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寫的贊美梨花的詩句有哪些 陸游描寫梨花的詩句
大家好,關于陸游寫的贊美梨花的詩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陸游描寫梨花的詩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描寫梨花的古詩
描寫梨花的古詩有哪些呢?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陸游《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入生看得幾清明?!K軾《東欄梨花》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白居易《江岸梨花》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X起《梨花》
開向春殘不恨遲,綠楊窣地最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邊鸞畫折枝。——陸游《梨花》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
描寫梨花的詩句
1、東欄梨花
宋代: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譯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條透露出濃郁的春色,飄飄灑灑的柳絮夾帶著如雪的梨花,布滿了全城。
我心緒惆悵,恰如東欄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徹與清明。
2、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代: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譯文
說是梨花又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ò臧装子旨t紅,風韻獨特有情趣。
曾記得。曾記得。武陵漁人被陶醉。
3、左掖梨花
唐代:丘為
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譯文
梨花自然比白雪艷麗,清冷的樣子也賽過雪花,它散發出的香氣一下就侵入衣服里。
春風請繼續吹動它的花瓣,希望這美麗的花朵能飄落在皇宮大殿的玉石臺階上。
4、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清代:納蘭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索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譯文
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時候,夕陽西下,黃昏降臨,卻不知道人間尚有人相思惆悵,不能自已。
曾經濃情蜜意,海誓山盟。為了她甘愿做夢中之人,于是整日對著她的畫像呼喚,希望能以至誠打動她,讓她像“真真”那樣從畫中走出來與我相會。
陸游關于梨花的詩句(關于梨花的詩句)
1.關于梨花的詩句
1.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3.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東坡)5.紅袖織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隱)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7.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8.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9.啟朱唇、金風桂子,喚殘夢、微雨梨花。
(《玉蝴蝶》)10.雪嶺松邊路,月寒湖上村??~緲梨花入夢云。
巡,小檐芳樹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元 吳鎮 小令《[南呂]金字經·梅邊》)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寒食書事 趙鼎 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紀年華。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
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5.清平樂(唐.韋莊) 瑣窗春暮,滿地梨花香。
君不歸來晴又去,紅淚散沾金縷。夢魂飛斷煙波,傷心不奈春何!空把金針獨坐,鴛鴦愁繡雙窠。
6.登涼州尹臺寺(唐.岑參)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開。因從老僧飯,更上夫人臺。
清唱云不去,彈弦風颯來。應須一倒載,還似山公回。
7.祝英臺近(宋.韓淲 ) 海棠開,春已半,桃李又如許。一朵梨花,院落闌干雨。
不禁中酒情懷,愛閑懊惱,都忘卻、舊題詩處。燕鶯語。
溪岸點點飛綿,楊柳無重數。帶得愁來,莫恁空休去。
斷腸芳草天涯,行云荏苒,和好夢、有誰分付。8.驀山溪(宋.晁端禮 ) 欄干十二,倚遍還重倚。
一曲一般愁,對芳草、傷春千里。綺窗深處,還解憶人無,碧云辭,紅葉字。
曾仗東風寄??潐ι钤?,無路通深意。
縱使得新聲,又爭知、相如名字。從來風韻,瀟灑不禁愁,拈梨花,看菊蕊。
應也成憔悴。子夜歌(宋.賀鑄) 三更月。
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
不勝凄斷,杜鵑啼血。王孫何許音塵絕。
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
隴頭流水,替人嗚咽。臨江仙 梨花 (元.劉秉忠) 冰雪肌膚香韻細,月明獨倚闌干。
