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浦在哪里 獨樹村的由來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獨樹浦在哪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獨樹村的由來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門東草"打一字.
分類: 娛樂休閑 腦筋急轉彎
解析:
蘭 的繁體字
典故來歷:
謝小娥手刃大盜報深仇
一個從不曾習武的弱女子,在一夜之間,手起刀落,斬殺了兩個惡貫滿盈的江湖大 盜,自己卻絲毫未損。這事乍一聽似乎不大可能,可文弱纖秀的謝小娥卻把它付諸了實 施,支撐她的則全在于那滿腔的深仇。 謝小娥是唐憲宗時期豫章富商謝全的獨生女兒,豫章就是現在的南昌,當時又稱洪 州,是一個人口比較集中的發達城市,謝全經常往來豫章與污陽之間販賣貨物。得陽也 就是今天的九江,與豫章中間隔著水域遼闊的鄱陽湖,江河湖汊縱橫交鍺,水上交通十 分方便。商人的貨物都是從水路運送,因此江湖上舟揖如云,同時也有無數水盜出沒其 問,過往商客一般都帶著大批隨從保鏢,但仍有遭劫遇險的。 謝全為人忠厚,經營有術,買賣做得十分興隆,成了豫章城內有名的富戶。因每次 販運貨物數量都相當龐大,所以也是江湖大盜眼紅的對象;幸虧謝全從事謹慎,每次行 船都帶著很多隨從,而且盡量在船多的港灣停泊,因此一直都沒遇上大麻煩。 謝全妻子早喪,因夫妻情深難忘,所以不再續娶,身邊只有女兒謝小娥相伴。小娥 人長得嬌小纖弱,性情嫻雅貞靜,但因八歲失母,所以養成了一種獨立果敢的性格,又 善操持家務,把父女倆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妥貼,成了謝全的命根子,行船外出也常把她 帶在身邊。小娥十四歲時,嫁給了當時俠士賈居貞為妻。賈居貞生性豪爽,尚武行俠, 是一個受人稱道的好青年,家中父母雙故,與小娥成親后,小夫妻就住在謝家,賈居貞 憑著一身好武藝,常幫著岳父押運物,一家人相敬相親。 這一年春天,謝全一家帶著十幾名隨從,從潯陽買了一船貴重的貨物運往豫章,不 料半路上遇上大雨狂風,耽擱了半天行程,沒能按預定的時間到達港灣停歇,夜幕降臨, 月黑風高,船只只好泊在無人的江邊。夜深人靜時,一群驃悍的水盜涌上了商船,刀叉 飛舞,不用多久,奮起反抗的謝全與賈居貞都被強人所殺,十幾個隨從,死的死,落水 的落水,無一幸存,隨船的謝小娥聽到廝殺聲慌忙出艙,在一片混亂中,驚恐失措,失 腳墜入水中。 也許是命不該絕,落水的謝小娥被江水沖到下流淺灘上,又被一漁船救上,在漁家 調養一段時間后,小娥逐漸復原,她這時也不知父親和丈夫的下落如何。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謝小娥變賣了隨身的首飾,輾轉回到豫章家中,希望能在家中 見到親人。不料推門一看,家中空無一人,里面所有的財物竟也被搶掠一空,謝小娥猛 覺得身子往下一墜,兩眼一黑,不省人事。 等謝小娥悠悠醒轉過來,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徒對空空四壁,她猜到父親與丈夫一 定已遭水盜毒手,這世界上只剩下她一個孤苦零打的弱女子了!頓時,她覺得生趣全無, 想索性投江追隨親人而去。可她轉念一想,自己若一死,那些殺親仇人便可逍遙人世, 無人追究;反正是一死,不如留待此身,先設法報仇雪恨。想到這里,她銀牙一咬,擦 干了眼淚,用堅定的復仇信念支撐著自己站了起來。 柔弱而堅強的謝小娥從此踏上了艱辛而蒼茫的復仇路。 要復仇,首先要知道仇人,可謝小娥心中沒有一點線索,她不知從哪里做起。開頭, 她漫無目標地一路乞討漫游,不知不覺地來到上元縣妙果寺,寺內凈悟尼師對這個靈慧 的女乞兒十分憐憫,把她收入寺中。