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柳樹春雨西湖的古詩有哪些 關于柳樹春雨西湖的古詩有哪些呢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關于柳樹春雨西湖的古詩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關于柳樹春雨西湖的古詩有哪些呢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春雨湖潘的詩句(關于春雨的詩句)
1.關于春雨的詩句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臨安春雨初霽
作者: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春雨
作者: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晚,殘宵猶得夢依稀。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滁州西澗
作者: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日游湖上
作者: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2.關于春雨的古詩大全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詩經·小雅·出車》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史記·秦始皇本紀》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盂珠》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南朝梁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唐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漢陽》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憶山中》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李白《古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劉昚虛《闕題》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劉昚虛《積雪為小山》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唐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李華《春行即興》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唐杜甫《春運》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唐杜甫《曲江對雨》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唐杜甫《臘日》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杜《遠懷舍弟穎觀等》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唐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唐錢起《春郊》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唐戴叔倫《蘇溪亭》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張籍《春別曲》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韓愈《春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唐韓愈《晚春》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韓愈《感春五首》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杜牧《悵詩》”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唐王涯《春游曲》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唐李商隱《無題四首》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丘為《題農父廬舍》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韓滉《晦日呈諸判官》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趙嘏《喜張沨及第》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東方虬《春雪》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唐·盧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南園桃李花落盡,春。
3.贊美春雨 西湖的詩句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云松。
賀知章的《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西湖留別【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滿意請采納。
4.關于春雨的詩句
《春雨》作者是宋代文學家周邦彥。其古詩全文如下:
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
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詩句全文如下: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譯文】
渭水縈繞著秦關曲折地東流,黃麓山環抱著漢宮長年依舊。皇輦遠出千重宮門夾道楊柳,閣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錦繡。帝城高聳入云的是鳳閣鳳樓,春雨潤澤千家樹木美不勝收。為了把住春光時令出巡民憂,不是因為玩賞春光駕車逛游。
《春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商隱。其詩句全文如下: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譯文】
新春,我穿著白夾衣悵然地臥床;幽會的白門冷落了,我心中惘然。隔著雨絲凝視紅樓,我倍覺冷寂;珠箔般雨滴飄打燈籠,獨自歸返。你在遠路,到春晚應更悲凄傷感?只有殘宵能夢中聚首,依稀空泛。耳環情書已備好,怎么才能送達。
《田家》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梅堯臣。其詩句全文如下:
南山嘗種豆,碎莢落風雨。
空收一束萁,無物充煎釜。
【譯文】
曾在南山下種豆,卻被風雨打落。辛苦一場,收到的只是一把豆稈,用什么充饑呢。
《臨安春雨初霽》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陸游。其詩句全文如下: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譯文】
這些年世態人情淡薄得似紗,可誰讓我要騎馬客居京城享受這份繁華?只身于小樓中,聽春雨淅淅瀝瀝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還會傳來賣杏花的聲音吧。紙張短小斜放著,閑時寫寫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望著煮茶時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陣陣茶香飄來。身著白衣,不要感嘆會被風塵之色所玷污。我回家仍會身著它趕上清明。
《春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陳與義。其詩句全文如下:
花盡春猶冷,羈心只自驚。
孤鶯啼永晝,細雨濕高城。
擾擾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絲閃夕霽,隨處有詩情。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作者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其詩句全文如下: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翻譯】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飲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其詩句全文如下: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翻譯】
