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有哪些涂山寺 白居易古寺
很多朋友對于白居易的詩有哪些涂山寺和白居易古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白居易去過涂山寺嗎,有沒有誰知道這個典故
公元818年,對于大詩人白居易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他因向皇上直言進諫,從左拾遺位上被貶為忠州(今重慶忠縣)刺史。白居易時年46歲,接到公文后,他打點起行裝,從長安起程,經劍閣入川,輾轉來到渝州。白居易在渝州沒有親朋好友,拿著朝廷的公文,加上赫赫的詩名,本可以去渝州府請求接待,但他沒有這樣做,作為被貶之人,何必給人增添麻煩呢?權作渝州的匆匆過客吧!
白居易下榻在南岸下浩旅館,夕陽西下時,他推開窗欞,只見窗外一帶大山蒼蒼莽莽,山中隱隱露出廟宇的飛檐。白居易問店小二:“請問此是何山、何廟?”店小二回答:“此山叫涂山,廟即涂山寺。”白居易心想:我自幼熟讀經史,均言涂山是大禹娶涂山氏之所,沒想到卻在這里,心中頓生游覽涂山寺的想法。
第二天,白居易吃過早飯,準備進山了。店小二見他沒找向導,就借給他一匹識途的老馬,那匹老馬慢悠悠地馱著他往涂山寺走去。
涂山寺的香火十分興旺了,但由于時近黃昏,寺前依然門可羅雀。白居易對佛一向虔誠,老遠就下了馬,牽著僵繩徒步行進。見有香客到來,老和尚迎上前,雙手合十,道了一聲“阿彌陀佛”,問道:“施主黃昏到此,有何貴干?”白居易也雙手合十,道了一聲“阿彌陀佛”,回答:“請問師傅,天色已晚,能在此留住一宿嗎?”老和尚聽出來者不是本地口音,又見他風度翩翩,氣度非凡,隨口問道:“施主從北方來吧?”白居易點頭回答:“在下白居易,從長安來,到忠州去,路過渝州,特來貴寺拜謁。”老和尚一聽,連忙丟下掃帚,俯身便拜:“原來是香山居士,久仰久仰!請進請進!”老和尚頗愛白詩,如今大詩人近在咫尺,欣喜若狂。他打掃出一間上房,請白居易休息,又從香積廚叫來飯菜,請白居易享用。隨后,他手捧《白氏長慶集》,亦步亦趨地挪到白居易面前,向白居易討教律詩。白居易游覽涂山后心情很好,當夜倒也十分健談,他從律詩的句式講起,重點講了七言和絕句。老和尚聽得津津有味,夜深了,還扭住白居易不肯罷休。
次日,白居易本來想趁早下山,老和尚因為想聽白居易談詩,死活挽留他。白居易被扭不過,只得在寺里一連住了四天,先后給老和尚講了律詩的押韻、平仄和對仗……
第四天清晨,白居易想到自己忠州的行程,無論如何堅持要走了。老和尚見留不住,在大雄寶殿擺下文房四寶,懇請白居易留下墨跡。白居易心想:自己一來在寺里打擾老和尚多日,二來游覽涂山心有所感,便拈筆蘸墨,寫下一首《獨游涂山寺》:“野徑行無伴,僧房宿有期。涂山來去熟,唯是馬蹄知。”——這首《獨游涂山寺》現已收入《全唐詩》。
白居易有哪些詩
白居易的詩有:
1、《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3 、《后宮詞》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4、《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的詩有哪些。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6、《買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7、《輕肥》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夸赴軍中宴,走馬去如云。樽(上三田下缶)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8、《送兄弟回雪夜》日晦云氣黃,東北風切切。時從村南還,新與兄弟別。離襟淚猶濕,回馬嘶未歇。欲歸一室坐,天陰多無月。夜長火消盡,歲暮雨凝結。寂寞滿爐灰,飄零上階雪。對雪畫寒灰,殘燈明復滅。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發。所遇皆如此,頃刻堪愁絕。回念入坐忘,轉憂作禪悅。平生洗心法,正為今宵設。
9、《和元九悼往感舊蚊幬作》美人別君去,自去無處尋。舊物零落盡,此情安可任?唯有纈紗幌,塵埃日夜侵。馨香與顏色,不似舊時深。透影燈耿耿,籠光月沉沉。中有孤眠客,秋涼生夜衾。舊宅牡丹院,新墳松柏林。夢中咸陽淚,覺后江陵心。含此隔年恨,發為中夜吟。無論君自感,聞者欲沾襟。
10、《八駿圖》穆王八駿天馬駒,后人愛之寫為圖。背如龍兮頸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壯。
11、《八月三日夜作》露白月微明,天涼景物清。草頭珠顆冷,樓角玉鉤生。氣爽衣裳健,風疏砧杵鳴。夜衾香有思,秋簟冷無情。
1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13、《巴水》城下巴江水,春來似麴塵。軟沙如渭曲,斜岸憶天津。影蘸新黃柳,香浮小白蘋。臨流搔首坐,惆悵為何人?