游絲縈惹宿煙環。東風吹不散,應為護輕寒。
素質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慳。杏花才思又凋殘。
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詠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 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 南宋陸游 白發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胡兒敢作千年計, 天意寧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左掖梨花(與丘為、皇甫冉同作)》唐·王維 閑灑階邊草,輕隨箔外風。黃鶯弄不足,銜入未央宮。
《左掖梨花(同王維、皇甫冉賦)》唐·丘為 冷艷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和王給事(一本有維字)禁省梨花詠》唐·皇甫冉 巧解逢人笑,還能亂蝶飛。春時風入戶,幾片落朝衣。
《左掖梨花》唐·武元衡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隨風蝶影翻,誤點朝衣赤。
《梨花》唐·錢起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清平樂·梨花》元·邵亨貞 綠房深窈。疏雨黃昏悄。
門掩東風春又老。琪樹生香縹緲。
一枝晴雪初乾。幾回惆悵東闌。
料得和云入夢,翠衾夜夜生寒?!稛o俗念·靈虛宮梨花詞》元·丘處機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村瓊葩堆雪。靜夜沈沈,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
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
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杜R江仙·梨花》元·劉秉忠 冰雪肌膚香韻細,月明獨倚闌干。
游絲縈惹宿煙環。東風吹不散,應為護輕寒。
素質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慳。杏花才思又凋殘。
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點絳唇 梨花》元·劉秉忠 立盡黃昏,襪塵不到凌波處。
雪香凝樹。懶作陽臺雨。
一水相系,脈脈難為語。情何許。
向人如訴。寂寞臨江渚。
《水龍吟·賦秋日紅梨花》元·王惲 纖苞淡貯幽香,玲瓏軒鎖秋陽麗。仙根借暖,定應不待,荊王翠被。
瀟灑輕盈,玉容渾是,金莖露氣。甚西風宛勝,東蘭暮雨,空點綴,真妃淚。
誰遣司故來相慰。燕幾螺屏,一枝披拂,繡簾風細。
約洗妝快瀉,玉瓶芳酒,枕秋蟾醉?!赌咎m花慢·賦紅梨花》元·王惲 愛一枝香。
2.關于描述梨花的詩句
1、梨花一枝春帶雨(唐·白居易·《長恨歌》)2、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3、梨花欲謝恐難禁(宋·李清照·《浣溪沙》)4、落盡梨花月又西(清·納蘭性德·《采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5、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后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花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宋·歐陽修·《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6、月到梨花上(宋·張先·《菩薩蠻·聞人語著仙卿字》)7、月明正在梨花上(宋·歐陽修·《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8、梨花最晚又凋零(宋·歐陽修·《玉樓春》)9、美人爭勸梨花盞(宋·歐陽修·《玉樓春》)10、胭脂淚灑梨花雨(宋·歐陽修·《漁家傲·三月芳菲看欲暮》)11、不與梨花同夢(宋·蘇軾·《西江月 梅花》)12、墜雪梨花細(宋·蘇軾·《菩薩蠻·翠鬟斜幔云垂耳》)13、梨花空作夢中云(宋·葉夢得·《浣溪沙》)14、梨花欲謝恐難禁(宋·李清照·《浣溪沙》)15、雨后梨花曉尚啼(宋·向子諲·《減字木蘭花·千山萬水》)16、落盡梨花未肯休(宋·向子諲·《鷓鴣天·幾處秋千懶未收》)17、細雨梨花濕(宋·張元干·《菩薩蠻·黃鶯啼破紗窗曉》)18、梨花也作白頭新(宋·辛棄疾·《浣溪沙》)19、梨花院落秋千索(宋·辛棄疾·《滿江紅·老子當年》)20、雨打梨花深閉門(宋·無名氏·《鷓鴣天·枝上流鶯。
3.陸游的《梨花》這首詩的解釋
陸游(一一二五~二二○)字務觀,自號放翁,山陰人,有“劍南詩稿”。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后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
這兩個跟他時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葉他很受冷淡以外,陸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動后世好幾百年的讀者,像清初楊大鶴的選本,方文、汪琬、王蘋、徐釚、馮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舊社會裹無數客堂、書房和花園中掛的陸游詩聯都是例證。
就此造成了陸游是個“老清客”的印象。當然也有批評家反對這種一偏之見,說“忠憤”的詩才是陸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腦,那些流連光景的“和粹”的詩只算次要。