謝小娥暫時有了一個棲身之地,在寺中,她天天燒 香拜佛,虔誠地祈求神靈,指示仇人姓名。一天黃昏,她跪在佛前,沉入半夢半醒的狀 態,朦朧間聽得有一細微卻又清晰的聲音傳到耳中:“殺你父者,車中猴,門東草也; 殺你夫者,禾中走,一日夫也。”謝小娥猛然驚醒,牢牢記住了這兩句話。 “車中猴,門東草,禾中走,一日夫。”小娥反復念叨著這兩句話,卻百恩不得其 解,但她堅信著神靈的指點。于是把這十二個字寫在一個紙牌上,離開妙果寺,四處云 游,只想遇上高人為她解開謎底。她沿江東下,一路乞討,歷盡風霜坎坷,一直走到建 業,也就是現在的南京,仍然沒得到確切的答案。 元和八年春天,江西從事李公佐因公事來到建業,順道到瓦官寺拜訪僧友,閑聊時, 憎友告訴他:“前日有個江西來的乞女,手持十二字之謎到寺中求解,我等斟酌再三不 得其要,倒真是個難題!”李公佐聽了大感興趣,他本是個熱心又多智的官人,聽到有 此奇謎,當即向憎友問剛了那十二個字,就在僧房里低頭思索起來。他心想指畫,沉吟 半晌,猛然茅塞大開,悟出了其中含義。 于是,李公佐讓憎友派寺中小廝到市中找來正在執字牌求解的謝小娥,對她說: “我已得出你的謎底,但你要說明原由,我才能告訴你。”謝小娥聽說有人已解出謎底, 心中激動不已,立刻含淚訴說了自家的經歷和十二字的來由,說罷叩頭如搗蒜,泣不成 聲地肯求官人賜給謎底。李公佐對眼前的小女子深表同情,當下仔細給小娥解釋了這十 二個字的含義:“殺你父親的人名叫‘申蘭’殺你丈夫的則叫‘申春’因為‘卓(車) 中猴’,車字去掉上下各一橫,就成了‘申’字,而十二生肖中猴為申,所以這三個字 就是‘申’字;‘門東草’草下有門,門中有東,乃是‘蘭’字‘禾中走’意為穿田而 過,仍是‘申’字;至于‘一日夫’,‘夫’字上加一橫,下面再添‘日’字,不就成 了‘春’字?這樣,‘申蘭’與‘申春’的謎底就昭然若揭了!” 李公佐分析得人情入理,娥跪地再拜稱謝,然后含淚離去。于是,謝小娥又開始返 回江西尋找仇人申蘭與申春的下落。為了行動方便,她索性女扮男裝,打扮成一個為人 幫工的小伙計,混在江湖中謀事的人群中,一來便于打探消息,二來可以糊口謀生。 潯陽是當時長江中游的重要通商口岸,它南連廬山,北接長江,占據江湖之口,為 東來西往的客商云集之地。謝小娥心想:“我應先在河陽謀一落腳之地,以便從四通八 達的商販口中,探聽一些仇家的線索。” 主意打定,謝小娥便在潯陽停留下來,天天在市面游蕩,希望能受雇于某家客棧或 商號,以便安寧下來再進行下一步計劃。 這天路過橋頭,小娥看到樹桿上帖有一紅紙招貼,走近一看,是一家商號招幫傭的 啟示,再看署名,竟是小娥心中念過一萬遍的兩個字一申蘭,小娥只覺心中怒火頓起, 于是循著招貼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商號。主人申蘭是個貌似慈藹、身體微胖的中年人, 但仔細察看,便可覺出他眼光機警而暗藏兇光。小娥心中已認定眼前的就是殺父仇人, 然而報仇時機未到,她必須先沉住氣,謝小娥裝作十分恭順的模樣上去求職,很快就被 錄用了。 進了申家商號,小娥工作十分賣力,緊緊追隨著老板申蘭,逐漸得到申蘭的信任。 因謝小娥知書識禮,做事又細心周到,申蘭便讓她擔任司帳,整個商號的金銀錢財,全 由她經手。當然,申蘭一直不知道謝小娥實為女兒身。 謝小娥忍著心中的痛楚和仇恨,為申蘭殷勤地經管賬目,對申蘭也特別恭順,使得 申蘭對她越來越著重,甚至視為心腹。而每當小娥獨處時,總是忍不住咬牙切齒,狠狠 念著申蘭的名字,恨不得馬上就把他剁為八塊。然而,憑著一個柔弱的女子,想要消滅 仇人,必須尋找一個適當的機會,一舉成功;否則不但仇報不了,自己也會賠上性命。 小娥天天瞪大著眼睛尋找機會,同時也暗中留意打聽那個殺害丈夫的申春,她要雙仇同 報。 因申蘭認為謝小娥穩重可靠,又管理有方,所以不但讓她管財,后來連裝珍寶財物 的秘庫也交給她清點保管。在秘庫琳瑯滿目的寶藏中,謝小娥驚訝地發現許多的珠寶錦 繡,原是她家舊物,見物傷情,她不由得悲淚暗灑;但她仍然強抑住感情,不動聲色, 以免申蘭起疑,誤了報仇大計。 