14、《把酒》把酒仰問天,古今誰不死?所貴未死間,少憂多歡喜。窮通諒在天,憂喜即由己。是故達道人,去彼而取此。
15、《白發》白發生來三十年,而今須鬢盡皤然。歌吟終日如狂叟,衰疾多時似瘦仙。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元朝念蕊珠篇。其余便被春收拾,不作閑游即醉眠。
白居易的詩歌有什么呢?
大林寺桃花 琵琶行 憶江南 暮江吟 錢塘湖春行 和楊同州寒食干坑會后聞楊工部欲到知予與 賦得古原草送別 觀刈麥 長相思 題岳陽樓 憶江南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早春閑行 采蓮曲 花非花 江南春 歲暮道情二首 同十一醉憶元九 聽琵琶勸殷協律酒 宿西林寺 十二時行孝文 十二時行孝文 同崔十八宿龍門兼寄令狐尚書馮常侍 十二時行孝文 早春即事 十二時行孝文 十二時行孝文 代春贈 答春 賣炭翁 直中書省 邯鄲冬至夜思家 潮 憶江南 櫻桃花下嘆白發 句 句 望江州 浪淘沙 送客南遷 中書連直寒食不歸因懷元九 答山侶 早朝思退居 殘春曲 禁中口號。 傷春詞 期不至 題新居寄元八 登龍尾道南望憶廬山舊隱 馮閣老處見與嚴郎中酬和詩因戲贈絕句 初著緋戲贈元九 和韓侍郎苦雨 晚春重到集賢院 后宮詞 寄題楊萬州四望樓 野行 代州民問 春江 別種東坡花樹兩絕 惻惻吟 棣華驛見楊八題夢兄弟詩 商山路有感 題廬山山下湯泉 晚出西郊 紅藤杖 杖出南蠻 霖雨苦多江湖暴漲塊然獨望因題北亭 題王處士郊居 歲晚旅望 浦中夜泊 盧侍御與崔評事為予于黃鶴樓置宴宴罷同望 舟中讀元九詩 題四皓廟 罷藥 白鷺 聞蟲 寒食夜有懷 感化寺見元九劉三十二題名處 村居寄張殷衡 病中得樊大書 嘆元九 眼暗 得袁相書 曲江夜歸聞元八見訪 病中答招飲者 初貶官過望秦嶺 自此后詩江州路上作。 韓公堆寄元九 聽水部吳員外新詩因贈絕句 重到華陽觀舊居 恒寂師 靖安北街贈李二十 重傷小女子 累土山 高亭 賦得聽邊鴻 東樓醉 寄微之 時微之為虢州長史。 嘉慶李 白槿花 東城春意 新秋 夜入瞿唐峽 贈康叟 贈江客 殘暑招客 潯陽秋懷贈許明府 九日醉吟 題崔使君新樓 戲答諸少年 廬山草堂夜雨獨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員外 吳宮辭 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 鐘陵餞送 自江州司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澤聊書鄙誠 聞龜兒詠詩 閑意 興果上人歿時題此訣別兼簡二林僧社 歲暮 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 聽李士良琵琶 人各賦二十八字。 九江春望 贈內子 自題 尋郭道士不遇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夢微之 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戲贈李十三判官 彭蠡湖晚歸 酬贈李煉師見招 登西樓憶行簡 羅子 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聞李六景儉自河東令授唐鄧行軍司馬以詩賀之 箬峴東池 雨夜贈元十八 上香爐峰 南浦歲暮對酒送王十五歸京 除夜 聞樂感鄰 結之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 贈皇甫賓客 歸履道宅 贈夢得 答尉遲少尹問所須 自題 陜府王大夫相迎偶贈 勸酒十四首并序 和令狐相公寄劉郎中兼見示長句 即事 偶詠 醉中重留夢得 雪夜喜李郎中見訪兼酬所贈 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句 晚歸府 夜宴惜別 歸來二周歲 題岐王舊山池石壁 題平泉薛家雪堆莊 和微之道保生三日 天津橋 不準擬二首 府中夜賞 府西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偶題十六韻 舟中夜坐 看采菱 夭老 秋池 日高臥 自詠 洛陽春 過溫尚書舊莊 無夢 對小潭寄遠上人 嘗黃醅新酎憶微之 神照上人 照以說壇為佛事。 老慵 醉吟 招客 天宮閣早春 晚歸早出 重修府西水亭院 與諸公同出城觀稼 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歲暮言懷 睡覺 和夢得冬日晨興 雪夜對酒招客 解印出公府 出府歸吾廬 再授賓客分司 三適贈道友 洛陽有愚叟 張常侍相訪 歲暮 自問 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 聞歌者唱微之詩 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鎮浙東 送考功崔郎中赴闕 罷府歸舊居 自此后重授賓客歸履道宅作。 睡覺偶吟 問支琴石 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蘇州劉郎中 洛中春游呈諸親友 酬李二十侍郎 贈草堂宗密上人 犬鳶 開襟 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 偶作二首 詔下 晚涼偶詠 酬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示兼呈夢得 時夢得 六年冬暮贈崔常侍晦叔 時為河南尹。 