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福唐觀二首是寫哪里 題唐解元小景譯文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題福唐觀二首是寫哪里,以及題唐解元小景譯文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四川青城山真武殿的詩句
1. 關于青城山真武殿的詩句
關于青城山真武殿的詩句 1.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對聯的意思
樹紅樹碧高低影
煙淡煙濃遠近秋
這是四川青城山真武殿的一副對聯,出自唐代詩人杜光庭的《題福唐觀二首》描寫了福唐觀周圍眾樹參雜,煙霧繚繞的景象。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明寫景,寫福唐觀周圍眾樹與楓樹參雜,煙霧繚繞的景象。
暗寫人生,寫悟性。這種遠近高低斑駁陸離的樹影和繚繞的煙霧,是秋的迷離,也是作者人生的迷離。“七年岐路亦堪愁”道出其對誤入歧途的迷離的人生的感嘆。既悟前事皆為“岐路”所以“不須去”,于是便“佇陪天仗入神州”陪佛修化,苦守青燈,歸入正途。
2.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這副對聯描寫的是(
「題福唐觀二首」杜光庭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
舊碑文滅不知年。八州物象通檐外,萬里煙霞在目前。
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
曾隨云水此山游,行盡層峰更上樓。九月登臨須有意,
七年岐路亦堪愁。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暫熟爐香不須去,佇陪天仗入神州。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明寫景,寫福唐觀周圍眾樹與楓樹參雜,煙霧繚繞的景象。
暗寫人生,寫悟性。這種遠近高低斑駁陸離的樹影和繚繞的煙霧,是秋的迷離,也是作者人生的迷離。“七年岐路亦堪愁”道出其對誤入歧途的迷離的人生的感嘆。既悟前事皆為“岐路”所以“不須去”,于是便“佇陪天仗入神州”陪佛修化,苦守青燈,歸入正途。
3.真武殿對聯
真武大帝廟宇對聯:
上聯:寶鼎隨人轉
下聯:北稱君極尊
上聯:帝德常高北闕
下聯:神威普照南天
上聯:瑞映八方世界
下聯:恩覃十部閻君
上聯:鳳彩擁出三尊地
下聯:龍勢生成一洞天
上聯:移來福地在千界
下聯:借得武當一統天
上聯:常揚赫赫三尺劍
下聯:永現森森七星旗
上聯:瑞氣早呈云錦至
下聯:祥光瑞自月底天
上聯:萬物總歸三尺劍
下聯:五云現時七星旗
上聯:萬載法 輪如浩月
下聯:一生金 甲待秋風
上聯:玄之又玄,與天合德
下聯:上于無上,惟帝居尊
上聯:眾妙無門是謂玄之主
下聯:群魔盡掃是謂武之真
上聯:以三十六修而成道德
下聯:得八十二化以伏龜蛇
上聯:至誠感神,吾聞其語矣
下聯:盛德在水,民無能名焉
上聯:紫極騰輝,瑞應八方世界
下聯:玄天著德,恩澤四大部洲
上聯:天近元門,上極斗牛之氣
下聯:云開黃道,永依日月之光
上聯:北極極矣,本無極而大極
下聯:玄天天也,見先天于后天
上聯:出三宮,別六院,修成玉體
下聯:入武錄,歸正道,練就金身
上聯:位鎮北方,凜凜英風光日月
下聯:精分水性,騰騰殺氣肅乾坤
上聯:寶劍輝煌,馳逐千邪歸海外
下聯:旌旗閃爍,招來百福賜人間
上聯:足赤踏龜蛇,萬法總歸三尺劍
下聯:散發沖斗牛,五云展出七星旗
上聯:棄天子不為,立定腳跟歸大道
下聯:視其神固有,高坐帝位主重玄
上聯:萬派盡朝宗,法著南天開帝座
下聯:五云扶圣教,氣騰北極普神庥
上聯:廿八宿周天,北辰居其所而不動
下聯:卅六度出地,上帝位乎極以無為
上聯:稟六一天地之精,梵度摧魔,七星幡影開黃石
下聯:占四萬湖山之勝,紫元悟道,半塢嵐光接武當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九天蕩魔祖師、無量祖師,全稱真武蕩魔大帝,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F在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圣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漢族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祖師。明朝以后,在全國影響極大,據傳,他是盤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為龍身,中華之祖龍。中國近代漢族民間信仰尤為普遍。
關于大明湖的對聯和詩句
1.描寫山東濟南大明湖的對聯
選C,一般公認為是描寫老濟南的景色。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這才是描寫大明湖的
A一徑竹陰云滿地, 半簾花影月籠沙。
頤和園月波樓上的對聯,作者不詳
上聯特寫云影徘徊的園林竹徑,那叢叢幽篁、朵朵行云,幽雅、清朗、靜謐。下聯則將視線移往樓內:門簾半卷,可納天地清曠,花影月色嵌入窗框,恰成一幅朦朧清冷的圖畫。全聯寫景聚焦在虛景“影”上:竹影、云影、花影、月影,天地之“影”渾融,形象超妙,給人以無盡美感。
「題福唐觀二首」杜光庭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
舊碑文滅不知年。八州物象通檐外,萬里煙霞在目前。
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
曾隨云水此山游,行盡層峰更上樓。九月登臨須有意,
七年岐路亦堪愁。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暫熟爐香不須去,佇陪天仗入神州。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明寫景,寫福唐觀周圍眾樹與楓樹參雜,煙霧繚繞的景象。
