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出自詩經哪里 瀟瀟釋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瀟瀟出自詩經哪里,以及瀟瀟釋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帶有瀟瀟的詩句?
帶有“瀟瀟”的詩句有: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年代: 宋 作者: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年代: 宋 作者: 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
雞鳴風雨瀟瀟,側身天地無劉表。——年代: 明 作者: 劉基《水龍吟·雞鳴風雨瀟瀟》
瀟瀟暮雨,梨花寒食。——年代: 宋 作者: 仲殊《失調名》
菊開青蕊,葉飛紅樹。江上瀟瀟雨。——年代: 宋 作者: 謝逸《青玉案·蘆花飄雪迷洲渚》
正留君不住,瀟瀟更下黃昏後。——年代: 宋 作者: 趙長卿《水龍吟·淡煙輕靄濛濛》
長江素靜,夜瀟瀟、天如玉案冰潔。——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淵《酹江月》
雨霰瀟瀟天地寬,相看島瘦與郊寒。——年代: 宋 作者: 方蒙《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暮雨瀟瀟酒力微,江頭楊柳正依依。——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蕭齋謝女吟《秋賦》,瀟瀟滴檐剩雨。——年代: 近代 作者: 秋瑾《如此江山·蕭齋謝女吟《秋賦》》
碧井臥花人寂寞,畫廊鳴葉雨瀟瀟。漫題詩句滿芭蕉。——年代: 宋 作者: 耿時《浣溪沙》
佳客伴君知未去。對床只欠瀟瀟雨。素月四更山外吐。——年代: 宋 作者:汪晫《蝶戀花·午夜涼生風不住》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風雨》
瀟瀟暮雨子規啼“瀟瀟”“子規”“啼”什么意思?
1、瀟瀟(xiāo xiāo):形容雨聲。
2、子規(zǐ guī):杜鵑鳥,相傳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稱“杜宇”,鳴聲凄厲,詩詞中常借以抒寫羈旅之思。
3、啼(tí):鳴叫,啼叫。
“瀟瀟暮雨子規啼”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全詞如下: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蘄水清泉寺時所作。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全詞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致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
瀟瀟雨兮出自哪里
瀟瀟雨兮取義于岳飛的滿江紅《瀟瀟雨歇》。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是一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表現了作者大無畏的英雄氣慨,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岳飛率軍從襄陽出發北上,陸續收復了洛陽附近的一些州縣,前鋒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舉收復中原,直搗金國的老巢黃龍府(今吉林農安,金故都)之勢。但此時的宋高宗一心議和,命岳飛立即班師,岳飛不得已率軍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機,收復失地、洗雪靖康之恥的志向難以實現,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滿江紅》詞。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飛,親眼目睹了華夏的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他少年從軍,以“精忠報國”、“還我山河”的已任。轉站各地,艱苦斗爭,為的是“收拾舊山河”。這首詞所 抒寫的即是這種英雄氣。上片通過憑欄眺望,抒發為國殺敵立功的豪情,下片表達雪恥復分,重整乾坤的壯志。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灑、白了了少年頭,空悲切。“三十”兩句,自傷神州未復,勸人及時奮起,可為千古箴銘,而“八千里路”嚴峻激烈的復國征戰,尚露熱血之奮搏,遂以“莫等閑”自我激勵,實現其驅除胡虜,復我河山之壯志。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瀟瀟雨兮同時還取字于《易水歌》兩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出自《史記·刺客列傳》,全文是: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