戲招諸客 茅城驛 洛下寓居 味道 除夜寄微之 重寄別微之 問遠師 答微之上船后留別 答微之泊西陵驛見寄 秋游平泉贈韋處士閑禪師 安穩眠 寄情 吳宮辭 祭社宵興燈前偶作 渡淮 自詠 題籠鶴 揀貢橘書情 郡中夜聽李山人彈三樂 聞行簡恩賜章服喜成長句寄之 對酒吟 除蘇州刺史別洛城東花 船夜援琴 泛太湖書事寄微之 題新館 西樓喜雪命宴 酬劉和州戲贈 小舫 三月二十八日贈周判官 病中多雨逢寒食 城上夜宴 題東虎丘寺六韻 夜游西虎丘寺八韻 和令狐相公新于郡內栽竹百竿拆壁開軒旦夕對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見和憶吳中舊游五首 和劉郎中學士題集賢閣 觀幻 和劉郎中望終南山秋雪 廣府胡尚書頻寄詩因答絕句 雙鸚鵡 讀鄂公傳 僧院花 老戒 齋月靜居 寄答周協律 來詩多敘蘇州舊游。 贈悼懷太子挽歌辭二首 奉詔撰進。 雨中招張司業宿 和集賢劉學士早朝作 題崔常侍濟源莊 池窗 逢舊 恨詞 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 玩迎春花贈楊郎中 臨都驛答夢得六言二首 洛下諸客就宅相送偶題西亭 答尉遲少監水閣重宴 賦得邊城角 姚侍御見過戲贈 寄太原李相公 奉使途中戲贈張常侍 秘省后廳 晚寒 百日假滿 題報恩寺 宿靈巖寺上院 酬別周從事二首 江上對酒二首 寫新詩寄微之偶題卷后 自喜 與夢得同登棲靈塔 過敷水 秋齋 涂山寺獨游 登靈應臺北望 和郭使君題枸杞 惜(木有)李花 別楊穎士、盧克柔、殷堯藩 和錢員外答盧員外《早春獨游曲江見寄長句》 東墟晚歇 時退居渭村。 翰林院中感秋懷王質夫 王居仙游山。 權攝昭應,早秋書事,寄元拾遺兼呈李司錄 秋日 和元九悼往 感舊蚊幬作。 答崔侍郎、錢舍人書問,因繼以詩 初出城留別 夜琴 贈蘇少府 池畔二首 三年為刺史二首 山雉 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戲題新栽薔薇 時尉周至。 自城東至以詩代書戲招李六拾遺崔二十六先輩 縣南花下醉中留劉五 宿楊家 醉中留別楊六兄弟 三月二十日別。 感故張仆射諸妓 除夜宿洺州 長安送柳大東歸 長安閑居 早春獨游曲江 時為校書郎。 秘書省中憶舊山 除夜寄弟妹 寒食臥病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 座上作。 晚秋夜 答元奉禮同宿見贈 感發落 重酬錢員外 答張籍因以代書 寄陳式五兄 庾順之以紫霞綺遠贈以詩答之 送元八歸鳳翔 雨雪放朝因懷微之 詠懷 曲江獨行 自此后在翰林時作。 同錢員外題絕糧僧巨川 絕句代書贈錢員外 見元九悼亡詩因以此寄 寒食夜 晚秋閑居 秋暮郊居書懷 長安早春旅懷 寄湘靈 及第后憶舊山 題元十八溪亭 亭在廬山東南五老峰下。 哭劉敦質 登樂游園望 委順 宿溪翁 時初除郎官赴朝。 衰病無趣因吟所懷 廢琴 開元寺東池早春 郊下 遺懷 征秋稅畢題郡南亭 因沐感發,寄郎上人上二首 早蟬 早秋晚望兼呈韋侍御 哭李三 別李十一后重寄 自此后江州路上作。 贈別崔五 漸老 送幼史 送客春游嶺南二十韻 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 西原晚望 感鏡 旱熱二首 寄韜光禪師 不能忘情吟 逸老 哭師皋 夢裴相公 燕詩示劉叟 海漫漫-戒求仙也 蠻子朝-刺將驕而相備位也 捕蝗-刺長吏也 昆明春-思王澤之廣被也 攜諸山客同上香爐峰,遇雨而還,沾濡狼藉, 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 履信池櫻桃島上,醉后走筆,送別舒員外,兼 春晚寄微之 杏園花落時招錢員外同醉 同錢員外禁中夜直 獨酌憶微之 時對所贈盞。 八月十五日夜聞崔大員外翰林獨直對酒玩月因 初到洛下閑游 贈楚州郭使君 喜罷郡 南院 閑詠 初授秘監并賜金紫閑吟小酌偶寫所懷 寶歷二年八月三十日夜夢后作 望亭驛酬別周判官 酒筵上答張居士 鸚鵡 河亭晴望 九月八日。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偶眠 酬皇甫賓客 答蘇庶子 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夢得 宿竇使君莊水亭 龍門下作 和劉郎中傷鄂姬 贈東鄰王十三 答林泉 將發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寵行以長句 喜錢左丞再除華州以詩伸賀 和錢華州題少華清光絕句 代迎春花招劉郎中 閑出 題洛中第宅 伊州 早朝 答裴相公乞鶴 晚從省歸 北窗閑坐 曲江有感 杏園花下贈劉郎中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劉郎中 微之就拜尚書居易續除刑部因書賀意兼詠離懷 華州西 從陜至東京 認春戲呈馮少尹李郎中陳主簿 魏堤有懷 代夢得吟 送陜州王司馬建赴任 建,善詩者。 