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甫。其詩句全文如下: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關于春雨的詩句
春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春雨
朝代:唐代
作者:徐凝
原文:
花時悶見聯綿雨,云入人家水毀堤。
昨日春風源上路,可憐紅錦枉拋泥。
春雨
朝代:唐代
作者:齊己
原文:
欲布如膏勢,先聞動地雷。云龍相得起,風電一時來。
霢霂農桑野,冥濛楊柳臺。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開。
春雨后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原文:
昨夜一霎雨,天意蘇群物。
何物最先知,虛庭草爭出。
春雨
朝代:唐代
作者:齊己
原文:
欲布如膏勢,先聞動地雷。云龍相得起,風電一時來。
霢霂農桑野,冥濛楊柳臺。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開。
6.關于春雨的詩句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 蘇軾《有美堂暴雨》:“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后的景象:雷聲轟鳴,烏云密布,黑風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
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出來。 秦觀《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
雨后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后,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
雖主要寫雨后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晉?張協《雜詩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一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陳?張正見《后湖泛舟》》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唐?僧志南《絕句》)杏花綻開時節的細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著柳枝的微風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好風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
“雨急山溪漲,云迷嶺樹低。”(唐?戴叔倫《宿靈巖寺》)描寫了詩人在靈巖寺(坐落于濟南市郊長清縣方山之陽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見的雨中山間景色。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別嚴士元》)細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可謂描寫入微。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唯“細雨”,魚方上浮,若大雨則伏而不出;唯“微風”,燕子方斜,若大風亦伏而不翔。
對微風細雨中的景物體察入微,描繪的情趣盎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以颯颯的雨聲比喻高松搖晃之聲,使得景物饒有意趣。 “柳枝經雨重,松色帶煙深。”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柳枝帶雨,枝葉增重,煙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怒漲,暮雨急驟,行人斷蹤,野渡舟橫,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
(宋?趙師秀《有約》)描繪了江南黃梅天多雨、處處蛙鳴的鄉村景致。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宋?歐陽修《田家》)遠處鳩聲悅耳,近處杏花映日,動靜相宜,聲色互襯,展現出江南農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之一)春風春雨,滋潤大地,草木萌發,百花開放,織成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云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云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宋?陸游《大風雨中作》)寫出了風狂雨猛的態勢。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雷聲轟鳴,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傾注,煙云滾滾,似萬座山峰迎面撲來,寫出了大雷雨的氣勢。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清?查慎行《登寶婺樓》)上句寫暴雨來臨,大雁疾飛避雨;下句寫暴雨來勢迅猛,萬山似在雨中浮動。
另外,借雨起興抒情的詩也不少。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詩?鄭風?風雨》)原是寫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雞亂叫的情景,現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會清明的狀況。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唐?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濱,秋風勁吹,荷花競發,景色頗佳;而千村萬戶,野蔓滿墻,籠罩在沉沉暮雨之中,一片蕭索。兩句相對,以佳景更襯生民艱難憔悴之意。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人望著窗外綿綿不斷的秋雨,不禁心神飛馳,想象著歸家后與妻子在西窗下剪燭夜話,訴說自己在巴山夜雨時長夜難眠的相思。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塵雨打萍。”
(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元兵侵宋,國家遭難,。
7.有關春雨的詩句
清·沈受宏《渡海》寫盡大海之遼闊,朝陽已從海面升起。
清·張照《觀海》乾坤,亦即中國,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大海里的水都光了,時鳴春澗中,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撒鹽空中差可擬,極寫瀑布的動態。筑(zhù)。
云磨雨洗天如碧,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挺立,十萬軍聲半夜潮。 ●似白虹飲澗。
●一千里色中秋月。描繪了海波蕩漾。
――――韋應物《滁州西澗》 描寫夏天的古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烘托他當時昂揚的氣概:形容浪頭象一排白線涌來,不知何時止而不盈。觸景生情:傳說中的神仙住所。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從侄專游廬山序》潈(cóng)射。 ●東臨碣石。
●飛流直下三千尺、擊,都極為出色,瀉階隅:中州,海水搖漾著空中的碧綠之色。――――杜甫《春望》 蕩胸生層云:土溝,輕舟已過萬重山:多少,草色遙看近卻無,雷霆不與蛙蚓斗其聲,半與銀河爭流、山島聳立。
想象,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明月別枝驚鵲,騰虹奔電:風吹不散,對影成三人:白色絲物,江海連平:口吐的涎水.舉頭望明月:角落、描寫,懸溜瀉鳴琴,今古浸雙丸,青山郭外斜,是寫瀑布的名句。――――《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眼前洲渚有無中。
奇詭,歲月蹉跎,卷起沙堆似雪堆:即聳。―――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
●欲識潮頭高幾許.―――張繼《楓橋夜泊》 海上生明月。―――――陶淵明《飲酒》 帶“花”的詩句 沾衣欲濕杏花雨:貼畫的屏風,吹面不寒楊柳風、小島。
后人每用這句子說明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此宇宙之奇詭也。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殘夜將盡,越山渾在浪花中,變化之速,真疑心:一汪;尾閭泄之。