暗寫人生,寫悟性。這種遠近高低斑駁陸離的樹影和繚繞的煙霧,是秋的迷離,也是作者人生的迷離?!捌吣赆芬嗫俺睢钡莱銎鋵φ`入歧途的迷離的人生的感嘆。既悟前事皆為“岐路”所以“不須去”,于是便“佇陪天仗入神州”陪佛修化,苦守青燈,歸入正途。
2.濟南大明湖的對聯
鐵保亦所書大明湖聯: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郭沫若題稼軒祠聯: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郭沫若題藕神(李清照)祠聯: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辭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南豐祠聯:
作湖山一日主人看萬脈奔流諸峰羅列 歷唐宋百年過客有少陵詩篇曾鞏文章
明昌鐘亭聯:
金鐘鳴處蛙聲靜 璧月升時客夢清
北極閣聯:
宮中下見南山近 城上平臨北斗懸
感應泉聯:
華泉墨寶留青史 古井清波印月明
月下亭聯:
數點雨聲風約住 一簇花影月移來
歷下亭對聯:
海內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3.描寫山東濟南大明湖的對聯
選C,一般公認為是描寫老濟南的景色。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辫F保即席書丹。
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這才是描寫大明湖的A一徑竹陰云滿地, 半簾花影月籠沙。頤和園月波樓上的對聯,作者不詳上聯特寫云影徘徊的園林竹徑,那叢叢幽篁、朵朵行云,幽雅、清朗、靜謐。
下聯則將視線移往樓內:門簾半卷,可納天地清曠,花影月色嵌入窗框,恰成一幅朦朧清冷的圖畫。全聯寫景聚焦在虛景“影”上:竹影、云影、花影、月影,天地之“影”渾融,形象超妙,給人以無盡美感。
「題福唐觀二首」杜光庭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舊碑文滅不知年。
八州物象通檐外,萬里煙霞在目前。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
曾隨云水此山游,行盡層峰更上樓。九月登臨須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暫熟爐香不須去,佇陪天仗入神州。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明寫景,寫福唐觀周圍眾樹與楓樹參雜,煙霧繚繞的景象。暗寫人生,寫悟性。
這種遠近高低斑駁陸離的樹影和繚繞的煙霧,是秋的迷離,也是作者人生的迷離?!捌吣赆芬嗫俺睢钡莱銎鋵φ`入歧途的迷離的人生的感嘆。
既悟前事皆為“岐路”所以“不須去”,于是便“佇陪天仗入神州”陪佛修化,苦守青燈,歸入正途。
4.贊美大明湖的詩句
1、宋代李清照——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限好。
意思:水光山色與人親近,唉!我也說不清這無比的美好。
2、宋代曾鞏——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意思:問我到哪里去避暑,很明顯就是去這么大的西湖。
3、瓊瑤——大明湖畔風光好,泰岳峰高圣澤長。
意思:大明湖畔的風光很優美,泰岳峰高皇上的圣恩長留久。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意思:四面都是荷花三面都是柳樹,一半的山城風光一半的大明湖的景色。
5、清湖凈水纖腰柳,倒影千佛日月明。
意思:清澈的湖面干凈的水纖長的柳樹,湖里倒映著萬千景色。
擴展資料:
大明湖,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與趵突泉、千佛山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稱號。 2016年12月19日,經濟南市有關部門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大明湖風景區現收費開放區城(老區)將向社會免費開放。
大明湖一帶歷代建筑甚多,素有“一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之說,所有建筑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海右古亭——歷下亭
歷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筑。歷下亭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飲宴于歷下亭,并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
詩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廣為傳誦,歷下亭也因此名揚天下。不過,當時的歷下亭在五龍潭一帶,唐朝末年就傾塌了。北宋以后,歷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島上重建。
歷下亭雖幾經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額“歷下亭”三字,為清乾隆皇帝手書。亭北名士軒中,墻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畫像及濟南歷代名人的畫像,門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寫的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渠秋月一片大明?!?/p>
