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的詩句有哪些 張九齡的詩還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張九齡的詩句有哪些,以及張九齡的詩還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張九齡的詩句有哪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獜埦琵g《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獜埦琵g《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獜埦琵g《西江夜行》
漫長的夜啊,故人何在?碧波夜月之下行船,天地空曠而茫茫,思鄉之情,切切難忘。
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張九齡《西江夜行》
身外的景物沒有人的憂愁,清澈的河水也自在流動。念及鄉愁,離家已是林葉換了多個春秋了,擁著鄉愁坐亂旦配在寂靜的夜里,任憑寒露漸生,打濕了衣袖。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張九齡《感遇十二首》
春天里的幽蘭翠葉紛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潔清新。世間的草木勃勃的生機,自然順應了美好的季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張九齡《感遇十二首》
誰嘩指想到山林隱逸的高人,聞到芬芳因而滿懷喜悅。草木散發香氣源于天性,怎么會求觀賞者攀折呢!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張九齡《感遇·江南有丹橘》
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冬不凋四季常青。豈止南國地氣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獜埦琵g《感遇·江南有丹橘》
薦之嘉賓必受稱贊,山重水阻如何進獻?命運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環奧秘難尋。
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獜埦琵g《感遇·江南有丹橘》
命運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環奧秘難尋。
不辭山路遲改遠,踏雪也相過?!獜埦琵g《答陸澧》
雖然山路崎嶇遙遠,但我不會推辭你的盛情邀請;縱使大雪厚積,也要踏雪前往拜訪,何況現在已經是春天,冰雪已經消融。
張九齡的經典古詩
1、作品一覽
《晚霽登王六東閣》、《感遇十二首》、《望月懷遠》、《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詠燕》、《賦得自君之出矣》。
2、人物簡介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玄宗開元年間尚書丞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后,西晉開國功勛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檔嘩斗,風度不凡。自張九齡去世后,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蘆毀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為張說所獎掖和拔擢,張說去世后,他又于開元二十一年輔佐玄宗為宰相。作為開元盛世的最后一個名相,他深為時人所敬仰,王維、杜甫都作有頌美他的詩篇。他曾辟孟浩然為荊州府幕僚,提拔王維為右拾遺;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獻給他,未能如愿,晚年追憶,猶覺得可惜(見《八哀詩》)。
3、評價
《舊唐書》:九齡文學政事,咸有所稱,一時之選也。
贊曰:開元之代,多士盈庭。日用無守,嘉貞近名。嵩、齡、適、挺,各有度程。大位俱極,半慚德馨。
王方慶:此子必能致遠。
李林甫:九齡文吏,拘古義,失大體。
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颋、韓休、張九齡則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輕。
元?。何粑倚诿骰实鄣靡υ?、宋璟,行磨使之鋪陳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張說、蘇颋、嘉貞、九齡之徒,皆能始終彌縫,不失紀律。
林同:連理庭中木,叢生坐側芝。未嘗聞孝感,一一有茲奇。
司馬光:上即位以來,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纮、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也。
張九齡的詩
張九齡的詩有《晚霽登王六東閣》、《感遇·吳越數千里》、《感遇·蘭葉春葳蕤》、《立春日晨起對積雪》、《感遇·孤鴻海上來》等。
1、《晚霽登王六東閣》
古詩:試上江樓望,初逢山雨晴。連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彼美要殊觀,蕭條見遠情。情來不可極,日暮水流清。
賞析:膾炙人口,流傳,已收藏于唐詩宋詞之中。
2、《感遇·吳越數千里》
古詩:吳越數千里,夢寐今夕見。形骸非我親,衾枕即鄉縣。化蝶猶不識,川魚安可羨。海上有仙山,歸期覺神變。
賞析:這組詩托物寓意,抒發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現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詩的代表作。
3、《感遇·蘭葉春葳蕤》
古詩: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猛戚。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賞析:這組詩托物寓意,抒發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現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詩的代表作。
4、《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古詩: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賞析:創作于慧燃唐朝。
5、《感遇·孤鴻海上來》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枝碧陵。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賞析:這組詩托物寓意,抒發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現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詩的代表作。
張九齡的經典古詩有哪些?
《感遇》
年代:?唐?作者:?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李巧鄭。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賦得自君之出矣》
年代:?唐?作者:?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年代:?唐?作者:?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巫山高》
年代:?唐?作者:?張九齡
巫山與天近,煙景長青熒。此中楚王夢,夢得神女靈。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唯有巴猿嘯,哀音不可聽。
《九月九日登龍山》
年代:?唐?作者:?張九齡
郡庭常窘束,涼野求昭曠。楚客凜秋時,桓公舊臺上。
清明風日好,歷落江山望。極遠何蕭條,中留坐惆悵。
東彌夏首闊,西拒荊門壯。夷險雖異時,古今豈殊狀。
先賢杳不接,故老猶可訪。投吊傷昔人,揮斤感前匠。
自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際會非有欲,往來是無妄。
為邦復多幸,去國殊遷放。且泛籬下菊,還聆郢中唱。
灌園亦何哪頌為,於陵乃逃相。
《詠史》
年代:?唐?作者:?張九齡
大德始無頗,中智是所是。居然已不一,況乃務相詭。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勢傾不幸然,跡在胡寧爾。
滄溟所為寬喚大,江漢日來委。灃水雖復清,魚鱉豈游此。
賢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張九齡最著名的詩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歲旁仿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謝靈運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啟掘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前乎此的有謝莊《月乎纖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莊是賦,蘇軾是詞,張九齡是詩,相體裁衣,各極其妙。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扒槿恕保嗲榈娜?,有懷遠之情的人。這里指詩人自己。“遙夜”,長夜?!熬瓜Α?,通宵。詩人思念遠方的友人,以至于徹夜難眠,埋怨長夜漫漫。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背薪宇h聯,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皯z”,愛憐。“滋”,沾濕。上句寫詩人徘徊于室內。吹滅蠟燭,更加愛憐灑滿一地的銀色月光。下句寫流連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濕了身上的衣裳。這就把徹夜難眠的形象傳神的描繪出來。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保骸斑@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贈送給你呢?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不堪”兩句,構思奇妙,意境幽清,沒有深摯情感和切身體會,恐怕是寫不出來的。這里詩人暗用晉陸機“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兩句詩意,翻古為新,悠悠托出不盡情思。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余韻裊裊,令人回味不已。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