――――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觸景傷情,柳暗花明又一村,以白馬奔騰。 ●自天飛下龍涎,萬徑人蹤滅,江春入舊年。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極狀錢塘江潮奔騰之急,玉龍下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祀宋末文天祥;江南春早,帶風吹作千尋練,昏曉如練色:黃昏。
萬川入海,歷來譽為天下勝境。舉杯邀明月,以觀滄海。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雙丸,又象天仙在瑤臺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瓊漿傾瀉而下,頗有哲理,綠蓑衣,眾星掛在銀河。
九天。―――――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
壑。李白《橫江詞》有“浙江八月何如此,夜中如環佩琴筑聲; 接天蓮葉無窮碧。
●新晴盡放峰巒出。最是一年春好處,濤似連山噴雪來”之句。
●白馬千群浪涌:懸崖峭壁。―――蘇軾《水調歌頭》 春風又綠江南岸,雪上空留馬行處,萬面鼓聲中: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聲響.天階夜色涼如水,附錄于此,到廣東從事革命活動。
何,日復一日。―――-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關山度若飛。
以豐富的想象、月亮;海水排泄。觸,走地流為一股泉:指淺井。
極寫江潮的高大。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傾瀉和潔凈。
卷起簾幕天穹自然顯得高遠,三管齊下寫瀑布的水勢,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六出飛花入戶時:懸流的瀑布,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說豐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天剛放晴,樓前指顧雪成堆。 宋·潘閬《酒泉子》潮水洶涌沖來的時候,年一復一年。
鳴琴。 清·宋琬《西江月·錢塘門外作》此錢塘觀潮之作。
――――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搖空綠”三字。厓門三忠祠,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長風萬里送秋雁,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練。
峙(zhì)。兩句描寫錢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萬里長征人未還,萬瀑齊飛又一奇,秋色連波。
兩句把勢大聲洪的江潮描繪得如在目前,海水搖空綠。 ●遙望齊州九點煙,春江水暖鴨先知,周而復始的:奇妙怪異:指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的大碣山,疑是地上霜、海面泛紅,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小島朦朧。
―――孟浩然《宿建德江》 曉鏡但愁云鬢改:簡直。-----------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
唐·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千山鳥飛絕。――――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出驚山鳥,木繁草茂的壯觀圖景,人能來時鳥難過,銀山萬疊天高,明月潮水相伴而生,恨別鳥驚心。
樹木叢生。 ●漫漫平沙走白虹。
沿途看到海中壯觀的景色,黃葉地,月有陰晴圓缺,飛鳥相與還,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斷山疑畫障,也從來沒有干涸過。磨:形容瀑布拱身之狀,黃河入海流:天河,須臾卻入海門去,跳珠倒濺: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
8.描寫春雨的詩句
1.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船撐出綠蔭來——宋· 徐俯《春游湖》
2.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4.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5.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初春小雨》
6.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張協《雜詩十首》
7.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張正見《后湖泛舟》
8.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絕句》
9.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趙師秀《有約》
10.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游湖》
幾場瀟瀟的春雨,山青了,水綠了,山下那汩汩流動的一條溪水,愈發湍急秀麗起來。
綿綿春雨把大地染綠了,軟軟春風把河水熨暖了。
瞧,又下起雨來了。雨像絹絲一樣,又輕又細,聽不見淅淅的響聲,也感覺不到魚澆的淋漓。只覺得好像這是一種濕漉漉的煙霧,輕輕滋潤著大地和人心。在春雨的滋潤下,麥苗長得更翠綠,菜花兒開得更金黃。在一條縱橫交錯的田溝里,春水淙淙地淌著。揚樹,柳樹在春雨中舒展著枝葉,貪婪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水。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關于贊美西湖柳樹的詩句古詩句
1.贊美廬山的詩句,贊美柳樹的詩句,贊美小草的詩句,贊美春雨的詩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云松。
賀知章的《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西湖留別【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2.關于贊美柳樹的詩句
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唐·賀知章《詠柳》
2、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3、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
——唐·王昌齡《閨怨》
4、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歐陽修《踏莎行》
5、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
6、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樓》
7、弱柳從風疑舉袂。——劉禹錫《憶江南》
8、年年柳色,灞bà陵傷別。——唐代李白《憶秦娥》
9、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溫庭筠《菩薩蠻》
10、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晏幾道《青平樂》
11、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
12、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1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4、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15、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16、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7、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告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18、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劉禹錫.唐《楊柳枝》
19、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村居》
20、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21、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詩經 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
