜜成房。
——《秋蘭香》作者: 陳亮 9、蘭蕙本同畹,蜂蛇亦雜居。害心俱毒螫,妖焰兩吹噓。
雷蟄吞噬止,枯焚巢穴除??蓱z相濟惡,勿謂禍無馀。
——《蟲豸詩·蛒蜂》作者: 元稹 10、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構脾分部伍,嚼蕊奉君親。
翅羽頗同類,心神固異倫。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蟲豸詩·蛒蜂》作者: 元稹 11、梅徑香寒蜂未知。辭客倚風吟暗淡,使君回馬濕旌旗。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橫江裴使君見迎李趙二秀才》作者: 杜牧 12、年年花市幾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脾詠蜂》錢起 13、三百天來九州跑,南疆北國采花嬌。終日釀蜜身心勞,甜蜜人間世人效。
——《詠蜂》葛顯庭 14、樹鈴索,高障檻,補籬藩。丁寧鶯燕蜂蝶,上下莫爭翻。
遙想韶光九十,只恐花飛一片,瘦減玉顏溫。不憚銀瓶冷,汲井沃芳根。
——《水調歌頭?詠惜花春起早》作者: 陳德武 15、無端掘下相思窯,那里是蜂蝶陣、燕鶯巢。癡心枉作千年調。
不札實似風竹搖,無投奔似風絮飄,沒出活似風花落。——《罵玉郎北》作者: 鄭光祖 16、小苑華池爛熳通,后門前檻思無窮。
宓妃腰細才勝露,趙后身輕欲倚風。紅壁寂寥崖蜜盡,碧簾迢遞霧巢空。
青陵粉蝶休離恨,長定相逢二月中。——《蜂》李商隱17、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
——《雁兒落過得勝令》作者: 劉庭信 18、夜來雨橫與風狂,斷送西園滿地香,曉來蜂蝶空游蕩,苦難尋紅錦妝?!断驽埂纷髡撸?阿魯威 19、游蜂競鉆刺,斗雀亦紛拏。
天生細碎物,不愛好光華。 ——《芳樹》作者: 元稹 20、游飏下晴空,尋芳到菊叢。
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去住沾馀霧,高低順過風。
終慚異蝴蝶,不與夢魂通?!逗洳删杖铩饭?21、云窗霧閣春風透。
蝶繞蜂圍花氣漏。惱人風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
——《玉樓春》作者: 向子諲 22、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亂,飛相逐。明年人縱健,此會應難復。
須細看,晚來月上和銀燭?!肚餁q》作者: 蘇軾。
3. 關于蜜蜂的詩句
關于蜜蜂的詩句 ;1.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蜂》 作者: 羅 隱2. 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尋香似落星。小小微軀能負重,器器薄翅會乘風。
——《詠蜂》吳承3.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毩鄹鳠o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李商隱的《二月 二日》 4. 紛紛爭處蜂成群。四溟波立鯨相吞,蕩搖五岳崩山根。
——《鴻溝》作者: 張碧5. 小小微軀能負重,甜蜜人間世人效,巧制糖。 《詠蜂》 明 吳承恩6. 終日釀蜜身心勞, 足掃千嬌蕊。
《蜜脾詠蜂》唐 錢起7. 紅壁寂寥崖蜜盡,碧簾迢遞霧巢空?!咎啤坷钌屉[8. 花蕊上蜂須 和 風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 唐 】杜甫9. 蜂兒不食人間倉,玉露為酒花為糧。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帶百花香。
【宋】楊萬里10. 況是此花開后,便蝶亂無花,管甚蜂忙。你從今、采卻蜜成房。
——《秋蘭香》作者: 陳亮【拓展資料】1、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體長為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
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觸角膝狀,復眼為橢圓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為攜粉足。
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
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2、蜜蜂不完全以花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后者有時調制儲存成蜂蜜。
毫無疑問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時如同對花授粉,當蜜蜂在花間采花粉時,會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3、大部分蜜蜂采多種花的花粉,不過,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種顏色花的花粉,還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親緣關系的花之花粉。
4. 關于蜜蜂的詩句 除了《蜂》
寒蜂采菊蕊
【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尋芳到菊叢。
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霧,高低順過風。
終慚異蝴蝶,不與夢魂通。
蜂
【唐】李商隱
小苑華池爛熳通,后門前檻思無窮。
宓妃腰細才勝露,趙后身輕欲倚風。
紅壁寂寥崖蜜盡,碧簾迢遞霧巢空。
青陵粉蝶休離恨,長定相逢二月中.