楊家南亭 早寒 不出 和劉郎中曲江春望見示 送東都留守令狐尚書赴任 自題新昌居止因招楊郎中小飲 賦得烏夜啼 送河南尹馮學士赴任 病假中龐少尹攜魚酒相過 聽田順兒歌 詠懷 重詠 重題小舫贈周從事兼戲微之 奉送三兄 官宅 馬墜強出贈同座 酬微之開拆新樓初畢相報末聯見戲之作 郡中閑獨寄微之及崔湖州 新載梅 正月三日閑行 夜歸 答劉和州禹錫 訪皇甫七 偶飲 代諸妓贈送周判官 赴蘇州至常州答賈舍人 宣武令狐相公以詩寄贈傳播吳中聊用短章用伸 閑臥 早春憶微之 失鶴 自感 詩解 聞歌妓唱嚴郎中詩因以絕句寄之 嚴前為郡守 柘枝妓 醉戲諸妓 北院 酬微之夸鏡湖 雪中即事答微之 醉封詩筒寄微之 臥疾 遠師 看常州柘枝贈賈使君 留題郡齋 別州民 好聽琴 途中題山泉 欲到東洛得楊使君書因以此報 夢劉二十八因詩問之 秋池獨泛 座中戲呈諸少年 水堂醉臥問杜三十一 辨味 變法 勸行樂 自問 夜調琴憶崔少卿 閑吟二首 獨游玉泉寺 三月三十日。 贈鄰里往還 王子晉廟 晚起 宗實上人 實即樊司空之子,舍官位妻子出 清閑上人 自蜀入洛,于長壽寺說法度人。 彈秋思 早出晚歸 魏王堤 分司初到洛中偶題六韻兼戲呈馮尹 缽塔院如大師 和微之任校書郎日過三鄉 和微之十七與君別及朧月花枝之詠 和微之嘆槿花 思往喜今 登天宮閣 新雪二首 寄楊舍人。 閑忙 題西亭 哭崔兒 初喪崔兒報微之晦叔 哭皇甫七郎中 (氵是) 除夜 府西池 從龍潭寺至少林寺題贈同游者 夜從法王寺下歸岳寺 宿龍潭寺 任老 勉閑游 答蘇六 秋游 偶作 游平泉贈晦叔 不出門 嘆病鶴 臨都驛送崔十八 對鏡 期宿客不至 問移竹 答崔十八 同崔十八寄元浙東王陜州 答蘇庶子月夜聞家僮奏樂見贈 偶吟 病免后喜除賓客 五鳳樓晚望 六年八月十日作。 寄劉蘇州 送客 老病 憶晦叔 元相公挽歌詞三首 戲答皇甫監 時皇甫監初喪偶。 池邊即事 酬夢得秋夕不寐見寄 題周家歌者 憶夢得 夢得能唱竹枝,聽者愁絕。 贈同座 贈韋煉師 春去 自悲 晚題東林寺雙池 贈寫真者 劉十九同宿 時淮寇初破。 送友人上峽赴東川辭命 夜送孟司功 東墻夜合樹去秋為風雨所摧今年花時悵然有感 病起 夢亡友劉太白同游彰敬寺 除忠州寄謝崔相公 洪州逢熊孺登 初著刺史緋答友人見贈 又答賀客 別草堂三絕句 潯陽宴別 此后忠州路上作。 戲贈戶部李巡官 自到潯陽生三女子因詮真理用遣妄懷 湖亭與行簡宿 山中戲問韋侍御 送蕭煉師步虛詞十首卷后以二絕繼之 題峽中石上 東亭閑望 聽竹枝贈李侍御 和行簡望郡南山 留北客 東樓招客夜飲 醉后戲題 送蕭處士游黔南 競渡 見楊弘貞詩賦因題絕句以自諭 送人貶信州判官 看花屋 裴五 仇家酒 游城南留元九李二十晚歸 廣宣上人以應制詩見示因以贈之詔 見元九 高相宅 張十八 答勸酒 雨夜憶元九 雨中攜元九詩訪元八侍御 贈楊秘書巨源 發商州 夢舊 戲題盧秘書新移薔薇 病中作 渭村酬李二十見寄 初授贊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舟行阻風寄李十一舍人 雨中題衰柳 題李山人 讀莊子 風雨中尋李十一因題船上 過鄭處士 商山路驛桐樹昔與微之前后題名處 德宗皇帝挽歌詞四首 初除尚書郎,脫刺史緋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楊八 奉酬李相公見示絕句 時初聞國喪。 喜山石榴花開 去年自廬山移來。 戲贈蕭處士清禪師 錢虢州以三堂絕句見寄因以本韻和之 三月三日 寒食夜 酬嚴中丞晚眺黔江見寄 和元少尹新授官 朝回和元少尹絕句 重和元少尹 中書夜直夢忠州 初加朝散大夫又轉上柱國 行簡初授拾遺同早朝入閣因示十二韻 見于給事暇日上直寄南省諸郎官詩因以戲贈 題新昌所居 長洲苑 長樂坡送人賦得愁字 獨眠吟二首 吳七郎中山人待制班中偶贈絕句 西省對花憶忠州東坡新花樹因寄題東樓 暮歸 新秋早起有懷元少尹 錢侍郎使君以題廬山草堂詩見寄因酬之 慈恩寺有感 時杓直初逝,居敬方病。 曲江獨行招張十八 元家花 送馮舍人閣老往襄陽 惜小園花 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 喜張十八博士除水部員外郎 與沈楊二舍人閣老同食敕賜櫻桃玩物感恩因成 勸我酒 對鏡吟 寄崔少監 醉題沈子明壁 經溱洧 和寄問劉白 時夢得與樂天方舟西上。 二月五日花下作 病中宴坐 殘春詠懷贈楊慕巢侍郎 閑居春盡 詔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詠所懷 寄楊六侍郎 時楊初授戶部,予不赴同州。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其日獨游香山 答夢得秋庭獨坐見贈 齋戒滿夜戲招夢得 雪中酒熟欲攜訪吳監先寄此詩 酬令公雪中見贈訝不與夢得同相訪 香山下卜居 無長物 以詩代書寄戶部楊侍郎勸買東鄰王家宅 曉眠后寄楊戶部 幽居早秋閑詠 和令狐仆射小飲聽阮咸 晚春欲攜酒尋沈四著作先以六韻寄之 同夢得暮春寄賀東西川二楊尚書 喜小樓西新柳抽條 與夢得偶同到敦詩宅感而題壁 楊六尚書新授東川節度使代妻戲賀兄嫂二絕 閑游即事 六十六 令公南莊花柳正盛欲偷一賞先寄二篇 送劉五司馬赴任硤州兼寄崔使君 菩提寺上方晚眺 且游 家釀新熟每嘗輒醉妻侄等勸令少飲因成長句以 歲暮病懷贈夢得 時與夢得同患足疾。 