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莊王勃出自哪里(春莊王勃譯文)
王勃的千古名句有哪些?
王勃的千古名句有:
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
譯文:落日映射下的彩霞與孤鳥一齊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連成一片,渾然一色。
2、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出自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
譯文:重陽節登高眺望家鄉,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只感無限煩愁。
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
譯文:昔日游賞于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欄桿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
4、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出自唐代王勃的《別薛華》
譯文: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多少荒寂艱難的路,踽踽獨去,沿途問路時,心情該是多么的惶惶不安。
5、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出自唐代王勃的《春莊》
譯文:山林中有一條路邊長滿蘭花的小路,城外還有種滿桃李的園子。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是什么意思
詩詞的意思是:幽靜的山林中有一條路邊長滿蘭葉的小路,城外的種桃李的園子。只是沒有人間的清靜,沒有聽到鳥兒的啼叫之聲。
【出處】《春莊》——唐·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擴展資料
1、《春莊》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詩,“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此句平白如話,卻又平白如畫。一幅極簡單、寥寥數筆勾勒出線條輪廓的寫意畫,好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形象地點綴了他的詩意。通過對蘭花和桃李的贊美,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一種既隨意又安詳的色彩,以此來抒發了自己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豈知人事靜”一句,隱隱的表達了作者不喜繁鬧的城市,想要將一切俗事拋開,不去理會,靜靜享受這山間林里的美,即使有鳥鳴聲,也不覺得吵鬧,只當作是大自然獨有的聲音。這是心境的記號,更是一種人生態度的象征。
2、作者介紹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字子安,絳州龍門人。王勃少時聰慧過人,據傳六歲就會作文章,十四歲時應舉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 。曾一度任虢州參軍;后來又因為受牽連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職。
其父王福疇因受王勃牽連,也從雍州司功參軍貶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親,渡海溺水,受驚而死。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史稱“初唐四杰”。
《題西施石》、《贈別》、《春莊》的內容、作者及朝代
《題西施石》
【年代】:唐
【作者】:王軒
【題目】:題西施石詩
【內容】:
嶺上千峰秀,江邊細草春。
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
《贈別》(有很多);leibie=poemnameid=0
《春莊》
【作者】:王勃
【題目】:春莊
【內容】: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關于春莊王勃出自哪里和春莊王勃譯文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