吳承恩《詠蜂》
穿花度柳飛如箭,
粘絮香似落星。
小小微軀能負重,
囂囂薄翅會乘風。
5. 關于蜜蜂的古詩大全
一、醉中天
元代:王和卿
彈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
誰道風流種,唬殺尋芳的蜜蜂。
輕輕飛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
譯文:
掙破了那莊周的夢境,來到現實中,碩大的雙翅駕著浩蕩的東風。把三百座名園里的花蜜全采了一個空,誰知道它是天生的風流種,嚇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輕輕搧動,把賣花的人都搧過橋東去了。
二、偶成
宋代:饒節
松下柴門閉綠苔,只有蝴蝶雙飛來。
蜜蜂兩股大如繭,應是前山花已開。
譯文:
松下柴門緊閉長滿一院子青苔,
只有那蝴蝶成雙成對地飛來飛去。
蜜蜂兩腿上的花粉團大的如蠶繭,
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開
三、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里鮮花迎風盛開,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四、雨晴
唐代: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兼無葉里花。
蛺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譯文:
雨前初次見到新開花朵的花蕊,雨后連葉子底下也不見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紛紛地飛過了墻去,讓人懷疑迷人的春色盡在鄰家。
五、芳心苦·楊柳回塘
宋代: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譯文:
楊柳圍繞著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擋住了采蓮的姑娘。沒有蜜蜂和蝴蝶,來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漸漸地衰老,結一顆芳心苦澀。
潮水帶著夕陽,涌進荷塘,行云夾著雨點,無情地打在荷花上。隨風搖曳的她呀,像是向騷人訴說哀腸:當年不肯在春天開放,如今卻在無端地在秋風中受盡凄涼。
元代古詩有哪些?
作為正統文學樣式的詩文,元代與前代相比,顯然處于低谷時期。然而,元代的詩文作家和作品的數量相當多,而且出現了許多擅長詩文的少數民族作家。 元代詩人鄙棄宋詩而專學唐詩的風氣對明代詩歌有很大的影響;元代散文則沿著 唐宋古文的道路發展,并下啟明代文風。
元朝著名的劇作家有被譽為“元曲四大家”的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等。代表作《漢宮秋》、《倩女離魂》、《墻頭馬上》等。
《漢宮秋》為元·馬致遠作的歷史劇。全名《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寫西漢元帝受匈奴威脅,被迫送愛妃王昭君出塞和親。全劇四折一楔子。元曲四大悲劇之一, 《漢宮秋》的主角是漢元帝。作品通過他對文武大臣的譴責和自我嘆息來剖析這次事件。作為一國之主,他連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護,以致演成一幕生離死別的悲劇。
《倩女離魂》(全名《迷青瑣倩女離魂》)作品是鄭光祖的代表作。本是出于唐代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宋代人改編為話本,金代人則編為諸宮調。元雜劇初期作家趙公輔有同名劇本,但本劇改動了傳奇小說的若干情節。
《墻頭馬上》是元代著名戲曲家白樸的作品。尚書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陽購買花苗,巧遇總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見鐘情,私訂終身,但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后歷經坎坷終于夫妻團圓。該劇歌頌了對自由婚姻的追求,雖以愛情為題材,卻別具一格。
關于斷橋的詩句
1. 關于斷橋的詩句
