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雪詩句有哪些 三峽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三峽雪詩句有哪些,以及三峽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三峽的詩句: 描寫雪景的詩句: 描寫黃河的詩句:
描寫三峽的詩句:
1、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
3.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大魚不能上,暴腮灘下橫。小魚散復合,瀺灂如遭烹鸕鶿不敢下,飛過兩翅輕。白鷺夸瘦捷,插腳還欹傾。區區舟上人,薄枝安敢呈。只應灘頭廟,賴此牛酒盈。(蘇軾 《新灘》)
4、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崖間,闊峽容一葦。(白居易 《出入峽有感》
5、船上急灘如退鷁,人緣絕壁似飛猱。 口夸遠嶺青千峰,心憶平波綠一蒿。(宋 陸游 《過東靈峽入馬肺峽》)
6、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7、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李商隱·《有感》)
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璧懷古》)
9、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劉禹錫的《竹枝詞》)
10、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陸游詩)
描寫雪景的詩句:
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____盧梅坡《雪梅·其一》
2、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____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3、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____范云《別詩》
4、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____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7、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8、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 除夜有懷》
9、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____毛澤東《沁園春·雪》
10、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____盧梅坡《雪梅·其二》
描寫黃河的詩句:
1、斬胡血變基嫌黃河水,梟首當懸白鵲旗。——《送外甥鄭灌》
2、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3、黃河直北千余里,冤氣蒼茫成黑云。碼薯——《塞下曲四首》
4、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5、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遲鋒者。
6、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涼州詞》
7、蕃州部落能結束,朝暮馳獵黃河曲。——《塞下曲》
8、寄泣須寄黃河泉,此中怨聲流徹天。——《聞夜啼贈》
9、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10、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渡黃河》
關于三峽的所有詩句?
1、《早發白帝城》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清晨,朝霞滿天,我渣卜攜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云繚繞,如在云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弊隱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2、《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唐 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譯文】:白鷺鷥拳著一條腿,單足立在冰涼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灑滿大江。白鷺鷥受人驚嚇以后,高飛而起,直向波濤洶涌的使君灘飛去。
3、《閣夜》唐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譯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
4、《渡荊門送別》唐 李白
流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仿佛流進廣闊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5、《三峽歌》宋 陸游
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
【譯文】:傍晚行船在三峽中,兩岸谷深峽長,奇峰突兀,江流曲折,百轉千回,幽深的只能依稀看到十二座山當中的九個山峰。站在船頭,滿目只是蒼翠的山巒,幾乎映滿了整個秋日的天空。早晨云霞布滿天空傍晚就下起雨來,揮揮灑灑,迷朦了天地。夜半雨住風停,只有猿猴的悲鳴伴著皎潔的明月回蕩在夜空。
6、《詠懷古如伏跡》唐 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譯文】:關中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躲避戰亂漂泊流浪來到西南。長久地停留三峽樓臺熬日月,與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描寫三峽的古詩詞大全