可是,這個偏向要到清朝末年才矯正過來;談者痛心國勢的衰弱,憤恨帝國主義的壓迫,對陸游第一方面的作品有了極親切的體會,作了極熱烈的贊揚,例如:“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嗚;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這幾句話彷佛是前面所引兩個宋人的意見的口聲,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回聲一樣,比原來的聲音洪大震蕩得多了。“掃胡塵”、“靖國艱”的詩歌在北宋初年就出現過,像路振的“伐棘篇”。
靖康之變以后,宋人的愛國作品增加了數目,前面也選了一些。不過,陳與義、呂本中、汪藻、楊萬里等人在這方面跟陸游顯然不同。
他們只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憤或希望,并沒有投身在災難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給國家去支配的壯志和弘愿;只束手無策地嘆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沒有說自己也要來動手,要“從戎”,要“上馬擊賊”,能夠“慷慨欲忘身”或者“敢愛不貲身”,愿意“擁馬橫戈”?!笆謼n逆賊清舊京”。
這就是陸游的特點,他不但寫愛國、憂國的情緒,并且聲明救國、衛國的膽量和決心。譬如劉子翚的詩里說:“中興將士材無雙……胡兒胡兒莫窺江!”“低頭拔胡箭,卻向胡軍射……男兒取封侯,赴敵如饑渴”,語氣已經算比較雄壯了,然而講的是別人,是那些“將士”和“男兒”——正像李白、王維等等的“從軍行”講的是別人,盡管劉子翚對他的詩中人有更真切的現實感,抱更迫切的希望。
試看陸游的一個例:“鴨綠桑乾盡漢天,傳烽自合過祁連;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盡管他把自己擱后,口吻已經很含蓄溫和,然而明明在這一場英雄事業里準備有自己的份兒的。這是“詩經”“秦風”里“無衣”的意境,是李牧“聞慶州趙縱使君中箭身死長句”的意境,也是和陸游年輩相接的岳飛在“滿江紅”詞里表現的意境;在北宋像蘇舜欽和郭祥正時詩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韓駒的詩里,也偶然流露過這種“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誰知我亦輕生者”的氣魄和心情,可是從沒有人像陸游那樣把它發揮得淋漓酣暢。
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
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傍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關于陸游的藝術,也有一點應該補充過去的批評。非常推重他的劉克莊說他記聞博,善于運用古典,組織成為工致的對偶,甚至說“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后來許多批評家的意見也不約而同。
這當然說得對,不過這忽視了他那些樸質清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抹殺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們發現他時常覺得尋章摘句的作詩方法是不妥的,盡管她自己改不掉那種習氣。
他說:“組繡紛紛炫女工,詩家於此欲途窮;又說:“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弘大。……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又針對著“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議論說:“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如‘西昆酬唱集’中詩何嘗有一字無出處?……且今人作詩亦未嘗無山處……但不妨共為惡詩耳!”那就是說,字句有“出處”并不等於詩歌有出路,劉克莊賞識的恰恰是陸游認為詩家的窮途末路——“組繡”、“藻繪”、“出處”。
什么是詩家的生路、“詩外”的“工夫”呢?陸游作過幾種答覆。最值得注意而一向被人忽視的是下面的主張。
他說:“法不孤生自古同,癡人乃欲鏤虛空!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又說:“大抵此業在道途則愈工……愿舟楫鞍馬間加意勿輟,他日絕塵邁往之作必得之此時為多?!睋Q句話說,要做好詩,該跟外面的世界接觸,不用說,該走出書本的字里行間,跳出蠹魚蛀孔那種陷人坑。”
妝畫虛空”、“捫摸虛空”原是佛經里的比喻,“法不孤生仗境生”、“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也是禪宗的口號。陸游借這些話來說:詩人決不。
4.描寫梨花的詩句
1、《破陣子·春景》作者:晏殊(宋代)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譯文: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清明節后梨花紛飛。
2、《采桑子·當時錯》作者:納蘭性德(清代)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譯文:像這樣別離,梨花落完了,月亮已經在天的西方。
3、《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作者:辛棄疾(宋代)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譯文:從夢中醒來才感覺遠離了許多憂愁,只是牽掛著風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4、《宮中行樂詞八首》作者:李白(唐代)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譯文:春日楊柳的嫩芽,色澤像黃金,雪白匡梨花,散發著芳香。