感舊石上字 齋戒 酬夢得見喜疾瘳 枕上作 答閑上人來問因何風疾 病中五絕句 送嵩客 罷灸 問皇甫十 早春獨登天宮閣 追歡偶作 天宮閣秋晴晚望 酬夢得暮秋晴夜對月相憶 聽歌 所懷 初冬即事呈夢得 蘇州故吏 奉和思黯自題南莊見示兼呈夢得 送蘄春李十九使君赴郡 自題酒庫 新歲贈夢得 送盧郎中赴河東裴令公幕 夢得臥病攜酒相尋先以此寄 早夏曉興贈夢得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園四韻見示 寄李蘄州 酬夢得早秋夜對月見寄 題謝公東山障子 謝楊東川寄衣服 自詠 夢微之 時熱少見客因詠所懷 石上苔 林下樗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 題香山新經堂招僧 寄題廬山舊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侶 春晚詠懷贈皇甫朗之 談氏外孫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戲呈夢得 病入新正 臥疾來早晚 病后寒食 樂世 一名六幺。 對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 三年除夜 心重答身 病后喜過劉家 贈舉之仆射 今春與仆射三為寒食之會。 盧尹賀夢得會中作 題朗之槐亭 勸夢得酒 寄潮州楊繼之 雪暮偶與夢得同致仕裴賓客王尚書飲 雪朝乘興欲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韻戲之 題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洞中蝙蝠 自戲三絕句 失題 戲和微之答竇七行軍之作 早春西湖閑游,悵然興懷,憶與微之同賞,因 驃國樂-欲王化之先邇后遠也 畫竹歌 惜牡丹花二首 客中守歲 百煉鏡-辨皇王鑒也 宿紫閣山北村 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 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 游悟貞寺回山下別張殷衡 送陳許高仆射赴鎮 香山寺二絕 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寄新調弄譜 三月三日祓禊洛濱 香山居士寫真詩 三謠·素屏謠 櫻桃花下有感而作 大社觀獻捷詩 無可奈何歌 池上篇 和河南鄭尹新歲對雪 勸酒 南陽小將張彥硤口鎮稅人場射虎歌 壽安歇馬重吟 西還壽安路西歇馬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別楊同州后卻寄 與裴華州同過敷水戲贈 招韜光禪師 三謠·蟠木謠 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游,戲贈五十韻 繼之尚書自余病來寄遺非一,又蒙覽醉吟先生 池鶴八絕句·烏贈鶴 宅西有流水,墻下構小樓,臨玩之時,頗有幽 夢得前所酬篇有煉盡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 過裴令公宅二絕句 楊六尚書頻寄新詩,詩中多有思閑相就之志, 贈思黯 酬皇甫十早春對雪見贈 代林園戲贈 冬日平泉路晚歸 閑園獨賞 宿香山寺酬廣陵牛相公見寄 偶以拙詩數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 和夢得 二月一日作,贈韋七庶子 途中作 感悟妄緣,題如上人壁 和武相公感韋令公舊池孔雀 寄生衣與微之,因題封上 蜀路石婦 酬元九對新栽竹有懷見寄 月夜登閣避暑 七夕 司天臺-引古以儆今也 胡旋女-戒近習也 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 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短歌行 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苦熱喜涼 竹窗 曲江感秋二首 玩新庭樹,因詠所懷 喜晴聯句 即事寄微之 七言十二句贈駕部吳郎中七兄 入峽次巴東 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于灃上,十四年三月 潯陽春三首·春來 琵琶 商山路有感 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 燕子樓三首 新春江次 東城桂三首 舒員外游香山寺數日不歸,兼辱尺書,大夸勝 吾土 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 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 聞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時予亦宿崔家依仁新 吟前篇,因寄微之 題崔常侍濟上別墅 贈僧五首·缽塔院如大師 恨去年 憶廬山舊隱及洛下新居 華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創樓臺,錢左丞 有小白馬乘馭多時,奉使東行至稠桑驛,溘然 題噴玉泉 出使在途,所騎馬死,改乘肩輿,將歸長安, 有雙鶴留在洛中,忽見劉郎中依然鳴顧,劉因 送陜府王大夫 酬嚴給事 柘枝詞 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 令狐相公拜尚書后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 昨以拙詩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內栽竹百竿,拆壁開 見殷堯藩侍御憶江南詩三十首,詩中多敘蘇杭 琴酒 臥聽法曲霓裳 失婢 和楊師皋傷小姬英英 想東游五十韻 長樂亭留別 答崔十八見寄 池上即事 予與微之,老而無子,發于言嘆,著在詩篇。 