1.描寫三峽的古詩
1、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
3.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大魚不能上,暴腮灘下橫。小魚散復合,瀺灂如遭烹鸕鶿不敢下,飛過兩翅輕。白鷺夸瘦捷,插腳還欹傾。區區舟上人,薄枝安敢呈。只應灘頭廟,賴此牛酒盈。(蘇軾 《新灘》)
4、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崖間,闊峽容一葦。(白居易 《出入峽有感》
5、船上急灘如退鷁,人緣絕壁似飛猱。 口夸遠嶺青千峰,心憶平波綠一蒿。(宋 陸游 《過東靈峽入馬肺峽》)
6、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7、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李商隱·《有感》)
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璧懷古》)
9、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旦激伍(劉禹錫的《竹枝詞》)
10、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陸游詩)
11、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12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及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李白)
2.描寫三峽景色的詩句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閣夜(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詠懷古跡(其三)(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竹枝(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巴東三峽歌(無鉛臘名氏)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
3.哪些描寫長江三峽的古詩詩句
1、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唐代: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譯文
關中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躲避戰亂漂泊流浪來到西南。長久地停留三峽樓臺熬日月,與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羯胡人狡詐事主終究不可靠,傷時感世的詩人至今未回還。梁代庾信的一生處境最凄涼,到晚年作的詩賦轟動了江關。
2、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唐代:杜甫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譯文
劉備出兵伐吳就駐扎在三峽,無奈戰敗歸來去世在永安宮。昔日翠旗飄揚空山浩浩蕩蕩,永安宮湮滅在這荒郊野廟中。古廟里杉松樹上水鶴做了巢,每逢節令仍舉行隆重的祭祀。丞相的祠廟就在先王廟臨近,君臣共同享受著禮儀和祭禮。
3、望海樓
宋代:米芾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譯文
高聳入云的鐵甕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縹緲高樓似與天相連。三峽的江聲似乎流入我筆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幾番嗚咽的畫角催落著紅日,遠處幽靜的滄洲裊起了白煙。
忽憶起賞心美景究竟在何處?往事如煙那春風秋月已茫然。
4、黃溪夜泊
宋代:歐陽修
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
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
殊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
譯文
楚人自來喜愛登高,抒發心中的煩悶。我才到這里,也覺得憂愁難忍。莽莽蒼蒼的樹木,終日不散的煙云,使三峽顯得陰霾沉沉。開闊的江面,明月高懸,不時傳來猿猴的悲鳴。
遠離故鄉,又逢歲暮年關,怎不叫人心驚。要想安慰孤獨的靈魂,最好還是開懷痛飲。閑來信步漫游,遇見山水佳麗,不妨模或高聲長吟。如果不是貶官外放,又怎么能飽覽各地的奇山異景。
5、登錦城散花樓
唐代:李白
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
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
飛梯綠云中,極目散我憂。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譯文
紅日高照錦官城頭,朝霞把散花樓染得光彩奪目。樓上的窗欞閃耀著金色光輝,門上的彩繪像錦繡一樣美麗。珍珠串成的門簾懸掛在銀色的簾鉤上,凌云欲飛的樓梯升起在碧綠的樹叢中。
站在樓頭,放眼四望,一切憂愁憤懣的情緒都一掃而空了。昏暗的暮雨瀟瀟飄向三峽,滿江的春水環繞著雙流城。今天我來此登樓而望,簡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覽。
4.描寫三峽景色的著名詩句有哪些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出自南北朝:酈道元《三峽》
白話文釋義: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2,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出自唐代:李白《上三峽》