關于斷橋的詩句 1. 描寫斷橋的詩句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
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
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李奎《西湖》詩: 錦帳開桃岸,蘭橈系柳津。鳥歌如勸酒,花笑欲留人。
鐘磬千山夕,樓臺十里春?;乜聪沆F里,羅綺六橋新。
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周立勛《西湖》詩: 平湖初漲綠如天,荒草無情不記年。 猶有當時歌舞地,西泠煙雨麗人船。
夏煒《西湖竹枝詞》: 四面空波卷笑聲,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鴛鴦睡處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楊花裝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風。
行觴次第到湖灣,不許鶯花半刻閑。 眼看誰家金絡馬,日駝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沒晴沙,晝在湖船夜在家。 怪殺春風歸不斷,擔頭原自插梅花。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趙子昂《西湖》詩: 春陰柳絮不能飛,兩足蒲芽綠更肥。 只恐前呵驚白鷺,獨騎款段繞湖歸。
袁宏道《西湖總評》詩: 龍井饒甘泉,飛來富石骨。蘇橋十里風,勝果一天月。
錢祠無佳處,一片好石碼。孤山舊亭子,涼蔭滿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歲一白發。南高看云生,北高見月沒。
楚人無羽毛,能得凡游越。 范景文《西湖》詩: 湖邊多少游觀者,半在斷橋煙雨間。
盡逐春風看歌舞,凡人著眼看青山。 張岱《西湖》詩: 追想西湖始,何緣得此名。
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評。 冶艷山川合,風姿煙雨生。
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煙光里,蒼茫不可尋。
吾鄉爭道上,此地說湖心。 潑墨米顛畫,移情伯子琴。
南華秋水意,千古有人欽。 到岸人心去,月來不看湖漁燈隔水見,堤樹帶煙熇。
真意言詞盡,淡妝脂粉無。問誰能領略,此際有髯蘇。
又《西湖十景》詩: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兩峰插云) 湖氣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棄與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斷橋殘雪) 夜氣滃南屏,輕嵐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鐘) 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文弱不勝夜,西施剛睡起。
(蘇堤春曉) 頰上帶微酡,解頤開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風原似酒。
(曲院風荷) 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詩腸,不應比鼓吹。
(柳浪聞鶯) 殘塔臨湖岸,頹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礫,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見皓月,冷氣入林皋。靜聽孤飛雁,聲輕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無端造魚獄。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2. 關于斷橋的詩詞
斷橋孤驛,冷云黃葉,相見長安道.——賀鑄《御街行》
微徑斷橋尋古寺,短籬高樹隔橫塘.——賀鑄《宿芥塘佛祠》
◎ 斷橋
是前世薄情的女子,剪了你的青衣藍衫
包一縷華發前來尋你;偏等四月
在雪后與你相遇
你是我的牧童還是書生
我從橋上走來,卻不能坐船歸去
搖櫓的艄公載你一去不返
笛聲裊裊,書香猶存
這遍地荒蕪
何時才能有木續橋?