漸漸她發現申蘭經商的規律,往往是月初外出,月底歸來,并不需帶本錢和貨物出 去,歸來時卻帶回大批金銀財物交由謝小娥入賬保管,小娥料想他的經營之道就是搶劫。 后來,她在無意中探知申蘭有一堂弟名叫申春,住在江北獨樹浦,兩家合伙經商,關系 十分密切,常常同來同往,謝小娥估計就是他們兩家合力搶劫了自家的商船,并殺害了 父親和丈夫。不過,小娥卻始終不見申春的蹤跡。 這一月月底,到了更深夜靜的時分,申蘭才率領手下一幫人從外地回到府宅。一進 門,申蘭就命廚師備好酒菜,似乎要進行一番慶祝。與申蘭攜手同入的一個人,五短身 材,樣子長得與申蘭十分相似,言談中,小娥聽出了這人就是申春。仇人相見,小娥恨 不得一口把他們吞下,可理智又使她強帶笑容不露聲色。 酒菜端上后,眾賊人開懷暢飲,一派烏煙瘴氣。直到四更之后,一個個喝得酪酊大 醉,橫七豎八地倒臥在大廳內外。謝小娥佯裝幫著收拾殘局,在大廳內外偵探了一圈, 認定這是一個天賜良機。打發侍候酒宴的下人都去歇息后,謝小娥懷藏早已備好的烽利 匕首,悄悄走入一片鼾聲的大廳,直取申蘭。這時申蘭已是爛醉如泥,酒氣沖天,歪躺 在長椅上酣睡。平日連雞都不曾殺過的謝小娥,怒從心起,手起刀落,只一刀就戳進了 仇人頸中,再一用力,把申蘭的頭就割落在地,連叫都沒有叫一聲。小娥此時并不手軟, 她又找到睡得象死豬一樣的申春,沾滿血的匕首“哧”地插入他的胸膛,申春只哼了一 聲就見閻王去了,這時滿大廳的醉鬼還無一人醒來。 謝小娥沉著地退出大廳,打開院門,站在街巷上大聲呼喊,鄰居們被她的喊聲驚醒, 不知出了什么事情,都披衣出來想看個究竟。只見謝小娥滿身血跡,赤足披發,看到眾 人圍過來,她便大聲數落了申氏兄弟的罪狀,并聲淚俱下地表明了自己為父為夫報恨的 經過,引得鄰人啼噓感嘆不已,既痛斥申家兄弟的惡行,又同情謝小娥悲慘的遭遇。 其中有熱心人火速報告了官府,潯陽太守張謙率捕快急馳而至,賊眾數十人全在醉 意朦朧中被捕,接著清抄申府贓物,黃金千兩,白銀萬錠,至于珠寶、古玩、錦繡,更 是不計其數。隨后又到江北獨樹浦查申春的家產,財帛也與申蘭家相近。 那一幫盜賊因積惡深重全部被處死,贓銀臟物有案可查的都陸續發還原主。謝小娥 志行可嘉,且破案有功,不計其殺人之過,而且也歸還了她家的財產,朝廷還特賜旌旗 表彰她的貞烈行為。這是元和十二年夏天的事,距謝全和賈居貞被害已有五個寒暑了, 也就是說,復仇的火種在謝小娥胸中埋藏了五年之久,至此總算得以爆發。 謝小娥為父為夫報仇雪恨的貞烈壯舉很快傳遍了遠近,謝小娥返回豫章家園后,前 來道賀的人不計其數。小娥恢復了昔日的女兒妝,雖然經歷了五年的顛沛坎坷,可這不 滿二十歲的小女子,依然是秀麗明艷,一派大家閨秀的模樣。這時來給小娥提親的人也 絡繹不絕,無奈她曾經滄海難為水,一番掙扎,已看破人生的悲歡離合,無心再次塑造 新的生活。 于是在一天夜里,謝小娥將家事全部交托給遠房親戚,自己剪下秀發,換一身褐袍, 只身遠赴牛頭山,投到大士師尼門下,愿伴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第二天,謝小娥受戒于泗州開元寺,以小娥為法號,后又轉往善義寺,拜大德尼為 師。有探知她情況的人紛紛往寺中進香,想借機一睹謝小娥的風采,而小娥閉目合十, 絕口不談往事。
昆明哪里好玩的旅游景點
昆明旅游景點有:
1、昆明石林
石林位于云南省會昆明東南郊80余公里處,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地地上眾多的山川名勝景區中,云南石林以其雄、奇、險、幽的地貌風光獨樹一幟。在世界溶巖地貌風光中。中國云南石林又以其面積廣,巖柱高,小尺度造型見長,一定范圍內景點集中而獨占整頭。
2、昆明世博園
世博園位于昆明市東北郊金殿風景區,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218公頃(約3270畝)。西南至東北長2.5公里,南北平均寬1.1公里。園內森林密布,水面寬廣。世博園內共移樹木、竹類1500種,約20萬棵(叢),其中有的樹齡長達數百年。