白話文釋義:巴水穿過巫山,巫山夾著青天。巴水忽然像是到了盡頭,而青天依然夾在上面。
3,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出自唐代:李白《早發白帝城》
白話文釋義: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云繚繞,如在云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4,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出自宋代:米芾《望海樓》
白話文釋義:高聳入云的鐵甕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縹緲高樓似與天相連。三峽的江聲似乎流入我筆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5,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出自宋代:歐陽修《黃溪夜泊》
白話文釋義:莽莽蒼蒼的樹木,終日不散的煙云,使三峽顯得陰霾沉沉。開闊的江面,明月高懸,不時傳來猿猴的悲鳴。
5.描寫長江三峽的詩句
1、“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上三峽》 唐代: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釋義: 巴水穿過巫山,巫山夾著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盡頭,而青天依然夾在上面。
三個早晨行在黃牛峽,三個晚上還在黃牛峽打轉。 這樣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黃牛峽。
怎能不使人愁得兩鬢斑斑? 2、《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釋義: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云繚繞,如在云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
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3、“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釋義: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
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
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4、“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巫山曲》 唐代: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釋義: 巴東三峽中山巒一重又一重,陽臺山旁是碧綠峭拔的十二峰。 荊王射獵時正逢巫山雨意云濃,夜臥高山之上夢見了巫山神女。
云霞、彩虹和微雨濕了神女艷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峽中飛逝。 極目遠望、再也不見神女芳影,聽到峽中猿猴聲聲悲鳴,不覺令人淚落打濕了衣裳。
5、“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送人還荊州》 唐代: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釋義: 你騎著青驄馬,沿著長滿青草的小路,從秦地出發,一路遠去。
眼前的流水,宛如涌動著云夢楚地的晨意,身旁的山川,仿佛綿延著洞庭湖畔的春色。 你的小船仿佛已經走到了三峽,凄清的猿叫聲從四面傳來將你包圍。
唉,你這一走,想再見我恐怕就很難了。
6.描寫三峽的詩句
自古以來,三峽就被喻為長江的珠冠。騷人墨客,無不濃墨重彩,狀而繪之。“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杜甫《長江二首》)“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杜甫《夔州歌十絕句》)“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杜甫《閣夜》)李白也沒有少寫三峽:“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三峽(《上三峽》)他的《早發白帝城》、《峨眉山月歌》更是家喻戶曉。而孟郊的《巫山曲》“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也點出了峰奇山重之特色。
在當代,寫三峽的更是不乏其人,“峨眉高萬仗,夔巫鎖西風。江流關不住,眾水盡朝東。”(陳毅《詠三峽》)而郭沫若的詩則把三峽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萬山磅礴水濁莽,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看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無。”
有關三峽的詩句
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5.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6.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7.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杜甫《夔州歌》其一
杜甫三峽名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李白三峽詩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7.有關于三峽的古詩
