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寒月的成語 寒月的詞語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有哪些寒月的成語,以及寒月的詞語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表示寒冬臘月的成語
1、寒風刺骨
解釋:寒風刺骨意思為天氣寒冷,寒冷的風似乎能吹進人的皮膚,直達骨頭,并帶來陣陣刺痛。多用來形容惡劣的寒冷天氣。
出處:戴復古《飲中》詩:“布衣不換錦宮袍,刺骨清寒氣自豪。”
譯文:穿著布衣也不換上官袍,寒冷的風吹進骨里。布衣”和“錦宮袍”來分別比喻隱居和做官,用“刺骨清寒”來比喻自己的清貧、清高。
詞語示例:基氏陽光充足,照在身上簡直有小陽春的感覺,不像三九天日日寒風刺骨,吹得人不敢出門。
2、春寒料峭
解釋:形容初春的寒冷,早春薄寒侵入肌骨。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譯文:微微的寒,別小看這春寒,也是挺厲害的,要小心應對。
詞語示例:那是一個陰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風雨凄凄。
3、風刀霜劍
解釋:寒風像刀子,霜像劍一樣刺人的肌膚,形容氣候鄭數寒冷。也比喻惡劣的環境。
出 處:清·曹雪芹《紅樓夢》:“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譯文:一年三百六十幾天,寒風像刀子,霜像劍一樣刺人的肌膚。
詞語例句:這位老人兩鬢斑白,黝黑的臉上刻滿了風刀霜劍,說明老人受過不少磨練。喊鋒首
4、歲暮天寒
解釋: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六回:“歲暮天寒,且歸休息。“
譯文:年底的時候,天氣寒冷,是時候休息了。
詞語例句:歲暮天寒,地主們都躺在家里等著平民上繳租子。
5、冰天雪地
解釋:形容冰雪漫天蓋地,非常寒冷。
出處:?清·蔣士銓《雞毛房》:“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
譯文:外面下著大雪,寒風如老虎般吹來,沒有住處的人兒在那哭泣。
詞語例句:外面冰天雪地,屋內爐火正旺,烘得人身上暖洋洋的。
冬天的成語100個
冬天的100個成語如下:
1、白雪茫茫
2、銀裝素裹
3、萬里雪飄
4、千里冰封
5、白雪皚皚
6、冰天雪地
7、寒氣襲人
8、寒冬臘月
9、冰清玉潔
10、滴水成冰
11、瑞雪紛飛
12、冰封雪蓋
13、漫天飛雪
14、雪虐風饕
15、朔風凜冽
16、寒氣逼人
17、雪上加霜
18、陽春白雪
19、冬日夏云
20、冬溫夏清
21、無冬無夏
22、秋收冬藏
23、冬裘夏葛
24、十冬臘月
25、冬寒抱冰
26、雪中送炭
27、霜露之感
28、冷暖自知
29、冷若冰霜
30、冰寒于水
31、歲暮天寒
32、天寒地凍
33、冰天雪窯
34、冰山難靠
35、冬溫夏清
36、冰魂雪魄
37、春冰虎尾
38、凜若冰霜
39、雪窖冰天
40、漫天風雪
41、雪花亂舞
42、白雪茫茫
43、銀裝素裹
44、萬里雪飄
45、千里冰封
46、白雪皚皚
47、冰天雪地
48、寒氣襲人
49、寒冬臘月
50、冰清玉潔
51、滴水成冰
52、瑞雪紛飛
53、冰封雪蓋
54、漫天飛雪
55、雪虐風饕
56、朔風凜冽
57、寒氣逼人
58、雪上加霜
59、陽春白雪
60、冬日夏云毀手
61、冬溫夏清
62、無冬無夏
63、秋收冬藏
64、冬裘夏葛
65、十冬臘月
66、冬寒抱冰
67、雪中送炭
68、霜露之感
69、冷暖自知
70、暑來寒往
71、山寒水冷
72、秋收冬藏
73、雪兆豐年
74、夏蟲朝菌
75、天凝地閉
76、葛屨履霜
77、五冬六夏
78、透骨奇寒
79、冬溫夏凊
80、林寒洞肅
81、風號雪舞
82、霜露之感
83、寒風侵肌
84、冬日可愛
85、夏爐冬扇
86、燕雁代飛
87、山寒水冷
88、風刀霜劍
89、欺霜傲雪
90、啼纖拿嫌饑號寒
91、寒附火者
92、折膠墮指
93、寒蟬凄切
94、六出紛飛
95、春冰虎尾
96、松柏后凋
97、碎瓊亂玉
98、白屋寒門
99、隆冬季節
100、臘梅怒放