正思量,忽聞對岸吹吹打打
大紅花轎不知前往何處迎親
那吹鼓手唱到:你我相約定百年
誰若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
……等三年
3. 關于“西湖斷橋”的詩句都有哪些
1、《憶舊游·送人猶未苦》
年代: 宋 作者: 吳文英
送人猶未苦,苦送春、隨人去天涯。片紅都飛盡,正陰陰潤綠,暗里啼鴉。賦情頓雪雙鬢,飛夢逐塵沙。嘆病渴凄涼,分香瘦減,兩地看花。
西湖斷橋路,想系馬垂楊。依舊欹斜??溍詿熖?,問離巢孤燕,飛過誰家。故人為寫深怨,空壁掃秋蛇。但醉上吳臺,殘陽草色歸思賒。
2、《憶湖上》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我憶西湖斷橋路,雨色明光自朝暮。
燕去鴻來今幾度,梅花萬里水云隔。
日夜思家歸不得,偶然醉歸文姬側。
3、《東渭橋晚眺》
年代: 唐 作者: 李頻
秦地有吳洲,千檣渭曲頭。人當返照立,水徹故鄉流。
落第春難過,窮途日易愁。誰知橋上思,萬里在江樓。
4、《送楊長史赴果州》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后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5、《安德山池宴集》
年代: 唐 作者: 上官儀
上路抵平津,后堂羅薦陳。締交開狎賞,麗席展芳辰。
密樹風煙積,回塘荷芰新。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
翠釵低舞席,文杏散歌塵。方惜流觴滿,夕鳥已城闉。
4. 關于冬天西湖斷橋的詩句
西子捧心防傷寒
湖景拍照手感難
冬雪飄飄季節到
天時天機浙杭玩。。。。。。西湖冬天 藏頭詩
--------------以下作者 張岱
湖氣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棄與三潭,杭人不看月。(三潭印月)
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斷橋殘雪)
。.
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文弱不勝衣,西施剛睡起。(蘇堤春曉)
頰上帶微酡,解頤開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風原似酒。(曲院風荷)
。.
秋空見皓月,冷氣入林皋。靜聽孤飛燕,聲輕天政高。(平湖秋月)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雙峰插云)
5. 關于斷橋的古詩詞
《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春游湖》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摸魚兒·酒邊留同年徐云屋》劉辰翁 怎知他、春歸何處?相逢且盡尊酒。
少年裊裊天涯恨,長結西湖煙柳。休回首,但細雨斷橋,憔悴人歸后。
東風似舊。問前度桃花,劉郎能記,花復認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
前宵更恁時候。深杯欲共歌聲滑,翻濕春衫半袖。
空眉皺,看白發尊前,已似人人有。臨分把手。
嘆一笑論文,清狂顧曲,此會幾時又?《高陽臺·西湖春感》張炎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凄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入?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
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曲游春》周密 禁煙湖上薄游,施中山賦詞甚佳,余因次其韻。蓋平時游舫,至午后則盡入里湖,抵暮始出斷橋,小駐而歸,非習于游者不知也。
故中山亟擊節余“閑卻半湖春色”之句,謂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東風外,飏暖絲晴絮,春思如織。
燕約鶯期,惱芳情偏在,翠深紅隙。漠漠香塵隔,沸十里、亂絲叢笛。
看畫船盡入西泠,閑卻半湖春色。 柳陌,新煙凝碧,映簾底宮眉,堤上游勒。
輕暝籠寒,怕梨云夢冷,杏香愁冪。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
正滿湖碎月搖花,怎生去得。
6. 形容斷橋的詩句有哪些
1、驛外斷橋邊 宋 陸游 《卜算子 詠梅》
2、斷橋橫路梅枝亞 宋 朱翌 《點絳唇·流水泠泠》
3、斷橋流水 宋 王質 《清平樂·斷橋流水》
4、斷橋缺月 宋 李彌遜 《清平樂·斷橋缺月》
5、柳外斷橋流水 宋 王之道 《南歌子·老懶詩才退》
6、試斷橋、流水月明邊 宋 王質 《滿江紅·方丈維摩》
7、疏柳斷橋煙 宋 趙長卿 《臨江仙·過盡征鴻來盡燕》
8、斷橋閑看水流澌 宋 趙長卿 《浣溪沙》
9、斷橋流水去無聲 宋 趙長卿 《浣溪沙》
10、斷橋路小 宋 無名氏 《踏莎行·瘦影橫斜》
7. 有關斷橋詩歌
南宋·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南宋·張炎《高陽臺·西湖春感》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
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
更凄然,萬綠西冷,一抹荒煙。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