上三峽 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朝及三暮,不覺鬢成絲。 三峽歌 陸游 十二巫山見九峰, 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入峽次巴東 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工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下江陵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竹枝詞九首(其七) 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閑平地起波瀾。 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荊王獵時蓬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秋興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在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問君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長江 杜甫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朝宗人共悒,盜賊爾誰尊? 孤石隱如馬,高蘿垂飲猿。 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
8.關于三峽的古詩詞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巖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
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咨嗟。
土風坐男使女立,男當門戶女出入。
十有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至老雙鬟只垂頸,野花山葉銀釵并。
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
面妝首餓雜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北有昭君村。
滔滔巨浪東奔去,滾滾長江不復還。
少陵太白酈道元,三峽景觀天下傳。
興復神州十億志,喜看柑桔遍山灣。
任重深知路更遠,興邦統一并肩擔。
參考資料:萬州文史資料第四輯
9.關于三峽的古詩詞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巖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
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咨嗟。 土風坐男使女立,男當門戶女出入。
十有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至老雙鬟只垂頸,野花山葉銀釵并。
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 面妝首餓雜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北有昭君村。 滔滔巨浪東奔去,滾滾長江不復還。
少陵太白酈道元,三峽景觀天下傳。 興復神州十億志,喜看柑桔遍山灣。
任重深知路更遠,興邦統一并肩擔。 參考資料:萬州文史資料第四輯。
關于山川,月,雪,三峽的詩句各5
山川:
毛主席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杜甫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李白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月:
【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跡殲問之)】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鵲樓。
【望月有懷】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幾千古。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雪: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
3.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雪,
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遲州歲
三峽:
【巫山高】鄭世翼
巫山凌太清,岧峣類削成。霏霏暮雨合,靄靄朝云生。
危峰入鳥道,深谷瀉猿聲。別有幽棲客,淹留攀桂情。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高】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巫山高】張循之
巫山高不極,沓沓狀奇新碼睜。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
【巫山高】劉方平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描寫三峽的詩詞
1
[宋]
曹冠
《念奴嬌·蜀川三峽》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十二靈峰,云階月地,中有巫山女。須臾變化,陽臺朝暮云雨。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仙女恥求媒,況神搜脊御清直,豈可輕誣污。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2
[宋]
魏了翁
《感皇恩·三峽打頭風》
三峽打頭風,吹回荊步。坎止流行謾隨遇。須臾風靜,重踏西來舊武。世間憂喜地,分明覷。喜事雖新,憂端依舊,徒為岷峨且歡舞。陰云掩映,天末扣閽無路。一鞭歸去也,鷗為侶。
《三峽橋》
英云皓雨瀉明蠲,題和人間第六泉。
似把谷簾從黜降,卻將此水為超遷。
查看全部(2)
3
[宋]
蘇軾
《棲賢三峽橋》
吾聞太山石,積日穿線溜。
況此百雷霆,萬世與石斗。
展開全文
4
[宋]
陳與義
《游慧林寺以三峽炎蒸定有無為韻得定字是日欲》
我如東郊馬,欹側甘瘦病。
今晨舉足輕,起行得幽勝。