2.道教廟宇——北極閣
北極閣又名北極廟,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
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臺上,由前后殿、鐘鼓樓、東西配房組成。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于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后殿名啟圣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3.匯波樓
匯波樓位于大明湖東北岸北水門之上。北水門為曾鞏任齊州知州時,于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濟南唯一的北城門,既可設閘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墻時,在北水門上建了一座兩層高的城樓,因城內諸泉水匯流入大明湖,再經北水門流出城外,故命名為匯波樓。匯波樓建成后,成為人們登臨游覽,集宴賦詩的好去處,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
解放前,匯波樓毀于戰火。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樓基本保持原貌,為重檐兩層城樓式建筑,氣勢宏偉。登匯波樓,北可眺望鵲、華兩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陽西下時,更可領略到濟南八景之一匯波晚照的壯麗景象。
參考資料:
大明湖_百度百科
5.關于大明湖的詩句,比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除外)
1、唐詩人杜甫曾兩次來濟南游歷與書法家李邕宴飲于歷下亭。留下了“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云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的詩句。
2、久居大明湖的蒲松齡曾留下了非常著名的詩句:”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寫出了當年大明湖畔的這種非常景觀
3、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4、《百花臺》最為有名:“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游。”挾全家與友人登上采蓮舟,于清風明月間蕩舟湖上,把酒臨風,品荷賞月,是何等的風雅氣概。
5、蘇轍在齊州三年,留下了大量的優秀詩文,其中寫大明湖的《環波亭》尤是上乘佳作:“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沉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币皇自姡汛竺骱撵届伙L光和沁人心脾的閑適清涼描寫得淋漓盡致。
煙淡煙濃遠近秋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題福唐觀二首」杜光庭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路, 舊碑文滅不知年。
八州物象通檐外,萬里煙霞在目前。
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
曾隨云水此山游,行盡層峰更上樓。
九月登臨須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暫熟爐香不須去,佇陪天仗入神州。
煙淡煙濃遠近秋出自哪里
煙淡煙濃遠近秋出自:《題福唐觀二首》。
作品原文:
題福唐觀二首
【作者】杜光庭?【朝代】唐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路,舊碑文滅不知年。
八州物象通檐外,萬里煙霞在目前。
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
曾隨云水此山游,行盡層峰更上樓。
九月登臨須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暫熟爐香不須去,佇陪天仗入神州。
賞析:
此兩首詩皆為七言律詩。詩題為題福唐觀二首。杜光庭《歷代崇道記》:(天寶)十五載(756),帝幸蜀,……又于嵩山置興唐觀,成都置福唐觀。福唐觀,為李唐王朝祈福之地,和李唐王朝最休戚相關,然而福唐觀卻不福唐,觀猶如此,人何以堪。此兩首詩觸景傷情,借觀興嘆,是唐王朝滅亡的挽歌。
第一首首聯意為:由摩空青綠的山路曲折回旋走到山頂,與竹比高的殿、與云相伴的樓高聳接天。同《題本竹觀》詩首聯相仿,氣勢雄偉,有皇帝行宮行殿景象。
第二首首聯意為:從前曾在這山上看云看水去行走,走遍了一個個山頭又走上高樓。作者曾在李唐王朝這座高山上行走,也曾登上李唐王朝的高樓。
注:1云水—世稱游方道士為云水道人,如行云流水,無定居也。
頷聯意為:在陰歷九月登上此山此樓是有深意的,在天復七年走到岔路路口是很憂愁的。在此時再到福唐觀為的就是懷念李唐王朝,痛惜李唐王朝的路已走到盡頭,憂愁以后的路怎么走。正如杜甫所言,萬方多難此登臨,百感交集。
作者介紹
杜光庭(850—933),字圣賓,號東瀛子,縉云人。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后到天臺山入道。僖宗時,如為供奉麟德殿文章應制。隨僖宗入蜀,后來追隨前蜀王建,官至戶部侍郎。賜號傳真天師。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圣義》、《道門科范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
煙淡煙濃遠近秋的上一句對聯是什么