部分成語釋義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寒冬臘月】指農歷的十月(寒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臘月),年前最冷的三個月。
【擔雪塞井】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勞無功。
【風刀霜劍】指寒風和冰霜像刀劍一樣刺著人的皮膚,敏大猶如徹骨一般。
【傲雪凌霜】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
形容寒冬臘月的成語
形容寒冬臘月的成語有: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冬臘月、風刀霜劍、饑寒交迫、歲暮天寒、山寒水冷等等。
寒冬臘月,又稱十亂廳輪冬臘月。指農歷的十伏手月(寒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臘月),年前最冷的三個月。
十二月之所以叫“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說,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個紀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傳統民間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奠儀式稱為"獵祭"。
因“臘”與“獵”通假,“獵祭”遂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于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下令制定歷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
含有詞語寒冬臘月的例句有:
1、寒冬臘月,他從冰窟里救出落水兒童,這種舍己為人的嘩信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2、寒冬臘月的你都要出去游蕩?還是好好呆在家里面吧。
3、你在寒冬臘月去我母校教學不能沒有一件溫暖的衣服。
4、問題是,冬天到了,沒人想在寒冬臘月喝樂啤露。
5、記住在我們的隊伍里面沒有嚴寒酷暑,更沒有寒冬臘月。
6、你說,待到寒冬臘月時,就陪我去看那場飛天雪地吧。
7、就是到寒冬臘月,鄧小平也堅持洗冷水澡,這是他幾十年的習慣了。
8、我們就是要在寒冬臘月里面鍛煉自己的耐心。
9、就算是寒冬臘月的夜晚我們也不能放松警惕。
10、寒冬臘月,邊防戰士的手腳都凍麻木了。
寒冬臘月中冬的意思
寒冬臘月中冬的意思是農歷十一月。成語“寒冬臘月”是指春節前最冷的三個月,即寒月,冬碼氏月,臘月,分別對應農歷十月、十一月、十二
月。寒冬臘月現在泛指寒冷的冬季。
在沒有暖氣、空調、羽絨服的古時候,寒冷是每家每戶最大的敵人。為了讓避寒變得輕松,變得有盼頭,古代人發明了一個非搜態常雅致的東西九九消寒圖,來幫助人們度過漫長、寂寞的冬季。
農歷,中國傳統歷法,它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并加入二十四遲漏散節氣與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歷是以陰歷為基礎,融合陽歷成分而成的一種歷法,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它是屬于陰陽合歷。
農歷又有夏歷、陰歷、舊歷、華歷、中歷等稱。因使用“夏正”,舊時多稱為夏歷,1970年以后“夏歷”改稱為“農歷”。農歷屬于陰陽合歷,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于一個朔望月。
寒月字的成語
花容月貌,鏡花水月,風花雪月,吳牛喘月,日新月異,花好月圓,月下老人
寒冬臘月的成語
寒冬臘月的成語 :
滴水成冰、
天寒地凍、
冰天雪地、
寒風侵肌、
寒冬臘月、
折膠墮指、
雪虐風饕、
寒風刺骨、
寒氣逼人、
歲暮天寒、
天凝地閉、
冰雪嚴寒、
風刀霜劍、
風雨凄凄族咐、
春寒料峭、頃擾
凄雀穗旦風苦雨、
白雪皚皚、
啼饑號寒、
山寒水冷、
寒附火者、
饑寒交迫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