展開全文
5
[宋]
陸游
《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謀以明年下三峽》
詩酒清狂二十年,又摩病眼看西川。
心如老驥常千里,身似春蠶已再眠。
展開全文
《三峽歌》
不怕灘如竹節稠,新灘已過可無憂。
古妝峨峨一尺髻,木盎銀杯邀客舟。
《三峽歌》
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
查看全部(10)
6
[宋]
蘇轍
《游廬山山陽七詠?三峽石橋》
三峽波濤飽溯沿,過橋雷電記當年。
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滟滪前。
展開全文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六三峽石橋》
三峽波濤飽泝沿,過橋雷電記當年。
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灩澦前。
展開全文
查看全部(2)
7
[宋]
郭明復
《題三峽堂》
三峽堂前五月風,吳檣蜀柁古來通。
山如肺附重相掩,水似環連去不窮。
展開全文
8
[宋]
無名氏
《巴東三峽歌》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
9
[宋]
陳宓
《陪趙工部三峽白鹿之游有感而賦》
昔年相見尚兒童,今日同游鬢欲翁。
佳處山川總如舊,見君如見野禪紫陽公。
《陪趙工部三峽白鹿之游有感而賦》
一澗縈紆與洞深,長年金石孔堂音。
此身無計巢云壑,歸去蓬窗只此心。
描寫三峽景色的著名詩句
《上三峽》 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及三暮,不覺鬢成絲。
《三峽歌》 陸游 十二巫山見九峰, 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入峽次巴東》 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工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竹枝詞九首(其七) 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閑平地起波瀾。
《巫山曲 》 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荊王獵時蓬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秋興》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在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世巖
《長江》 杜甫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朝宗人共悒,盜賊爾誰尊? 孤石隱如馬,高蘿垂飲猿。 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
關于三峽的詩句
1.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三峽》
3.崩奔三峽流,危聳四座客。——王寵《秋日侍蔡師宴湯二子重》
4.維舟三峽訪千古,噭噭青猿啼夜霜。——黃佐《蜀道行送王侍講之四川參政》
5.天際曉山三峽路,津頭臘市九江人。?——盧綸《送崔琦赴宣州幕》
6.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王昌齡《盧溪主人》
7.五云過郢朝佳氣,三峽吞江擁上游。——李攀龍《杜青州按察楚中》
8.九江秋落水,三峽暮歸云。——劉攽《晚行》
9.二蜀通貨博,三峽為防堅。——杜曾《峽山古調》
10.百蠻歸指掌,三峽見秋毫。——王延禧《制勝樓》
11.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杜甫《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
12.汶川千里路漫漫,三峽船如上閘難。——姚鼐《由張秋至汶上口號四首·其一》
13.積雨已生三峽浪,亂山仍隔萬重云。——劉崧《由會昌江口分路之寧都賦別五弟·其一》
14.名不虛傳,三峽飛泉,萬籟號天。——任昱《雙調·折桂令·題情盼春來》
15.巫山高。三峽峻。青壁千尋。深谷萬仞。崇巖冠靈林冥冥。——何承天《鼓吹鐃歌十五首·其五·巫山高篇》
16.去時三峽逐驚濤,直犯蛟龍蕩雙櫓。——謝榛《蜀中行贈李仲白》
17.文潤三峽流,毫端恣揮灑。——朱希晦《和簡叔向陳先生仲謙倪公》
18.楚山中到三峽開,長江浩浩從西來。——元勛《題白帝廟詩并序》
19.雄談偉辨勢莫當,巨濤倒瀉三峽長。——韓上桂《送袁伯膺歸會稽》
20.量隘五湖憐浩渺,口翻三峽訝琤淙。——倪岳《承李士常進士以所和與李賓之內翰潘時用秀才冬夜聯句之作見示用韻以答》
21.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杜甫《悲秋》
22.響入百泉去,聽如三峽流。——李白《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23.九江秀色東南盡,三峽濤聲天地來。——葉春及《游海隅山》
24.六鰲排浪回嵩岳,三峽轟雷下禹門。——百齡《汴梁渡河》
25.憶昔捫三峽,班荊擁暮寒。——崔與之《送夔門丁帥赴召·憶昔捫三峽》
26.三峽泉鳴新咳唾,千章詩著舊題封。——顧德潤《仙呂·點絳唇·四友爭春四》
27.嶮巇仿佛若霅川,又如三峽傾潺湲。——饒魯《石潭急峽》
28.牽舟未得還三峽,乘傳何堪使七閩。——高斯得《次韻趙庸齋賀除閩漕》
29.直比三峽險,豈特千丈深。——王祎《南康書事十首·其三》
30.地接五溪蠻洞雜,水通三峽楚云長。——史鑒《送沈上舍省墓復還靖州》
31.月明三峽路,浪里九江船。——盧綸《送朝長史赴荊南舊幕》
32.巫山欲出三峽中,狼山還隔海門東。——王夫之《竹枝詞十首·其十》
33.更憐此物來處遠,三峽驚波如電卷。——孔平仲《夢錫惠墨答以蜀茶》
34.扁舟三峽備艱難,幸脫風波魄未安。——度正《至喜亭詩》
35.三峽上游煙水,四川極險關山。——鄧深《六言四·三峽上游煙水》
36.雙鴻西至一書墮,五馬南邊三峽遲。——員興宗《用子文韻呈李參議彥澤·其二》
37.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李白《上三峽》
38.海壯五州開北府,江通三峽督西陵。——姚鼐《南朝》
39.清遠縣東三峽長,峽長好在峽長央。——劉崧《峽山寺》