5、《寒食上冢》作者:楊萬里(宋代)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譯文:清明后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你。
5.描寫梨花的詩句有哪些
天下的花中,要說白,當數梨花。
春風蕩漾,花開,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艷 ,,真有“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 “梨花風起正清明, 游子尋春半出城”,古時候,每逢梨花盛開時節,人們最愛在花陰下歡聚,“洗妝”。
唐朝時,這一風俗十分盛行,據《唐余錄》記載:“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或至買樹?!?人們最愛用梨花作 ,當時,侯穆清叔賞梨花曾賦詩云:“共飲 下,梨花插滿頭。
清香來玉樹,白議泛 。……” 歷代詩人鐘愛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寫梨 、氣、韻、致的詩篇。
得清純,白得玉潔,白得無瑕,如雪一般晶瑩;美而不嬌,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純潔,這首先引起了詩人們的遐想。南北朝的 《詠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
有詩云:“ 壓枝,鶯囀柳如絲?!崩诇Y贊梨花:“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 。”
描寫梨花初綻為“嫩苞開破雪搓球”,《 ·靈虛宮梨花詞》以“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贊美梨花。而 在 中,則從另一個角度把飛雪比作梨花:“北風卷地 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p>
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 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 雪香”,古人曾把雪與梅花作過對比,說“ ”,如將梨花與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遜雪之白,也不輸梅之香了。
家 贊曰:“雪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間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弊x古人 ,便覺有清香從紙上飄出,清涼怡人——“柳色黃金嫩,雪香”(李白);“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
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保懹危?“ ,梨 ”,月下梨花,更有一番 。
“ 一溪月”——在皎潔的 ,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 簡直像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盡的溫柔?!袄婊ㄔ郝淙苋茉?,池塘淡淡風”——院子里梨花盛開,;池塘邊 輕漾,,是何等的 !“ 沉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 ·靈虛宮梨花詞》);“云滿衣裳月滿身,輕盈歸步過流塵”—— ,臨空,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風中輕盈舞,偶有花瓣飄落,好似月光在閃爍,月色與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 ,,! 最妙的要數梨花經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嫵媚動人。
一句“ 寂寞淚 ,”,寫 在 上聽 玄宗的使者到來時 的儀容,形象生動,刻意人微,明麗動人,可謂寫出了人間 的極致。后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淚,如宋· 《梨花》詩:“院落沉沉曉,花 雪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
在《梨花》詩中有“粉痕 春含淚” 悲而不傷,卻寫出人間 的極致,一滴滴,一點點的,不需風吹,自然引出心湖里那一圈圈又是憐,又是愛的癡情。在鋪墊環境和渲染氣氛時,詩人們也常常把梨花襯托出一種凄涼的意境、哀怨的心情。
如 《 》詩“金鴨香消欲斷魂 ,梨花春雨掩重門”宋人 有一首《 》:“萋萋芳草 ,柳外樓高空斷魂,聲聲不忍聞。欲黃昏,。
"作者用黃昏時 的景象,襯托了一位深懷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態。 “弄夜色 ,空馀滿地 ”,用具體的 滿地以象征“ 春去 ”。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滿地梨花如雪,極寫怨恨之情?!?》:“更落盡梨花,飛盡 ,春也成憔悴。”
周密有 詞云“梨云如雪冷清明”,寫 的用語 動人。杜牧詩:“帶葉梨花獨 ”。
《 》“落盡梨花春又了”以 盡寫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吟誦古人詠梨花的詩句,只覺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潔清香,有說不出的妙境,愜意極了。
6.陸游的梨花這首詩是什么意思
意思:如雪偶般又輕又薄的梨花頃刻間已飄飛滿地。這一剎那的景象使我們頓悟了人生,最美的時刻也就是開始領悟到人生凄然的時刻。清明時節,草熏風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華過眼即空,但是這一刻仍是一年當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幾度清明?