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南宋·張炎《月下笛》萬里孤云,清游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里,猶記經行舊時路。
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漫驚回凄悄,相看燭影,擁衾無語。
張緒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
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猶倚梅花那樹。南宋·朱翌《點絳唇》流水泠泠,斷橋橫路梅枝亞。
雪花飛下,渾似江南畫。白璧青錢,欲買春無價。
歸來也,風吹平野,一點香隨馬。元·馬致遠《落梅風》夕陽下,酒旆閑。
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元·鄭光祖《蟾宮曲·夢中作》弊裝塵土壓征鞍,鞭倦裊蘆花。弓箭蕭蕭,一徑入煙霞。
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千點萬點,老樹寒鴉。
三行兩行,寫長空嚦嚦,雁落平沙曲舉西邊,近水灣魚網綸竿釣槎。斷橋東壁,傍溪山竹籬茅舍人家。
見滿山滿谷,紅葉黃花。正是凄涼時候,離人又在天涯。
明·柳如是《雨中游斷橋》野橋丹閣總通煙。春氣虛無花影前。
北浦問誰芳草后,西冷應有恨情邊??刺易右拐擕W鵡,折柳孤亭憶杜鵑。
神女生涯倘是夢,何妨風雨照嬋娟。
8. 關于斷橋的詩詞和傳說,越多越好
湖斷橋,最早叫段家橋。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從孤山蜿蜿蜒蜒到這里,只有一座無名小木橋,與湖岸緊緊相連。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經過這座小木橋,日曬雨淋,橋板經常要爛斷,游人十分不便。
橋旁有一間簡陋的茅舍,住著—對姓段的夫婦。兩人心地善良,手腳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魚為生,女的在門口擺個酒攤,賣家釀土酒。因酒味不佳,顧客很少上門,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婦倆剛要關門,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白發老人,說是遠道而來,身無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婦見他年老可憐,熱情地留他住下,還燒了一條剛從西湖里捕來的鯉魚,打上一碗家釀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氣,一連飲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發老人臨別時,說道:“謝謝你們好心款待,我這里有酒藥三顆,可幫助你們釀得好酒。”說罷,取出三顆紅紅的酒藥,告別而去。
段家夫婦將老人的三顆酒藥放在釀酒缸里,釀出來的酒,顏色猩紅,甜醇無比,香氣襲人。從此,天天顧客盈門,段家猩紅酒名揚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段家夫婦拆了茅舍,蓋起了酒樓。他們為了感謝白發老人,積蓄了一筆錢,準備好好答謝他。
歲月流逝,一晃三年。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發老人冒雪來到段家酒樓。夫婦倆一見恩人來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長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別。臨別之時,段家夫婦取出三百兩銀子送給老人。老人笑著推辭說:“謝謝你們夫婦—片好心,我這孤單老人,要這么多銀錢何用?你們還是用在最要緊的地方吧”說罷,便踏雪向小橋走去。段家夫婦站在門口相送,只見老人剛跨上小木橋,腳下一滑,橋板斷啦,老人也跌進了湖里。夫婦倆急忙跑去相救,忽見白發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著向他們揮揮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婦這才知道,白發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臨別說的話,使用那筆銀錢在原來的小木橋處,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從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橋斷啦。鄉親父老懷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后來,因為“段”、“斷”同音,使被稱為斷橋。
《西湖臥游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滟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
明人洪丞《斷橋閑望》詩云:“閑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細柳織煙絲易,青屏拂鳥影難留。斜拖一道裙腰繞,橫著千尋境面浮。投者近來忘俗累,眷懷逋客舊風流。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
鄭光祖《蟾宮曲·夢中作?》翻譯
《蟾宮曲·夢中作》此曲寫夢中與情人幽會,醒來后茫然若失的情景,表現了對情人的刻骨相思。下面我為大家帶來關于鄭光祖的元曲——《蟾宮曲·夢中作》,希望大家喜歡!