40.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李季蘭《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41.書報九江聞暫喜, 路經三峽想還愁。——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詩寄》
42.水長二江急,云生三峽昏。——蕭繹《獄中連句》
43.天懸鳥道連三峽,地入蠶叢控百蠻。——汪琬《送魏子存之成都同西樵周量貽上》
44.應從三峽浮船下,欲問君家《八陣圖》。——潘純《送諸葛子熙關中打碑》
45.五都寶集材云富,三峽泉傾思轉饒。——韓上桂《贈太史區海目先生奉使冊封過里還朝之作五十四韻》
46.平安日間南歸雁,三峽清秋依曉猿。——張玉娘《和謫弟三一三峽曉征寄回韻》
47.九江春草外,三峽暮帆前。?——杜甫《游子》
48.玉淵下注三峽開,清猿啼斷悲風來。——趙希璜《棲賢三峽橋》
49.響入百潭秋水去,聽如三峽流泉音。——陳煇《廬山秋瀑歌寄王四秀才》
50.離索抱孤影,目斷三峽東。——崔與之《答李侍郎嘉定庚長冬這官成都至城外驛侍郎亦》
51.筆底三峽流,胸次萬卷春。——張孝祥《春盡日送聞人伯卿次家君韻》
52.三峽七百里,惟言巫峽長。——楊炯《巫峽》
53.詞傾三峽水,忠烈九秋霜。——何元泰《挽修撰先生》
54.三峽游蹤如昨夢,一瓢陋巷本吾師。——陳寶箴《實甫有和詩疊韻酬之》
55.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三峽》
56.君聽三峽水,哀響流長風。——顧璘《望隆中山》
57.瀘水直流三峽去,歸舟便好駕秋濤。——程本立《發瀘水》
58.猿鳴雪岫來三峽,鶴唳晴空聞九霄。——元稹《琵琶歌》
59.誰信五溪多瘴癘,古來三峽壯波濤。——葉春及《送丘南安還海康》
60.三峽狂瀾吼似雷,老人歸路興悠哉。——成鷲《澤萌和尚歸自棲賢主海云席贈此·其四》
61.云連三峽蒼茫外,人在千峰紫翠間。——曾慥《句·云連三峽蒼茫外》
62.一山瀑布歸三峽,小小天風作海潮。——屈大均《雨過三峽橋上作》
63.揚帆下三峽,南斗安可挹。——劉攽《送福州范文學兼寄張宜》
64.瞿塘三峽山波險,棧閣連云行路難。——釋了惠《偈頌七十一首·瞿塘三峽山波險》
65.云瞻三峽晦,波動五湖秋。——史堯弼《贈別·其一》
66.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67.三峽春冬交,江山云霧昏。——杜甫《別李義》
68.行路難,瞿塘三峽激流湍。——童軒《行路難》
69.星隨南斗臨三峽,月近東巖聞二更。——黃衷《新月》
70.琴彈三峽水,屏畫十洲春。——李中《獻中書潘舍人》
71.五湖煙水歸程遠,三峽云山入夢勞。——丘浚《送趙公子還蜀》
72.江遠連三峽,山危過七盤。——劉永之《江濱小警胡居敬助教來訪雨中有述》
73.詞源涌思流三峽,學海波瀾障百川。——許縣尉《慶潯州廖太守四首·真儒正學久無傳》
74.云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岑參《初至犍為作》
75.波濤未足畏,三峽徒雷吼。——杜甫《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諸公,得柳字》
76.誰言渴馬半崖水,解作黃牛三峽聲。——姚鼐《從千佛寺回過汋突泉暮飲張氏園》
77.五車書笥獨窮理,三峽詞源迥出群。——耶律楚材《和景賢十一首·其二》
78.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楊炯《廣溪峽》
79.崆峒影里分三峽,太極圖中會百種。——李鏜《椒溪灘》
80.雨奇晴好西湖賦,梅落草生三峽春。——趙蕃《送張王臣還峽州兼屬峽守郭郎中季勇二首·久矣聞風折角巾》
81.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酈道元《三峽》
82.帆飛三峽雨,人入九秋天。——憨山大師《從軍詩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陽·萬壑奔流下》
83.三峽濤痕繞白帝,九疑翠色連蒼梧。——倪謙《萬里江山圖為唐縣史賦》
84.三峽流中將得來, 明窗拂席幽匣開。——元稹《小胡笳引》
85.北望九連關塞險,西聞三峽甲兵愁。——葉春及《第一樓秋興·其三》
86.直傾三峽文波闊,橫掃千人筆陣雄。——林占梅《贈家子范明經》
87.眾水歸三峽,悠悠萬古情。——曾慥《到夔州》
88.五云過郢朝佳氣,三峽吞江擁上游。——李攀龍《杜青州按察楚中》
89.九江秋落水,三峽暮歸云。——劉攽《晚行》
90.二蜀通貨博,三峽為防堅。——杜曾《峽山古調》
91.百蠻歸指掌,三峽見秋毫。——王延禧《制勝樓》
92.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李白《登錦城散花樓》
93.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杜甫《閣夜》
94.崩奔三峽流,危聳四座客。——王寵《秋日侍蔡師宴湯二子重》
95.維舟三峽訪千古,噭噭青猿啼夜霜。——黃佐《蜀道行送王侍講之四川參政》
96.巫山高。三峽峻。青壁千尋。深谷萬仞。崇巖冠靈林冥冥。——何承天《鼓吹鐃歌十五首·其五·巫山高篇》
97.去時三峽逐驚濤,直犯蛟龍蕩雙櫓。——謝榛《蜀中行贈李仲白》
98.文潤三峽流,毫端恣揮灑。——朱希晦《和簡叔向陳先生仲謙倪公》
99.楚山中到三峽開,長江浩浩從西來。——元勛《題白帝廟詩并序》
100.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辛棄疾《水龍吟·被公驚倒瓢泉》
101.猿鳴三峽里,行客舊沾裳。——崔翹《送友人使夷陵》
102.岷江寥寥三峽遠,此心欲往知何緣。——張九成《讀東坡疊嶂圖有感因次其韻》
103.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白居易《冬至夜》
104.扁舟三峽備艱難,幸脫風波魄未安。——度正《至喜亭詩》
105.三峽上游煙水,四川極險關山。——鄧深《六言四·三峽上游煙水》
106.直比三峽險,豈特千丈深。——王祎《南康書事十首·其三》
107.江分三峽響,山并九華齊。?——杜牧《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108.地接五溪蠻洞雜,水通三峽楚云長。——史鑒《送沈上舍省墓復還靖州》
109.書報九江聞暫喜, 路經三峽想還愁。——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詩寄》
110.海壯五州開北府,江通三峽督西陵。——姚鼐《南朝》