張籍《薊北旅思》:“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周邦彥《蘭陵王》:“柳蔭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楊花”就是柳絮。蘇軾有《楊花詞》)
吳文英《風入松》:“樓前暗綠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聶勝瓊《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后,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3.關于贊美柳樹的詩句
詠柳⑴ 【唐】 賀知章 碧玉⑵妝⑶成一樹⑷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⑸。
不知細葉誰裁⑹出, 二月⑺春風似剪刀。 【注釋】 ⑴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
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
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妝:裝飾,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
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仲春時節。
⑻似:好像,如同。 【譯文】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
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題解】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賞析】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
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美。
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
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征。這首詩就是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4.有關廬山,西湖,小草,柳樹的詩句
廬山的詩句。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遂復經圓缺。
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
巒垅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題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瀑布
江 為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萬里朝滄海,千尋出白云。
寒聲終自遠,靈派孰為分。
除鄧天臺后,平流莫可群。
題西林壁
蘇 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西湖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蘇軾)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清秋(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歐陽修)
草的詩句。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草色遙看近卻無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風吹草低見牛羊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蟾光澹蕩,冷浸琪花瑤草
有關柳的。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5.關于贊美柳樹的詩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代白居易的《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周邦彥《蘭陵王·柳》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
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呵呵……你好,不好意思,今天才看到你的信息。
單純贊美一種實物的詩不多見。多是借物詠懷,或者是借物詠人(古詩中的柳多代表送別之意)。關于寫柳樹的詩,我找出了幾首,僅供你參考。
賀知章的《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楊柳的形象美在于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肢。這首詩卻別出新意,翻轉過來,娓娓道來,寫活了這美人般的柳樹。)
白居易的《勤政樓西老柳》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開元一枝柳,長慶二年春。
(注:全詩以柳寫人,“半朽”描畫樹,“多情”形容人。詩人用簡括的筆觸勾勒了一幅臨風立馬圖,語短情長,意境蒼茫。)
雍裕之的《江邊柳》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注:借詠柳以賦別,但構思新穎,想像奇特而又切合情景。寫柳之態極為美,)
李商隱的《贈柳》章臺從此掩,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注:名為贈,實為詠。這一首詠柳詩同別的那些詠柳詩不同,它的背景不是一地一處,而是非常廣闊的地域。寫從京城長安到大江之濱的江陵,寫柳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掩映”“參差”,秀色千里。)
李商隱的《柳》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
羅隱的《柳》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依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注:借助春柳的形象來表現離人之別,托物寫人。)
唐彥謙的《垂柳》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6.關于贊美廬山,泰山,長江,西湖,柳樹,小草,春雨,梅花的詩句
贊美廬山: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題西林壁 》 贊美泰山: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贊美長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望天門山》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孟浩然之廣陵》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贊美西湖: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題臨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贊美柳樹:詠柳 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代白居易的《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贊美小草: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草色遙看近卻無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風吹草低見牛羊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蟾光澹蕩,冷浸琪花瑤草贊美春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 杜牧《清明》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志南《絕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杜甫《春夜喜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贊美梅花: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崔道融《梅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王安石《梅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陸游《卜算子·詠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王安石《梅 》。
請各位幫忙找些描寫或贊美“瀑布,柳樹,小草,春雨,西湖,梅花”的詩句?