有近年百種珍稀名貴且有觀賞價值的樹種,其中80余種屬國家保護類,有來自熱帶、溫帶、高寒地區的珍稀植物近2000種。還有400余種常用、珍稀藥用植物,有巧奪天工的盆景藝術,還有來自9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園林、園藝精品。
3、大觀樓
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優美。大觀公園有大觀樓長聯聞名于世。與西山森林公園隔水向望。民國初年,大觀樓辟為公園,唐繼堯曾撥款修茸,并立其銅像于場地正中央。
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大觀公園根據其地勢,約可分成三片:近華浦、大觀樓片,樓外樓、魯園片,庾園、花圃及柏園片。大觀公園因懸掛著清代名士孫髯翁撰寫的180字古今第一長聯的大觀樓而得名。
4、鳴鳳山金殿風景區
太和宮金殿,又名銅瓦寺,坐落在昆明城東北郊鳴鳳山,俗名鸚鵡山。鳴鳳山原名相度山,明萬歷年間始創太和宮金殿以后,改稱鳴鳳山,系明代以來云南著名的道觀風景名勝區。海拔2000米。清康熙年間重建鳴鳳山太和宮銅殿,“范銅至五百余萬之多”(250噸)。
5、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位于昆明市以西約2公里的滇池湖畔,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建大觀樓,公園也因此而得名,面積達700余畝,為市區最大的公園。
乾隆年間,名士孫翁登大觀樓有感而發,傲然撰書一百八十字長聯,把滇池風光和云南數千年歷史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長聯一出即驚動四方,人們爭相傳頌,名揚天下,被譽為“海內第一聯”。公園特色大觀樓因長聯馳名中外,成為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的四大名樓。
周迪妻某氏。是哪篇文言文的
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
李德李德武妻裴淑英 楊慶妻王 房玄齡妻盧 獨孤師仁姆王蘭英 楊三安妻李樊會仁母敬 衛孝女無忌 鄭義宗妻盧 劉寂妻夏侯碎金 於敏直妻張 楚王靈龜妃上官 楊紹宗妻王 賈孝女 李氏妻王阿足 攀彥琛妻魏 李母 汴女李崔繪妻盧 賢貞節婦李 符鳳妻玉英 高叡妻秦 王琳妻韋 盧惟清妻徐 饒娥竇伯女仲女 盧甫妻李 鄒待征妻薄 金節婦 高愍女 楊烈婦 賈直言妻董李孝女妙法 李湍妻 董昌齡丹楊 王孝女和子 段居貞妻謝 楊含妻蕭 韋雍妻蕭 衡方厚妻程 鄭孝女 李廷節妻崔 殷保晦妻封絢 竇烈婦 李拯妻盧山陽女趙 周迪妻 朱延壽妻王古
女子女子之行,於親也孝,婦也節,母也義而慈,止矣。中古以前,書所載后、妃、夫人事,天下化之。后彤史職廢,婦訓、姆則不及於家,故賢女可紀者千載間寥寥相望。唐興,風化陶淬且數百年,而聞家令姓窈窕淑女,至臨大難,守禮節,白刃不能移,與哲人烈士爭不朽名,寒如霜雪,亦可貴矣。今采獲尤顯行者著之篇,以緒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懿云。齋
李德李德武妻裴,字淑英,安邑公矩之女,以孝聞鄉黨。德武在隋,坐事徙嶺南,時嫁方逾歲,矩表離婚。德武謂裴曰:“我方貶,無還理,君必儷它族,於此長決矣。”答曰:“夫,天也,可背乎?愿死無它。”欲割耳誓,保姆持不許。夫姻媦,歲時塑望裴致禮惟謹。居不御薰澤。讀《列女傳》,見述不更嫁者,謂人曰:“不踐二廷,婦人之常,何異而載之書?”后十年,德武未還,矩決嫁之,斷發不食,矩知不能奪,聽之。德武更娶汆朱氏,遇赦還,中道聞其完節,乃遣后妻,為夫婦如初。古
