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詩怎么樣(鄭板橋的詩怎么樣寫)
大家好,關于鄭板橋的詩怎么樣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鄭板橋的詩怎么樣寫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鄭板橋的詩詞有什么特點?
鄭板橋的詩詞帶有狂怪的特點,但也正是這種獨特又生動的狂怪雄風,使他的詩詞在清代的義壇上發山奇異的光芒。他的詩作內容廣泛、思想深沉,形式上豐富多樣,比如《逃荒行》、《還家行》、《詩鈔》、《詞鈔》等。他的散文創作也饒有風味,如廣為傳頌的《家書》。
鄭板橋詩詞品析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丟掉烏紗帽,不再做官。為官半生,并無多余錢財,唯有兩袖清風。畫一枝傲岸虛心的竹子,用它作為釣魚竿,拿來在鼓蕩著秋風的江上釣魚。
這首詩可以說是鄭板橋為人性格的寫照,他傲岸不羈,為官清廉,關注百姓疾苦,痛恨官場的黑暗!在他的心里,是希望能夠歸隱山田,遺世獨立的!
-----------------------------
板橋宰濰期間勤政廉政,無留積,亦無冤民”, 深得百姓擁戴。 濰縣富商云集,人們以奢靡相容,鄭板橋力倡文事,發現人才,留下了許多佳話。
官濰七年,板橋無論是在吏治還是詩文書畫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為時所重.板橋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場的種種黑暗,立功天地,字養生民”的抱負難以實現,歸田之意與日俱增。
1753年,鄭板橋六十一歲,以為 民請賑忤大吏而去官。去濰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并自發于濰城海島寺為鄭板橋建立了生祠。 去官以后,板橋賣畫為生,往來于揚州、興化之間,與同道書畫往來,詩酒唱和。
-------------------------------------------------------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烏紗擲去不為官”,一個“擲”字表現了鄭板橋對官場不再留戀的決心,“囊橐蕭蕭兩袖寒”,“囊橐蕭蕭”昭顯出了鄭板橋為官的清廉和正直,因為那個時候,官場黑暗,哪一個做官的不是在百姓身上刮油脂,“兩袖寒”也表現了板橋的清廉。“寫取一枝清瘦竹”,“寫”字照應了鄭板橋畫家和詩人的身份,鄭板橋最著名的就是和竹子有關的詩畫,這一句詩既寫出了詩人除了清官之外的身份,也引出了下一句詩“秋風江上作漁竿”。“秋風江上作漁竿”把詩人向往隱者生活的志向抒發得明白無比,也表現了詩人對官場黑暗的憎惡!
鄭板橋的詩好在哪里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
掃云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清代鄭燮的詩《山中雪后》是怎樣的一首詩?
《山中雪后》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這首詩寫山中大雪后初晴的清晨所見,詩人借此詩作托物言志。 用自然環境的寒冷,襯托詩人內心的清冷孤獨。意境自然渾成,風格灑然清脫。
山中雪后
清代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翻譯:
翻譯清晨起來剛一開門,看到山頭已被一場大雪覆蓋。此時,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陽的光芒,透過淡淡的白云,也變得寒冷了。房檐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一種清冷、孤寂的氣氛,是多么不尋常啊!
鄭板橋的詩有什么特點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又號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終年73歲。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是清代揚州畫派的杰出人物。他的詩、書、畫被譽為“三絕”,頗具風格,200多年來,一直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在國內外享有極高聲譽和地位。 鄭板橋的藝術成就,是他一生最光輝最絢爛的部分,他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創造性、戰斗性,把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較好地統一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板橋風格。他的作品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而且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文學家藝術家的重視。 鄭板橋是一位充滿個性的藝術家,深受人民群眾喜愛,他一生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他在文學藝術上的偉大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近年來,文化界、學術界對鄭板橋的介紹不斷普及,對他的研究不顧深入,電視臺播出了反映他生平和趣事的電視劇,出版界推出了《鄭板橋全集》、《鄭板橋評傳》等一大批有價值的著作。鄭板橋是江蘇人民的驕傲,這位在江蘇的土地上成長和成名的藝術家,正作為世界文化名人的形象受到人們的日益重視。鄭板橋善畫竹、蘭、石、松、菊等,而以體貌疏朗、風格勁健的蘭竹最為著稱。他主張不泥古法,師法自然,“極工而后能寫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繪畫三階段說,把深思熟慮的構思與熟練的筆墨技巧結合起來,板橋畫竹“以草書之中堅長撇法運之”,收到了“多不亂,少 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的藝術效果。板橋所畫之竹氣韻生動,形神兼備。“意在筆先”“趣在法外”。板橋畫蘭,多為山野之蘭,以重墨草書之筆,盡寫 蘭之爛漫天性。板橋畫石,骨法用筆,先勾出石的外貌輪廓,有時配以蘭竹,極為協調統一。鄭板橋的畫給當時清代書壇帶來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廣大知識分子, 勞動人民視為珍寶,不惜重金爭購,廣為流傳。 鄭板橋畫扇 相傳,清朝的鄭板橋在晚年時,曾在濰縣當縣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趕集,見一賣扇的老太太守著一堆無人問津的扇子發呆。鄭板橋趕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見扇面素白如雪,無字無畫,眼下又錯過了用扇子的季節,自然也就沒有人來買了。鄭板橋在詢問的過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貧困,決定幫助她。于是,鄭板橋向一家商鋪借來了筆、墨、硯臺,揮筆潑墨。只見冉冉青竹、吐香幽蘭、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飛到扇面上,又配上詩行款式,使扇面詩畫相映成趣。周圍的看客爭相購買,不一會兒功夫,一堆扇子便銷售一空
關于鄭板橋的詩怎么樣和鄭板橋的詩怎么樣寫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