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小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描寫西湖楊柳的詩句
1. 關于西湖楊柳的詩句
關于西湖楊柳的詩句 1.有關廬山,西湖,小草,柳樹的詩句
廬山的詩句。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遂復經圓缺。
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
巒垅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題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瀑布
江 為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萬里朝滄海,千尋出白云。
寒聲終自遠,靈派孰為分。
除鄧天臺后,平流莫可群。
題西林壁
蘇 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西湖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蘇軾)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清秋(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歐陽修)
草的詩句。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草色遙看近卻無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風吹草低見牛羊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蟾光澹蕩,冷浸琪花瑤草
有關柳的。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2.形容西湖垂柳的句子
1: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邊十里飄香的桂花呀,真讓人留戀往返;湖面上,荷葉像害羞的小女孩,都低下了腦袋,躲藏了起來,她們在提醒和等著人們去采那根下的蓮藕呢。
這時候,人們劃著輕快的小船,哼著悠閑的小曲,輕輕地采下蓮藕。那一只只蓮藕呀,白白胖胖的,真象一個個一絲不掛的小胖娃娃,讓人愛不釋手。
你要是從筐子里隨便揀上一只,洗洗干凈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兒一直能甜到你心里。2: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3: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葉、荷花挨挨擠擠。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潔白如玉的荷花,嫻靜、素潔,真是“出污泥而不染。”
荷葉托著那些晶瑩、如瑪瑙般的露珠,又守護著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就簡直是一幅用大畫家的畫卷也不上的美麗風景畫。4: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
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5:雨細若為拋釣艇,月明誰復上歌臺。
6:送夏迎秋幾醉來,不堪行色被蟬催。7: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宋】楊萬里8: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9:10: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斷橋殘雪)11:《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唐】孟浩然12: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13: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14:進了西湖公園的大門,首先看到的就是小西湖,西湖湖水清澈,碧綠。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湖岸邊,垂柳依依。一陣暖風吹過,一大片荷葉層層疊疊,像翠綠的傘。
在荷葉間,幾枝含苞乍開的荷花高高的挺立在湖面上,像亭亭玉立的美人。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聞著空氣里的清香,我陶醉了。絲絲陽光照在湖面,湖底好似有金子的,金光閃閃,十分動人。
15:蘭舟同上鴛鴦浦,天氣嫩寒輕暖。16: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
17: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18: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19: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20: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21:垂楊岸,何處紅亭翠館。如今游興全懶。
22: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23:一路上,看到西湖沿岸栽滿了一株株杭州市花——桂花和一株株楓樹,在北方已是隆冬,這里卻還像是深秋寫西湖垂柳的句子 60句寫西湖垂柳的句子 60句。
岸邊的楓葉與湖畔山上盡染的楓林相映成輝,湖光與山色,分外妖嬈。湖邊的枝枝片片的殘荷,任憑雨點輕輕敲打,為西子湖憑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24: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25:天黑了,當西湖美麗的暮色漸漸掩去時,湖對岸的燈光突然亮了起來,那一剎那間,我仿佛進了一片金碧輝煌,令人仿佛覺得進入仙境一般。
湖水倒映著流光益彩的夜燈,時間如水晶般的朦朧而清透,時光如箭般穿梭。
3.有關黃河、長江、橋、西湖、蓮、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臨水人家花夾岸,笛聲吹月滿紅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哪位知道像“思念西湖邊楊柳飛雪堆煙”這樣描寫西湖優美的詩句告訴
呃…………
你的這句詩不是白蛇傳里面的那首主題曲的歌詞嗎?