楊慶楊慶妻王者,世充足之女。慶以河間王子為郇王,守滎陽,陷於世充,故世充妻之,用為管州刺史。太宗攻洛陽,慶謀與王歸唐,謝曰:“鄭以我奉箕帚者,綴公之心,今負恩背義,自為身謀,可若何?至長安,則公家婢耳,愿送我還東都。”慶不聽,王謂左右曰:“唐勝則鄭滅,鄭安則吾夫死,若是,生何益?”乃飲藥死。慶入朝,官宜州刺史。齋
房玄房玄齡妻盧,失其世。玄齡微時,病且死,諉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后人。”盧泣人帳中,剔一目示玄齡,明無它。會玄齡良愈,禮之終身。古
王蘭王蘭英者,獨狐師仁之姆。師仁父武都謀歸唐,王世充殺之。師仁始三歲,免死禁錮,蘭英請髡鉗得保養,許之。時喪亂,餓死者藉藉,游丐道路以食師仁,身啖土飲水。后詐為采新,竊師仁歸京師。高祖嘉其義,詔封蘭英永壽鄉君。知
楊三楊三安妻李,京兆高陵人。舅姑亡,三安又死,子幼,孤窶,畫田夜紡,凡三年,葬舅姑及夫兄弟凡七喪,遠近嗟涕。太宗聞而異之,賜帛三百段,遣州縣存問,免其徭役。主
樊會樊會仁母敬,蒲州河東人,字象子。笄而生會仁。夫死,事舅姑祥順。家以其少,俗嫁之,潛約婚於里人,至期,陽為母病,使歸視。敬至,知見紹,乃外為不知者,私謂會仁曰:“吾孀處不死者,以母老兒幼,今舅將奪吾志,汝云何?”會仁泣,敬曰:“兒毋啼!”乃伺隙遁去,家追及半道,以死自守,乃罷。會仁未冠卒,時敬母又終,既葬,謂所親曰:“母死子亡,何生為!”不食數日死,聞者憐之。古
衛孝衛孝女,絳州夏人,字無忌。父為鄉人衛長則所殺,無忌甫六歲,無兄弟,母改嫁。逮長,志報父仇。會從父大延客,長則在坐,無忌抵以甓,殺之。詣吏稱父冤已報,請就刑。巡察使褚遂良以聞,太宗免其罪,給驛徙雍州,賜田宅。州縣以禮嫁之。古
鄭義鄭義宗妻盧者,范陽士族也。涉書史,事舅姑恭順。夜有盜持兵劫其家,人皆匿竄,惟姑不能去,盧冒刃立姑側,為賊捽捶幾死。賊去,人問何為不懼,答曰:“人所以異鳥獸者,以其有仁義也。今憐里急難尚相赴,況姑可委棄邪?若百有一危,我不得獨生。”姑曰:“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吾乃今見婦之心。”古
劉寂劉寂妻夏侯,滑州胙城人,字碎金。父長云為鹽城丞,喪明。時劉已生二女矣,求與劉絕,歸侍父疾。又事后母以孝稱。五年父亡,毀不勝喪,被發徙跣,身負土作冢,廬其左,寒不綿、日一食者三年。詔賜物二十段、粟十石,表異門閭。后其女居母喪,亦如母行,官又賜粟帛,表其門。古
於敏於敏直妻張者,皖城公儉女也。生三歲,每父母病,已能晝夜省侍,顏色如成人。及長,愈恭順仁孝。儉病篤,聞之,號泣幾絕。儉死,一慟遂卒。高宗懿其行,賜物百段,以狀屬史官。知
楚王楚王靈龜妃上官者,下邽士族也。靈龜出繼哀王后,而舅姑在,妃朝夕侍奉,謹甚,凡珍美,非經獻不先嘗。靈龜卒,將葬,前妃無近族,議者欲不舉,妃曰:“逝者有知,魂可無托乎?”乃備禮合葬。聞者嘉嘆。喪除,兄弟共諭:“妃少,又無子,可不有行。”泣曰:“丈夫以義,婦人以節,我未能殉溝壑,尚可御妝澤、祭他胙乎?”將自劓刵,眾遂不敢強。古
楊紹楊紹宗妻王,華州華陰人。在褓而母亡,繼母鞠愛。父征遼歿,繼母又卒,王年十五,乃舉二母柩而立父象,招魂以葬,廬墓左。永徽中,詔:“楊氏婦在隋時,父歿遼西,能招魂克葬。至祖父母塋隧,親服板筑,哀感行路。”因賜物段并粟,以闕表門。古
賈孝賈孝女,濮州鄄城人。年十五,父為族人玄基所殺。孝女弟強仁尚幼,孝女不肯嫁,躲撫育之。強仁能自樹立,教伺玄基殺之,取其心告父墓。強仁詣縣言狀,有司論死。孝女詣闕請代弟死,高宗閔嘆,詔并免之,內徙洛陽。知
李氏李氏妻王阿足,深州鹿城人。早孤,無兄弟。歸李氏數歲,夫死無子,以嫠姊高年無供養,乃不忍嫁。畫耕夜織,能辦生事,馀二十年,姊乃亡,葬送如禮。鄉人服其義,爭遣女妻往師其風訓。壽終於家。主
樊彥樊彥琛妻魏者,揚州人。彥琛病,魏曰:“公病且篤,不忍公獨死。”彥琛曰:“死生,常道也。幸養諸孤使成立,相從而死,非吾取也。”彥琛卒,值徐敬業難,陷兵中。聞其知音,令鼓箏,魏曰:“夫亡不死,而逼我管弦,禍由我發。”引刀斬其指。軍伍欲強妻之,固拒不從,乃妨擬頸曰:“從我者不死。”魏厲聲曰:“狗盜,乃欲辱人,速死,吾志也!”乃見害,聞者傷之。知