《蟾宮曲·夢中作》
朝代:元代
作者:鄭光祖
半窗幽夢微茫,歌罷錢塘,賦罷高唐。風入羅幃,爽入疏欞,月照紗窗。縹緲見梨花淡妝,依稀聞蘭麝余香。喚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譯文
窗兒半掩,幽深的夢境朦朧迷茫,好像蘇小小的歌聲剛剛停歇,又好像才和神女歡會在高唐。夜風吹入輕羅帳,透過疏朗的窗欞,使人清爽,月光如水映照著紗窗,面前隱隱約約出現了她淡雅的形象,仿佛還能聞到她那蘭麝般的余香。這一切都喚起我思量,本想不思量,又怎能不思量?
注釋
①歌罷錢塘:用南齊錢塘名妓蘇小小的故事?!洞轰炯o聞》記載她的《蝶戀花》詞一首,詞中有“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之句。錢塘,即杭州,曾為南宋都城,古代歌舞繁華之地。
②賦罷高唐:高唐,戰國時楚國臺館名,在古云夢澤中。相傳楚懷王游高唐,夢見巫山神女與其歡會,見宋玉《高唐賦》。
③羅幃:用細紗做的帳子。
④疏欞:稀疏的窗格。
⑤縹緲:隱約、仿佛。梨花淡妝:形容女子裝束素雅,像梨花一樣清淡。此句化用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詩意。
⑥依?。悍路稹Lm麝:蘭香與麝香,均為名貴的香料。
詩人簡介
鄭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輝,漢族,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于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的主要活動在南方,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
詩人生平
中國元代雜劇作家。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曾任杭州路吏,在鐘嗣成《錄鬼簿》成書時,已卒于杭州,火葬于西湖靈芝寺。作品數量多,頗有聲望。周德清《中原音韻》把他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并列,后人稱為元曲四大家。鄭光祖的劇作存目18種,流傳至今的有8種,其中《倩女離魂》根據唐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改編,是鄭光祖的代表作。他的劇作詞曲優美,甚得明代一些曲家的.稱賞。有時化用詩詞名句貼切自然,然而也有過于雕飾的缺點。
有關鄭光祖的生平事跡沒有留下多少記載,從鐘嗣成《錄鬼簿》中,我們知道他早年習儒為業,后來補授杭州路為吏,因而南居。
有《迷青瑣倩女離魂》、《芻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攝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
從這些保留的劇目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劇目主要兩個主題,一個是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另一個是歷史題材故事。這說明,在選擇主題方面,他不像關漢卿敢于面對現實,揭露現實,他的劇目主題離現實較遠。他寫劇本,大多是藝術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
除了雜劇外,鄭光祖還寫過一些曲詞,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數二曲。這些散曲的內容,包括對陶淵明的歌頌,即景抒懷,對故鄉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繪。無論寫景抒情,都是清新流暢,婉轉嫵媚,在文學藝術的研究上有很高的價值。
同許多偉大的藝術家一樣,盡管他們的作品數世紀來為人傳誦,但他們本人的身世卻鮮為人知。鄭光祖也是這樣,他默默地在藝術園地耕耘,把他的藝術成果奉獻給民眾,而又默默地離開了這個人世。
從同鄭光祖同期的雜劇家鐘嗣成《錄鬼簿》中,我們知道他早年習儒為業,后來補授杭州路為吏,因而南居。他“為人方直”,不善與官場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場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見,他的官場生活是很艱難的。杭州的美麗風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斷地觸發著他的感情。鄭光祖一生從事于雜劇的創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貢獻于這一民間藝術,在當時的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伶人都尊稱他為鄭老先生,他的作品通過眾多伶人的傳播,在民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與蘇杭一帶的伶人有著緊密的聯系,他死后,就是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的靈隱寺中的。
反映邊疆將士的詩句
反映邊疆將士的詩句如下:
1、“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君同?”(唐代王之渙《登幽州臺歌》)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保ㄌ拼醪g《從軍行七首》其三)
3、“雪落千山寒更重,馬蹄聲碎不堪聞?!保ㄔ嵐庾妗度虑罚?/p>
4、“空山不見人,但聽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5、“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保鞔T延巳《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6、“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唐代王翰《涼州詞》)
7、“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以鋼鐵的意志,捍衛祖國的疆土,就是我們的責任?!保珴蓶|《保衛延安》)
8、“長劍灰飛煙滅日,壯士血流成渠時?!保ㄌ拼瘏ⅰ顿x得古原草送別》)
9、“家住天山南北道,聽角聲連鴈過?!保ㄌ拼畎住度虑住菲湟唬?/p>
10、“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保ㄌ拼踔疁o《登鸛雀樓》)
11、“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保ㄌ拼踔疁o《登鸛雀樓》)
1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保ㄌ拼踔疁o《登鸛雀樓》)
13、“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保ㄌ拼钯R《將進酒》)
14、“拔山蓋世,如此雄才。千秋萬載,一統江山。”(元代鄭光祖《滿江紅·寫懷》)
15、“星河滾燙,今古如一。宇宙太陽系,惟我獨尊?!保ㄌ拼畎住秾⑦M酒》)
中國詩詞發達,元曲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別是哪個派系的?