好在東坡此詩似傷春而實未傷春,一點也沒有頹廢衰颯的調子,只是純美的欣賞與人生哲理的透視。
感情: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發了詩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感情,讓人們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7.宋,陸游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中梨花的意思
樓主你好,以下是這首詩歌的原詩及翻譯:
1、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
(宋)陸游
白發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
胡兒敢作千年計, 天意寧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
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2、武均州即武鉅,當時任均州知府兼安撫使,詩中“白發將軍”就是指陸游。西京,即洛陽。公元1161年12月,武鉅率軍抗擊金兵,收復洛陽,陸游得到這個消息寫了這首充滿激情的詩。末聯兩句是說,可以預料到來年寒食節,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
8.有什么關于梨花的詩句
1.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2.浣溪沙(宋.李清照 )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3.美人對月(明.唐寅 ) 斜髻嬌娥夜臥遲。
梨花風靜鳥棲枝。 難將心事和人說。
說與青天明月知。 4.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
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5.清平樂(唐.韋莊) 瑣窗春暮,滿地梨花香。
君不歸來晴又去,紅淚散沾金縷。 夢魂飛斷煙波,傷心不奈春何! 空把金針獨坐,鴛鴦愁繡雙窠。
6.登涼州尹臺寺(唐.岑參)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開。 因從老僧飯,更上夫人臺。
清唱云不去,彈弦風颯來。 應須一倒載,還似山公回。
7.祝英臺近(宋.韓淲 ) 海棠開,春已半,桃李又如許。 一朵梨花,院落闌干雨。
不禁中酒情懷,愛閑懊惱,都忘卻、舊題詩處。 燕鶯語。
溪岸點點飛綿,楊柳無重數。 帶得愁來,莫恁空休去。
斷腸芳草天涯,行云荏苒,和好夢、有誰分付。 8.驀山溪(宋.晁端禮 ) 欄干十二,倚遍還重倚。
一曲一般愁,對芳草、傷春千里。 綺窗深處,還解憶人無,碧云辭,紅葉字。
曾仗東風寄??潐ι钤海瑹o路通深意。
縱使得新聲,又爭知、相如名字。 從來風韻,瀟灑不禁愁, 拈梨花,看菊蕊。
應也成憔悴。 子夜歌(宋.賀鑄) 三更月。
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
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
柔桑陌上吞聲別。 吞聲別。
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臨江仙 梨花 (元.劉秉忠) 冰雪肌膚香韻細,月明獨倚闌干。
游絲縈惹宿煙環。東風吹不散,應為護輕寒。
素質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慳。 杏花才思又凋殘。
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詠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 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 南宋陸游 白發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 胡兒敢作千年計, 天意寧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 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江岸梨花》 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左掖梨花(與丘為、皇甫冉同作)》 唐·王維 閑灑階邊草,輕隨箔外風。黃鶯弄不足,銜入未央宮。
《左掖梨花(同王維、皇甫冉賦)》 唐·丘為 冷艷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和王給事(一本有維字)禁省梨花詠》 唐·皇甫冉 巧解逢人笑,還能亂蝶飛。春時風入戶,幾片落朝衣。
《左掖梨花》 唐·武元衡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隨風蝶影翻,誤點朝衣赤。
《梨花》 唐·錢起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清平樂·梨花》 元·邵亨貞 綠房深窈。疏雨黃昏悄。
門掩東風春又老。琪樹生香縹緲。
一枝晴雪初乾。幾回惆悵東闌。
料得和云入夢,翠衾夜夜生寒。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元·丘處機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村瓊葩堆雪。靜夜沈沈,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
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
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臨江仙·梨花》 元·劉秉忠 冰雪肌膚香韻細,月明獨倚闌干。
游絲縈惹宿煙環。東風吹不散,應為。
描寫梨花的優美古詩十首
古往今來,人們對梨花的贊美從不吝嗇筆墨。一句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古詩流傳千古,在默默贊嘆梨花的美。
1、 初冬夜飲——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
2、春怨——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不開門。
3、雜詩——無名氏
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屬何人?
4、賦梨花——史達祖
玉容寂寞誰為主。寒食心情愁幾許。前身清澹似梅妝,遙夜依留月住。
香迷胡蝶飛時路。雪在秋千來往處。黃昏著了素衣裳,深閉重聽夜雨。
5、東欄梨花——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幾清明!