李畬李畬母者,失其氏。有淵識。畬為監察御史,得稟米,量之三斛而贏,問於史,曰:“御史米,不概也。”又問車庸有幾,曰:“御史不償也。”母怒,敕歸馀米,償其庸,因切責畬。畬劾倉官,自言狀,諸御史聞之,有慚色。主
汴女汴女李者,年八歲父亡,殯於堂十年,朝夕臨。及笄,母欲嫁之。斷發,丐終養。居母喪,哀號過人,自庀葬具,州里送葬千馀人。廬於墓,蓬頭,跣而負土,以完園塋,蒔松數百。武后時,按察使薛季昶表之,詔樹闕門閭。齋
崔繪崔繪妻盧者,鸞臺侍郎獻之女。獻有美名。繪喪,盧年少,家欲嫁之,盧稱疾不許。女兄適工部侍郎李思沖,早亡。思沖方顯重,表求繼室,詔許,家內外姻皆然可。思沖歸幣三百輿,盧不可,曰:“吾豈再辱於人乎?寧沒身為婢。”是夕,出自竇,糞穢〓面,還崔舍,斷發自誓。思沖以聞,武后不奪也,詔為浮屠庀以終。主
堅貞堅貞節婦李者,年十七,嫁為鄭廉妻。未逾年,廉死,常布衣蔬食。夜忽夢男子求為妻,初不許,后數數夢之。李自疑容貌未衰丑所召也,即截發,麻衣,不薰飾,垢面塵膚,自是不復夢。刺史白大威欽其操,號堅貞節婦,表旌門闕,名所居曰節婦里。主
符鳳符鳳妻某氏,字玉英,尤姝美。鳳以罪徙儋州,至南海,為獠賊所殺,脅玉英私之,對曰:“一婦人不足事眾男子,請推一長者。”賊然之。乃請更衣,有頃,盛服立於舟,罵曰:“受賊辱,不如死!”自沉於海。齋
高叡高叡妻秦。叡為趙州刺史,為默啜所攻。州陷,叡仰藥不死,至默啜所,示以竇帶異袍,曰:“降我,賜爾官;不降,且死。”叡視秦,秦曰:“君受天子恩,當以死報,賊一品官安足榮?”自是皆瞑目不語。默啜知不可屈,乃殺之。古
王琳王琳妻韋者,士族也。琳為眉州司功參軍,俗僭侈盛飾,韋不知有簪珥。訓二子堅、冰有法,后皆名聞。琳卒時,韋年二十五,家欲強嫁之,韋固拒,至不聽音樂,處一室,或終日不食。卒年七十五,著《女訓》行於世。知
盧惟盧惟清妻徐,淄州人,世客陳留。惟清仕歷校書郎。徐女兄之夫李宜得以罪斥,惟清坐僚姻,貶播川尉。徐還鄉里,糲食,斥鉛膏,采絺不御。會大赦,徐間關迎惟清,至荊州,聞惟清死,二髯奴將劫徐歸下江,徐知之,數其罪,奴不敢逼,劫其貲去。徐倍道行至播川,足繭流血,得惟清戶,以喪還,閱歲至洛陽。既葬,以無子,終服還陳留。汴州刺史齊瀚高其節,頌而詩之。古
饒娥饒娥字瓊真,饒州樂平人。生小家,勤織纴,頗自修整。父勣,漁於江,遇風濤,舟覆,尸不出。娥年十四,哭水上,不食三日死。俄大震電,水蟲多死,父尸浮出,鄉人異之,歸赗具禮,葬父及娥鄱水之陰。縣令魏仲光碣其墓。建中初,黜陟使鄭淑則表旌其閭,河東柳宗元為立碑云。古
竇伯竇伯女、仲女,京兆奉天人。永泰中,遇賊行剽,二女自匿山谷,賊跡而得之,將逼以私。行臨大谷,伯曰:“我豈受污於賊!”乃自投下,賊大駭。俄而仲亦躍而墜。京兆尹第五琦表其烈行,詔旌門閭,免其家徭役,官為庀葬。知
盧甫盧甫妻李,秦州成紀人。父瀾,永泰初為蘄令。梁、宋兵興,瀾諭降劇賊數千人。刺史曹升襲賊,敗之。賊疑瀾賣己,執瀾及其弟渤,兄弟爭相代死,李見父被殷,亦請代父,遂皆遇害。主
又有又有王泛妻裴者,亦俘賊中,欲污之,罵曰:“吾,衣冠子,豈愛生受污邪!”賊臨以兵,罵不止,乃支解焉。古
宣慰宣慰使李季卿聞狀,詔贈李者昌縣君、裴河東縣君,瀾、渤并贈官。齋
鄒待鄒待征妻薄者,從侍征官江陰。袁晁亂,薄為賊所掠,將污之,不從。語家媼使報待征曰:“我義不辱。”即死於水。賊去,得其尸。義聲動江南,聞人李華作《哀節婦賦》。古
金節金節婦者,安南賊帥陶齊亮之母也。常以忠義誨齊亮,頑不受,遂絕之。自田而食,紡而衣,州里矜法焉。大歷初,詔賜兩丁侍養,本道使四時存問終身。主
高愍高愍女名妹妹,父彥昭事李正己。及納拒命,質其妻子,使守濮陽。建中二年,挈城歸河南都統劉玄佐,納屠其家。時女七歲,母李憐其幼,請免死為婢,許之。女不肯,曰:“母兄綿不免,何賴而生?”母兄將被刑,遍拜四方。女問故,答曰:“神可祈也。”女曰:“我家以忠義誅,神尚何知而拜之!”問父在所,西向哭,再拜就死。德宗駭嘆,詔太常謚曰愍。諸儒爭為之誄。知