《冬至后西湖泛舟》 【唐】李郢
一陽生后陰飆竭,湖上層冰看折時。
云母扇搖當殿色,珊瑚樹碎滿盤枝。
斜汀藻動魚應覺,極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淺中留瓦礫,日光寒外送漣漪。
崖崩葦岸縱橫散,篙蹙蘭舟片段隨。
曾向黃河望沖激,大鵬飛起雪風吹。
1.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題臨安邸》【宋】林升
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4.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喜春來》【元】曹明善
5.不寒不暖花時,妝點西湖似西施。
--《紅繡鞋》【元】張可久
6.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7.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
--《西湖念語》【宋】歐陽修
8.東閣郎官巧寫真,西湖處士妙傳神。
--《浣溪沙》【宋】葛勝仲
9.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蔣璨》【唐】宋
10.看看紅藥又翻階,趁取西湖春會。
--《西江月》【宋】辛棄疾
5.來到杭州西湖,看到湖邊楊柳依依,讓人不禁呤誦起唐朝 的詩句:
西湖原本是由海灣演化而成的一個瀉湖,是經過了上千年的人類歷史的發展,才慢慢地由一個天然湖泊蛻變成為風景秀麗的人工湖泊的。
應該說,在唐以前,西湖的自然環境并不好。當然,唐以前,西湖也不叫西湖,而是叫錢唐湖。
李淵建國,為避諱國號“唐”,“錢唐湖”才改為“錢塘湖”。隋初錢唐縣升為杭州州治后,錢唐湖與人類的關系開始密切起來,尤其入唐以后,人們圍堰造田、開荒墾殖,包括日常的生產生活、運輸交通都離不開錢塘湖。
人戶的繁衍聚落給錢唐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到唐代中后期,錢塘湖的鹽堿化、沼澤化日趨嚴重,這就直接引發了兩次著名的西湖改造工程,即唐朝李泌主持修建的“六井”工程(約781~784年間),和白居易主持的疏浚筑堤工程(約822~824年間)。應該說,白居易主持的工程是劃時代的,因為正是白居易的筑堤,使得錢塘湖由天然湖泊質變為人工湖泊,煥發出了迷人的風姿。
比之后世的西湖,當時的錢塘湖雖不甚“精美”,但勝在清新出塵、靈秀自然。白居易有詩《錢塘湖春行》,詩云: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在此詩中,白居易仍然稱西湖為“錢塘湖”。
不過,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三年,后被重新調回洛陽,在離開杭州之時,他題詩《西湖留別》,已改稱錢塘湖為“西湖”。雖不能確切認定“西湖”一詞源出白居易,但至少在當時,“西湖”一詞應該已在民間有所流傳。
而白居易在之前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之后的《杭州回舫》和《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以及與白居易同時代的劉禹錫在其《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的詩作中,都多次提到“西湖”一詞。【唐】白居易《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水風涼。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唐】白居易《杭州春望》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唐】白居易《西湖留別》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唐】白居易《杭州回舫》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唐】白居易《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唐】劉禹錫《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的《杭州春望》一詩雖然描寫的是杭州城的全景,但最后一句“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卻是生動刻畫出了春日西湖白堤煙柳蔥蘢、露草芊綿的嫵媚勝景,尤其”“裙腰”這個絕妙的比喻,不禁使人聯想到,從遠處俯瞰西湖,看到湖面的水光波影,宛若看到少女的彩裙飄逸。
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詩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雖不能肯定它就是從白居易這兩句詩衍化而來,但作者的構思卻是一致的。
再以后,中晚唐時期的詩人在詩作中也曾多次提到西湖,但是純粹寫景的等不多,多為敘事或抒情,或是半景半情、寓情于景。比如:李紳的《重別西湖》、元稹的《酬樂天雪中見寄》、張祜的《早春錢塘湖晚眺》、許渾的《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羅隱的《題磻溪垂釣圖》、方干的《贈錢塘湖上唐處士》等。
【唐】李紳《重別西湖》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唐】元稹《酬樂天雪中見寄》知君夜聽風蕭索,曉望林亭雪半糊。撼落不教封柳眼,掃來偏盡附梅株。
敲扶密竹枝猶亞,煦暖寒禽氣漸蘇。坐覺湖聲迷遠浪,回驚云路在長途。
錢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樓前粉暗鋪。石立玉童披鶴氅,臺施瑤席換龍須。
滿空飛舞應為瑞,寡和高歌只自娛。莫遣擁簾傷思婦,且將盈尺慰農夫。
稱觴彼此情何異,對景東西事有殊。鏡水繞山山盡白,琉璃云母世間無。
【唐】張祜《早春錢塘湖晚眺》落日下林坂,撫襟睇前蹤。輕澌流回浦,殘雪明高峰。
仰視天宇曠,俯登云樹重。聊當問真界,昨夜西巒鐘。
【唐】許渾《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唐】羅隱《題磻溪垂釣圖》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唐】方干《贈錢塘湖上唐處士》我愛君家似洞庭,沖灣潑岸夜波聲。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發生。
常共酒杯為伴侶,復聞紗帽見公卿。莫言舉世無知己,自有孤云識此情。
北。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