? ?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劍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一、關漢卿(1219-1301年),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其籍貫還有大都人,及祁州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的詩詞: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 《碧玉簫-秋景堪題》 《四塊玉-別情》 《一枝花-不伏老》 《梧葉兒-別離易相見難》 《一半兒-題情》 《一半兒-碧紗窗外靜無人》 《沉醉東風》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
關漢卿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碧玉簫-秋景堪題
關漢卿
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醅,有白衣勸酒杯。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取他淵明醉。
四塊玉-別情
關漢卿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
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一枝花-不伏老
關漢卿
攀出墻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ㄅ始t蕊嫩,柳折翠條柔,浪子風流。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殘柳敗休。半生來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臥柳。
我是個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愿朱顏不改常依舊,花中消遣,酒內忘憂。分茶攧竹,打馬藏鬮;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閑愁到我心頭?伴的是銀箏女銀臺前理銀箏笑倚銀屏,伴的是玉天仙攜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樓,伴的是金釵客歌金縷捧金樽滿泛金甌。你道我老也,暫休。占排場風月功名首,更玲瓏又剔透。我是個錦陣花營都帥頭,曾玩府游州。
子弟每是個茅草岡、沙土窩初生的兔羔兒乍向圍場上走,我是個經籠罩、受索網蒼翎毛老野雞蹅踏的陣馬兒熟。經了些窩弓冷箭鑞槍頭,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萬事休”,我怎肯虛度了春秋。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鑚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天哪!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
梧葉兒-別離易相見難
關漢卿
別離易,相見難,何處鎖雕鞍?
春將去,人未還。這其間,
殃及殺愁眉淚眼。
一半兒-題情
關漢卿
云鬢霧鬢勝堆鴉,淺露金蓮簌絳紗,不比等閑墻外花。罵你個俏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
碧紗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忙要親。罵了個負心回轉身。雖是我話兒嗔,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銀臺燈滅篆煙殘,獨入羅幃掩淚眼,乍孤眠好教人情興懶。薄設設被兒單,一半兒溫和一半兒寒。
多情多緒小冤家,迤逗得人來憔悴煞,說來的話先瞞過咱。怎知他,一半兒真實一半兒假。
沉醉東風
關漢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
二、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也有資料顯示可能是山西曲沃縣,在河曲縣為他修有白樸塔。后徙居真定,晚歲寓居金陵,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
白樸的詩詞: 《天凈沙-秋》 《清平樂-朱顏漸老》 《念奴嬌-江山信美快平生》 《天凈沙-春》 《天凈沙-鼕》 《天凈沙-夏》 《水龍吟-倚天鐘阜龍蟠》 《得勝樂-秋》
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清平樂-朱顏漸老