彥昭彥昭從玄佐救寧陵,復汴州,累功授潁州刺史。朝廷錄其忠,居州二十年不徙,卒贈陜州都督。齋
楊烈楊烈婦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謀襲陳州。侃為項城令,希烈分兵數千略定諸縣,侃以城小賊銳,欲逃去,婦曰:“寇至當守,力不足,則死焉。君而逃,尚誰守?”侃曰:“兵少財乏,若何?”婦曰:“縣不守,則地賊地也,倉廩府庫皆其積也,百姓皆其戰士也於國家何有?請重賞募死士,尚可濟。”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誠若主也,然滿歲則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墳墓存焉,宜相與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賊乎?”眾泣,許諾。乃徇曰:“以瓦石擊賊者,賞千錢;以刀矢殺賊者,萬錢。”得數百人。侃率以乘城,婦身自釁以享眾。報賊曰:“項城父老義不下賊,得吾城不足為威,宜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大笑。侃中流矢,還家,婦責曰:“君不在,人誰肯固?死於外,猶愈於狀也。”侃遽登城。會賊將中矢死,遂引去,縣卒完。詔遷侃太平令。知
先是先是萬歲通天初,契丹寇平州,鄒保英為刺史,城且陷,妻奚率家僮女丁乘城,不下賊,詔封誠節夫人。默啜攻飛狐,縣令古玄應妻高能固守,虜引去,詔封徇忠縣君。史思明之叛,衛州女子侯、滑州女子唐、青州女子王,相與歃血赴行營討賊,滑濮節度使許叔冀表其忠,皆補果毅。雖敢決不忘於國,然不如楊烈婦慨慷知君臣大義云。古
賈直賈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貶嶺南,以妻少,乃訣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無須也。”董不答,引繩束發,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貶二十年乃還,署帛宛然。及湯沐,發墮無馀。知
李孝李孝女者,名妙法,瀛州博野人。安祿山亂,被劫徙它州。聞父亡,欲間道奔喪,一子不忍去,割一乳留以行。既至,父已葬,號踴請開父墓以視,宗族不許。復持刀刺心,乃為開。見棺,舌去塵,發治拭之。結廬墓左,手植松柏,有異鳥至。后,母病,或不食飲,女終日未嘗視匕箸,及亡,刺血書於母臂而葬,廬墓終身。古
李湍李湍妻某氏。湍籍吳元濟軍,元和中,自拔歸鳥重胤,妻為賊縛而臠食之,將死,猶號湍曰:“善事鳥仆射!”觀者嘆泣。重胤請以其事屬史官,詔可。主
董昌董昌齡母楊,世居蔡。昌齡更事吳少陽,至元濟時,為吳房令。母常密戒曰:“逆順成敗,兒可圖之。”昌齡未決,徒郾城,楊復曰:“逆賊欺天,神所不福。當逆降,無以我累。兒為忠臣,吾死不慊。”會王師逼郾城,昌齡乃降。憲宗喜,即拜郾城令兼監察御史,昌齡謝曰:“母之訓也,臣何能!”帝嗟嘆。元濟囚楊,欲殺者屢矣。蔡平而母在,陳許節度李遜表之,封北平郡太君。知
王孝王孝女,徐州人,字和子。元和中,父兄皆防秋屯涇州,葉蕃寇邊,并戰死。和子年十七,單身被發徒跣蓑裳抵涇屯,日丐貸,護二喪還,葬於鄉,植松柏,翦發壞容,廬墓所。節度使王智興白狀,詔旌其門。主
段居段居貞妻謝,字小娥,洪州豫章人。居貞本歷陽俠少年,重氣決,娶歲馀,與謝父同賈江湖上,并為盜所殺。小娥赴江流,傷腦折足,人救以免。轉側丐食至上元,夢父及夫告所殺主名,離析其文為十二言,持問內外姻,莫能曉。隴西李公佐隱占得其意,曰:“殺若父者必申蘭,若天必申春,試以是求之。”小娥泣謝。諸申,乃名盜亡命者也。小娥詭服為男子,與傭保雜。物色歲馀,得蘭於江州,春於獨樹浦。蘭與春,從兄弟也。小娥托傭蘭家,日以護信自效,蘭〓倚之,雖包苴無不委。小娥見所盜段、謝服用故在,益知所夢不疑。出入二箕,伺其便。它日蘭盡集群偷釃酒,蘭與春醉,臥廬。小娥閉戶,拔佩刀斬蘭首,因大呼捕賊。鄉人墻救,禽春,得贓千萬,其黨數十。小娥悉疏其人上之官,皆抵死,乃始自言狀。刺史張錫嘉其烈,白觀察使,使不為請。還豫章,人爭聘之,不許。祝發事浮屠道,垢衣糲飯終身。齋