111.清遠縣東三峽長,峽長好在峽長央。——劉崧《峽山寺》
112.一哀三峽暮,遺后見君情。——杜甫《哭嚴仆射歸櫬》
113.萬卷蟠胸,千鐘蘸甲,袞袞詞源三峽滂。——王居安《沁園春·湖海襟期》
114.恍然坐我三峽旁,洶洶奔流欲頹屋。——王之望《詞源圖》
115.水長二江急,云生三峽昏。——蕭繹《獄中連句》
116.應從三峽浮船下,欲問君家《八陣圖》。——潘純《送諸葛子熙關中打碑》
117.雙鴻西至一書墮,五馬南邊三峽遲。——員興宗《用子文韻呈李參議彥澤·其二》
118.村連三峽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來。——許渾《江上逢友人》
119.玉淵下注三峽開,清猿啼斷悲風來。——趙希璜《棲賢三峽橋》
120.三峽連天水,奔波萬里來。——元稹《楚歌十首》
121.響入百潭秋水去,聽如三峽流泉音。——陳煇《廬山秋瀑歌寄王四秀才》
122.胸嶓萬壑筆三峽,或有神助非人為。——李東陽《馬博士所贈王少參劍閣圖為少參子公濟進士題》
123.夢與文淵三峽水,共參金露九秋風。——許月卿《寄題張宗玉窗下廬山》
124.健筆輸君三峽峻,新涼許我一樽同。——陳棣《次韻陶幾道喜雨》
125.三峽堂前五月風,吳檣蜀柁古來通。——郭明復《題三峽堂》
126.五都寶集材云富,三峽泉傾思轉饒。——韓上桂《贈太史區海目先生奉使冊封過里還朝之作五十四韻》
127.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酈道元《三峽》
128.平安日間南歸雁,三峽清秋依曉猿。——張玉娘《和謫弟三一三峽曉征寄回韻》
129.載經三峽橋,地籟聞鏗鏘。——危素《游廬山棲賢寺》
130.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31.六朝勝槩遺江左,三峽云山接瀼西。——史謹《登樓晚眺次韻·其一》
132.洗出壺中三峽,帝城贏得從容。——韓淲《朝中措·山林鍾鼎似無同》
133.澡心三峽浪,對面九疑峰。——李呂《清友堂為呂賓峰題》
134.平安日問南歸雁,三峽清秋依曉猿。——張玉娘《和謫弟三一三峽曉征寄回韻》
135.一門秀出金閨彥,三峽光搖玉宇參。——度正《送張季修歸簡州兼簡伯修》
136.三峽夸幽險,下有萬雷喧。——吳可《舟中即事》
137.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張九齡《登荊州城樓》
138.恍惚聞猿啼左右,思與猿同三峽歸。——屈大均《食蕨·其二》
139.瞿唐三峽之波濤,洶涌訇擊而下兮,雷聲怒撼于江潭。——陳孚《黃鶴樓歌》
140.積水駕三峽,浮龍倚長津。——杜甫《別蔡十四著作》
141.三峽桃源浪,九夏冰嚴霜。——程珌《三月十八日鎖試童子侍其行卷蕭然無事成二十》
142.長篇勢欲傾三峽,古調聲堪被四清。——曾協《謝翁子履子進惠詩二首·聯翩連璧扣柴荊》
143.宜都三峽口,遷客意如何。落日黃陵廟,秋風駭浪多。——鄭善夫《送林以乘謫夷陵二首·其一》
144.三峽吞秦樹,千峰抹楚云。——錢惟善《送酸齋學士之西川》
145.昨暮下三峽,出谷已延頸。——薛紹彭《云頂山》
146.青猿夜啼三峽長,望美人兮良可傷。——胡奎《有所思三首·其二》
147.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三峽》
148.瞿塘險為三峽門,兩岸束急洪濤奔。——道原法師《題川船出峽圖》
149.一樽歲酒且留歡,三峽黔江去路難。?——權德輿《獻歲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絕句》
150.猿鳴雪岫來三峽,鶴唳晴空聞九霄。——元稹《琵琶歌》
151.名不虛傳,三峽飛泉,萬籟號天。——任昱《雙調·折桂令·題情盼春來》
152.五都寶集材云富,三峽泉傾思轉饒。——韓上桂《贈太史區海目先生奉使冊封過里還朝之作五十四韻》
153.平安日間南歸雁,三峽清秋依曉猿。——張玉娘《和謫弟三一三峽曉征寄回韻》
154.吾欲進孤舟,三峽水不平。——孟郊《感興》
155.一門秀出金閨彥,三峽光搖玉宇參。——度正《送張季修歸簡州兼簡伯修》
156.三峽夸幽險,下有萬雷喧。——吳可《舟中即事》
157.憶昔捫三峽,班荊擁暮寒。——崔與之《送夔門丁帥赴召·憶昔捫三峽》
158.三峽泉鳴新咳唾,千章詩著舊題封。——顧德潤《仙呂·點絳唇·四友爭春四》
159.載經三峽橋,地籟聞鏗鏘。——危素《游廬山棲賢寺》
160.六朝勝槩遺江左,三峽云山接瀼西。——史謹《登樓晚眺次韻·其一》
161.三峽風濤從此壯,九河云物待君奇。——王世貞《陳玉叔大參自淮以蜀中新詩見示有答》
162.宜都三峽口,遷客意如何。落日黃陵廟,秋風駭浪多。——鄭善夫《送林以乘謫夷陵二首·其一》
163.云嵐詞賦水三峽,雍陌襟懷月一輪。——盧淵《挽邑四賢》
164.月明三峽路,浪里九江船。——盧綸《送朝長史赴荊南舊幕》
165.三峽吞秦樹,千峰抹楚云。——錢惟善《送酸齋學士之西川》
166.昨暮下三峽,出谷已延頸。——薛紹彭《云頂山》
167.三峽山中有斷猿,聲聲凄絕本何言。——陳恭尹《題子登感懷示弟詩后并為其尊人澹隱隱君壽二首·其一》
168.更憐此物來處遠,三峽驚波如電卷。——孔平仲《夢錫惠墨答以蜀茶》
169.瞿唐三峽之波濤,洶涌訇擊而下兮,雷聲怒撼于江潭。——陳孚《黃鶴樓歌》
170.一時相逢樂在今,袖拂白云開素琴,彈為三峽流泉音。——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171.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李白《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172.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汪任《游南山》
173.三峽橋邊春見雪,落星寺里暮聞鐘。——蔡肇《句·三峽橋邊春見雪》
174.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李季蘭《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175.書報九江聞暫喜, 路經三峽想還愁。——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詩寄》
176.青猿夜啼三峽長,望美人兮良可傷。——胡奎《有所思三首·其二》
177.瞿塘險為三峽門,兩岸束急洪濤奔。——道原法師《題川船出峽圖》
178.三峽一線天,三峽萬繩泉。——孟郊《峽哀》
179.知向百蠻去,云從三峽來。——李夢陽《何子至自滇》
