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的詩有哪些 寒食節的詩句最有名的
大家好,關于寒食節的詩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寒食節的詩句最有名的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關于清明寒食的詩句
1.關于寒食節的詩句
關于寒食節的詩句如下: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唐·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譯文: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五代·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譯文:寒食路上長滿了野草閑花。他車馬又在誰家樹上系?
3、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譯文:海棠花與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
4、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唐·孟云卿《寒食》
譯文: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
5、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宋·蘇軾《寒食雨二首》
譯文:自從我來到黃州,已度過三個寒食時際。
2.關于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古詩
清明: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唐代:杜牧2、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宋代:王禹偁3、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宋代:黃庭堅4、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唐代:孟浩然5、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唐代:白居易6、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宋代:高翥7、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唐代:韋莊8、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唐代:孫昌胤9、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宋代:吳惟信寒食: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唐代:韓翃2、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唐代:白居易3、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宋代:李清照4、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唐代:孟云卿5、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宋代:楊萬里6、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唐代:韋應物7、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唐代:杜甫8、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
——宋代:張镃9、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唐代:云表。
3.關于寒食的詩句
1、清曉妝成寒食天
唐
韋莊
《浣溪沙》
2、淡蕩春光寒食天
宋
李清照
《浣溪沙》
3、寵柳嬌花寒食近
宋
李清照
《念奴嬌·蕭條庭院》
4、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朝云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宋
晏殊
《玉樓春》
5、淡蕩春光寒食天
宋
李清照
《浣溪沙》
6、城郭今寒食
宋
曹勛
《菩薩蠻·亂山影直危樓起》
7、陌上簫聲寒食近
宋
陸游
《蝶戀花·陌上簫聲寒食近》
8、對他寒食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可恨東君》
9、誰家寒食歸寧女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著意尋春懶便回》
10、百草千花寒食路
唐
馮延巳
《蝶戀花·窗外寒雞天欲曙》
4.描寫寒食節的古詩
描寫寒食節的古詩如下:一、《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譯文: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二、《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譯文:烏鵲啼叫發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日里哭泣?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
海棠花與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瀟瀟的雨聲里回去了。
5.描寫寒食節的古詩
描寫寒食節的古詩如下:
一、《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二、《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譯文:烏鵲啼叫發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日里哭泣?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海棠花與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瀟瀟的雨聲里回去了。
6.關于寒食節的詩句
關于寒食節的詩句如下: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唐·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譯文: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五代·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譯文:寒食路上長滿了野草閑花。他車馬又在誰家樹上系? 3、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譯文:海棠花與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 4、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唐·孟云卿《寒食》 譯文: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 5、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宋·蘇軾《寒食雨二首》 譯文:自從我來到黃州,已度過三個寒食時際。
7.有關清明節的詩句大全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于清明節寒食習俗的詩句,最著名的一篇: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關于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一: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8.寒食是關于清明的古詩嗎
是的,清明節又被稱為寒食節。
《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出自:唐代詩人韓翃的一首七言絕句。
釋義: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創作背景:寒食是中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這儀式用意有二:一是標志著寒食節已結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習,勤政為民。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寒食
寒食古詩原文
《寒食》原文:
韓翃〔唐代〕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譯文: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干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后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
寒食 古詩
寒食是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寒食是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春天的長安城到處盛開著鮮花,飄散著柳絮。寒食節,春風吹拂著皇宮御花園里的楊柳,隨風擺動。日落時分,百姓無燈火,可權貴豪門的深宅卻飄出蠟燭的青煙。
此詩前兩句寫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后兩句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實,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從當時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愛該詩,歷來評價也很高。
賞析:
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故詩中前二句先寫景。“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詩人立足高遠,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春城”一語,高度凝煉而華美。“春”是自然節候,城是人間都邑,這兩者的結合,呈現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無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
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強烈,有助于表現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
“飛花”,就是落花隨風飛舞。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一個“飛”字,蘊意深遠。由此我們可以充分體會到詩人煉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而這一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個“飛”字。“寒食東風御柳斜”,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
有關寒食的詩句
有關寒食的詩句:
寒食:寒食節。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禁火,吃冷食,謂之寒食。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唐代〕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別離 一作:離別)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譯文
烏鵲啼叫發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日里哭泣?
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
棠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瀟瀟的雨聲里回去了。
寒食寄鄭起侍郎
楊徽之?〔宋代〕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
譯文
清明時節我獨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門戶綠柳隱映。
隔水淡淡煙靄中,看得見佛寺修竹成蔭, 一路上細雨蕭疏, 經過的村莊落花陣陣。
天氣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讓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樓只見天高地迥, 我思鄉念友更容易極度傷心。
回望故家遠在千里以外,滿懷離情別緒又去講給誰聽?
寒食
孟云卿?〔唐代〕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譯文
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
貧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飯的,不僅僅是明天才吃子推這樣的冷食。
寒食雨二首
蘇軾?〔宋代〕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譯文
自從我來到黃州,已度過三個寒食時際。
年年愛惜春光想將它挽留,春天自管自歸去不容人惋惜。
今年又苦于連連陰雨,綿延兩個月氣候蕭瑟一如秋季。
獨臥在床聽得雨打海棠,胭脂樣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造物主把艷麗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時雙鬢斑白已然老去。
春江暴漲仿佛要沖進門戶,雨勢兇猛襲來似乎沒有窮已。
我的小屋宛如一葉漁舟,籠罩在濛濛水云里。
空空的廚房煮著些寒菜,潮濕的蘆葦燃在破灶底。
哪還知道這一天竟然是寒食,卻看見烏鴉銜來燒剩的紙幣。
天子的宮門有九重,深遠難以歸去,祖上的墳塋遙隔萬里不能吊祭。
我只想學阮籍作窮途痛哭,心頭卻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
寒食
張镃?〔宋代〕
地僻人稀到,檐虛燕未過。
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
名字因農具,襟懷屬釣蓑。
莫驚時節換,安分看如何。
寒食寄京師諸弟
韋應物?〔唐代〕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譯文
雨中的寒食節更顯得寒冷,我獨自坐聽江上黃鶯的鳴叫。
端著酒杯賞花時又想起了杜陵家幾個弟弟,寒食時,杜陵這一帶已是野草青青了。
寒食古詩
1.寒食
唐代: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譯文
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
貧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飯的,不僅僅是明天才吃子推這樣的冷食。
2.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
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3.夜深 / 寒食夜
唐代:韓偓
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
譯文
切膚的輕寒刺面的風,梅花如飄雪,杏花正紅。
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靜靜地懸著,煙雨朦朧之中,隱約可見那座樓閣。
4.寒食寄京師諸弟
唐代: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譯文
雨中的寒食節更顯得寒冷,我獨自坐聽江上黃鶯的鳴叫。
端著酒杯賞花時又想起了杜陵家幾個弟弟,寒食時,杜陵這一帶已是野草青青了。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