6、如夢令——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春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新建微醉。
7、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8、左掖梨花——唐·王維
閑灑階邊草,輕隨箔外風。黃鶯弄不足,銜入未央宮。
9、宮中樂·柳色煙相似——唐·令狐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柳色煙相似,梨花雪不如。春風真有意,一一麗皇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梨花——宋·陸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 ? ? ? ? ? ? ? ? ? ? ? ? ? ? ? ? ?在詩人的筆墨下,梨花比雪白,梨花時寂寞時感嘆,他們總是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梨花上。人生的惆悵或快意,似乎都與梨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春天梨花開的古詩句
1. 關于春天梨花的古詩句
關于春天梨花的古詩句 1.春天梨花的詩句
《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
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次韻梨花》——宋·黃庭堅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墻東。
《梨花》——宋·黃庭堅
巧解逢人笑,還能亂蝶飛。
清風時入戶,幾片落新衣。
《壓沙寺梨花》——宋·黃庭堅
壓沙寺后千株雪,長樂坊前十里香。
寄語春風莫吹盡,夜深留與雪爭光。
《左掖梨花》——唐·武元衡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
隨風蝶影翻,誤點朝衣赤。
《梨花》——唐·錢起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
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梨花》三首——宋·陸游
開向春殘不恨遲,綠楊窣地最相宜。
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邊鸞畫折枝。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
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嘉陵江色嫩如藍,鳳集山光照馬銜。
楊柳梨花迎客處,至今時夢到城南。
2.描寫梨花的古詩句
最佳答案 檢舉 隱藏 1.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3.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 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東坡) 5.紅袖織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隱) 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 7.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 8.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 9.啟朱唇、金風桂子,喚殘夢、微雨梨花。
(《玉蝴蝶》) 10.雪嶺松邊路,月寒湖上村。縹緲梨花入夢云。
巡,小檐芳樹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元 吳鎮 小令《[南呂]金字經·梅邊》) 天下的花中,要說白,當數梨花。
春風蕩漾,梨樹花開,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艷含香,風姿綽約,真有“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 “梨花風起正清明, 游子尋春半出城”,古時候,每逢梨花盛開時節,人們最愛在花陰下歡聚,雅稱“洗妝”。
唐朝時,這一風俗十分盛行,據《唐余錄》記載:“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或至買樹?!?人們最愛用梨花作頭飾,當時,汝陽侯穆清叔賞梨花曾賦詩云:“共飲梨樹下,梨花插滿頭。
清香來玉樹,白議泛金甌。……” 歷代詩人鐘愛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寫梨花神、氣、韻、致的詩篇。
梨花白得清純,白得玉潔,白得無瑕,如雪一般晶瑩;美而不嬌,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純潔,這首先引起了詩人們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詠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
溫庭筠有詩云:“ 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雷淵贊梨花:“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
張建描寫梨花初綻為“嫩苞開破雪搓球”,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以“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贊美梨花。而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則從另一個角度把飛雪比作梨花:“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開白雪香”,古人曾把雪與梅花作過對比,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如將梨花與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遜雪之白,也不輸梅之香了。
清代文學家李漁贊曰:“雪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間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讀古人梨花詩,便覺有清香從紙上飄出,清涼怡人——“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
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保懹危?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風韻。
“一樹梨花一溪月”——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盡的溫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院子里梨花盛開,月光如水;池塘邊柳絮輕漾,春風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保ㄇ鹛帣C《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云滿衣裳月滿身,輕盈歸步過流塵”——夜色朦朧,星月臨空,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風中輕盈舞,偶有花瓣飄落,好似月光在閃爍,月色與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馳神往,陶然怡悅,嘆為觀止! 最妙的要數梨花經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嫵媚動人。
白居易一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寫楊貴妃在仙山上聽說唐玄宗的使者到來時潸然淚下的儀容,形象生動,刻意人微,明麗動人,可謂寫出了人間美色的極致。后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淚,如宋·王洙《梨花》詩:“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p>
文征明在《梨花》詩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淚” 梨花帶雨悲而不傷,卻寫出人間美色的極致,一滴滴,一點點的,不需風吹,自然引出心湖里那一圈圈又是憐,又是愛的癡情。在鋪墊環境和渲染氣氛時,詩人們也常常把梨花襯托出一種凄涼的意境、哀怨的心情。