180.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傳三峽聲。——盧郢《黃鶴樓》
181.至今三峽路崢嶸,時清不見更屯兵。——宋肇《白帝城》
182.離索抱孤影,目斷三峽東。——崔與之《答李侍郎嘉定庚長冬這官成都至城外驛侍郎亦》
183.故應三峽外,漁艇老煙波。——王灼《答伯秋·足為春游繭》
184.詩傾三峽不可寫,都付青天一笑中。——烏斯道《一笑軒為指南禪師賦》
185.波濤萬頃注三峽,魑魅九鼎傳千年。——藍仁《題清江碧嶂集追懷清碧杜先生》
186.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杜甫《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
187.草色尚留三峽雨,雁聲猶送九江秋。——鄭廷鵠《十月望后過東林望廬山和韻》
188.淙淙三峽水,浩浩萬頃陂。——白居易《草堂前新開一池,養魚種荷,日有幽趣》
189.月明三峽曙,潮滿九江春。——沈佺期《巫山高》
190.帆影連三峽,猿聲在四鄰。——李端《送客赴洪州》
191.三峽波濤下江漢,九疑云霧接巫衡。——錢惟善《送曹克明員外之湖廣省》
192.倒回三峽流,獨據九江水。——童潮《小孤山》
193.家住瞿塘三峽下,慣經風浪不知愁。——張楷《竹枝詞》
194.二年留滯思三峽,七載清吟守一麾。——陳恭尹《有進川南使君新荔枝者是日初嘗苦瓜使君紀之以詩與吳山帶和之次吳韻二首·其一》
195.不從三峽過,免聽幾猿聲。——趙師秀《送潘景參赴利路帳干》
196.世情三峽險,歸夢五湖昏。——陳孚《至元壬辰呈翰林院請補外·其一》
197.響入百泉去,聽如三峽流。——李白《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198.兄九江兮弟三峽, 悲羽化之難齊——李白《萬憤詞投魏郎中》
199.嚼齒三峽泉,三峽聲龂龂。?——孟郊《峽哀》
200.三峽啼猿恨滿編,樂于此外本來全。——汪炎昶《次韻題琴譜三首·其一》
201.萬里瞿塘峽,春來六上弦。——杜甫《月三首》
202.三峽盤渦轉殷雷,萬壑啼猿響空翠。——張昱《送馮以清知事赴成都右衛幕府》
203.曲檻一峰飛怪石,幽亭三峽迸流泉。——許開《洞霄宮》
204.醉酣咳唾落珠璣,三峽詞源百萬師。——張寧《送趙士英下第南歸》
205.筆底三峽流,胸次萬卷春。——張孝祥《春盡日送聞人伯卿次家君韻》
206.三峽七百里,惟言巫峽長。——楊炯《巫峽》
207.莫嘆巴三峽,休驚鬢二毛。——元稹《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
208.云連三峽蒼茫外,人在千峰紫翠間。——曾慥《句·云連三峽蒼茫外》
209.一山瀑布歸三峽,小小天風作海潮。——屈大均《雨過三峽橋上作》
210.詞傾三峽水,忠烈九秋霜。——何元泰《挽修撰先生》
211.三峽游蹤如昨夢,一瓢陋巷本吾師。——陳寶箴《實甫有和詩疊韻酬之》
212.君聽三峽水,哀響流長風。——顧璘《望隆中山》
213.瀘水直流三峽去,歸舟便好駕秋濤。——程本立《發瀘水》
214.兄九江兮弟三峽, 悲羽化之難齊——李白《萬憤詞投魏郎中》
215.誰信五溪多瘴癘,古來三峽壯波濤。——葉春及《送丘南安還海康》
216.三峽狂瀾吼似雷,老人歸路興悠哉。——成鷲《澤萌和尚歸自棲賢主海云席贈此·其四》
217.揚帆下三峽,南斗安可挹。——劉攽《送福州范文學兼寄張宜》
218.瞿塘三峽山波險,棧閣連云行路難。——釋了惠《偈頌七十一首·瞿塘三峽山波險》
219.云瞻三峽晦,波動五湖秋。——史堯弼《贈別·其一》
220.行路難,瞿塘三峽激流湍。——童軒《行路難》
221.星隨南斗臨三峽,月近東巖聞二更。——黃衷《新月》
222.水行石間,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行者,震掉不能自持,雖三峽之險不過也。——蘇轍《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223.嚼齒三峽泉,三峽聲龂龂。?——孟郊《峽哀》
224.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楊炯《廣溪峽》
225.猿啼三峽雨,蟬報兩京秋。——元稹《酬許五康佐》
226.琴彈三峽水,屏畫十洲春。——李中《獻中書潘舍人》
227.五湖煙水歸程遠,三峽云山入夢勞。——丘浚《送趙公子還蜀》
228.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孟郊《巫山曲》
229.江遠連三峽,山危過七盤。——劉永之《江濱小警胡居敬助教來訪雨中有述》
230.詞源涌思流三峽,學海波瀾障百川。——許縣尉《慶潯州廖太守四首·真儒正學久無傳》
231.誰言渴馬半崖水,解作黃牛三峽聲。——姚鼐《從千佛寺回過汋突泉暮飲張氏園》
232.五車書笥獨窮理,三峽詞源迥出群。——耶律楚材《和景賢十一首·其二》
233.北望九連關塞險,西聞三峽甲兵愁。——葉春及《第一樓秋興·其三》
234.直傾三峽文波闊,橫掃千人筆陣雄。——林占梅《贈家子范明經》
235.眾水歸三峽,悠悠萬古情。——曾慥《到夔州》
236.崆峒影里分三峽,太極圖中會百種。——李鏜《椒溪灘》
237.雨奇晴好西湖賦,梅落草生三峽春。——趙蕃《送張王臣還峽州兼屬峽守郭郎中季勇二首·久矣聞風折角巾》
238.帆飛三峽雨,人入九秋天。——憨山大師《從軍詩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陽·萬壑奔流下》
239.三峽濤痕繞白帝,九疑翠色連蒼梧。——倪謙《萬里江山圖為唐縣史賦》
240.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杜甫《醉歌行》
241.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王昌齡《盧溪主人》
242.五云過郢朝佳氣,三峽吞江擁上游。——李攀龍《杜青州按察楚中》
243.九江秋落水,三峽暮歸云。——劉攽《晚行》
244.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酈道元《三峽》
245.二蜀通貨博,三峽為防堅。——杜曾《峽山古調》
246.百蠻歸指掌,三峽見秋毫。——王延禧《制勝樓》
247.崩奔三峽流,危聳四座客。——王寵《秋日侍蔡師宴湯二子重》
248.維舟三峽訪千古,噭噭青猿啼夜霜。——黃佐《蜀道行送王侍講之四川參政》
249.天際曉山三峽路,津頭臘市九江人。?——盧綸《送崔琦赴宣州幕》
250.積雨已生三峽浪,亂山仍隔萬重云。——劉崧《由會昌江口分路之寧都賦別五弟·其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