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真寫過哪些詩 季真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季真寫過哪些詩,以及季真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回鄉偶書及意思
這首詩的意思是:
少年時離鄉,到老了才回家來;
口音沒改變,雙鬢卻已經斑白。
兒童們看見了,沒有認識我的;
他們笑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
1、【原文】
《回鄉偶書》 ?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賞析】
這是一首久客異鄉,返回故里的感懷詩。全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為富于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
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3、【作者簡介】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詠柳全詩的意思
全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原文: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86歲告老還鄉,不久去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適之等謂“飲中八仙”;又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司馬承禎等稱為“仙宗十友”。
擴展資料
《詠柳》這首詩是一首詠物詩。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裊娜;后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文學鑒賞
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還有南朝蕭繹《采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系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么,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絳”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絳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贊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信息。
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后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參考資料:詠柳-百度百科
詠柳這首詩通過對什么的描繪,贊美了什么
《詠柳》這首詩通過對初春時節柳樹的描寫,贊美了春天,表達了作者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的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出自《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市)人。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唐天寶三年(744)告老還鄉為道士。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
原文如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如下: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詩詞注釋如下: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擴展資料:
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還有南朝蕭繹《采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系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么,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絳”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絳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贊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信息。
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詠柳
賀知章除了寫詠柳和回鄉偶書還寫過什么詩
賀知章除了寫詠柳和回鄉偶書還寫過以下詩作:
《唐禪社首樂章·順和》
《唐禪社首樂章·太和》
《唐禪社首樂章·肅和》
《唐禪社首樂章·雍和》
《唐禪社首樂章·壽和》
《唐禪社首樂章·福和》
《太和》
《曉發》
《奉和御制春臺望》
《望人家桃李花》
《送人之軍》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謨字》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題袁氏別業》
《答朝士》
《董孝子黯復仇》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