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天一片閑云。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念奴嬌-江山信美快平生
白樸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覽南州風物。落日金焦,浮紺宇,鐵甕獨殘城壁。云擁潮來,水隨天去,幾點沙鷗雪。消磨不盡,古今天寶人杰。
遙望石冢*然,參軍此葬,萬劫誰能發。桑梓龍荒,驚嘆后、幾度生靈埋滅。往事休論,酒杯才近,照見星星發。一聲長嘯,海門飛上明月。
天凈沙-春
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天凈沙-鼕
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天凈沙-夏
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水龍吟-倚天鐘阜龍蟠
白樸
倚天鐘阜龍蟠,四時青壁云煙潤。陂陀十里,蒼鬢夾路,清風緩引。蘭若西邊,草堂別崦,遺基猶認。自猿驚鶴怨,山人去后,誰更向、此中隱。
獨愛丹崖碧嶺,枕平川、人家相近。登臨對酒,茱萸香細,莓苔坐穩。老計菟裘,故應來就,林泉佳遁。怕煙霞笑我,塵容俗狀,把山英問。
水調歌頭-北風下庭綠
白樸
北風下庭綠,客鬢入霜華?;厥妆蓖l國,雙淚落清笳。天地悠悠逆旅,歲月匆匆過客,吾也豈瓠瓜。四海有知己,何地不為家。
五溪魚,千里菜,九江茶。從他造物留住,辦作老生涯。不愿酒中有圣,但愿心頭無事,高枕臥煙霞。晚節憶吹帽,籬菊漸開花。
三、鄭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輝,漢族,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平陽襄陵人。鄭光祖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于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的主要活動在南方,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
鄭光祖的詩詞: 《正宮-門前五柳侵江路》 《蟾宮曲-敝裘塵土壓征鞍》
正宮-門前五柳侵江路
鄭光祖
門前五柳侵江路,莊兒緊靠著白萍渡。除彭澤縣令無心做,淵明老子達時務。
頻將濁酒沽,識破興亡數。醉時節笑捻著黃花去。
蟾宮曲-敝裘塵土壓征鞍
鄭光祖
敝裘塵土壓征鞍,鞭倦裊蘆花,弓箭蕭蕭,一徑入煙霞,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千點萬點,老樹寒鴉,三行兩行,寫長空歷歷。
雁落平沙,曲岸西邊,近水灣魚網綸竿釣,斷橋東壁,傍溪山竹籬茅舍人家,見滿山滿谷,紅葉黃花,正是凄涼時候,離人又在天涯。
四、馬致遠(約1250-約1321至1324間),一說字千里,號東籬,,被后人譽為馬神仙,漢族,元代著名戲曲家,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他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約在公元1250年,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
馬致遠的詩詞: 《天凈沙-秋思》 《壽陽曲-遠浦帆歸》 《雙調-撥不斷》 《清江引-林泉隱居誰到此》 《雙調-夜行船》 《清江引-西村日長人事少》 《落梅風-人初靜》 《金字經-絮飛飄白雪》
壽陽曲-遠浦帆歸
馬致遠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雙調-撥不斷
馬致遠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辭飲,
君若歌時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爭甚!
清江引-林泉隱居誰到
馬致遠
林泉隱居誰到此,
有客清風至。
會作山中相,
不管人間事。
爭甚么半張名利紙!
落梅風-人初靜
馬致遠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時一般孤零。
撥不斷-菊花開
馬致遠
菊花開,正歸來。
伴虎溪僧、鶴林友、龍山客;
似杜工部、陶淵明、李太白;
有洞庭柑、東陽酒、西湖蟹。
哎,楚三閭休怪!
落梅風-因他害
馬致遠
因他害,染病疾,
相識每勸咱是好意。
相識若知咱就里,
和相識也一般憔悴。
落梅風-實心兒待
馬致遠
實心兒待,休做謊話兒猜。
不信道為伊曾害。
害時節有誰曾見來?
瞞不過主腰胸帶。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關于關于鄭光祖的古詩有哪些和鄭光祖代表作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