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員外、鄭二侍御同年,四 故衫 朝課 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 府齋感懷酬夢得 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醉中狂歌,凡 早冬游王屋,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壇,偶吟 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羅剎之謔,因嘲 酬微之 答微之詠懷見寄 蘇州李中丞以元日郡齋感懷詩寄微之及予,輒 京使回,累得南省諸公書,因以長句詩寄謝蕭 內道場永讙上人就郡見訪,善說維摩經,臨別請 紫陽花 崔湖州贈紅石琴薦煥如錦文,無以答之,以詩 題靈巖寺 題道宗上人十韻 勸酒 六年春贈分司東都諸公 答崔賓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見寄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新樓北園偶集,從孫公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望曉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朝回與王煉師游南山下 喚笙歌 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兼呈張侍御二十八丈, 重答劉和州 九日寄微之 齊云樓晚望偶題十韻兼呈馮侍御,周、殷二協 留別微之 答次休上人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書,喜與杭越鄰郡,因成長 早飲湖州酒,寄崔使君 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 酬周協律 埇橋舊業 酬皇甫庶子見寄 贈侯三郎中 秋晚 分司 臨池閑臥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藍橋驛見元九詩 江夜舟行 紅藤杖 獨樹浦雨夜寄李六郎中 盧侍御小妓乞詩,座上留贈 題山石榴花 宿西林寺,早赴東林滿上人之會因寄崔二十二 百花亭晚望夜歸 詠懷 早發楚城驛 正月十五日夜,東林寺學禪,偶懷藍田楊主簿 錢湖州以箬下酒,李蘇州以五(酉殳)酒,相次 醉中酬殷協律 奉和李大夫題新詩二首各六韻·忘筌亭 赴杭州重宿棣華驛,見楊八舊詩,感題一絕 不睡 初罷中書舍人 元十八從事南海,欲出廬山臨別舊居,有戀泉 對酒 題詩屏風絕句 答微之 對酒 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 問韋山人山甫 初除官,蒙裴常侍贈鶻銜瑞草緋袍魚袋,因謝 黃石巖下作 西河雨夜送客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元九以綠絲布白輕褣見寄,制成衣服,以詩報 龍花寺主家小尼 空閨怨 和萬州楊使君四絕句·白槿花 冬至夜 答州民 醉后贈人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誥,與王十一、李七、元九 醉后 西省北院新構小亭,種竹開窗,東通騎省,與 舊房 予與故刑部李侍郎早結道友,以藥術為事,與 草詞畢遇芍藥初開,因詠小謝紅藥當階翻詩, 城西別元九 陳家紫藤花下贈周判官 游小洞庭 贈言 泛春池 禁中月 祇役駱口驛,喜蕭侍御書至,兼睹新詩,吟諷 城鹽州-美圣謨而誚邊將也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逍遙詠 嘆老三首 觀兒戲 與諸同年賀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蕭尚書亭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酬哥舒大見贈 見尹公亮新詩,偶贈絕句 途中寒食 寒閨夜 聞微之江陵臥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 八月十五日夜,聞崔大員外翰林獨直,對酒玩 寄內 重過秘書舊房,因題長句 李十一舍人松園飲小酎酒,得元八侍御詩,敘 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太行路-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 立部伎-刺雅樂之替也 華原磬-刺樂工非其人也 上陽白發人-愍怨曠也 