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詩人辛棄疾的詩有哪些 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詩句
今天給各位分享宋朝詩人辛棄疾的詩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詩句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宋代詞人辛棄疾寫的詩詞有哪些?
1、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3、千古興亡多少事碰巖,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4、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5、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攔核名。可憐白發生!
6、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笑衡御埋一半山。
7、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8、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9、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0、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1、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12、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13、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14、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15、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辛棄疾有哪些著名詩詞?
辛棄疾最著名的十首詩詞如下:
1、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宋代〕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東風吹開了元宵夜的火樹銀花,花燈燦爛,就像千樹花開。從天而降的禮花,猶如星雨。豪華的馬車在飄香的街道行過。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轉向西邊,一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2、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宋代〕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譯文: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田里稻花飄香,蛙聲陣陣,似乎在告訴人們今年是一個豐收年。
天邊幾顆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便忽然出現在眼前。
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宋代〕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譯文: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把酒食分給部下享用,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一夢醒來,可惜已是白發人!
4、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宋代〕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譯文:
人年輕的時候不懂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而硬要說有愁。
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道:“好個涼爽的秋天呀!”
5、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宋代〕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譯文:
從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卻只見北固樓一帶的壯麗江山,千百年的盛衰興亡,不知經歷了多少變幻?說不清呀。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想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已統領著千軍萬馬。坐鎮東南,連年征戰,沒有向敵人低過頭。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難怪曹操說:“生下的兒子就應當如孫權一般!”
6、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翠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大兒子在小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在家里編織雞籠。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7、鷓鴣天·代人賦
辛棄疾 〔宋代〕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埋槐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譯文:
落日里寒鴉歸巢,一片傷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樹發出嫩綠的新芽顯出溫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親自感受這離愁別恨的苦楚,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
離腸寸斷,淚流難收。懷著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紅樓。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巒所阻隔,可還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桿上,一直凝望而彎搭友不能罷休。
8、西江月·遣興
辛棄疾 〔宋代〕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譯文:
喝醉酒我暫且盡情歡笑,哪有工夫整日發愁?近來我才覺得古人的書本,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
昨夜我醉倒在松樹旁,問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擺動是要來攙扶于我,連忙枝租用手一推說:“去!”
9、一剪梅·游蔣山呈葉丞相
辛棄疾 〔宋代〕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白石岡頭曲岸西。一片閑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譯文:
我獨自站在空闊無邊的鐘山上飲酒,天色已晚,天氣變寒,已經到了回去的時候。曾幾何時,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現在又依依惜別。你離開后,我將會有怎樣的一番思念。
長江西岸的白石崗,長滿了萋萋芳草,惹來一片離愁。我對你的思念不用山鳥來表達,就像桃李不會言語,下面卻自己出現了小路。
10、生查子·獨游雨巖
辛棄疾 〔宋代〕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譯文:
人在溪邊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藍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藍天上有飄動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飄動的白云里。
我放聲高歌,誰來應和?只聽空幽的山谷清音響起。那響聲不是來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聲悅耳無比。
宋代辛棄疾的詩
1、 君如無我,問君懷抱向誰開。 ——辛棄疾 《水調歌頭》
2、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 《丑奴兒》
3、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辛棄疾 《賀新郎》
4、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辛棄疾 《虞美人》
5、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6、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7、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 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綱,盡日惹風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 。娥眉曾有人 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 《摸魚兒》
8、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辛棄疾 《永遇樂》
9、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辛棄疾 《青玉案 元夕》
10、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 夢回人遠許多愁,明扮衫只在梨缺弊花風雨處。 ——辛棄疾 《玉樓春》
11、 怨無大小,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辛棄疾 《沁園春》
12、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激腔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辛棄疾 《鷓鴣天·代人賦》
13、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
14、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辛棄疾 《破 陣子·為陳 同甫賦壯詞以寄》
15、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辛棄疾 《賀新郎》
16、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 《青玉案》
17、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 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
18、 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 ——辛棄疾 《水龍吟》
19、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辛棄疾
20、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 ——辛棄疾 《摸魚兒》
21、 將軍百戰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辛棄疾 《 賀新郎·別 茂嘉十二弟》
22、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不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
23、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 ——辛棄疾 《采桑子》
24、 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辛棄疾
25、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棄疾 《西江月》
26、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辛棄疾 《鷓鴣天·代人賦》
27、 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辛棄疾
28、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辛棄疾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29、 少年不識愁滋味,卻道新涼好個秋。 ——辛棄疾
30、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 ——辛棄疾 《賀新郎》
辛棄疾的詩有哪些?
一、辛棄疾的代表作:
1、桑子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戲作
花向今朝粉面勻,柳因何事翠眉顰?東風吹雨細于塵。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懷樹更懷人。閑愁閑恨一番新。
3、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4、菩薩蠻 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5、清平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6、清平樂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7、清平樂 檢校山園書所見
連云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8、阮郎歸 耒陽道中為張處父推官賦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云。鷓鴣聲里數家村,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9、太常引 建康中秋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0、西江月 示兒曹以家事付之
萬事云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差州11、鷓鴣天 戲題村舍
雞鴨成群晚不收,桑麻長過屋山頭。有何不可吾方羨尺亂,要底都無飽便休。
新柳樹,舊沙洲,去年溪打那邊流。自言此地生兒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12、鷓鴣天 鵝湖歸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13、鷓鴣天 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虛困蔽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14、鷓鴣天 代人賦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15、玉樓春 戲賦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云橫渡,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舊住。
16、鵲橋仙 山行書所見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孤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17、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18、踏莎行 和趙國興知錄韻
吾道悠悠,憂心悄悄,最無聊處秋光到。西風林外有啼鴉,斜陽山下多衰草。
長憶商山,當年四老,塵埃也走咸陽道。為誰書到便幡然?至今此意無人曉。
19、定風波 暮春漫興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鐘。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20、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二、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宋朝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作品集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