如戴叔倫《春怨》詩“金鴨香消欲斷魂 ,梨花春雨掩重門”宋人李重元有一首《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作者用黃昏時雨打梨花的景象,襯托了一位深懷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態。周邦彥 “弄夜色 ,空馀滿地梨花雪”,用具體的梨花落滿地以象征“ 春去 ”。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滿地梨花如雪,極寫怨恨之情。汪元量《鶯啼序·重過金陵》:“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p>
周密有《浣溪沙》詞云“梨云如雪冷清明”,寫春殘的用語冷峭動人。杜牧詩:“帶葉梨花獨送春”。
梅堯臣《蘇幕遮·草》“落盡梨花春又了”以梨花落盡寫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吟誦古人詠梨花的詩句,只覺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潔清香,五臟六腑有說不出的妙境,愜意極了。
3.描寫梨花的古詩句有哪些
1、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2、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劉方平《春怨》
3、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4、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納蘭性德《采桑子·當時錯
5、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陣子·春景》
6、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陳亮《虞美人·東風蕩飏輕云縷
7、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
——周晉《點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8、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辛棄疾《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9、柳絮風輕,梨花雨細。
——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10、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11、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賀鑄《子夜歌·三更月》
擴展資料:
梨花,薔薇科梨屬,梨樹的花朵。梨樹,落葉喬木,葉圓如大葉楊,干有粗皮外護,枝撐如傘。春季開花,花色潔白,如同雪花,具有濃烈香味。果可供生食外,還可釀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藥用。
4.梨花的古詩句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3.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
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東坡)
5.紅袖織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隱)
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
7.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
8.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
9.啟朱唇、金風桂子,喚殘夢、微雨梨花。(《玉蝴蝶》)
10.雪嶺松邊路,月訂亥斥酵儷寂籌檄船漏寒湖上村??~緲梨花入夢云。巡,小檐芳樹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元 吳鎮 小令《[南呂]金字經·梅邊》)
5.描寫春天梨花美景的名句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萬樹江邊杏, 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 照在綠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 韓愈《春雪》 肅肅花絮晚, 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 春遠獨柴荊 唐 杜甫《春運》 描寫春天的詩句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p>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耧L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p>
6.描寫春天李花的詩句
李花贈張十一署
唐 韓愈
江陵城西二月尾,
花不見桃惟見李。
風揉雨練雪羞比,
波濤翻空杳無涘。
君知此處花何似,
白花倒燭天夜明,
群雞驚鳴官吏起。
金烏海底初飛來,
朱輝散射青霞開。
迷魂亂眼看不得,
照耀萬樹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游燕,
對花豈省曾辭杯。
自從流落憂感集,
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
后日更老誰論哉。
力攜一尊獨就醉,
不忍虛擲委黃埃。
李花二首
唐 韓愈
平旦入西園,梨花數株若矜夸。
旁有一株李,顏色慘慘似含嗟。
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匝至日斜。
忽憶前時經此樹,正見芳意初萌牙。
奈何趁酒不省錄,不見玉枝攢霜葩。
泫然為汝下雨淚,無由反旆羲和車。
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
冰盤夏薦碧實脆,斥去不御慚其花。
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暫入都交加。
夜領張徹投盧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長姬香御四羅列,縞裙練帨無等差。
靜濯明妝有所奉,顧我未肯置齒牙。
清寒瑩骨肝膽醒,一生思慮無由邪。
李
唐?李嶠
潘岳閑居日,王戎戲陌辰。
蝶游芳徑馥,鶯囀弱枝新。
葉暗青房晚,花明玉井春。
方知有靈干,特用表真人。
李花
唐?李商隱
李徑獨來數,愁情相與懸。
自明無月夜,強笑欲風天。
減粉與園籜,分香沾渚蓮。
徐妃久已嫁,猶自玉為鈿。
李花
宋?朱淑真
小小瓊英舒嫩白,
未饒深紫與輕紅。
無言路側誰知味,
惟有尋芳碟與蜂。
7.描寫梨花的優美古詩
天下的花中,要說白,當數梨花。春風蕩漾,梨樹花開,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艷含香,風姿綽約,真有“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
“梨花風起正清明, 游子尋春半出城”,古時候,每逢梨花盛開時節,人們最愛在花陰下歡聚,雅稱“洗妝”。唐朝時,這一風俗十分盛行,據《唐余錄》記載:“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或至買樹?!?人們最愛用梨花作頭飾,當時,汝陽侯穆清叔賞梨花曾賦詩云:“共飲梨樹下,梨花插滿頭。清香來玉樹,白議泛金甌?!?/p>
歷代詩人鐘愛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寫梨花神、氣、韻、致的詩篇。
梨花白得清純,白得玉潔,白得無瑕,如雪一般晶瑩;美而不嬌,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純潔,這首先引起了詩人們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詠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睖赝ン抻性娫疲骸?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雷淵贊梨花:“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睆埥鑼懤婊ǔ蹙`為“嫩苞開破雪搓球”,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以“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贊美梨花。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