楊含楊含妻蕭,父歷,為撫州長史,以官卒,母亦亡。蕭年十六,與謂皆韶淑,毀貌,載二喪還鄉里,貧不能給舟庸,次宣州戰鳥山,舟子委柩去。蕭結廬水濱,與婢穿壙納棺成墳,蒔松柏,朝夕臨,有馴鳥、縞兔、菌芝之祥。長老等為立舍,歲時進粟縑。喪滿不釋蓑,人高其行。或請昏,女曰:“我弱不能北還,君誠為我致二柩葬故里,請事君子。”於是,含以高安尉罷歸,聘之,且請如素。蕭以親未葬,許其載,辭其采。已葬,乃釋服而歸楊云。知
韋雍韋雍妻蕭。張弘靖鎮幽州也,表雍在幕府。朱克融亂,雍被劫。蕭聞難,與雍皆出,左右格之,不退。雍臨刃,蕭呼曰:“我茍生無益,愿今日死君前。”刑者斷其臂,乃殺雍。蕭意象晏然,觀者哀嘆。是夕死。大和中,楊志誠表其烈,詔贈蘭陵縣君。知
雍字雍字和叔,擢進士第。古
衡方衡方厚妻程。大和中,方厚為邕州錄事參軍。招討使董昌齡治無狀,方厚數爭事,昌齡怒,將執付吏,辭以疾,不免,即以死告,臥棺中。昌齡知之,使闔棺甚牢。方厚閉久,以爪攫棺,爪盡乃絕。程懼并死,不敢哭。昌齡恬不疑,厚遣其喪。程徒行至闕下,叩右銀臺門,自刵陳冤,下御史鞫治有實,昌齡乃得罪。文宗詔封程武昌縣君,賜一子九品正官員。齋
鄭孝鄭孝女,兗州瑕丘人。父神佐,為官兵,戰死慶州。時母已亡,又無兄弟,女時年二十四,即翦發毀服,身護喪還鄉里,與母合葬。廬墓下,手樹松柏成林。初,許適牙兵李玄慶,至是,謝不嫁。大中中,兗州節度使蕭俶狀於朝,有詔旌表其閭。齋
李廷李廷節妻崔。乾符中,廷節為郟城尉。王仙芝攻汝州,廷節被執。賊見崔妹美,將妻之,詬曰:“我,士人妻,死亡有命,柰何受賊污?”賊怒,刳其心食之。古
殷保殷保晦妻封,敖孫也,名絢,字景文。能文章、草隸。保晦歷校書郎。黃巢入長安,共匿蘭陵里。明日,保晦逃。賊悅封色,欲取之,固拒。賊誘說萬詞,不答。賊怒,勃然曰:“從則生,不然,正膏我劍!”封罵曰:“我,公卿子,守正而死,猶生也,終不辱逆賊手!”遂遇害。保晦歸,左右曰:“夫人死矣!”保晦號而絕。齋
竇烈竇烈婦者,河南人,朝邑令華某妻。初,同州軍亂,逐節度使李瑭走河中,令匿望仙里,不知所舍乃仇家也。夜半盜入,捽令首,欲殺之,竇泣蔽捍,苦持賊袂,至中刀不解,令得脫走不死,賊亦去。京兆聞之,歸酒帛醫藥,幾死而愈。古
李拯李拯妻盧者,美姿,能屬文。拯字昌時,咸通末擢進士,遷累考功郎中。黃巢亂,避地平陽,僖宗召為翰林學士。帝出寶雞,陷於嗣襄王煴。煴敗,拯死,盧伏尸哭。王行瑜兵逼之,不從,脅以刃,斷一臂死。知
山陽山陽女趙者,父盜鹽,當論死,女詣官訴曰:“迫饑而盜,救死爾,情有可原,能原之邪?否則請俱死。”有司義之,許減父死。女曰:“身今為官所賜,愿毀服依浮屠法以報。”節截耳自信,侍父疾,卒不嫁。主
周迪周迪妻某氏。迪善賈,往來廣陵。會畢師鐸亂,人相掠賣以食。迪饑將絕,妻曰:“今欲歸,不兩全。君親在,不可并死,愿見賣以濟君行。”迪不忍,妻固與詣肆,售得數千錢以奉。迪至城門,守者誰何,疑其紿,與迪至肆問狀,見妻首已在枅矣。迪里馀體歸葬之。主
朱延朱延壽妻王者,當楊行密時,延壽事行密為壽州刺史,惡行密不臣,與寧國節度使田頵謀絕之以歸唐。事泄,行密以計召延壽,欲與揚州,延壽信之。將行,王曰:“今若得揚州,成宿志,具興衰在時,非系家也,然愿日一介為驗。”許之。及為行密所殺,介不至,王曰:“事敗矣。”即部家仆,授兵器。方闔扉而捕騎至,遂出私帑施民,發百燎焚牙居,呼天曰:“我誓不為仇人辱!”赴火死。
見最后幾段,望采納
獨樹在哪里
獨樹鎮位于河南方城縣東北部。南陽盆地東北邊緣,伏牛山南麓,距方城縣16公里。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