杏為梁-刺居處僭也 古冢狐-戒艷色也 永崇里觀居 松聲 寄張十八 過李生 招東鄰 對酒示行簡 詠懷 湖亭晚望殘水 鄧州路中作 朱藤杖紫驄吟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 嚴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東南樓,因名清輝,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 新池 南池 宿池上 翻經臺 寄題上強山精舍寺 一字至七字詩 九老圖詩 和裴相公傍水閑行絕句 青冢 思子臺有感二首 微之敦詩晦叔相次長逝,巋然自傷,因成二絕 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 嘗新酒憶晦叔二首 題王家莊臨水柳亭 拜表回閑游 玉泉寺南三里澗下,多深紅躑躅,繁艷殊常, 侍中晉公欲到東洛,先蒙書問,期宿龍門,思 讀老子 詩酒琴人,例多薄命,予酷好三事,雅當此科 贈談客 嘗酒聽歌招客 偶于維揚牛相公處覓得箏,箏未到,先寄詩來 長齋月滿,攜酒先與夢得對酌,醉中同赴令公 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見寄二十四韻 吳秘監每有美酒,獨酌獨醉,但蒙詩報,不以 龍門送別皇甫澤州赴任、韋山人南游 劉蘇州寄釀酒糯米,李浙東寄楊柳枝舞衫,偶 韋七自太子賓客再除秘書監,以長句賀而餞之 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過,同宴見贈 過永寧 往年稠桑,曾喪白馬,題詩廳壁,今來尚存, 和楊同州寒食乾坑會后,聞楊工部欲到,知予 五月齋戒,罷宴徹樂,聞韋賓客、皇甫郎中飲 醉游平泉 和韋庶子遠坊赴宴未夜先歸之作兼呈裴員外 楊柳枝二十韻 醉后聽唱桂華曲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因 東城晚歸 和楊六尚書喜兩弟漢公轉吳興,魯士賜章服, 夢得相過,援琴命酒,因彈秋思,偶詠所懷, 慕巢尚書書云室人欲為置一歌者,非所安也。 同夢得和思黯見贈,來詩中先敘三人同宴之歡 自罷河南,已換七尹,每一入府,悵然舊游, 西樓獨立 酬夢得比萱草見贈 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 見敏中初到邠寧秋日登城樓詩,詩中頗多鄉思 近見慕巢尚書詩中屢有嘆老思退之意,又于洛 和東川楊慕巢尚書府中獨坐,感戚在懷,見寄 分司洛中多暇,數與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 又戲答絕句 令狐相公與夢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淺,一 洛下雪中,頻與劉李二賓客宴集,因寄汴州李 酬裴令公贈馬相戲 早春持齋,答皇甫十見贈 聽歌六絕句·聽都子歌 聽歌六絕句·想夫憐 立秋夕涼風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 開成二年夏聞新蟬贈夢得 和思黯居守獨飲偶醉見示六韻,時夢得和篇先 病中辱崔宣城長句見寄,兼有觥綺之贈,因以 前有別楊柳枝絕句,夢得繼和云春盡絮飛留不 宣州崔大夫閣老忽以近詩數十首見示,吟諷之 在家出家 因夢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 感事 和裴令公南莊絕句 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 胡、吉、鄭、劉、盧、張等六賢皆多年壽,予 河陽石尚書破回鶻、迎貴主、過上黨射鷺鶿, 予與山南王仆射起、淮南李仆射紳,事歷五朝 偶題鄧公 早入皇城贈王留守仆射 亭西墻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韻,頗有 李盧二中丞各創山居,俱夸勝絕,然去城稍遠 感舊 李留守相公見過,池上泛舟,舉酒話及翰林舊 閏九月九日獨飲 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 歲暮夜長,病中燈下聞盧尹夜宴,以詩戲之且 送王卿使君赴任蘇州,因思花迎新使感舊游, 對新家醞玩自種花 以詩代書,酬慕巢尚書見寄 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 醉中得上都親友書,以予停俸多時,憂問貧乏 贈薛濤 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十韻 聽蘆管 送滕庶子致仕歸婺州 送劉郎中赴任蘇州 福先寺雪中餞劉蘇州 除夜言懷,兼贈張常侍 送張常侍西歸 三謠·朱藤謠 窗中列遠岫 玉水記方流 和柳公權登齊云樓 毛公壇 靈巖寺 閑游 狐泉店前作 贈盧績 曲江 歲夜詠懷,兼寄思黯 寒食日過棗團店 宿張云舉院 惜花 雨中訪崔十八 夢得得新詩 初見劉二十八郎中有感 夜題玉泉 拜表早出,贈皇甫賓客 贈鄭尹 贈張處士山人 池畔閑坐,兼呈侍中 初冬即事憶皇甫十 小庭寒夜寄夢得 陰雨 喜雨 過故洛城 吹笙內人出家 醉中見微之舊卷有感 齒落辭 秋霖即事聯句三十韻
獨游的詩句
《獨游》