煙淡煙濃遠近秋的上一句:樹紅樹碧高低影
題福唐觀二首
作者:杜光庭?(唐)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舊碑文滅不知年。
八州物象通檐外,萬里煙霞在目前。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
曾隨云水此山游,行盡層峰更上樓。九月登臨須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暫熟爐香不須去,佇陪天仗入神州。
兩首詩皆為七言律詩。詩題為題福唐觀二首。杜光庭《歷代崇道記》:(天寶)十五載(756),帝幸蜀,……又于嵩山置興唐觀,成都置福唐觀。福唐觀,為李唐王朝祈福之地,和李唐王朝最休戚相關,然而福唐觀卻不福唐,觀猶如此,人何以堪。此兩首詩觸景傷情,借觀興嘆,是唐王朝滅亡的挽歌。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意為:樹葉不論是紅是綠是高是低,都顯灰黑之影;煙云不論是濃是淡是遠是近,都在多事之秋。
詩人的心里蒙上了一層陰影,憂愁至極,眼前一片灰影蒙蒙,煙霧茫茫。心情好,黑白變彩色,光輝燦爛,熱鬧說笑;心情壞,彩色變黑白,陰暗昏黑,孤獨傷悲。
注:1影—人或物體因擋住光線而投射的暗像。李白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2秋—四季中第三季,陰歷七至九月?!对娊洝罚呵镆詾槠凇S?,悲秋?!稄V雅》:秋,愁也?!冻o》:悲哉秋之為氣也。杜甫詩:萬里悲秋常作客。
此兩首詩當寫于天復七年(907即天祐四年、后梁開平元年)九月。這一年天翻地覆,李唐王朝滅亡。四月朱溫代唐稱帝,建立后梁王朝。九月王建率領官吏百姓痛哭三天,表示對唐王朝的留戀和忠誠,隨后在成都稱帝,建立前蜀王國。杜光庭原先利用道教為李唐王朝祈福很有信念,相信李唐王朝的圣祖老子(太上老君)總能保佑其后裔長治久安,子孫享國千歲。杜光庭對唐王朝忠心耿耿,《鑒戒錄》稱他“則王蜀九命不從”,即使在唐王朝滅亡后,仍對唐王朝思念有加,仍沿用唐昭宗天復年號;他對唐王朝的忠心,實際是對道教始祖老子及道教事業的忠心。在唐僖宗李儇逃到成都幸蜀期間,杜光庭為其進行不少祈福消災的齋醮宗教活動,為其提供不少經國安民大計及修心理身方法。
此兩首詩由詩題起興,題福唐觀表達了詩人對李唐王朝的留戀和思念。第一首首聯寫殿樓逼天的宏偉氣勢,頷聯寫草深文滅的荒涼景象,形成強烈對比,思緒則由贊美馬上轉為悲嘆。頸聯將思緒一轉,心懷八州,眼眺萬里,由近及遠,心胸隨之開闊。尾聯將思緒拉回,心定神閑,隨處可學道修仙,能繼續學道修仙。思之不盡,念之不絕,又有第二首接著,首聯回憶游山上樓,再次引出思念悼念之情緒,以前游山上樓是幸運,是感恩,此次游山上樓是思戀,是悼念。頷聯詩人情緒為李唐王朝覆亡而痛惜,而憂愁。頸聯詩人情緒為此顯得一片渺茫。尾聯詩人情緒從茫然中突圍,堅持學道修仙,等待著陪伴天仗到神仙居所那一天。此兩首詩的中間兩聯皆對仗工整;第二首頷聯九月對七年,序數詞對序數詞,相當妥貼;頸聯“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碧貏e好,兩個樹字,兩個煙字,相同的事物,不同的形態,一樣的事物,多樣的形態,特別生動。兩詩平仄合律。
杜光庭
作者簡介
杜光庭(850—933),字圣賓,號東瀛子,縉云人。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后到天臺山入道。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圣義》、《道門科范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對道教教義、齋醮科范、修道方術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對后世道教影響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無法見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專著有《唐代老學研究——以成玄英、李榮、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經》注疏為個案》等。
哪里有四年級寫景的對聯?
四年級寫景的對聯有如下:
1、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這是一副回文對聯,就是上下聯從最后一個字往前倒著念也可以成一副對聯。意思是說大霧彌漫,看不清遠處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2、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這是一副對仗工整的對聯。據說是清朝人李文甫所對,這副對聯采用擬人的手法,意思是白雪覆蓋著青山頂,遠遠望去,好像是白發;微風吹拂綠水面,泛起漣漪,好像在皺眉。
3、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這副疊字聯也是回文對,是杭州“西湖天下景”亭子里的一副對聯。
4、一徑竹陰云滿地;半簾花影月籠紗 。
這是頤和園南湖島月波樓的一副對聯,上聯寫的是白天幽徑竹陰,下聯說的是夜晚月下花影,大意是:小路兩邊幽竹茂盛,竹叢的影子投下來,路上像是鋪滿了或濃或淡的云。入夜后,簾紗半卷,月光如瀉,四周好像罩上一層薄紗,各種花木的影子印在窗簾上,深深淺淺的,很是好看。
5、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
這副對聯出自《題福唐觀二首》,作者是杜光庭。這句話明看是寫景,寫福唐觀周圍各種綠葉的樹木與火紅的楓樹參雜在一起,道觀里煙霧繚繞,或濃或淡的景象。其實作者是暗寫人生,寫悟性。這種遠近高低、斑駁陸離的樹影和繚繞的煙霧,是秋的迷離,也是作者人生的迷離。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