幽圃多清致,殊方此日歡。松風欹枕聽,春草隔溪看。紅入桃花嫩,青還玉宇寬。獨游吾有意,終日憑欄干。
《獨游》
林臥情每閑,獨游景常晏。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獨游》
遠地難逢侶,閑人且獨行。上山隨老鶴,接酒待殘鶯。花當西施面,泉勝衛玠清。鵜鶘滿春野,無限好同聲。
《城南五題其二·獨游》
水曲林幽獨杖藜,郫筒香入亂花攜。輕肥不得尋春意,動要笙歌逐馬蹄。
帶涂的詩句
1
[宋]
蘇軾
涂香莫惜蓮承步
《菩薩蠻·涂香莫惜蓮承步》
爭奈當涂風物何
《答子勉三首?此詩為黃庭堅作?》
炯然蓮花出泥涂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
沾涂手足經年種
《讀仲閔詩卷,因成長句》
爭奈當涂風物何
《答子勉三首》
丹砂紫麝不用涂
《虎兒》
不惜春衫踐泥涂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
涂車芻靈皆假設
《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之柩是歲發首》
炯然蓮花出泥涂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2
[宋]
歐陽修
涂金燭引紫騮嘶
《玉樓春》
涂椒自已馥清香
《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
誰其代者當涂高
《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
遵涂率職直東下
《鞏縣初見黃河》
世涂多故踐言難
《寄韓子華》
道涂處險人多負
《夷陵書事寄謝三舍人》
日暮涂遠千山橫
《馬嚙雪》
3
[宋]
黃庭堅
當涂艤棹蒹葭外
《虞美人·平王本愛江湖住》
三涂八難所依怙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奈此當涂風月何
《太平州作二首》
漢宮嬌額半涂黃
《酴醾》
看人車馬溷泥涂
《與李公擇道中見兩客布衣班荊而坐對戲弈秋因》
往歲涂宮暗碧紗
《宋夫人挽詞》
4
[宋]
王之道
可憐嬌額半涂黃
《浣溪沙》
注唇涂額新妝了
《漁家傲·巖電晶熒君未老》
行并焦湖試問涂
《和孔純老按屬邑六首》
游山何敢避泥涂
《示隱靜恭老》
宮梅應喜額涂黃
《次韻伯遠運干見寄》
修涂計此始三程
《送陳南仲守象州》
為言與君不同涂
《送神童胡元弼元英從其父胡庭俊歸秋浦》
馬頭聊復問諸涂
《隱靜道中》
涂山漫想諸侯會
《次韻程德遠登清淮樓》
只今南北斷修涂
《出合肥北門二首》
5
[宋]
無名氏
涂歌邑誦揚徽懿
《導引·真人臨御》
涂山齊德翊成功
《導引·龜書畀姒》
愁晚容車來禁涂
《六州》
龍帷鳳翣已載涂
《六州》
6
[元]
元好問
世間東抹西涂手
《論詩三十首》
7
[宋]
釋正覺
我道伊撾涂毒鼓
《偈頌二百零五首》
漠漠涂窮有許愁
《頌古一百則》
8
[宋]
宋太宗
世涂煩惱一齊休
《緣識》
9
[宋]
釋慧遠
翻身師子通涂妙
《偈頌一百零二首》
10
[宋]
李曾伯
小卻猶當登從涂
《沁園春·極目江濤》
行人莫嘆泥涂苦
《衡陽道間》
暑涂挈挈問持裝
《題衡陽臨湘驛》
客涂憂緯為關情
《夜雨復晴》
飄殘羽袂委泥涂
《道音梅花可愛風無復存者》
拂滌征涂滿袂塵
《和鄭巽坡韻》
遠雙夷涂邁牧之
《送戴書記》
猶記孤軍出此涂
《戊戌冬護軍援廬濡自柵江入今日過之恍然如昨》
旄倪爭向道涂看
《將至桂林戒弗作詩飲酒》
惠暢西夷道德涂
《壽應茶馬》
11
[宋]
張炎
還似瘢痕涂獺髓
《蝶戀花·花占枝頭忺日焙》
12
[宋]
吳潛
三五阿婆涂抹遍
《賀新郎·拍手闌干外》
三五阿婆涂抹遍
《賀新郎·拍手闌干外》
泥涂爛處藏頭鰲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
阿婆涂抹情何在
《和謝惠計院二首》
筑涂成宅能移地
《四用出郊韻三首》
底用泥涂把谷栽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
西抹東涂老不禁
《喜雨三首》
13
[宋]
楊無咎
盡教涂抹費工夫
《西江月·沙上鷗群□戲》
14
[唐]
李商隱
涂改清廟生民詩
《韓碑》
幾時涂額藉蜂黃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
東周西雍此分涂
《次陜州先寄源從事》
露桃涂頰依苔井
《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15
[宋]
陳師道
晚起涂黃仍帶酒
《南鄉子·亂蕊壓枝繁》
歸涂囊盡不留錢
《送孝忠落解南歸》
末涂一過馬群空
《送章氏兄弟兼寄金山寧禪師》
醉舞行歌塞道涂
《興龍節致語口號》
16
[宋]
蘇泂
愿加涂乙始流行
《金陵雜興二百首》
17
[宋]
洪皓
斯民涂炭死亡多
《浣溪沙》
跋履修涂又八千
《寄蘭干》
過從莫憚涂泥濘
《次遷居見憶韻》
18
[宋]
張九成
欲逃陽貨遇諸涂
《論語絕句一百首》
19
[宋]
吳泳
綠珠弄笛椒涂屋
《滿江紅·伶俐聰明》
世涂逼仄動逢尤
《和張憲登烏尤山》
20
[宋]
釋慧性
兒孫隨后受涂糊
《偈頌一百零一首》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